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如果說婺源劃出安徽

它閹割了徽州文化

今天說的英山縣

和婺源如出一轍

英山縣素有

“鄂皖咽喉、江淮要塞”之稱

在歷史上曾經長時期歸屬安徽

與六安形成了大別山文化

特別是革命戰爭年代紅色文化

更是緊密的聯繫著這一地區

然而和婺源一樣也劃出了安徽

(英山美景,圖片來自@英山人民政府網)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說到英山的歷史

就必須說上古時期的皋陶

皋陶與堯、舜、大禹被稱為“上古四聖”

被史學界和司法界公認為中國司法鼻祖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皋陶曾幫助夏禹

當上了中原華夏的大領袖

夏禹在執政後期

有意禪讓帝位於他

然而皋陶卻先夏禹而亡

夏禹為表彰皋陶的豐功偉績

封皋陶後裔於英、六一帶

英六大概區域是今天的

六安、英山、金寨、霍山一帶

六安在古代也稱皋城

所以皋陶被尊為六安國的始祖

(英、六國地圖,底圖來自@中國史稿地圖)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秦朝時期實行郡縣制

英六一帶屬於衡山郡

衡山郡名來自於安慶天柱山

在秦朝時天柱山叫衡山

到漢朝時才改為天柱山

(衡山郡地圖,底圖來自@中國史稿地圖)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漢朝時期

英山屬於廬江郡

六安則分屬六安國

九江郡以及廬江郡

(西漢廬江郡圖,底圖@中國史稿地圖)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隋唐到兩宋時期,英山屬蘄州

英山建縣於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

英山之名開始存在

(北宋蘄州圖,底圖@中國史稿地圖)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北宋時期

英山出了一位影響世界的人物

他就是畢昇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

(畢昇,圖片@中國史稿地圖)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畢昇出生在蘄州蘄水縣直河鄉

即今天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

畢昇是印刷鋪工人

專門從事手工印

他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

於是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

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英山美景,圖片來自@英山人民政府網)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元朝時期英山屬廬江路管轄

明朝屬南直隸廬州府

清朝屬安徽省六安州

民國時期曾屬安慶

在辛亥革命時期

是安徽人帯兵光復了英山

後一直歸安徽管轄

(清·六安州 地圖來自@中國史稿地圖)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那為什麼英山會劃給湖北呢

首先從地形上講

英山與湖北同屬於一個地理單元

英山縣基本在大別山主山脊西邊

這應該算是一個側面原因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1932年,國民政府為了方便“剿共”

豫鄂皖“剿總”臨時決定將英山劃入湖北

這才是最根本原因。

( 蘇區反圍剿圖,地圖來自@網絡)

英霍不分家,為什麼英山縣會劃出安徽版圖

近代英山、六安等大別山地區人民

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它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也是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的戰略要地

不管今天區劃是如何

遠親不如近鄰

英霍之地仍然是不分家

攜手共進發展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