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公交车有哪些问题,你最想吐槽什么?

太原看点


有几点不足,貌似吐槽,但实为建议。

国家的发展都在不断提速,太原的公交改善速度真的应该自省提高一下,和上海的公交差好远。

1、车辆款式和性能:陈旧和性能差,都是省会城市了,有些线路公交车还没有上海郊区的公交车型新呢。车内空间小,一辆车载不下多少人,有些车还有很重的汽油味道。扩音设备那个差,司机每次说话,扩音器发出的声音几乎听不清他在讲什么。

2、速度:与众多网友意见一致,公交车行驶速度太慢了,等车时间太长了,在上海,公交车和地铁等相互补充,大大提高了出行时间,反映出的结果就是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提高了产能。太原公交真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每次路过五一广场,在那么宽的马路上,太原的公交车就像是闲庭散步似的开过眼前,要知道在上海坐公交车,有时会有种坐在飙车上似的(规定内的车速,不要臆想哈)

3、专用公交车道:在高峰期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因为公交车载人多,能效高,同时也是绿色环保的出行工具,那就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享受鼓励优待。上海就是这样,公交车在高峰期行驶时,貌似比私家车还容易到达目的地。

4、期盼智能交通公交车可以尽快入驻太原,更好的更方便的服务太原市民。上海已经可以手机扫码坐公交了,也不用担心公交卡里没钱或没有现金零钱了。

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太原人,不羡慕外地的好,但真心希望家乡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真真正正的服务于老百姓的切实生活上。





梦娜花园


我们家比较偏,之前是有公交的,半小时一趟,但是因为修路,之前的公交停掉了。但是我很纳闷,路修好了,公交还不见人影,一趟路上别的公交都在走,而我们家那趟852确迟迟不见,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整整4年了,附近的领导去公交公司1询问,公交公司1说他们所属的公交公司2不一样,他们也试着去协调,但是另一条路上的公交公司2不允许他们走这条路,在村里领导再三协调下,公交公司2决定开一趟公交车来我们这,上午四趟,下午三趟,我们跟感谢,方便了我们的交通。但是我很想知道路都修好了,西涧河那的地铁口已经修好,为什么852还是不见,别的同公司的也走那条路的公交为什么就可以绕行别的地方,难道就是因为我们地方小吗?


coisini9542


不懂为啥总有私家车占用公交专线,晚高峰一点都没体现出公交专线的速度。还经历过电车喊话私家车半天,私家车不动,最后司机说这是电车没办法绕行,私家车才挪了挪。不懂为啥总有车把公交专线当成了停车位。我不是太原的,感觉几乎每次来都能遇到私家车挤占公交专线的事。还有有的车型真的太旧了,扩音设备陈旧,司机有时候通过扩音器说的话根本不知道说了啥。纯电动车型存在的问题是,司机加速减速过快,整个感觉在坐船晃的人真的不想说啥,感觉还没有我们县城的司机开的稳,跑起来很快,但是提速减速不会很急。也是纯电动公交。


牛仔T0M


太原公交在前十年时,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不太落后,票价也低,老百姓还算满意。可是现在基本属于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建设有比较大的发展,城区范围远不是当初的北城区,南城区和河西区了。万科,恒大的房子都盖到晋阳湖和阳曲县了,可公交线路基本还是前先年的规划范围,拖了后腿。

第二,站点和线路不科学。就拿长风街来说,从东到西就没有一辆贯通东西的公交车,旧晋祠路的公交车场都几十年了,往西,往南看去,它做区域总站合适吗?

第三,没有快速公交,导致所有公交都像牛车,说句实话,从广州,北京走一趟,再看太原公交车,那就是落后几十年的概念。人家是该停就停,该走就快速走,节约了多少人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好像只适合发达地区。

许多外地朋友来太原,下飞机火车发现没有地铁,也没有快速公交,实在觉得太原太落后了!既然缺乏资金,那就先把快速公交搞起来,就这来难?

第四,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对公交补贴不够,投入不足公交人员待遇确实偏低,再加上机制等问题,也是制约太原公交发展的关键所在。



晓波市长作为多年在大型实体摸爬滚打的掌门人,走遍五湖四海见识很广,先进的事物见的多了去了,是个干实体经济的好手。希望晓波市长在公交方面也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太原落后的局面,提高大家的办事效率,拭目以待。


茗茶泉水


太原市公交车的服务总体来说相当不错,不论司机,乘务员还有清洁卫生方面,都可以。尤其1路车非常好。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39路车,因为限号期间乘坐过几次,不论什么时间,速度都是极慢,早晨6点50乘车从山纺宿舍到市人大,每次都是足足的25分钟。还没有跑步快……我走1公里到和平公园门口乘坐814都比坐39路车用的时间短。现在都是刚上的新车还是这么慢,是因为车少,为拉开车间距故意放慢速度还是怎么回事?从山纺宿舍坐39路车去下元,更慢,还没有走路快……


和慧4


说句实话,太原公交真心不错

第一,票价是应该是全国最便宜的

第二,司机真的是非常热情的,有孕妇和老年人上车,帮忙协调,

第三,看见有人离站台有有一段路,在追赶公交车时,司机会减速,等待乘客,

第四,司机真的很辛苦了,早出晚归的,就是在车上,

第五,现在好车都是电动的,方向盘没有以前的重了,车上都是有空调的了,真的是冬暖夏凉,

最后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小人物知识的分享


1、部分线路配置严重不足,间隔时间巨长。。如15路,10年前就是55分钟一趟,有2,36,37等线路补充,不觉得。现在,下兰村附近修路,2,37分段运行,好多人选择坐15路,运气不好,刚走一趟的话,要等1小时。希望增加班次。。

2、提高运行速度。。如835支,既然按快车线路收2块的车费,就加快些,滨河东路算太原市快速路,最高80,公交才35左右,不要求公交开80,至少可以开到50啊,滨河东路又没什么斑马线。当然这又设计到增加车辆班次的问题。。

3、在斑马线不要刻意踩刹车。。太原市特别是北边,如兴华街,北大街,和平北路,解放路这些,一个天桥和地下通道都没有,全是斑马线,有的时候,斑马线前后左右10米都没人和其他车辆,司机也要踩一脚刹车,问他,说是龟腚。市区线路本来就慢,还有意踩刹车。现在好多线路都换了电动车,这一会加速一会刹车的,个人觉得很容易晕车。乘车体验相当的差。。

简单就三点,如果有领导看到最好,看不到,也就那样吧。。领导又不坐公交,不会有那种在20-30速度上摇摇晃晃的感受。。哎。。


楓之然


坐公交上班已经十四年之久,见证了太原公交的早先和现在,变化之大,令人感概。如今的太原公交车逐年更新,司乘服务也不断提高。但令人遗憾的是行车速度慢了(据说安全第一,可以理解),票价低至一元(据说政府每月补贴不少,因政府持续扩大城市道路规模,承诺的补贴资金兑现不了,公交公司就减趟来应对政府。公交路线和站点的设置需要向公交公司交赞助费或者是土地使用方可考虑。以上都是乘车中道听途说不知真假,但做为常年依托公交车上下班的一名乘客来讲,其实公交车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公司经营状况适时调整运行票价,不能低价低值为市民服务,适时调整票价市民也是能理解的。公交路线及站点设置应以居民集中居住小区和方便市民上下班及购物就医方便为主。南北东西主干道可否开通各自同向往返的线路,城内支道开通循环补充微调线路。上述只是个人建议,不妥之处接受批评。


用户61014197802


提速提速提速,提速是关键,每天就是在路上磨时间,65支线来说从长风商务区到广场,走滨河西路,还是主路,竟然在哪里以时速不超过32,溜车。说白了还是早晨七八点钟,在迎泽桥西往千峰路口方向,全是慢慢悠悠往下元方向走的,骑自行车也就是五分钟左右,坐车居然走了15分钟,明明等还是绿灯,司机一脚刹车停住了,然后过两三秒绿灯才闪开,这个希望调度适当的减少每趟车的行车时间。这样安排固定的时间,遇到严重堵车时,司机拼了命的开快,没遇到堵车司机是一直溜车。所以要适当的调整调整

延长车辆运营时间,经常,才九点钟迎泽大街上除了一路没公交了,其他地方更是连影子都看不见了。

适当调整调整线路走向。就拿和平南路和新晋祠路说哇。先说和平南路,和平南路长风街到九院沙河段,附近七八个房地产的高层。而公交呢,就是去下元方便点,途径5-832-839-402-606这几趟公交,四趟都是走下元的,就一趟606往河东走,早高峰606在省建六公司就已经爆满,沙沟站甚至开不了门了已经。更是新晋祠路南内环到迎泽街有三趟往火车站方向的车,而两公里之外的和平南路南内环到迎泽大街方向一辆都没有。我建议将618支线在长风西街和平路口就左拐进入和平南路,走到和平南路迎泽街口右转到火车站。这样可以方便和平南路沿途人到迎泽大街及火车站附近。也弥补了和平南路南内环到下元区间没有到火车站的公交的空白。还有

公交调整线路完全是非人性化。53路说撤就撤。611为了换比亚迪电动车直接不进重机片区,严重不方便人们的出行,说为了形象,电动车好看,因为重机那条路太窄,车长拐不过来,你们可以换比亚迪k7啊,车虽然小点,但是你多配几辆不就好啦,车短也不用担心停不下啊,以前5-7分钟一趟,现在3-4分钟一趟不就好了吗。取而代之是831及支线。车大量与822重线。比起小时候的记忆,我们更想要611,你说摄乐村拆迁,公交没地方去,非要进重机,你可以将822延长至西客站。也弥补了长风街,亲贤街及体育路解放路没有车到西客站的空白,何乐而不为


晓薇850


太原公交总体上讲还是很不错的,作为曾经的全国典范,太原公交也一直在进步,线路覆盖越来越广,车辆更新车况好,服务等软件明显提升,敬老爱幼提供优惠……太原公交在努力提供给市民更便捷的出行。

至于吐槽,我暂时想不出,但有几个建议。

第一,智慧公交喊了很多年了,但一直没有落实。放眼全国,甚至省内,太原的智慧公交工程实在有些落后了,乘客如能在手机上提前知道何时车来了,也就避免了很多抱怨,在杭州曾亲历这一服务的便利,省内的长治榆次也有推广,比如榆次的903就能在手机上查到进行位置,但也仅限榆次的车。这一点恐怕是太原公交最迫切改进的一点了。

第二,BRT建设滞后。快速公交的优势明显,成本低,但能最大限度接近地铁,太原曾规划了几条BRT线路,但直到现在仍旧没有动静,其实在一些主干道上,BRT车道的建设完全可以实现。

第三,速度太慢。这里说的速度,一个是等车的速度,一个是行驶速度。有相当多的线路,等车很长时间,恰恰这些线路很多都是不可替代的线路。行驶速度慢,这点我深有体会,其实行驶速度和安全处理的好的话,并不矛盾。去过北京的朋友应该清楚,在10年前,北京的公交就是无级变速,起步很快,行驶速度明显比太原的快,当时太原的公交车况较差,但太原的公交车在大批更换空调新车后,速度仍旧起不来。不是说不要安全,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适当提高车速,不要像901那样横冲直撞,但起码要和全国省会城市水平看齐吧。

第四,电动公交发展太慢,这一点在今年会有改善,比亚迪K8K9即将上路。

第五,并州路迎泽街的车站车牌希望集中展示,一目了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