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麼大,哪裡的面最好吃?

臨滄美食家


中國那麼大,哪裡的面最好吃?

喜歡用美食表達愛、相信付出愛是讓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更多美食問答,請關注覓源良食,讓我們給您答疑解惑!

中國確實很大,但我喜歡吃的麵條卻沒有幾處,北方愛吃麵,南方愛吃粉,這是一次去長沙回來之後才逐漸瞭解的;

湖南湖北是相鄰的兩個省份,湖北人大多愛吃麵,尤其在武漢吃麵的就更多,特別是熱乾麵,所以作為一個從小吃熱乾麵長大的孩子,看見細長的就認為是麵條,那次去長沙出差,早上起得比較早,去街邊溜達,目的是找一處吃早點的地方,我的原則是哪裡人多就去那家,從街頭走到街尾,再溜達回來,最後從好幾家人多的早點攤中,選擇了一家看似銷售麵條的店鋪,老闆來碗麵,人多下面的老闆沒有理會我,我有稍微將語調提高了一些,老闆來碗麵,老闆還是無暇理我,我身後的一位年輕小哥,對我說,這裡沒有面,湖北的吧,對面有家賣熱乾麵的,你可以去對面吃;

我說:你們吃的不是麵條嗎?小哥看看我,微笑的說,長沙都是吃米粉,不是面,一下讓我非常尷尬,沉默幾秒後,自言自語的說,還以為是面,老闆那就來碗米粉吧,當天我吃的時候,我還真沒有感覺那碗米粉同麵條有啥區別;

看到題主的這道問答題,我一下就想到長沙那次,將米粉當做麵條的故事,如果我非要說那是一碗麵,米粉會生氣嗎?

中國那麼大,哪裡的面最好吃?

一、熱乾麵是是家的味道,更是佳餚;

那次長沙出差,大約在長沙待了有小半個月,連續的去那家早點攤吃米粉的第三天,我就開始想念家鄉的熱乾麵,中國那麼大,哪裡的面最好吃?我肯定會覺得熱乾麵好吃,這是家鄉的味道,生我養育我的這片故土,熱乾麵對我來說,是家的味道,更是佳餚,應該這就是故鄉情結吧;

二,油潑面,我喜歡它的簡單,一扯一抻就是一碗,吃起來大呼過癮;

除了熱乾麵之外,我愛吃油潑面,陝西的味道,我喜歡它的簡單,一扯一抻就是一碗,滾燙的熱油淋在麵條上,滋滋的聲音悅耳,同時辣子的香味立馬讓你食慾大開;

好多年前去西安旅遊,就喜歡上了當地的油潑面,之後回武漢後,就一直在街頭尋找一家地道的做西安美食的小店,可能是我太挑的緣故,一直就沒有中意的,下圖的這碗油潑面是我自己在家做的,可能是自己辛勤勞動的果實,雖難同西安的不能比,但在我心中,就是我喜歡的油潑面的味道;

三、蘭州拉麵,老闆拉碗麵,我要大碗的,要寬的;

除了熱乾麵、油潑面之外,我覺得最好吃的麵條是蘭州的拉麵,我比較怪,每次去吃蘭州拉麵,我喜歡吃素的;

家中常備掛麵,我喜歡吃比較寬的掛麵,用排骨湯或者牛肉湯,給自己下一碗湯麵,吃的時候是無比滿足,後來我想明白了,我喜歡蘭州拉麵的原因,其實我是喜歡自家用排骨湯製作的那碗湯麵而已,只不過街頭的小攤,沒有做排骨湯麵的,所以勉強可以接受蘭州拉麵;

中國那麼大,哪裡的面最好吃?

中國確實很大,但我喜歡吃的面卻沒有幾處,我愛吃熱乾麵,油潑面,還有那碗排骨湯做的湯下麵;

這道問答題,您最喜歡吃哪裡的麵條?您覺得中國那麼大,哪裡的面最好吃?您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分享帶來快樂,我們評論區等您;


我們儘量做到恰如合適、通過原創圖文,在文字與圖片之間為您分享一道道菜餚,它們美味、漂亮、營養,你要什麼樣的美食,在這裡希望我們能夠給您!

覓源良食


中國很多省份都喜歡吃麵食,我覺得麵條沒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重慶小面

小面,佐料是它的靈魂。麵條比較細,味道濃厚,上面有濃重的辣椒和油。小面用的是細面。小面的市場比較廣闊,在老家一個小縣城裡,小麵館裡天天爆滿。



山西削麵

刀削麵,顧名思議是用刀削出來的面,看著一塊薄薄的鐵片,削出來的面卻又細又長,麵條勁道,有嚼勁。比較常見的滷是豬肉滷和牛肉滷。削麵炒得吃,味道也不錯。



武漢熱乾麵

以前,單位中午專門有人做飯,每次做了炸醬麵,同事都不吃,說是他吃麵只吃熱乾麵。讓我非常好奇熱乾麵究竟有多麼特別,多麼好吃,讓他只吃熱乾麵。後來吃到熱乾麵,發現作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的熱乾麵確實有它的獨特之處。首先,做麵條的時候放入了鹼面,麵條事先煮熟,過冷和過油後,再淋上用芝麻醬、香油、香醋、辣椒油、五香醬菜等配料。吃起來爽滑,味道濃郁。



北京炸醬麵

炸醬麵,講究的是炸醬和菜碼。用六必居的幹黃醬和甜麵醬炸出來的醬香而不膩,再配上豆芽、黃瓜、胡蘿蔔、蔥、青豆、黃豆、蘿蔔等各種菜碼,可以說是豐盛無比。



蘭州牛肉麵

蘭州牛肉麵做的是拉麵,中國做麵條的方法可以說是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色,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蘭州做的是拉麵、北京做的是抻面、山東做的是摔面,做法不同味道自然不同。蘭州牛肉麵,麵條可粗可細,可寬可窄,清亮的湯中飄著大塊牛肉,還有薄薄的蘿蔔片。



鎮江鍋蓋面

鍋蓋面,故名思議,是在鍋蓋上煮出來的麵條。麵條粗細和小面差不多,柔韌性很好,除了澆上滷外,還可以配餚肉和豆乾吃。



歧山臊子面

對於陝西人來說,臊子面的配色尤為重要,黃色的雞蛋皮、黑色的木耳、紅色的胡蘿蔔、綠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等,既好看又好吃。


河南燴麵

燴麵的精華全在於湯,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煮麵時,鍋內放原汁肉湯,將面拉成薄條入鍋,輔料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海參、魷魚等,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杭州片兒川

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絲組成,鮮美可口。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其特色在於雪菜和筍片的鮮美。



延吉冷麵

冷麵大多用用蕎麥麵或小麥面做的。與其他麵條不同的是,冷麵裡除了放牛肉、泡菜外還要放蘋果,所以味道酸甜,而面是從冰箱裡剛取出來的,所以涼爽可口,非常適合夏天吃。



陝西油潑面

油潑面,麵條是扯出來的,比較寬,最香的就是一勺油澆在辣椒上,頓時熱油沸騰滿碗紅光,香氣四溢,一下子增添了不少口感。



宜賓燃面

燃面是四川省宜賓地區最具特色的傳統小吃,之所以叫燃面是因為麵條上的油很重,點火即燃。


新疆拉條子

拉條子與拉麵不同,拉條子比較粗,吃法與拌麵差不多。不過由於是新疆的,配菜所以多以羊肉與菜組成。



上海蔥油拌麵

所謂蔥油拌麵就是用蔥熬出來的油,拌上煮好的麵條,味道香濃。



陽春麵

也叫做清湯麵,沒有配菜,只有湯和蔥花,可以和小蔥拌豆腐媲美了,清清白白。它是所有面條中最清淡的了。


安徽板面

板面,和油潑面的寬度差不多,不過滷和麵條的做法完全不同。板面的滷,一般是用牛羊肉為原料,配以辣椒、茴香、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20多種作料炒制而成。



廈門沙茶麵

廈門的一種湯類麵食小吃,在整個東南亞廣泛流行,其特色就在於沙茶醬,沙茶醬主料有蝦乾,魚乾,蔥頭,蒜頭,老薑等等,經油炸香酥再研磨製成。



玉米麵 條

玉米麵條是我老家人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麵條,將玉米放到機器中去皮,而後和麵,再放到機器中就出來麵條了,而且是熟的。吃的時候,先上鍋蒸,再煮。麵條細長爽滑。



莜麵餄餎

莜麵講究三熟,和好的莜麵,搓成長長的麵條,放到鍋中蒸熟,再放到滷中。一般來說,莜麵滷最講究的是羊肉滷。但是農村人也喜歡吃蘑菇、酸菜滷。


紅果果美食


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我是一個資深的麵條愛好者,中國的十大面條跟全國各地的大部分麵條米粉一類我都吃過,在我眼裡覺得還可以推薦大家吃的米粉面條一類有,成都肥腸粉,瀘州牛肉麵,瀘州肥腸面,瀘州雞湯麵,宜賓燃面,宜賓口蘑面,四川老壇酸菜面(這是最正宗原始的)重慶小面,重慶三鮮面,武漢熱乾麵,南京鴨血粉絲,桂林米粉,北海牛腩粉,柳州螺螄粉,還有遍佈全國蘭州拉麵(這個得看個家手藝),在這裡除了我老家四川的麵食和蘭州拉麵全是南方的,不是我沒有去過北方,而是我覺得北方的面對味道不講究,很不精細。說實話我是四川瀘州人,從十二歲起我開始喜歡上並開始做學並研究麵條,那時我的視野裡只有瀘州,但是我對外面的世界是極其的嚮往,我想一個川南的小市面尚且如此,在中國發達的江浙,麵食為主的北方那麵食不更家美味豐盛嗎?帶著這個期待和嚮往,我的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幾乎逢鮮必嘗,見面必吃。從四川到廣東,從廣東到廣西,再湖北,浙江,安徽,河南,山西,陝西,北京,天津,江蘇,河北,吃過的麵食品種不下上百種,可能是個人口味以及飲食習慣問題,如果讓我再去選擇吃過的面,或許無出上面那些太多

現在我開始回到正題,以我個人的口味和對苗條的研究來看,中國麵食口味最豐富,味道最好的地方是四川瀘州,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但是很多人也應該知道瀘州老窖和郎酒,我們和隔壁宜賓本是自家兄弟,飲食上他們有的我們也有,但是可能最先出名的是宜賓的,所以很多東西帶上了宜賓的地理標識,而我們又和重慶緊緊挨著,飲食文化我們也是想通的






瀘州的麵食講究味道為主,口感為輔,代表麵條有牛肉麵,肥腸面,雞湯麵,酸菜面,燃面,豆湯麵,清湯麵,生椒牛肉麵,豇豆麵,口蘑面

按口味可以分為紅味型湯麵,清湯型湯麵,幹拌麵三大類型

現在我給大家分別介紹下幾種麵條

首先最具代表的是瀘州的牛肉麵



瀘州的牛肉麵不同於蘭州拉麵那種做法,也不同於成都重慶牛肉麵的做法,跟現在臺灣的牛肉麵到有些相似,而且臺灣的牛肉麵也是當時國民黨從四川敗退時四川的國民黨老兵帶過去的,瀘州牛肉麵是選擇新鮮的牛腿肉,切成一至兩釐米見方的小塊用水煮沸用冷水清洗放涼備用,用牛骨熬清湯,牛油豬肉混合燒熱加豆瓣醬,十幾至三十幾種香料,老壇泡椒泡姜,花椒炒香,加牛肉炒香後加十倍的水小火慢燉兩到三個小時。煮麵的的時候燉牛肉湯當底湯,能吃辣的可以再加油酥辣椒,把最好的麵條放湯裡,面上放上幾塊從湯裡撈出的牛肉塊,再加上碎香菜即可。這個牛肉麵是名副其實的牛肉麵,不像很多地方湯底用辣椒味精清湯調味,面上放上牛肉就成了牛肉麵,換成肥腸就成了肥腸面,換成排骨就成了排骨麵

肥腸面跟牛肉麵的做法類似,在這裡就不一一說了,奉上幾張網上收集的圖片(不在本地只能在網上找類似的湊合了,為了讓大家更直觀)


排骨麵流程也差不多了,區別在於排骨麵一般不用香料


紅湯雜醬麵 跟重慶小面類似,但是我們的雞精沒那麼多,而且會放自己炒的肉末雜醬

清湯雜醬麵是隻用骨湯加調味做底,不加辣椒

豆湯麵

雞湯麵,口蘑面,三鮮面都是用不同的食材燉湯底兩三個小時,直接調味湯底而來




酸菜面則是現在賣的紅熱的老壇酸菜方便麵的鼻祖,用四川老壇泡的酸菜切歲炒香加肉絲燉三個小時而成


還有上了舌尖的燃面,是幹拌麵的一種,調料很講究,能做正宗的卻不是很容易,由它派生出的豇豆麵,生椒牛肉麵,姜鴨面由於臊子不一樣,口味也有很多差別






最後我說說麵條本身,我在山西開過麵館,山西人的面花樣確實很多,但是味道確實不咋的,但是一個山西人告訴我山西面講究面道不講究味道,這我就無言以對了,可是每個地方人的認知不一樣吧,但是我覺得面要勁道也要入味,其實機器和麵壓面跟人比不管是力道和揉麵的次數都不是人工可比的,這就是我用高筋面做出來的麵條勁道反而不是重慶鮮麵條用中筋面做的,最後申明,本人不在家鄉,圖片全是網上找的,大概差不多,大家直觀瞭解


今生19870601


肯定是我大山西的面嘛!!“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

1.餄餎面。在我那塊地方這種面應該算是面裡最出名的了,而且超便宜,3塊錢就能買到一碗,重點是很好吃啊~但去了省外就沒看見這面的身影了,想吃都吃不到啊,憂傷~

這圖不算是最正宗的,但百度的圖中,這個算是最接近的了,正常的話上面還應該撒上一層棕色的碎炸豆腐喲~

2.貓耳朵。我小時候看大人做這種飯,就是先用刀把面切成很小的1cm左右的方塊,然後再用手摁住,往過一滑,就成這種形狀了。這種很無聊且冗長的工作,自然就落到我們孩子頭上啦~

3.刀削麵。很羨慕廚師們削麵的本事啊,媽呀,要流口水了~

4.掐疙瘩。所謂掐是用力在一小塊地方,疙瘩是一種小塊狀食物。小時候因為家裡眾口難調,所以做面還要分兩撥走,要吃長條面還是這種片狀的,我更傾向的是這種哦~

5.拉條子。這種面不細略粗,吃起來更有嚼勁吧,相信會有人吃幾口就撐了,因為一口進去實在是太多了,雖然根數不多,啊~

好了,就介紹到這裡吧。要有什麼錯誤之處的話,請在下方更正我一下哦。

喜歡這篇介紹的話,就在下方點個贊支持一下我喲~


萌萌八卦菌


說下我吃過的麵條印象,首先蘭州牛肉麵被誤解很深,正宗的蘭州牛肉麵一定要去蘭州吃,口感層次非常豐富,先喝湯,然後放入辣椒油,吃蒜苗,白蘿蔔,香菜,牛肉和麵條一起吃,個人喜歡二細,因為我吃的慢,吃的最後依然有咬勁。

山西刀削麵有咬勁,味道主要靠滷,印象中山西沒吃過印象深的。

陝西臊子面印象很深,裡面的燻豆乾有一股蒼涼的味道,就如陝西蒼涼的大地一樣,寬寬的麵條也有一種厚重感。

武漢熱乾麵很喜歡,當時在武漢吃就覺得味道很好,只是很多地方改良後麻醬缺少香味。

北京炸醬麵主要靠麵醬,自己在家做好了也好吃。加入喜歡的菜一拌,可以有各種味道。

四川的燃面沒吃過好的,不過四川滿大街都是臊子面,吃過一家的羊肉臊子面,印象深刻,就是普通麵條,淋上臊子一拌,美味之極。

嘉興的翻鍋面也不錯,就是把菜炒好澆到面上,或是把面煮好和菜炒下,很入味。

河南吃過燴麵,真心一般,同去的河南朋友說是不及格水平,到是燜面吃過入味的,很香。

安徽板面現在也是滿大街都是,據說安徽本來沒有。只吃過一家好的,幾天不吃就想,懷疑當時放了什麼。

再往南普通吃米粉米線了。

想起來的就這麼多,如果真要選出最愛,我選老媽做的面,滿滿的都是回憶。


美味符號


哪個地方的面最好吃,不同的地方人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實在很難評判哪種面最好吃,不過,中國飯店協會曾經評出了一份“中國十大名面”的榜單,分別是:

1、武漢熱乾麵2、北京炸醬麵 3、山西刀削麵4、河南燴麵5、蘭州拉麵6、四川擔擔麵7、杭州片兒川8、崑山奧灶面9、鎮江鍋蓋面10、吉林延吉冷麵

這個榜單,很多人不服,要我也不服,很多面我都沒聽過。如果照市場化程度最廣的來說,山東地區是一個不太愛吃麵條的省份,可以作為標準來看,如果山東都大量出現的某種麵條,說明市場化不錯,其中有:蘭州拉麵,安徽板面,重慶小面,山西刀削麵,陝西biangbiang面,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這些面,味道各有各的風味,吃起來都不錯。

但是,如果論到哪個省份的面最好吃,肯定是整天琢磨吃麵,一天三頓離不了麵條的地區,因為整天琢磨吃麵,麵條口味肯定差不了。哪裡呢,我覺得非陝西莫屬。

陝西的面,如果細分起來,可以達到幾十種,一大桌,可以全是面,麵條能當下酒菜。陝西十大怪中,有兩條可以跟麵條沾邊,一條是“麵條像褲帶”,說明陝西面條的寬,再一條“凳子不坐蹲起來”,蹲起來咋吃?捧一碗麵條就夠了,吸溜吸溜幾口搞定。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麵條太實惠,既能當飯,又能當菜,有湯不噎得慌,又利於消化補充體能。

陝西的麵條,粗粗說些:

biangbiang面,油潑面,岐山臊子面,楊凌蘸水面,擺湯麵,戶縣軟面,關中涼麵,奇花面,窩窩面,扯麵,韓城大刀面,乾縣雞絲麵,菜汁面,棋花面、三原疙瘩面、箸頭面、幹爛臊子面、大荔爐齒面、合陽蹩面、風翔臘八面、耀州窩窩面、鱗游血條面、禮泉羊肉合面、永壽長壽麵、潼關一窩絲面、漢中梆梆面、米脂雜麵、西安蛋黃面、彬縣御面、富縣雞血面、牛肉拉麵、涼皮(麻醬涼皮、漢中涼皮、秦鎮涼皮、岐山擀麵皮、麵筋涼皮)、蕎麵餄餎等等。

陝西的麵條,一口氣念不完,如果有時間,不妨去嚐嚐。


山東味兒


看題主的配圖,問題指的應該是麵條了,我國土地遼闊、物產豐富,各地都有很好吃的麵條。而且麵條這個東西還並不是一定要物產豐富的地方才好吃,我國比較著名的麵條大省也有位於土地相對貧瘠的高原上的,可能是因為古代時期其他物產不夠豐富,所以勞動人們用智慧創造出多樣麵食,來對抗天地、調節飲食。

下面分享一下我個人覺得很好吃的麵條,說不定就有你喜歡的哦。

【襄陽牛肉麵】

其實襄陽牛雜麵、豆腐面等等也一樣很好吃,不過好像名氣沒有牛肉麵大。雖然一提起湖北就是“千湖之省”之類的名號,但是湖北襄陽很多人離家在外,最想念的就是那一碗辣、麻、鮮、香的牛肉麵,金不換的最佳襄陽早餐。

【岐山臊子面】

陝西的面實在太多了,有些時候人們也說陝西人不愛走出去,就是因為舍不下家鄉的各種面,比如臊子面、扯麵、油潑面、羊肉面等等。岐山臊子面歷史悠久的同時,也是十分美味,畢竟美食不是比“工齡長短”,只有好吃的才能流傳下來。

【山西刀削麵】

刀削麵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形似柳葉外薄內厚的麵條,口感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而且可以按照每個人的口味,搭配各種各樣的澆頭,眾口不再難調,你喜歡啥口味按照你的喜好來,很難不遭人喜歡啊。

【河南燴麵】

河南燴麵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對於湯頭尤為講究,好麵館要以羊肉、羊骨配上自家的配料熬煮四五個小時,沒有這一碗熬煮的如同牛乳一般的好湯,燴麵的滋味也就體現不出來了,這可能也是我在其他地方沒怎麼吃到過好吃燴麵的原因吧。

因為我從小是一個以米飯為主食的人,所以雖然我也很喜歡吃麵,但是我對哪種麵條都沒有“家鄉情懷”的加持,所以以上這些麵條在我看來是難分伯仲的美味,而且篇幅有限,我也沒辦法把我覺得好吃的麵條都一一說到。

各位你們覺得最好吃的麵條是哪種呢?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2013年,由中國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等機構,在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上評出了以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等“中國十大面條”。

但是,我大中華麵條品種何其豐富?!許多超好吃的麵條沒有上榜,但不代表就比這十大面條味道差!

下面,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另外10種麵條,甚至產地都與這“中國十大面條”接近。

來看看這“中國十大面條”的身邊,有哪些一樣好吃到爆的麵條吧!圖多口水多O(∩_∩)O~請大家準備好紙巾再看哦~

【第一組】(上榜)湖北武漢熱乾麵VS (未上榜)湖北襄陽牛肉麵(牛雜麵)

牛家二兄弟表示不服,熱乾麵名氣太大,只能組隊2打1了!ヾ(。`Д´。)不行,我先喝口水潤一下~

【第二組】(上榜)老北京炸醬麵VS (未上榜)北京打滷麵

炸醬麵居然透出一種貴氣?打滷麵相對平民,說吧,你喜歡哪樣?

【第三組】(上榜)山西刀削麵VS (未上榜)陝西岐山臊子面

開玩笑,岐山臊子面可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滴!當時就給我看餓了,相比起來我覺得它特色更鮮明!我支持它(*^__^*)

【第四組】(上榜)蘭州拉麵VS (未上榜)羊肉炒麵片

看在這麼多肉的份兒上,我選炒麵片,哈哈~

【第五組】(上榜)四川擔擔麵VS (未上榜)四川宜賓燃面

擔擔麵有名,但宜賓燃面也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滴,面起鍋後甩得很乾,加上很多紅油,點火就能燃哦!厲害吧~

【第六組】(上榜)河南燴麵VS (未上榜)河南蒸滷麵

河南燴麵我吃過,但河南蒸滷麵據說是私家小食,要自己做才好吃?有河南的童鞋們講講麼?

【第七組】(上榜)杭州片兒川VS (未上榜)杭州蝦爆鱔

香啊~兩個都香,隨便選一碗,再來條西湖醋魚,配一碗西湖牛肉羹!我的天哪,紙巾,紙巾。。。

【第八組】(上榜)崑山奧灶面VS (未上榜)崑山紅湯爆魚面

瞭解了一下,崑山貌似是奧灶面的天下,這個爆魚面,似乎也是奧灶面打底,加了料。嗯,我選加料的(¯﹃¯)

【第九組】(上榜)鎮江鍋蓋面VS (未上榜)揚州陽春麵

鎮江鍋蓋面以“大鍋小蓋”煮麵的特色聞名天下,而“一碗陽春麵”雖然名氣也很大,但比起鍋蓋面的豪放,就顯得非常小清新了,估計減肥中的女生應該選它~

【第十組】(上榜)延邊冷麵VS (未上榜)東北雞蛋大醬面

都是東北滴,一個朝鮮族風味,一個漢族風味,都不錯啊!

不知道各位看餓沒有?以上的麵條,您吃過幾種,您又對哪種麵條情有獨鍾呢?

快來說說,印象中哪傢什麼麵條好吃?什麼料?什麼味道滴?

不要藏私,來推薦給大家,要饞一起饞啊O(∩_∩)O


貪吃精靈兒


首先,所有的面都好吃。

二,各地方的面,各有特色。

三,如果互相攀比,必須要滿足幾個方面。本地物產,面為主食,花樣品種。

綜合考慮,四川的調料品種豐富,但以面為主食的不多。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調料較少,面比較硬,可以補充體力,不適合品嚐。

會吃麵,花樣多,適合品嚐美食的面主要是在河南皖北蘇中北。特別是安徽蒙城的燒餅,香氣四溢,飄幾公里遠。河南的蒸麵,各種亂七八糟料混在一起,一大鍋蒸幾十斤。揚州的煙花柳巷美食就不說了,江蘇江北的麵食得天獨厚,內地不好比較。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麵食各有特色。拉麵基本上已經賣到全國各地,以“四絕”著名。饢餅的香氣也足夠誘人,一邊向全國推廣,一邊也在吸收當地的美食特點進行改進。漢中的麵皮,當地人幾乎用盆吃的熱火朝天。天津的麻花,山東的煎餅,北京的煎餅果子。等等。。。

有時候吃多了就不把它當作美食了。



騎車的玉亮


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口味不一樣,結論和觀點也不一樣,我吃了很多面,包括重慶小面、蘭州拉麵、刀削麵等等,但我還是要說,最好吃的,還是我們新疆的拌麵。

新疆的拌麵種類達到幾十種,可以說,有什麼蔬菜,就可以做什麼拌麵,如最大眾化的韭菜拌麵、芹菜拌麵、土豆絲拌麵、過油肉拌麵、家常拌麵、茄子拌麵、毛白菜/小白菜拌麵、西紅柿雞蛋拌麵、辣子肉拌麵、圓姑/蘑菇拌麵、酸菜拌麵、豆角拌麵、木耳肉拌麵等等,太多了,其中,最受大眾喜歡的,還是韭菜拌麵、過油肉拌麵和家常拌麵。

烏魯木齊一家餐廳拌麵種類,品種夠豐富

此外,還有很多在不斷創新發明出一些新的、奇葩拌麵。如素、肉涼菜拌麵、水果拌麵、雞菜拌麵,還有一些餐廳推出的米粉拌麵、椒麻雞拌麵、大盤雞拌麵、羊腰子拌麵、羊肉大雜燴、乾花菜/幹豇豆/幹筍子等。

之所以說,新疆的拌麵好吃,不僅是說做法講究,還有新疆的面、牛羊肉非常好,加上新疆的特殊水質,也只有在新疆,才能做出那種原汁原味的正宗拌麵,新疆的拌麵和新疆的烤肉、抓飯同為新疆最出名的三大美食,但只要出新疆,就吃不到這種正宗的美食,這跟新疆的水質、特殊材料以及氣候有關。

前幾天吃的自助拌麵

雖然說,新疆很多本地人都會做拌麵,但真正做的好吃的,並不多,拌麵看似好做,其實,要做得好吃,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非常講究火候、搭配等。

新疆的拌麵好吃,主要在於,面勁道,菜香醇味道濃,新疆的面、牛羊肉好吃,這是內地面沒法媲美地方,你吃拌麵,如果再吃兩瓣、加一個酸奶(新疆酸奶也非常不錯),那就是很不錯的午餐了。還有一點是,新疆的拌麵比較紮實,你不夠,還可以免費加面,直到吃飽為止,這也是新疆人最實在的地方。






之前吃過的烏魯木齊各類過油肉拌麵

可以說,新疆的拌麵,是新疆男人們中午的主要飯菜,新疆男人,三天不吃拉條子(主要供應拌麵)、走路打擺子,講的就是拌麵對於新疆人民的重要性。

新疆的拌麵最大問題是沒有走出新疆,走向全國,這跟新疆的拌麵還沒有有品牌化、精細化,以及沒有好好推廣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