1个月以内的宝宝护理都需要注意什么?

一根筋的伍小姐


照顾新生儿比打怪升级难多了,因为在照顾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自己又不知道是正常还是异常,免不了手忙脚乱。

我们来看下照顾新生儿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便便

一个月的宝宝便便次数每天5-8次不等,即使一两天不拉,宝宝精神也没问题,超过3天以上就可以考虑便秘了。另外,如果便便有绿色粘液且量少次数多,可考虑母乳过少。

②吐奶

新生儿的胃部结构造成了容易吐奶的特点,一般吐一两口没问题,如果吐奶很多或者呈喷泉状的,宝宝表情痛苦且焦躁,这是病理性的,说明宝宝可能有某些胃肠道疾病,需及时去医院。

③拍嗝

喂完奶后要记得拍嗝,手掌从下往上轻拍宝宝背部,直至嗝儿拍出。拍完后也不能立即放下,继续抱30分钟。

④房间温湿度

为了宝宝更好地生长发育,婴儿房的温湿度也要注意,温度保持在24-36℃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50℃为宜。

⑤洗澡

洗澡水温度调至38-40℃最适宜,既不会着凉也不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皮肤干燥而长湿疹。

⑥前囟门

为了分娩时方面便娩出,方便大脑发育,婴儿的前囟门还没封闭的,所以日常护理中不要挤压它,洗头的时候轻轻擦洗是没问题的,注意力道就行。上面有无垢多清洗一下就好,千万别用手去抠它。

⑦生活作息

虽然此时宝宝还无法区分黑夜白天,但我们要有意识地帮助宝宝逐渐建立起规律的生活作息。起床与睡觉时间固定后勿轻易改变并认真执行,睡觉前关灯,起床后拉开窗帘让光透进来 ,随着时间点推移宝宝就能区分白天黑夜,建立起规律的生物钟了。

⑧黄疸

有9成有新生婴儿都会有生理性黄疸,一般生后24小时内出现,在生后4到5天后达到高峰,10-14天慢慢消失,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出生后2周以上黄疸没有消失,也不见体重增加,则有可能有先天性胆道闭锁,需要及时就医。


美妈很帅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自己刚当妈妈时的手足无措,一个新生儿黄疸就把我折腾的够呛,后来慢慢的习惯母亲的角色,也了解了很多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我所遇到的,接下来会总结一下,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希望新手爸妈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再慌张。

新生儿护理常见问题:

1.新生儿黄疸。当初这个问题把我折磨坏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两周后消退,在4~6天达到高峰。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并且伴有其他情况比如精神不好,吃的少等等。其中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黄疸,我家宝宝当时20天仍然很黄,进行了蓝光治疗才逐渐变好。



2.脐带护理。脐带护理的重要性不要忽视,脐带是新生儿败血症非常常见的侵入途径之一,脐带未脱落前,要注意脐带的保护,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去触碰,每天都要消毒,保持脐带部分清洁干燥,如果发现红肿,流浓或者其他异味,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


3.湿疹。湿疹可能是宝妈遇到最多的问题了,哪天突然就发现宝宝脸上,背上,屁股上起了很多红红的点点,很是心疼。引起新生儿湿疹的原因有很多,皮肤清洁不及时,环境湿热,衣服刺激等等,平时要注意婴儿衣物勤换,勤洗澡,衣服要纯棉舒适,不要包太紧,捂太严。我家宝宝湿疹那时候抹的一种婴儿用的药膏才好。



4.鹅口疮。这个可能并不是常见,但是偏偏我遇到了,宝宝嘴里面和舌头黏膜上都有一些白色的斑点,像是奶块凝结在口腔里,宝宝一吃奶就哭闹,后来连奶也吃不下去了,这就是鹅口疮。多是由于产道感染或是乳头,奶嘴不清洁或是宝妈手指的污染造成的。除了平时要注意卫生之外,如果宝宝吃奶困难,或者不愿意吃奶而是哭闹,这时候要去医院就医。


5.新生儿结膜炎。我家宝宝有段时间就是眼屎过多,粘稠,有时候睁开眼睛,眼睫毛会连在一起,看着好心疼。那时候是每天用温开水轻轻的擦拭,后来慢慢好了。这种情况一般是宝宝结膜发炎,平时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要直接用手揉眼屎,一般几天就会痊愈,如果泪囊出有囊肿或者眼角有脓液,就要尽快去看医生。


我遇到的问题能想到的就这些了,相信还有很多宝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育儿的路仍在继续,加油!


美妞酷宝儿


一个月的宝宝护理都要注意什么?

这时的小宝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肉肉的、软软的、皱巴巴的,他萌萌的样子父母一看心都化了,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父母的神经。我来说说我儿子当时的护理情况吧!

1.贴身衣物、包被和尿不湿的选择。宝宝刚一出生,护士清理完就要给他穿衣服和尿不湿了,我们这边是护士直接用了医院的待产包。衣服和包被都是全棉的,尿片用的是好奇铂金装,后来就一直给他用好奇铂金装。

2.屁股、脖子、胳肢窝等地方的护理。宝宝在医院是每天洗一次澡,回家后我们隔一天洗一次。洗完用棉质大毛巾擦干水给他做抚触,基本全身都会擦茶油,宝宝也从未红过屁股,脖子。没有茶油的,可以去中药店买10块钱的紫草,配上纯香油(菜籽油)自己泡,我当时也泡了,再或者直接去母婴店购买。

3.新生儿黄疸,有病理性和生理性,病理性具体情况遵医嘱。我家宝宝是出生十三天了带去测黄疸有16,医生让住院,我们烤了蓝光。自己在家的话可以多晒太阳,喂点双歧杆菌。

4.新生儿呛奶,每个宝宝都会呛奶吧,可能我儿子比较严重。他吃完是直接喷出来,衣服都能吐湿。每次喂完奶后给他靠在我肩上拍嗝,泡奶粉时不要上下摇晃奶瓶,喂奶时抬高奶瓶尾部,让奶液聚集到奶嘴处,母乳喂养的话妈妈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乳晕处,避免刚开始奶太多呛到宝宝。睡觉时给宝宝侧睡,以防呛奶。

5.新生儿肠绞痛,我儿子那时也会脸红,蹬小脚哭。刚开始我不知道怎么了,就去问同学,她说有可能是肠绞痛,让我绕肚脐周围顺时针给他揉肚子,拉着宝宝的脚做蹬自行车的动作,做到蹬自行车时,我就听到我儿子放屁了,亲测有效的,可以网上搜视频看。

6.宝宝睡觉时头的方向也要注意,我儿子月子里喜欢自己往右偏,我没在意,后来我姐说这样容易成偏头,我才每次都给他转头,左右换着睡。

7.新生儿湿疹,这个我儿子没有遇到,但我姐家宝宝就是十多天脸上开始长湿疹,去中医院拿了湿疹膏,涂抹了一段时间好的,注意保湿。

8.新生儿捂热,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儿子月子是在11月份,刚好天转冷,婆婆怕他冷到,给他裹了小毛毯,又包上包被,宝宝哼哼唧唧,我看小脸红了,摸后脖子都是汗,赶快拿了毛毯,才安静下来。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有用!!!


鹅蛋妈


给题主点赞,记得我第一个宝宝,月子里真的是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办?提前学习真的很有必要。

月子期间是宝宝从子宫到外界的转换期,过渡期,虽然说大多数是吃了睡睡了吃,但期间的护理是关键,我们从吃穿睡拉来看看宝宝月子期的日常护理

一:关于吃:

1:刚出生第一天到第三天宝宝的胃只有弹珠那么大,妈妈的初乳足够宝宝饱了。有些妈妈,奶奶总担心宝宝吃不饱,给宝宝喂配方奶,会一次性喝30毫升,觉得宝宝很能吃,很好,其实已经是过度喂养了。过度喂养造成宝宝脑疲劳,供血不足,肠胃负担过重。正常只要5ml就够了。所以要频繁喂奶。

2:第四天,胃有荔枝那么大,奶量有25-30毫升左右了,大约要1.5到3个小时喂一次。   

3:出生一周后,他的胃长到一颗桃子那么大了,容量有50毫升左右,2个小时左右喂一次。   

4:出生2周后,他的胃差不多有一个鸡蛋那么大了,宝宝一顿能吃60-90毫升左右,大概2小时喂一次。

5:满月后每餐约吃80-120毫升左右,每次间隔3小时左右,每天吃6-7次,一天的总奶量在600毫升左右。



6:宝宝吃完奶要注意拍嗝,防止溢奶。拍嗝要竖抱宝宝,注意护住宝宝的后颈部,另一只手握成空心掌,在后背从下往上拍。

7:宝宝一出生就要及早让宝宝吸奶,这样妈妈可以早泌乳,增加以后的全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二:关于穿

1:判断宝宝是否穿的刚好,不是看宝宝的手脚的温度,而是看宝宝的后颈部是否温热不出汗。手脚是神经末梢,有时候有点凉是正常的。

2:宝宝睡觉时候的穿衣,全棉的柔软舒服的为宜。给宝宝穿连体衣比较好,肚子不容易露出来,不会着凉。

3:冬天可以开暖气,要用上加湿器。

三:睡眠

1:要注意宝宝的睡姿,不能趴着睡,防止窒息,宝宝的睡姿以仰睡为宜。

2:月子里宝宝会睡上16到18小时。如果宝宝一直睡,妈妈要隔两个小时叫醒宝宝吃奶了再睡。


三:洗澡

1:给宝宝洗澡,洗澡水温度37-40度刚好,室内温度28度

2:一周用一次沐浴露,滴一滴到水里就可以。用太多,容易引起宝宝皮肤干燥。

3:洗澡完用浴巾轻轻按压宝宝皮肤,吸干水分,不要搽。宝宝皮肤娇嫩容易过敏。

4:洗澡完用婴儿润肤露搽宝宝身体,做抚触。轻轻抚摸宝宝的身体,增强安全感。

5:如果宝贝脐带还没掉,要注意防水。可以用肚脐贴。

四:大小便,防止红屁股

1:月子里宝宝纸尿裤一天换八到十片都是正常的。

2:宝宝经常放屁的时候会夹带大便出来。所以要勤换纸尿裤。保持屁股干爽

3:给宝宝洗屁股,注意私处护理。擦拭屁股要从前往后搽。女宝宝洗的时候,用手指轻轻打开宝宝私处,装杯水从宝宝私处流下去。宝宝私处有白色分泌物是正常的,不要每次都搽干净。宝宝的每个褶子都要翻开来洗,防止粘连。

4:洗完屁股给宝宝涂上护臀霜。


月子里宝宝需要爸爸妈妈精心呵护,爸爸妈妈可以事先学习,到时候就不至于手忙脚乱。


郭郭亲子


1个月以内的宝宝护理都需要注意什么?

1个月以内的宝宝,属于新生儿。对于新生儿的护理,都是要特别注意的。

对宝宝自身的护理方面:

1、新生儿黄疸

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一般14天左右即可消失,平时多晒太阳,多吃母乳即可;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黄疸值每天翻倍增加,甚至超过15mg/dl,且有哭闹厌食现象,建议尽早去医院治疗。

2、肚脐的护理

宝宝的脐带一般在7-20天左右可自行脱落。

脐带未脱落前,要保持干燥,可用75%的酒精或者医院配置的碘伏来消毒,并包上护脐贴。

注意,给宝宝洗澡的时候避免肚脐进水,穿尿不湿的时候,尿不湿的上部不要盖住肚脐。

3、拍嗝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宝宝每次吃完奶之后都要拍嗝。

4、胎毛

不建议宝宝在出生20天之内剃胎毛,若有满月剃胎毛的风俗,前后囟门处的胎毛也建议保留。

5、洗澡

宝宝吃完奶后一个小时左右洗澡,平时用清水,一周使用一次沐浴露。

洗澡水温度控制在37-38℃左右。

洗完澡后可给宝宝涂上润肤油并做抚触、被动操,尤其要注意褶皱处的护理。

6、小屁屁护理

新生儿的的尿不湿应及时更换,每次拉完粑粑之后要洗屁屁,并晾干涂上茶油或者护臀膏。

7、脖子

新生儿皮肤娇嫩,尤其要注意脖子处的护理,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淹脖子”。

宝宝吃奶的时候,奶水流到脖子处,或者天气太热,出汗太多,脖子沤到了,就容易发红脱皮,此时千万不可涂痱子粉,用茶油或者润肤油即可。

也可以让宝宝多趴。

8、喂养

给宝宝按需喂养。

另外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用喝水,配方奶的宝宝若排便困难,可适当的喝少量的水。

9、睡姿

尽量让宝宝侧着睡,避免趴着和正面睡,不用枕枕头。

外在因素方面

1、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


2、给宝宝穿全棉的,无骨缝合的衣服。

3、注意保暖防寒,尽量不要出门,若一定要出门,给宝宝戴上帽子,穿上袜子。

4、抱宝宝的时候,要托住宝宝的后背及脖子。

5、纯母乳喂养的妈妈,建议饮食尽量清淡,不要喝太浓的汤,吃较油腻的食物,以免引起堵奶和宝宝的消化不良。

总之,宝宝生下来,就得细心护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所帮助,愿每个宝宝都健康的成长。

本文为清心无碍原创,手打不易,欢迎转发,抄袭必究。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心无碍


刚出生的新生儿稚嫩、娇弱,需要新手爸妈特别精心得呵护,如果请了月嫂月嫂会把宝宝照顾的周到,如果没有请月嫂,新手爸妈可以从这几方面来护理新生儿。

脐带护理



新生儿的脐带会在出生后7到10天内自动脱落,在脱落前父母每天要帮新生儿进行护理,避免感染。

1.保持脐部干净,清洁;

2.每天用医用棉签蘸上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仔细的擦拭脐窝、脐带根部,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消毒;

3.宝宝的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尿液弄湿脐部的创面引起感染;

4.脐带脱落后,脐窝内有少量液体渗出,此时可以用75%的酒精棉签清洁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喂奶次数与量



新生儿的胃大概每三小时就会排空一次,因此一般每隔三小时就可以喂一次,但也有的宝宝胃容量较小,或者消化较快,每隔两小时就会排空这时妈妈最好,总之哺乳新生儿是按需喂养,不需要按时,宝宝吃奶不仅是为了饥饿,而且还有着情感和心里心理的需要。

大多数新生儿奶量维持在每顿40--50毫升之间,刚出生时每顿大约是20--30毫升,当然每个宝宝发育情况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新生儿清洁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月第二天就可以洗澡,冬天每1--2天天洗一次,夏天每天洗1--2次。如果不给宝宝洗澡,可以用柔软的湿毛巾或海绵给宝宝擦身。

1.臀部



宝宝每次拉完大便,要用温开水和棉布清洗臀部,擦掉水渍等待自然风干,在上尿布,可以防止宝宝红屁股。

2.眼部

宝宝的毛巾脸盆要专用,并常洗晒,以防与成人交叉感染,引起沙眼结膜炎;

宝宝的房间不要使用度数太大的灯泡,晒太阳,也应该注意遮盖孩子的眼睛,避免强光刺激。

3.鼻腔

及时清理新生儿鼻内分泌物,以免结痂,清里时可将消毒纱布一角按顺时针方向捻成布捻,轻轻放入孩子鼻腔内,按逆时针方向向外拉,将分泌物带出。

4.囟门

囟门的清洗可在洗澡时进行,清洗时可涂一些婴儿专用洗发液,用食物指指腹轻轻揉,洗时不可大力按压或强烈搔抓,如果积垢难除可将植物油涂在囟门上两三小时后,用无菌棉球顺着头发生长的方向擦掉,并用清水洗净。

其他护理



1.经常帮宝宝翻身,不要让宝宝一直保持一种睡睡姿;

2.宝宝冬天外出时必须要带较厚的帽子;

3.每次哺乳后,将宝宝竖直抱起,帮他排几个嗝出来,将胃里的空气排出来就会减少溢奶。


丁妈亲子时光


1个月以内的宝宝护理都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虽然刚出生的宝宝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但是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每天都心惊胆战的,就担心宝宝受到伤害。其实只要注意下述几点,是不会有问题的。

1.每天必须护理的地方--肚脐

新生儿的肚脐每天必须碘伏消毒2次,注意不要浸水,洗澡的时候使用护脐贴保护好,使用尿不湿的时候,尿不湿不要盖到肚脐;肚脐脐带脱落以后,可能出现渗液或者脓状物,不要担心,棉签擦拭干净,然后擦碘伏消毒即可。

2.最脆弱的地方--前囟门

对新生儿来说,前囟门是最脆弱的地方,家长护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挤压、碰撞囟门;囟门处常常会有很多结痂,不要硬抠硬拽,洗澡的时候温水浸泡慢慢擦拭,也可以用香油浸泡以后擦拭,不要着急,多洗几次就干净了。

3.经常经历的事情--吐奶、漾奶

新生儿吐奶很多是因为饿的太狠,吃的太急,或者妈妈母乳太多,宝宝容易呛到吐奶,建议吐奶的宝宝,妈妈母乳的时候乳汁先挤出一些,然后再喂宝宝,一定要按需喂养,不要把宝宝饿的哇哇大哭再喂养;漾奶主要是因为有空气进入导致的,吃奶的时候,姿势要正确,宝宝含接乳房的时候多含进乳晕,避免空气进入,奶后一定要拍嗝。

宝宝拍嗝后躺下的时候,可以垫块毛巾,把脑袋垫高一点,也可以让宝宝侧身睡,避免漾奶的时候呛到自己或者流入鼻子、耳朵里。

4.容易遭遇的事情--红屁股、湿疹

新生儿红屁股、湿疹大多是护理不当导致的,宝宝的尿不湿、尿布一定要及时更换,小屁股必须清洗干净,擦拭后可以晾一会儿,干燥后再擦点护臀膏或者紫草油,再垫上新的尿布;湿疹排除过敏因素外,很大原因是捂着了,宝宝太热就容易出湿疹,所以一定要注意温度,母乳妈妈的饮食也要注意,容易过敏的食物先不要吃。

5.家长最害怕的事情--宝宝哭闹不止

对新手父母来说,最害怕的莫过去宝宝哭闹,但是又找不到原因,是不舒服生病了还是怎么了?建议新生儿经常洗澡,天气寒冷的时候两三天一次,天气暖和一天一次,光溜溜的时候最容易检查宝宝身上有没有受伤,比如衣服的线头太长缠绕在胳膊上了,宝宝脖子肉缝里面被淹了红肿了破皮了,宝宝身上过敏了等等。

6.正常的异常现象--蜕皮、小白头、黄疸、墨绿色大便、大便稀而且频繁...

新生儿有很多看似异常但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比如新生儿手脚身上蜕皮了,新生儿鼻子上有很多小白头,新生儿的大便怎么是墨绿色的,大便怎么这么稀还这么频繁,新生儿打嗝会不会难受,新生儿有点黄疸怎么回事儿,等等,都属于正常的生理情况,是发育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般月子 后会恢复正常的,不要过于担心。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我会继续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๑>؂

叮麻育儿


1个月之内的宝宝称为新生儿,这个阶段的宝宝刚刚出生,对周围的环境还很陌生,而妈妈也因为与宝宝的互动刚开始不久,所以有很多的习惯不熟悉。这个时候妈妈对宝宝的护理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那么在1个月之内的宝宝,护理上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 初乳很重要,妈妈无论自己乳汁多少,都要让宝宝尽量吸,能不添加配方乳就不添加,多次的吸乳房自然就产奶,奶量是根据宝宝吸吮的频率自动产奶的。


  • 新生宝宝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即使没有醒来,吃奶后4个小时也要给宝宝哺乳。

  •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喂水,配方奶喂养可以适当喂几口水,用小勺子1-2勺就可以。

  • 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补充VD,配方奶喂养不需要额外补充。无论母乳和配方奶,都不需要额外补充钙。

  • 哺乳后要给宝宝拍嗝,可以竖抱宝宝,轻拍后背。

穿

  • 给宝宝穿脱衣服要轻柔的动作,关闭窗户防止对流风,先穿一只衣袖再穿一只。注意衣服不要穿的太多太厚,妨碍宝宝活动。

  • 手套脚套不需要给宝宝戴,特别是手套,束缚了宝宝的双手,影响宝宝触觉的发育

  • 每天给宝宝做抚触,同时和宝宝说话,对宝宝微笑,增加妈妈与宝宝的互动。

  • 吃奶后1个小时,给宝宝做俯趴,增加宝宝的运动,有利于宝宝睡眠。

生理

  • 宝宝如果哭闹,一定是有需求,可能是饿了渴了或是太热太冷,以及环境不舒服等都会哭闹,妈妈要及时给予回应,并正确识别宝宝哭闹的原因。

  • 护理宝宝的肚脐,要用75%的酒精擦拭脐根部,如有红肿流脓要去医院就诊。宝宝的尿布不要盖住肚脐的位置

  • 宝宝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容易发生湿疹,湿疹的护理主要就是保湿,洗澡后擦护肤霜,不要让宝宝的皮肤干燥。

  • 如果出生后宝宝出现黄疸,要正确识别病理性或是生理性的,通常持续时间长,且越来越严重的属于病例性的,要及时就诊。

  • 洗澡的时候小心宝宝囟门的位置,如果头上出现奶痂,要小心用指肚清洗囟门周围,可以提前用婴儿油闷软奶痂再清洗。

持续关注泡泡育乐园,这里有更多的育儿知识与你分享!

泡泡育乐园


刚出生的宝宝是妈妈时刻关注的对象,宝宝的一举一动都是妈妈幸福的瞬间,妈妈看到宝宝吃奶就非常满足,妈妈看到宝宝哭闹就不知所措。

护理宝宝就是一门很深奥的功课,那么一个月以内的宝宝护理都需要注意什么呢?

1.宝宝的囟门是头顶最柔软部位,是头颅骨尚未连接的间隙,通常完全闭合要在2周岁左右,所以照顾月子里宝宝的时候不要让宝宝的囟门受到重压。



2.多数新生儿出生几天后会出现黄疸,黄疸分病理性和生理性,如果宝宝只是皮肤发黄,其他情况良好没有病态,那就是生理性黄疸,一周后就会自动消失。病理性黄疸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发热等症状,家长必须及时送医就诊。

3.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特别是红屁股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皮肤病。

新生儿每次拉完便便都要清洗干净屁股,然后涂上护臀膏,房间温度适宜的话,最好能让屁屁通风几分钟。


文海捞梦话育儿


一个月以内的宝宝就是新生儿,新生儿第一周是早期新生儿,第二周到第四周是晚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情况有点差别,但是总体不大。而新生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体重会长两斤左右,而身长会长5厘米左右。也就是孩子刚出生体重就增加了30%,而身长会增长10%,可以说是这一辈子中长得最快的时期。

所以新生儿期的护理也是非常关键,这六点要注意的:

1、新生儿一出生,不是喝水,也不是喝黄连水,更不是喝葡萄糖水,是喝母乳。

出生有些孩子在放保温箱,之后母婴同室,把孩子放在妈妈的胸前,尽快进行母乳喂养。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母乳喂养的,建议选择含有部分水解蛋白的奶粉,以预防宝宝过敏的发生。

2、新生儿出生后几天体重会下降,家长不用提心。

新生儿出生后皮肤和肺部的水分蒸发,胎便的排出,会导致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为了防止体重降得太多,要尽量让新生儿多喝奶。

3、新生儿暂时性黄疸

一般叫生理性黄疸,但是可能暂时性黄疸更为恰当,一般生后3天出现,大概是10天左右消失。多让孩子喝母乳,让孩子多拉,多排促进黄疸的排出。

4、新生儿不分日夜的睡

新生儿睡眠时间一天达到20个小时左右,吃了睡睡了吃就是他的世界。而家长要注意出生两周前的宝宝最好不要让他睡超过4个小时,防止因为睡太久产生低血糖,而早产儿最好不要超过3个小时。

5、除了母乳和维生素AD其他都不用

新生儿一般在15天后建议以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主要是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低,而维生素D对于孩子钙的吸收又特别重要不可或缺。

而喝母乳的孩子不用喝水,不用喝果汁,米汤。

但是没有母乳,或者母乳不足建议可以喝婴幼儿配方奶粉,喝婴幼儿配方奶粉时,要注意喝开水。

6、新生儿睡姿

新生儿一般你怎么放就怎么睡,自己不会翻身,除非因为太重自己侧睡时倒下来成趴着睡。

从安全性上考虑,最好是面向上的仰卧位。

我是菁妈,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四栖生物,家有菁妞,各平台原创作者,希望给焦虑的妈妈们一点支持和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