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民间故事:一段风流,一段悲伤,看乾隆情断三槐树

乾隆八年,乾隆皇帝由大学士纪晓岚陪同南巡路过章丘,在驿馆做一梦,梦见齐长城下有一个抱着公鸡的少女,招手微笑。醒来后,乾隆将梦告诉纪晓岚,纪笑着说:“皇上,我们今天路过齐长城,你定会有艳遇。”乾隆又问章丘县令毛邑,齐长城附近是否有驿馆?毛回答,长城北三里处三槐树村有驿馆,只是有些简陋。乾隆对毛邑说,晚上就食宿在那里。毛邑赶紧令官差去做准备。

这乾隆皇帝本就是好色成性,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每次外出巡视都要从民间带回才貌双全的艳丽佳人。这夜,他又做了艳遇美梦,心情荡漾,催促部下加快脚步朝齐长城赶去。下午申时,一行人在三槐树驿馆安顿停当。乾隆便和纪晓岚去游览齐长城。乾隆顺城墙来回走了一个多时辰,也没见到抱公鸡的少女,心情懊丧地又回到了三槐树村。

此时,正是初秋季节,远山翠绿,苍山似海,美景无限。村外泉水喷涌汇成小河,流水潺潺。特别是夕阳就要落山,峰顶披彩,映红了小河。河边不少村姑正在洗衣,水中影子婀娜多姿。村里炊烟袅袅,摇曳飘然。好一幅山村美景。更巧合的是东方的月儿已经升起,银盘与红日相称,别有一番景致。乾隆触景,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个上联:“一条小河揽日月,明山绿水;”这是副拆字联,“日月”为“明”。乾隆吟后,回头看纪晓岚,纪却“吧嗒吧嗒”地抽烟,好像没有听到。乾隆正要发火,在小河边洗衣的村姑中却有了回声:“两个丫环洗金帛,锦袖绿衣。”下联对的工工整整,“金帛”为“锦”。离乾隆的不远处,恰有两个丫环在洗衣。对下联者也是触景生情。这让乾隆吃惊不少,偏僻小山村竟有这般才女?他慢慢向洗衣的村姑走近,试图辨认出吟联的村姑。这时,有一对夫妻抗锄归来,乾隆又随口吟道:“二人行走夫在前;”这又是拆字联,“二人”为“夫”。乾隆说完,眼睛紧盯着洗衣姑娘们,却看到村姑个个正忙着洗衣,听到地是棒槌声声,话语声声。乾隆怀疑刚才是自己的错觉,是自己看到那俩丫环洗衣头脑构思的下联。他正要回身,只见一个村姑站起,把洗过的衣裳拧了又拧,然后晾在河边的树杈上,随口说道:“日西洗衣晒枝头。”这下联又对的工工整整,“日西”为“晒”。乾隆又大吃一惊。只见那村姑脸皮白里透红,靥笑嫣然。竟和他梦中抱公鸡的少女一模一样。

乾隆内心荡漾,望着村里的炊烟,又道:“因火起烟夕夕多;”这个上联比上两个都难,两个拆字。乾隆睁大眼睛,观看那村姑的动静,却见她专心晾衣,没有任何反应。乾隆心里有些得意。心想,这回把你难住了,山村村姑能有多大的文采?哼!”

就在这时,从南边走来位背着捆荆棵的老人,那女子起身迎上前去,说:“大舅,饭做好了。我正洗衣等着您呢。”说完,把衣裳收起递给老人,弯身背起那捆荆棵。她又朝乾隆微微一笑:“此木为柴山山出。”说完,随老人拐进了一条胡同,没了踪影。

乾隆被那少女的才气和靥笑震住了,望着那条胡同呆呆发愣,眼前变幻着她的叠影。

乾隆回到驿馆。立即下口谕,令纪晓岚查询那个洗衣女的身世,并声称一定把要她带回宫。纪晓岚很快找到那少女,宛转地说,河边的那位公子,是他的主子。因膝下无子,要娶小妾。没想到此事却没遇到什么波折。原来,那姑娘姓夏,今年十八芳龄,是齐长城南一个财主的独生女,自幼天资聪明且又好学,父亲便请先生教她琴棋书画、习文作诗。没想到十四岁那年,家中突发火灾,父母双亡,财产化为灰烬。此后,她便投靠三槐树村舅家艰难度日。在河边洗衣,看到乾隆的气质和才华,早已春心浮动。纪晓岚前去撮合,此事一拍即合。当夜,便与乾隆入了洞房。

这一夜,天又下起了雷雨。驿馆内更是云雨滚滚,雷声大作。

次日天明,俩人恩爱难舍。乾隆赠夏姑娘一把扇子,并声称有人来接她时,以扇为证。没想到乾隆出驿馆时,却叹了口气。

乾隆走后,夏姑娘天天盼啊,盼啊……一月、俩月……一年、二年……却再没了音讯。舅父劝另嫁他人,夏姑娘宁死不应。此后,她常常看着那把扇子暗暗流泪。舅父几年后过世,她便进了城墙岭东北的庵中削发,在佛堂孤灯下流泪度日,几年后病故。尼姑们在她的枕头下,看到了那把有乾隆题字的扇子。还有的尼姑说,夏姑娘病重迷糊时,曾说:“乾隆,我恨你!你毁了我一辈子。”原来,她早就猜测出,与她一夜风流的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为什么这样绝情寡意呢?前面曾说过,乾隆出驿馆时叹了口气。原来临分别,他看到夏姑娘的脚特别大。那时,女人以“三寸金莲”为美,大脚女人永远登不了大雅之堂。回宫后,乾隆反复深思,为怕那双大脚惹天下人耻笑,终忍痛割爱将夏姑娘抛弃。

乾隆到老年以后,常常梦见三槐树的小河边和夏姑娘,便派人来寻找,才得知夏姑娘早已归阴。乾隆追悔莫及。于是,乾隆传旨追封夏姑娘为娘娘,并建庙供奉。夏姑娘虽在三槐树与乾隆有了一夜姻缘,但她家却在齐长城南边。于是,齐长城南边有了一座“娘娘庙”,村庄又随庙而更名。

(原载孙廷华《锦屏夜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