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究竟在何處

傳國玉璽是秦始皇統中國後,命宰相李斯用價值連城的和氏璧打造而成的。秦始皇把這塊大印稱為“傳國玉璽”,就像他稱自己為“始皇帝”一樣,是想讓這塊玉璽代代相傳。可事實卻並未如他所願。

關於和氏壁,還有一段悲慘的故事。相傳在春秋時期的楚 國,有一個名叫下和的人,一天,他在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西) 砍柴時發現了一塊大青石,當時正有隻鳳凰落在上面。 他認為這一定是一個寶物,因為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他便把這塊石頭弄了回來,獻給了楚厲王。不識貨的楚厲王硬說這是一塊普通石頭,說他犯了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左腳。楚厲王死了之後,楚武王繼承了王位。卞和認為又次機會來了,便再次去獻寶。結果楚武王以同樣的理由砍掉了他的右腳。待到楚文王即位後,卞和因獻寶失去了雙足,便抱著這塊玉在荊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到眼睛裡都流出了血。文王知道了這件事後,就派人把他接進宮中,問他為什麼痛哭不止。卞和說,我哭並不是因為失去雙腳,讓我傷心的是,這明明是珍寶卻被說成是石頭,明明是忠心耿耿卻被說成是騙子。楚文王被他的話感動了,便命人把這塊石頭剖開,一看果然是塊晶瑩無比的寶玉。於是,楚文王命工匠把這塊玉雕琢成塊玉璧,為了紀念卞和的獻寶之功,把這塊玉璧命名為“和氏璧’

傳國玉璽,究竟在何處

400年以後,楚威王當政。他把和氏璧賞給了為楚國立了大功的相國昭陽。後來昭陽請客時,把和氏璧拿出來給賓客們看,等席散後,這塊璧便不見了。50年以後,這塊璧被趙國太監繆賢用了500兩黃金買了去。可和氏璧在繆賢手中沒呆多久,便落到了趙惠王的手中。在當時諸侯紛爭的情況下,和氏璧成了各國乖涎三尺的無價之寶。勢力強大的秦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便千方百計地想弄到手,說要用15個城市來換這塊璧。趙國接到秦國的通知,知道秦國肯定不是出於真心,但又惹不起秦國。怎麼辦?大智大勇的藺相如承擔了這次出使秦國的使命。藺相如不辱使命,用智慧和勇氣戰勝了狡猾的秦昭襄王,“完璧歸趙”成了歷史上被人們傳頌不已的佳話。

可是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到了秦國人的手中。公元前228年,秦國滅掉了趙國,和氏璧便到了秦始皇之手。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命丞相李斯寫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字,讓工匠把這8個字鐫刻在和氏璧上。從此和氏璧便成了皇帝的寶印,被稱為“國璽”,成為傳國之寶。

傳國玉璽,究竟在何處

秦末楚漢相爭,劉邦率先進人咸陽,秦王子嬰把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劉邦稱帝后,便把和氏璧叫做“漢傳國璽',企圖代代相傳。公元8年,王莽篡奪了西漢政權,便向他的姑母孝元皇太后索要玉璽。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摔在了地上,玉璽的一個角被摔掉了。後來,王葬命玉匠把缺掉的一角用黃金補上了。光武中興以後,傳國玉璽又到了漢光武帝劉秀的手上。到了東漢末年,漢獻帝在戰亂中乘夜逃出皇宮避難,倉促間未帶玉璽,等到獻帝等人再返回宮中時,玉璽已不知去向。

傳國玉璽,究竟在何處

不久,董卓禍亂朝廷,各路諸候紛紛起兵討伐董卓。公元192年,長河太守孫堅攻人洛陽,發現在城南甄官的一口井中向外放射出光芒,便派士兵打撈。結果撈出一具女屍,女屍的脖子上掛著一個硃紅色的小盒,打開一看, 正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傳國之室和氏璧。孫堅在峴山戰死後,和氏璧便落人軍閥袁術的手中。就 術死後,和氏璧又被廣陵太守徐繆奪得,他為了討好曹操,便把這個稀世珍寶奉獻給了他。司馬氏統一天下後,和氏璧自然到了晉朝的宮中。西晉末年,戰亂頻仍,這塊傳國玉璽也不斷易主,最後又落在東晉王朝的統治者手中。此後,經過宋、齊、梁、陳、隋幾個朝代,和氏璧又傳到了唐朝開國元勳高祖李淵的手中,他把和氏璧改稱為“寶”,想作為他們李氏家族的傳家寶,世代相傳。和氏璧傳到了五代十國,才最後徹底失蹤了。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從後周柴世宗那兒得到兩塊寶印,可那裡面沒有和氏璧。

宋哲宗紹聖年間,有人在咸陽獲得一方玉印,當作傳國玉璽獻給當朝皇上,經13名學士、官員考證,確認是真正的秦制傳國玉璽。不過,有很多人還是不太相信這是真的。到了明朝弘治年間,又有人把傳國玉璽獻給皇帝,孝宗皇帝認為是假的而沒有使用。清初,故宮博物院藏有39方御璽,其中有一方被認為是傳國玉璽,後經乾隆皇帝欽定,證明是一塊贗品。直到最後一任清朝皇帝溥儀被趕出皇宮時,當時的警察總監還在追查傳國玉璽的下落。

傳國玉璽和氏璧還在世上嗎?如果在的話,它在何人手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