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句诗中悟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走泥丸平儿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出自《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但这首词并不是罗贯中所写,而是“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所作,是他《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全词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要理解这句词中的人生态度,先得了解词人杨慎。


01杨慎

杨慎出生在书香门第,也是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自幼聪慧过人,又勤而好学,少时便有才名。二十四岁那年,他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正式登上明朝政治舞台。

但杨慎的政治生涯并未一帆风顺,而是非常坎坷艰辛的。

杨慎骨子里有读书人的执拗与正直。

明武宗朱厚照不理朝政,四处游玩,别人视而不见,他却不避斧钺,敢于犯颜直谏。公元1517年,杨慎上奏指责朱厚照“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皇帝不理他,依旧我行我素,他气不过,称病告假,辞官归里。

1521年,武宗薨逝,明世宗朱厚熜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授杨慎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当时,以内阁首辅杨廷和(杨慎之父)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以“继嗣”为由要求世宗改换父母。而当时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责廷臣之非,提出了“继统”的理论。两派之间发生斗争,一直到1524年世宗钦定大礼而结束,这次明朝有名的大事件史称“大礼议”。



“大礼议”后,杨廷和被迫辞官,杨慎便再三上书辞职,言不愿与张璁、桂萼等“无耻小人”共事。世宗怒极,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杨慎认为这于礼不合,便“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世宗震怒,下令“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便集合了二百多个官员跪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抗议,最后被廷杖两次,发配充军。

触皇帝逆鳞,杨慎的政治生涯走到了尽头。他被放逐后,总共遇上六次大赦,却终不得还,年满六十后按律可赎身归家,但无人敢受理。最终,他死在了戍所。

正面跟皇帝刚,除了魏征,古来怕也没有几人,杨慎是其一。他忠诚正直,却执拗固执,在被放逐后宁愿寄情山水,也不向世宗低头认错。


02《临江仙》

再来看这首词,一首典型的咏史词,借历史兴衰抒发人生感慨。

历史就是滚滚江水,任凭你再多丰功伟绩,终究会逝去,过眼云烟而已。古往今来,世事变迁,不变的只有那青山,就连夕阳都红了又红。

经历过官场的尔虞我诈,在鬼门关徘徊过几次,杨慎已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寄情山水,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

若逢知己,他一定拿出自己珍藏的酒来宽带,把历代王朝的兴亡作为谈资笑料来助兴,不再纠结于人生抱负。历史变迁又如何?他自冷眼旁观。

人生经历丰富的杨慎,在多年的充军生活中,一直保持着自我,比任何人都清醒,对于功业,他拿得起,放得下。终其一生,淡泊洒脱,倒也自在。

而词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写出了历史变迁的客观事实。青山依旧,看惯世态炎凉,几度夕阳,如同朝代更替,不可避免。

这句话很有哲理性,说明历史总是往前,逝者如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就该顺其自然,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些许的永恒,而非强求一时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时间没有尽头,人生转瞬即逝,珍惜当下的美好才是正解。


三叶草青青—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句诗出自明代才子杨慎的《临江仙》,这首词的全文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大概意思是: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在这凝固的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江湾之畔意趣看惯了秋月春风,也习惯了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句诗可以悟出两种人生态度:

第一种:时不我待,当奋发努力。

千古英雄都随滚滚长江水东流不复回,可见人生苦短,人这一辈子时光何其短暂,短短几十年稍纵即逝,所以,我们应该珍惜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奋发努力,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立下高远之志,通过每天扎扎实实的努力,终有一日,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如陶渊明所说:“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的一生按30000天来计算,也不过是83年的寿命,从出生到大学毕业22年,65岁到83岁18年退休养老,这两个阶段40年要除去,人生只剩下43年。期间又有多少时间要花在吃喝拉撒睡上面,一天工作8小时,也就是说43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也就是说,一个寿命83岁的人,正儿八经工作的时间就是14年多一点点。如此算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光,不奋发努力呢?

第二种:豁达大气,当看淡名利。

在历史长河中,再伟大的人物也只是沧海之一粟,实在是渺小至极。中国历史几千年来,出了多少英雄人物?每一位英雄人物当年是何等威风?何等荣耀?但即便是改天换地的英雄人物,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终究还是湮没不见。所以,我们一方面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要太苛求自己,对待名利不能看得太重,不能为名利所累,应当豁达大气。

且看三国,东汉权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子曹丕篡汉创立魏国;曹魏权臣司马懿操控政权,其孙司马炎篡魏创立西晋。整个封建时期历史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张三家的王朝被李四篡了,李四家的王朝又被王五篡了……王朝更迭只是这些权贵们争夺荣华富贵的戏码,芸芸苍生沦为刀俎之肉,每个王朝的更替都是以尸首堆积如山、新鬼烦怨旧鬼哭为代价的。

追名逐利,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乔鞅



这句诗词出自杨慎的《临江仙》。全篇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后人将此篇放在了《三国演义》的篇首,作为开篇词引领全篇,传袭愈久,经典非常。

全篇辞章以人世间的代谢兴替为追溯根本,表露了作者参透白云苍狗、沧海桑田的大禅意、大智慧。

应该说,这是一篇看透了人世沧桑、喧嚣红尘的不朽词作。和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是吹惯了眼前风,看透了旧时月,杨慎却和苏子有着迥异的天性对待。苏子面对过往的人生,大江东去,只能是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而杨慎同样是举杯邀古,却自带了喜眉笑眼——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愈发显得豁达朗畅。

谁都逃不过命运的暗结,迟早都会变成前尘古迹灰飞烟灭,莫不如尽享当下,举起金樽邀明月,笑看古今风云变幻。

这不仅是杨慎的态度,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坐标。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强人还是平庸之辈,虽然人生的归属都一样,最终是“一场空”,虽然你走了,青山还是那座青山、夕阳还照旧那么红,但是对天下的走势、格局,凡夫和精英不可相提而论。历史是由后人书写的,智者高瞻远瞩,并不会因为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中断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只有一些不得志或失意文人,才把人生看得很消极、很悲观。李光耀就曾经说过:我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就是我;如果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邓小平也没有今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特色中国。由此,以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说法真值得商榷了。《临江仙·英雄、人民谁主沉浮?》【物竞天择公理认,天之骄子逞强。匡扶社稷救危亡,声名传四海,敬者跨国疆。舍我其谁彰霸气,鳌头独占一方。家国天下似他扛,令人评史惑,谁创好迷茫!】(新韵)





FSTj绣


题意很直白:青山、流水不会因任何伟人(且别说你我)的离去而絲亳改变,留给我们的,只是极其有限的“几度昔阳红“,而那些白发的打鱼人、樵夫,(别看学问不高),却洞查人间冷暖,惯看秋月春风,劳作之余,老友相聚,尽管一壶薄酒,最难得平安聚首,将古今中外(哪怕是惊天动地的事)尽付谈笑之中——平民百姓,谋得是衣食无忧,求得是风调雨顺,其它——碍我啥事?!

这,才是至理名言!






青岛于立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芳华易度,流年似水,物换星移,岁月更迭。如同江水东去,一去不复返,曾经扬名立万的英雄,也耐不住时间流逝,成为偶尔的饭后谈资。人类和永恒的自然相比,太过渺小,百岁光阴一梦蝶,只有淡看荣辱得失,指点江山,方不过一笑莞尔。



落花醉几回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明代书吏扬慎的《临江仙》词中的句子。

相传,杨慎被贬云南。途经汉口,与解差口渴难耐,欲与江边寻水。却见一白发渔翁端坐江面礁石,视世如无物地垂钓。感概良端,循步于侧。在与老者的交谈中让人生受到了启发,也释怀了心中郁闷。渐渐觉得和老者成为了挚友;老者也与他一见如故。遂解下酒囊共饮。

面对滚滚而逝的江水;回想自己的是是非非,满怀悲壮。触景生情写下垂世词章。

我们也从这两句中领略到:江山千百年后依然如斯,而我们的人生又能有几个起落生死呢?所以还是淡然地看待世事。


秋峤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出自明朝大才子杨慎的《临江仙》,全词内容如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被罗贯中借用为《三国演义》开篇词,广为传诵,格调慷慨激越而意境苍凉壮阔,其中表达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人生感悟,寓意深刻,富含人生哲理;世事悠悠如水,人生坎坷,古往今来,不知启迪多少艋舰迷津者,幡然悔悟,归返正道。那句荡气回肠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让曾经阅尽千帆万山饱经忧患的人生羁旅归客读来怎能不感慨万端?是啊,逝者如斯,时光是万物之逆旅,人生乃天地的过客,的确与宇宙万物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个人是沧海一粟,也许会感到渺小和不足道,但历经沧海,作者刻意表达的并不是浮生若梦的消沉和无奈,却是世事洞明而又人情练达,是那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处变不惊的坚毅沉稳,是面对尘世功名利禄的诱惑时,那种人生处世的豁达和淡泊;这并不是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出世态度,而是告诉世人,要积极达观看待变幻着的世界,岁月人事如白驹过隙,悠忽即变即逝,要把握自己的航向,人生不过数十寒暑,不要太执迷于名利场,人生重要和宝贵的东西不是名利,还有更多值得追求的价值和事情,比如创造、正义、道德、美好的人性、亲情、爱情、友情等,不一而足,要保持人生定力,须知一山皆在万山中,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利欲攀比要不得,还要注意在人生的青山水道上,要激流勇退,及时转场。对于个人一生,说长也短,就像朝阳东升西落,与其留恋夕阳的美好,不如诗酒趁年华!把握青春,不负韶华。


杏花雨巷107726012


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杨慎!

杨慎在大明,那是超级学霸,明三大才子杨慎徐文长解缙之首,你如果明白唐伯虎如此牛B人物,在前三人面前,都是二流,解永乐大典的主编,徐更是传奇,你大约就能想象杨是多么无敌了!门阁首辅扬廷和之子,因大礼义事件被嘉靖打了一顿屁股,立贬云广,走时伤未好,只爬在马车里,老头辞职不干了,一路惊险,终到了地头!

大礼义亊件,说到底就是嘉靖认爹封爹,而以杨廷和为首大臣认为,不合礼义,不准认的故事。现在的人肯定不理解,他认他的,该我们什么事?不细讨论这亊了!

杨填到了云南,和当地官员关糸很铁,没人找他的事。他以父亲身上,体会了人生的流失和无奈,于是读书写书,在三朝元老的父亲坟前,终于悟透人生,留下千古一辞,临江仙: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的,什么帝王将相,什么人间纷争,什么朝代更迭,——都终成黄士一堆!看夕阳如血,青山依旧,人生代代,滚滚长江,终是如此也!

杨慎,悟透人生,又留下绝唱,历史第一人也!


万里雪飘74


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昔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被用作《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不得不称赞导演的艺术才能。纵观古今,朝朝代代,风云变换,多少帝王将相,英厷豪杰像滚滚长江中的浪花付之东流。消没在历史的烟尘中。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限的人生,转眼已是昔阳落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风秋月,年年如此。作者看透了人生真谛,笑对夕阳,浊酒欢歌,不怀首往事活好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