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或因為表達力的缺乏而不善言辭,或受制於傳統禮教習慣了含蓄,我們中國人不大喜歡用語言來進行表達。熱情或放在酒裡,或放在大開的動作裡。

而尬聊,是這群人在語言表達上邁出的第一步,是放置熱情的另一個容器。全民社交的時代,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尬聊,當代著名的“用千言萬語抵達無聊”的體育項目。

一項充分鍛鍊舌頭,折騰聲帶,還不用花錢的全民運動。

小到電梯間,大到菜市場,近有《高曉松對話劉慈欣》,遠有《許知遠和他所有的採訪對象們》,春有春花秋有月,夏日魯豫冬日娜,舉國參與,四季流行。

尬聊,好比媒體編輯拿“的得地”和標點符號湊字,霓虹國一言不合莫名其妙的日劇跑,TVB編劇沒完沒了的“給你下碗麵吃”,不愛學習的學生硬是一頁不翻地枯坐到三更半夜——

我總得乾點兒什麼,以一個勤奮的姿勢把時間對付過去。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是套路,但也可能真的有面吃。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尬聊是“復讀機”們的基本功能


像《名偵探柯南》裡“只要柯南出現的地方必有命案”一樣,尬聊的案發地也比較有規律:

電梯間,理髮店,出租車,火車,老同學聚會,相親場合,年輕人和中年人的酒桌,青年旅舍,《十三邀》……

發生尬聊的當事人一般不熟,都是露水孽緣。

電梯間之所以高危,是因為容易碰到《陌生以上,熟人未滿》的鄰居或同事。不說話吧,顯得沒禮貌,不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畢竟我們的關係都已經深入到了知道對方的輪廓和性別,唯一阻擋進步的只剩下互通姓名了。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電梯裡,擠也尷尬,空也尷尬,循環播放的廣告也很尷尬。 / 《家有喜事1997》劇照


這時候,一頓有中國特色的尬聊就開始了。

吃了嗎?

吃了。

您呢?

我也吃了。

吃的什麼啊?

白切雞,最近買不起豬肉啊,您呢?

哦我吃的烤五花。

聊吃,是中國式尬聊的特色。這就好比英國人見面就聊天氣和脫歐,日本人上來就聊新垣結衣。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全身細胞都在尷尬,但這你來我往的聊天就是無法在一個回合內結束。/網絡


聊完吃的話題,就該聊從哪來到哪去的哲學問題了。

出門啊?出門。

上班啊?上班。

坐地鐵嗎?坐地鐵。

孩子上學呢還?上學呢。

快畢業了吧?快了。

在找工作吶?在找工作。

那回頭見啊?回頭見。

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在尬聊領域也是復讀機。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劉昊然也不例外。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擅長尬聊的中年人,

都差點當上了相聲演員和老師


出租車司機,副業開車,主業尬聊。

你會認為他們是追逐相聲事業不成,退而求其次進入了出租車行業,依靠走量,逐漸開拓演藝事業——況且密閉空間,總不能司機乘客面面相覷,再說這樣也不大安全。

但真正促成尷尬的節點是,他們開始裝逼了:從中南海到利比亞,從世界局勢到滷煮火燒,話嘮司機們看起來比局座召忠還專業三分。坐在駕駛座裡,就能緊握住日月旋轉。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出租司機,身在咫尺之間,仍心懷天下。

但在開車聊天領域也有一條鄙視鏈:滴滴司機比出租車司機的聊天,含尬率更高,畢竟前者經驗少,不像後者百鍊成鋼。

出租車司機尬聊這一傳統文化並不只侷限於國內,2017年,日本京都宮古地區推出了“沉默出租車”,就是要杜絕司機們的“過度服務”,讓乘客們在掏打車錢之外,不用再付出額外的社交費用。

這一點,希望國內服務熱情過剩,員工酷愛表演的餐飲業巨頭能有所學習。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有些司機看上去不愛說話,但他很可能想邀你一起唱《沙漠駱駝》。/《生活大爆炸》


飯桌也是尬聊的重災區。無論是相親,老同學聚會,還是公司團建,都有種形式大於內容,義務高於權利的嚴肅感,聊天自然就容易淪落到尷尬場面。

尤其是中年人碰上了年輕人,立刻電光石火,金風玉露,好為人師:工作順利吧?壓力挺大的吧?工資幾許啊?有沒有對象啊?趕緊奮鬥買房娶妻生子,不用揚鞭自奮蹄啊!

電影《頑主》裡,也有一位老師熱衷教育:恁幾個一定痛苦!幾個年輕人回答:我們並不。老師激動了:你們必須痛苦!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年輕人永遠是中年人的春藥。而硬要打破次元壁的,也就像是微信的中老年表情包,在4K的屏幕上使用低像素的月季花,格格不入。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頑主》尬聊現場


《聊學》裡說得好:瞎嘮不等於會嘮,尬聊不等於能聊。

要想不成為尬聊的元兇,得時刻記得補充常識。比如“知網是啥”這種問題——此類問題得謹慎發問,因為不止你們兩人尷尬,可能會導致全國大型尷尬。

當然瞭如果問到你喜歡幹嘛,對方回答:我喜歡總結股票走勢圖裡的難以把握的線條美,你也能接上幾句,更是再好不過的了。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尬聊就尬聊了,有些人還非得帶著人設尬聊。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你將一腔熱情付諸尬聊,

是早就知道有冷場這個歸宿


尬聊的固定模式裡,當然還有商業互吹,刺探隱私,自我陶醉這些必要元素。有些尬聊的人根本不關心聽眾,只關心自己的表達。

而對於另外一群活躍氣氛不致冷場的人來說,他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有華山論劍的心,但身高還不夠買進入華山的門票。

空有熱腸,卻沒有足夠的表達技巧。大家的反應對他往往也是種打擊:不聊天,你們說我玩兒手機;聊天兒了,你們又嫌我尬。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手機,尷尬癌症患者的解藥。


黃渤在電影《瘋狂外星人》裡舉杯痛飲:啥話也不說了,都在酒裡了!

中國人或出於表達力的缺乏而不善言辭,或受制於傳統禮教習慣含蓄,總之不愛靠語言進行表達。熱情或放在酒裡,或放在大開大合的動作裡。

而尬聊,是這群人在語言表達上邁出的第一步,是放置熱情的另一個容器。全民社交的時代,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問題來了,那有人擅長聊天不至於冷場的嗎?有,傳銷。


中國人無處安放的熱情:全在尬聊裡了


舉例,如何瞬間終結尬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