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客观地评价,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三个品牌的国产车做的怎么样?

邵1497608


正好笔者曾在自主乘用车企业工作过,期间对自主品牌的产品战略、企业管理等方面有长期的关注和研究,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观点,望能采纳或有所帮助。

吉利、比亚迪、奇瑞作为老牌的自主汽车企业,也是演绎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规律,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强和弱,道法一切都在你的选择和自我救赎之中。

如果我们单从2018年的销量看,吉利已经接近150万级别,位于中国乘用车品牌第一梯队,在自主品牌中也是遥遥领先,已经甩出比亚迪和奇瑞一个几何量级,比亚迪又有微弱领先奇瑞的优势,产品亦然。

其实销量已经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用户行为,目前在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消费者购车越来越理性,知道拿什么去投票。其实单从销量已经基本高下立判。但为避免有失偏颇,接下来想从企业的体制、领导人、产品序列、人力资源、营销力几个层面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吉利的产品布局最为全面,而且已经着手体系化能力建设。按照平台化开发产品,而且已经建立和沃尔沃相关的三个平台即BMA、CMA、SPA,产品由低到高,并覆盖多种车身型式,从这个方面看,在平台研发能力端,吉利先人一步,而且从沃尔沃技术和品牌中吸取了大量营养,这也是吉利近几年产品得以能够快速升级、鸟枪换炮的重要原因。当前的主销产品布局也是轿车、SUV齐发力,销量大概是各占半壁江山,在2018年SUV大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有轿车补台,得以均衡发展。但吉利还在补齐产品序列的科目,据悉吉利最新MPV嘉际、FY11等车型也有望在2019年上半年入市,先感受一下产品力如何吧。

诸位网友感受一下是否具备爆款的气质。

另外吉利在体制和老板的商业眼界等方面应该也是领先一筹,据相关消息人士透露,吉利的管理层是非常务实而且富有执行力的,而且重视人才,并给以相应的空间和氛围环境。良禽择木而息,这也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有大量的奇瑞研发人员愿意跳槽到吉利去的原因。再从吉利的营销团队看,高管如林杰、宋军、刘金良等都是吉利土生土长的年富力强的骨干管理人员,从人员的继承性大概也能窥探营销团队的稳定性。

再来说比亚迪,从电池大王到收购秦川进入汽车行业,也已经历了15年。比亚迪是目前两家中以新能源电池和相关技术见长的企业,笔者记得在2007年的时候就从业界听过比亚迪要在五年之内做到汽车行业NO.1的雄心壮志。比亚迪和行业其他两位兄弟一样,也都经历了逆向开发、快速上量、市场低迷的阶段,曾经也在市场中沉沦,好在近两年比亚迪发现了自身问题,通过设计语言的更新快速对王朝系列产品实现了更新升级,以致于和吉利产品的差距在逐步缩小,目前市场也在逐步的收复之中,但和吉利的销量和市场规模差距非一朝一夕能赶上,另外在产品序列方面的短板,如轿车和MPV车型的孱弱有待补齐。

最后说说奇瑞,奇瑞多少年来一直说自己是工程师文化,技术控,在早期其实是可以理解为逆向和复制能力强,刚开始造车就像婴儿刚学会走步,因为市场竞品少、赶上汽车高速发展的大趋势才多卖了些车,如果因此就说自己技术能力强,多少有点贻笑大方。但前期奇瑞积累的产品开发经验、流程、制度、培养的大量汽车人才,却是不容置疑的。

奇瑞早在2011年就卖出了高达近70万台的销量,此时如果将优势转化为领先能力,奇瑞可能也不是眼前的光景。奇瑞在人才和开发经验上的积累,由于在战略的缺失、国企制度的裙带官僚、管理效率低下、内耗、不重视人才等等弊端的桎梏下,再加上奇瑞偏居芜湖之一隅,领导人和企业的眼光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注:当然这不绝对,同样位于三线城市的长城汽车发展就好很多),使得发展的步伐逐渐缓慢,甚至出现了相当大的倒退。因此奇瑞也喊出了销量退出前十名也要进行战略转型的口号,熟知奇瑞的人都知道奇瑞到底改变了多少,君不见在自主品牌销量的排名中奇瑞已经排到了七八名之后了。

再说回产品层面,如果要对全新开发的汽车产品项目数量排个名,奇瑞如果排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排第一。这在前期的野蛮生长期倒无可厚非,但经历过之后再不吸取教训就是咎由自取了。目前奇瑞在车型的传承上是做的不够好最需要补课的企业,开发产品就像狗黑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东方之子、旗云、风云、奇瑞A3这些如雷贯耳的产品子品牌弃之不用,是奇瑞对既有资源的最大浪费,如今艾瑞泽烧了那么多广告资源,目前市场也是起伏不定。再者就是车型定位错乱的问题,瑞虎3作为奇瑞的功勋车型,2005年上市历经十几年不换代也只有奇瑞了,后面的瑞虎5X尺寸和瑞虎3相当,一开始居然是要替代瑞虎5,后来发现不能强行替代虎5,又改回叫瑞虎5X,如今的市场也是相当尴尬.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有一点客观的说,奇瑞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用料还是很舍得的,但在消费者明显能感知到的外观和内饰总是有让人遗憾的地方,好在现在奇瑞的产品整体也在进步。营销这块应该多做和消费者层面互动的功课,逐步去获得消费者对自己的理解和认可,然后增加品牌的美誉度,逐渐脱离靠产品和价格等层面去传播的形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败乃兵家常事,如果在成功或跌倒后,重新审视自己和行业走过的路,才是当时当今国产品牌需要面对的大课题,汽车之路不是谁走的快,而是谁走的更远,希望国产品牌能够真正实现像家电行业的崛起,实现汽车强国梦。


慧眼识车市


我曾经是吉利人,也是吉利车主。可能有点私人情感,请注意。

一:奇瑞

奇瑞按道理从国家到地方保护、资源、人脉应该在都是最强的,毕竟是国企嘛,出口量也是第一。但是现在没有这种强的趋势。国企也限制了它。可能和高层的布局和眼界有关系。(记得10年的时候看到a3的屁股,那个帅气呀!让我震撼。)

观致听说这么好的车,内饰、动力、安全、外观都行。可是卖得并不好,这个营销方面是不是要加强?还是国企的局限性和思想僵硬性?如果以后奇瑞的车打出来自观致的底盘、来自观致的设计师成为奇瑞以后的买点,那该有多好。还有和塔塔的路虎捷豹合作这么久,貌似没推出过一款这两车的技术和相似产品。把一些好的技术放在观致也好呀。

建议奇瑞加强营销方面的,换个叼得营销总监!印象很深的就是艾瑞泽五,当时选择的是吉利,可是吉利新帝豪只有向上才标配esp。艾瑞泽则全系标配(价格差距不大)。从这点看出奇瑞是在真的为国人着想造车!加油呀!奇瑞!崛起呀!奇瑞!

二、吉利

我觉得吉利现在广告可能打得有点厌烦,或许是用户多。但是最美这个,最美那个未必大家不会审视疲劳?多点钱用在研发和技术上不好吗?而且我觉得步子可能迈得有点大,到处收购,虽然现在是皇亲国戚,以后呢?我在吉利待了5年,据我所知现在世面很多新车都是以前的车换壳,车型貌似也比较多,多得我都看不过来。我觉得还是丰田的模式好,凯美瑞、雷凌就几款车,认知度好,市场细分没那么多。但是还是挺佩服吉利的,把沃尔沃运营得这么好,动不动一款新车就是来自沃尔沃的技术和安全,吸收的比较充分。领克现在看来也成功了,和沃尔沃关系莫大(奇瑞如果把观致也运营得这么好就好了)。希望吉利不要一直吃沃尔沃的老本,有自己的创新。

3、比亚迪:

挺佩服比亚迪,也比较看好,毕竟是以后的趋势,目前国产车新能源的领头羊。在F3出来不久的时候,很多人瞧不起比亚迪,说名字不好,车不好等等。我就说今天的你看不起比亚迪,以后可能你还买不起。看看今天的唐、宋、元。买的起吗?个人觉得价格有点贵呀😄,可能是电池和技术的成本在这里,还不能走入普通的千家万户,如果有一天不靠补贴就六七万块就好了。(个人看了唐Pro真心喜欢,一看价格就后退了)😁比亚迪确实放弃了许多市场。在油价这么高的时候,你所想的就是油耗低点。或者以后的趋势会让你选择比亚迪。

总结:其实从三大件来说这三大车企应该差距不大,或者是因为新能源而选择的比亚迪,或者是奇瑞的认真造车选择了奇瑞,或许是销量高沃尔沃的技术选择了吉利,其实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支持了国产,给了国产车一次机会,好不好就看这车企给我们什么样答案了了。

有两句话我觉得应该深思:

1.诺基亚:我们并没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2.大润发:战胜了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在这信息发达的时代,作为汽车制造业,以后有家车企消失了,可能会有上述两点原因吧

加油我滴国产车!中国在崛起,国产车也在崛起!希望李书福说的:现在中国的停车场都是国外的车,希望以后中国车能停到全世界的停车场!

年纪小,见识少,可能说的不是很对。






云淡风飘92700296


这个问题,我得回答一下,因为……

这三家都曾经是我的老东家,哈哈!

我在三家工作的经历

所以先从我的工作经历开始。

2004年武汉理工大学发动机专业毕业,首先进的是比亚迪汽车。在比亚迪16事业部,从事底盘零部件的开发工作。彼时比亚迪刚刚起步,从上到下,真正懂车的、会造车的不多。比亚迪刚刚收购了陕西秦川汽车厂,从电池大王向汽车行业转型。

找到当年每天吃饭的比亚迪员工食堂,早饭1.25元、午晚饭1.75元,吃得非常好。


最早研发F3、F6,以逆向为主。那时候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处在一个不知道该怎么造车的阶段,逆向也还是主流。奇瑞逆向的QQ,在市场上叱咤风云。

比亚迪经过三年的努力,F3、F6先后上市。由于诸多零部件都是自制,在成本控制上很有优势,F3、F6的市场价格很低,很快打开了销量。也让比亚迪迅速成长为一线国产品牌。

F3上市后不久,我感觉到我在比亚迪已经很难学习到新的东西,同时比亚迪的生活区设备非常齐全,太安逸,不利于我个人发展。而且比亚迪的研发部门要搬迁到深圳,离家太远。

曾经战斗过的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


2007年初,我跳槽到奇瑞,这个当时已经拥有3000人庞大研发团队的汽车企业。

彼时的奇瑞,在国产品牌中,技术首屈一指。它从发动机研发与制造起家,和奥地利AVL共同开发的一系列发动机,在当时的市场中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菲亚特在内的多家国外车企,都曾经和奇瑞洽谈过发动机的采购事宜。

奇瑞崛起之路不可忽视的功臣——QQ。


我到了奇瑞后发现,这里的研发部门分工更加清晰明确,相比于其他国产品牌,这里的研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研发流程。就以我工作的「排放控制部」来说,我所在的科室从事汽车尾气排放工作,隔壁科室是从事消声器开发的,还有个科室,专门从事汽油蒸发物排放的。分工可以说相当垂直和专业了。

而在比亚迪的时候,我虽然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科室,但先后从事过底盘、副车架、平衡杆、排气管等零部件的开发。

那时候的奇瑞研发部,有从国外挖来的知名发动机工程师,还有奇瑞外派到AVL学习过几年的年轻骨干力量,研发人员梯队也是十分的完备。

刚刚加入奇瑞时,我感觉到很新鲜,更细研发领域划分,能够学习到更加深入的知识。不过,在两年之后,当我对尾气排放这一块基本摸清时,奇瑞的研发组织机构,又开始阻碍了我的个人发展。

从产品开发需求的角度,我那时候对排放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但是想进一步接触标定、CAE电脑分析,又涉及到跨部门,所以很难实现。希望在排放领域更进一步深入去学习吧,奇瑞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支撑各个领域的技术预研。

所以,偶然的机会,我跳槽到吉利,那是2009年国庆前。

吉利当年在浙江临海的研究院。


刚到吉利的时候,吉利汽车研究院还在浙江台州临海,没记错的话,研发人员应该只有800人左右。对吉利来说,专业化的研发,还刚刚入门。但是,现在的清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赵福全当年在吉利领导研发,到2008/2009年时,已经帮助吉利建立了基本的研发流程和专业划分,而我加入时,正是各个部门人员急速扩充之时,在随后的几年中,吉利研发人员爆发式增长。

特别要提到的一点,吉利的电子化审批流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前在比亚迪和奇瑞,各种事宜都是走书面流程,那是相当的冗长和繁琐,虽然一个事项流程,没有一周下不来。而吉利的电子化审批,往往一两天就搞定。执行力之快,让彼时的我深感震惊。

因为研发人员少,在吉利也就有更多的责任和机会。我当时和另外两三个同事从事尾气排放控制工作,基本上是常驻在天津汽车检测中心,负责吉利所有车型的尾气排放认证的技术活儿。

我在吉利工作的时间并不长。2010年年中,因为家庭原因,我从吉利离职。同时我的工作内容,也从过去的汽车研发,转为汽车媒体。

今天的吉利、比亚迪、奇瑞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今天,离开汽车研发岗位已经快十年了。而今天再回过头去看这三家车企在研发领域的发展,已经与往年大不相同。

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长安、上汽等主流国产品牌,以及众泰等二线国产品牌的急速膨胀,加速了中国汽车研发人才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同时,也稀释了过去老牌重视研发企业的技术水平。像奇瑞这个当年的汽车研发人才汇聚地,也因此变成了过去十年中国国产品牌研发人才的黄埔军校。如今,在各个国产品牌车企,都有大量来自于奇瑞的研发精英。

今天国产品牌研发规模,比亚迪和吉利都超过万人,而奇瑞的人员,应该在6-7千人的规模。造成这种局面,来自各方面的因素,和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市场表现等都有关系。而研发机构的大小,也决定了一家车企的产品素质。

不吹不黑,今天的比亚迪、吉利、奇瑞,在产品上有啥区别?

在我看来,在传统汽车领域,这三家车企基本相当。核心技术积累上,奇瑞起步最早,曾经优势明显,但今天已经差别不大了。在感官品质上,吉利布局最早,率先突围。比亚迪和奇瑞落后,但这一两年,比亚迪和奇瑞也已经赶上来了。

奇瑞最新紧凑级力作艾瑞泽GX

比亚迪最新紧凑级力作秦Pro

吉利紧凑级拳头产品帝豪GL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比亚迪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的第一。而吉利和奇瑞则在产品开发精力上依然是传统能源车为主,新能源技术次之。如果要在吉利和奇瑞两者间非要区分高低,我觉得吉利的潜力更大。我的理由是,吉利在研发人才的聚集上,一向是非常大方,能够快速建立研发人才团队。

在产品特点上,除了比亚迪的插电混动、纯电动车型外,在传统汽车领域,这三家企业除了造型上各有特点,产品品质上其实并没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动力性、驾驶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等性能,很难说孰优孰劣。

我想,这也是未来国产品牌在产品开发上要面临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并且让人记住?

抛开产品本身,我觉得在营销上,吉利要强于当前包括比亚迪、奇瑞在内的所有国产品牌。好的营销,把80分的产品塑造成了90分。而不好的营销,则把80分降为了70分。要知道,在购买之前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并非是产品本身品质的差别,而是各个车企传递给用户的品质差别。

关注《予墨Auto》,从汽车工程师到媒体,我们解读不一样的汽车!


予墨Auto


我就以我汽车消费者的角度说说吧,国产的我开过奇瑞QQ,风云,旗云。比亚迪F3自动,G5自动。海马福美来。合资的开过丰田威驰,大众捷达,帕萨特,凌度自动挡。日产新阳光自动挡手动都开过,奔驰C200自动挡,铃木北斗星,启悦自动挡。现代瑞纳。雪佛兰科鲁兹,赛欧。还有许多,想不起来了,时间太久了。

说说映像深刻的,威驰,瑞纳,赛欧,新阳光,开起来舒适性,高速稳定性,动力,烂路的噪音,这几款车还不如新款的比亚迪F3,这几款车我都开了不少时间,是经过长时间的比较后的感受。海马福美来的底盘过弯的感觉最舒服,车子好肯入弯,侧倾很小,方向盘指向性好,不会在弯中再修正,操控感非常好,后座不易晕车,底盘给人的反馈比凌度和C200都好,可惜已经停产。我开过的合资自动挡,都是延迟非常明显,包括奔驰C200都有不过还能接受,新款凌度延迟明显,反应跟不上人的操控。启悦6at的,反应慢,顿挫明显,试了一下急加速居然搞得变速箱保护不能升档了,可见6AT也不是有些人说的那么神。新阳光的cvt适合慢性子的人开,省油,无顿挫。

国产车自动挡,F3和G5,双离合的,起步反应比凌度的快,低速是可以感觉到顿挫,但是比启悦的6at好,而且2档以后几乎都感觉不到换档。我开车是比较快,一般都是大油门,甚至地板油。F3和G5的变速箱反应相对来说比启悦,新阳光要快。急加速感觉干脆利落。摸到性格后,可以开得比较得心应手。这两款是我开过的15万以内的最满意的自动变速箱,而且这两款变速箱不像大众,大众的变速箱你修不起,换双离合片总成一万多,你说肉疼不。而比亚迪的双离合,双离合总成淘宝上才一千多,G5的两千多点,整个变速箱总成才不到一万。而且比亚迪厂家给你质保6年。

手动挡里面日产新阳光的手动变速箱驾驶感受是我开过的最垃圾的,间隙大,顿挫,老司机开也不好操控。大众捷达的变速箱手感很好用起来也舒服。五菱荣光的变速箱虽然档杆间隙大,操作感不够高级,但是衔接快,齿比密,城里穿插,变速灵活,动力传递匹配非常好,得心应手。

以上都是我二十多年开车对开过车型的个人感觉。10万,甚至15万以内,国产的还更好。特别是自动挡。比亚迪,奇瑞的。其他的没开过,不评价。最让我不满意的,启悦自动挡,新阳光手动变速箱,cvt的不错,就是反应慢些,不急慢慢的开还是可以的。虽然日产cvt比较早,但是还不如奇瑞的cvt。奇瑞的反应快,动力更迅速。还有很多朋友说自动变速箱的顿挫,双离合比AT的好(如果是二三十万以上的自动AT车不说,AT的舒适性是一定要大排量发动机来支持,小排量2.0以下,特别是1.5左右的发动机是很难匹配得好,除非做大齿比,比如8AT 9AT,但是小排量代步车是不可能匹配这么贵的变速箱),AT的顿挫是每个档位都能明显感觉到。双离合变速箱只有一二档有,之后的档位你几乎感觉不到换档,反正比亚迪的(我也只开过比亚迪的和大众的双离合)二档以后到六档,我不看仪表都不知道它已经换档。但是也正是因为一二档有顿挫,所以在堵车的时候一二档来回切换就感觉顿挫明显,所以在堵车的时候,可以切换到运动模式,就是S档,提高换档转速,减少低速换档次数,这样人和车都舒服。

说说安全,开车这么多年,路上看见的,听说的,在车身安全上,国产的比合资的好,很意外吧。国产车说是高强度钢就是高强度钢,不像日本钢铁丑闻,大家都知道吧。而且几万十来万的车就开始使用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

说说内饰,国产新车,奇瑞,吉利,特别是比亚迪新车内饰都几乎没有什么难闻的异味。合资的我开过很多,有些还是几年的车,内饰异味都很大,特别是大众,起亚,还有上过新闻的奔驰宝马的毒内饰事件。

有的朋友说你说的怎么和别人说的不一样。有一部分人说国产不好,反正这不好那不好。合资的怎么怎么牛,神。首先,你要确定你收到的信息是真的,网上信息真真假假,道听途说,你的信息来源不能全部都是网上看。自己要多了解,多想想。国产车已经不是20年前。反正,大众断轴,本田机油增多,宝马5年普遍发动机漏油,奥迪烧机油,奔驰维权上电视,陆虎自动变速箱问题,等等,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上过官方媒体的事。而污蔑国产车的事往往都是传说。

最后分享一下我的买车的理念吧,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收入有限,时间也紧,所以我想要的是普普通通代步车,不容易坏,就算坏了也花不了几个钱,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修好的车。如果你有钱有时间就不用看了。

首先大家要明白,世界上没有不坏的车,只是几率大小。不说丰田,就是劳斯莱斯也一样需要售后。是吧。如果你希望买一台车一直都不坏,是不可能的。只是你开多少年开始坏。

既然你的车始终有坏的时候,有需要保养的时候,那么我们要买不怕坏,好维护保养的车。他们的共同点,不管是新车型,还是老车型,1保有量比较大,2厂家技术垄断不严重,(至少4S大小城市,县城里都有)非4S也能修。3配件耗材好买,便宜。不管是汽配城还是淘宝一搜都有,而且还便宜,特别是淘宝上都搜不到配件的车最好别买,不然你车坏了都没有配件修,4S都要你等半个月才有配件。4油耗普遍不高,这个可以问问路边看见的车主,也可以看看口碑网上的评价。

建议不要买一下几种。

1卖得贵,保养贵,消耗贵,的三贵车。因为买车就已经花费了你收入的一大部分,甚至是贷款,之后呢,油耗又高,保养一次就差不多1000左右,各种耗材又贵。那么车会成为你的负担。

2小众车,平时开开无所谓,等到保养和需要维修的时候发现4S离自己家一百多公里的大城市里。在自己县城维修保养确没有现成的配件,需要等十天半月的。

3有致命缺陷的车,大家都知道大众速腾断轴,本田思域,crv机油增多,陆虎变速箱,大家记住这4个车型。他们的问题4S是不会解决的,大家可以搜搜。大众不是给你换新轴,而是打补丁。本田机油增多不是给你换发动机,而是改质保书,提高机油尺刻度线。陆虎不是给你换变速箱,而是不停升级变速箱程序。如果你买到这样的车,除非你非常非常白菜价卖掉,不然你是非常非常闹心的。工业产品有点问题也是正常的,可是售后服务做不好就不对了。


大胡子抽烟


我是汽车相关金属加工行业做进口设备的,不直接做汽车配件,但基本上这些配件厂商和主机厂都是在我们眼中成长的,既然谈到这三个品牌,我从供应商角度谈下我们眼中的这三个品牌吧。按照提问顺序回答:

吉利:提到吉利给我很大的印象是好多年前拜访台州,竟然发现大街小巷的金属加工厂或店都在或多或少的给吉利制造配件,说实话,有点刷新了我的三观,第一感觉这不像现代汽车企业,我不太确定品控如何把握,以至于我们驻点台州的售后人员买车都是不买吉利的。后来吉利开始逐步提高供应商资格和规模,从最新的拜访经验来看,吉利对配件供应商的优先选择还是价格,并且及其压低供应商利润,从长期来看,这对汽车品质是有影响的,因为在合理范围之外降低成本,只能带来质量下降。

比亚迪:比亚迪早期的问题是,试图自己制造所有汽车上的配件。这在没有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带来了品质问题。他们除了制造发动机、变速器等,甚至还生产空气空调滤芯,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准备自建制动盘生产线,然后让我们做技术交流,虽然这是对我们有利的,但当时还是规劝他们这个制动盘行业太成熟了,外购比自制成本便宜多了。根据最新拜访来看,比亚迪这两年总算开始只制造自己的核心配件,外购市场成熟供应商配件了。

奇瑞:他曾经是我认为国内主机厂的标杆,在很多年前,奇瑞有当时比较其他国内主机厂成熟的团队,成熟的工艺流程。但是这几年明显发展乏力,奇瑞这几年已经是我们行业技术交流最少的主机厂,因为我们有全球汽车配件金属加工经验,所以各主机厂在研发阶段就会和我们工程师确认一些工艺可行性,并不是一定使用我们的设备,但可以借鉴我们的经验避免失误,很遗憾的是奇瑞这几年新开发数量太少了。

这是从汽车相关行业内看三个主机厂的印象,从我的角度分析:

吉利:稳中有进,但低价配件策略可能会带来质量问题,待观望。

比亚迪:稳中有进,新策略可能带来品质提升,但虽然目前他的新供应商都是业内翘楚,但鉴于以前比亚迪有过f3销量好就开始琢磨降成本,所以长期发展也是待观望。如果不犯f3的错误品质可能会提升很大。

奇瑞:说实话,有点吃老本了,如果不继续进步未来很危险。

最后,喜欢用个案来评价的,我这里做个说明:

品控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不是品控工程师,大约解释下。

所有配件都不能实现完全精度达标,会有一个合理误差,一般使用抽检或全检。

抽检成本低,但计划再好的抽检流程也会有不合格品流出,这就有一定的成品故障率。全检成本高一点,但可以减少成品故障率。

然后还有产品一致性问题,就是在合格误差范围内,误差的大小,这就要cpk控制,cpk要求越高,产品一致性越高,但报废率也高,产品成本也更高。

所谓产品一致性,比如变速器,一致性好,直观的表达就是噪音水平一样,一致性不好,就会有的噪音低,有的噪音高。

但再好的质量控制,因为生产或材料缺陷,还是会有故障率。

说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品控不好,一致性差,故障率高,但也不是全部会故障。品控好,故障率低,一致性好,但也不是全部不会出故障。

做为终端用户,你的一台两台车表现,实际上是运气。

但做为项目管理,你的不良率,返修率是现实的数据。

我很讨厌具体评价某款车或品牌的原因,就是总会有人拿个案说事,事实上对于整体质量评价来说,个案好或不好,不代表某款车或某个品牌的整体水平。


blacksupermonkey


作为前A3 的车主,还是说说奇瑞,别的不了解,没有发言权,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就不说了,09年左右奇瑞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在国产品牌里算最强的了,当然我说的变速箱是cvt ,

A3 在我手里开了两年半,分手的原因是他舍身护主救我一命,自己报废了!碗口粗的树,凌晨一点时速60没有刹车正面撞树,树折了,车上三个人除了我的膝盖擦了块皮,其余毫发无伤!两气囊全爆,四条轮胎全废,拖到4儿子,遥控锁车直接走人!奇瑞的安全性在我看来一直在国产里数一数二,尤其是后来的观致!

1.6的新A3 在市区堵车手动挡也得9个到10个油冬天还会多1到2个,上了高速,立马就到6个左右,我开过最省的一次跑了400公里,5.2!所以油耗在我来说没有槽点,毕竟车自重大!

说说奇瑞吧,其实奇瑞最大的失败在于营销公关和产品定位规划。反应总慢别人一拍,一直别人拉着走!

我觉得长城吉利长安真的应该感谢奇瑞,

如果瑞虎早换代早把设计师换了,可能长城h6就不会那么火了,

如果艾瑞泽7定位准确,先求占有率,后求利润,

帝豪和逸动也就不会在当年那么风生水起了!

艾瑞泽7是好车,也是用心之作,但品宣和公关都是渣,一上来就对标合资品牌,价格定的虚高,导致后来大幅降价,伤了一批老用户的心,后备箱漏水被水军无限放大,让很多观望潜在客户流失!

瑞虎万年不换代,等发现没有竞争力时,就来个小改款骗骗用户,实在不行就降价,再不行,就换个名!

反正一切以完成任务为主,

产品规划和定位更是屎一样,本以为多生孩子好打仗,最后全是窝里斗,不用别人挥刀,自己就把自己弄死!到今天真正有销量的有几个?产品没有延续性,全靠吃老本!

对奇瑞还是有点感情,到今天身边有朋友要买国产车,我都建议看看奇瑞,到今天很多群友都换车了,只有三个铁粉换了奇瑞,一个m7,一个观致3,一个观致5,观致也是一样的病,虽然是个私生子,但家族遗传基因还在,会造车不会卖车!

就像群友说的一样,奇瑞总是把肉埋在包子里,不了解的根本不知道,

如果你没开过,你可能不知道08年推出的A3是4连杆的后独立悬挂,十万以下第一个全系配备esp的,主副驾驶用的都是预紧式安全带,还有大灯伴你回家功能,还能一键升窗降窗,打开发动机能看见那么多国际大厂配套的产品……而很多车12年13年也未必有这些!

还是怀念我的二厢蓝,我的好伙伴!

外形依然是我认为国产里最好看的二厢车!



优质内容创造者


有喷子,喷我!说我没用过,就没有发言权!好!比亚迪速锐12款用户路过!11月中买的车,12月下雪,停单位三天多,车打不着火!4儿子来看了,说电瓶不行了!确实不行啊!大冷天的,电瓶鼓包了?4儿子说只能自己换新的!这个一个车,一个电瓶,配对的,有编号的!《当年太年轻了,哎》后来,自己换了二电瓶,二年后,出现了多媒体故障,就是天热,打不着火,天太冷也打不着火!除非常温,踏马的,是不是还得给它弄个空调房呢!给比亚迪客服打电话!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后来过了质保了,4儿子说自己花钱换个多媒体吧!哎说多了都是泪!


给棒子做广告的是汉奸


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可以说是我们自主品牌汽车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了。对于这三家车企而言各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很难说谁绝对的好绝对的差。客观的评价一下,这三个车企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来说一下吉利。吉利汽车去年的销量达到150万台,算是自主品牌汽车中的佼佼者。吉利给人的感觉就是财大气粗,能够收购沃尔沃,能够入股戴姆勒汽车,还是有很强实力的。在完成收购之后,可以说是让吉利的这个品牌更加的深入民心,并且与沃尔沃联手开发领克这个品牌,进一步占据自主品牌高端豪华SUV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吉利的营销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旗下车型众多且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吉利博越、帝豪、缤越都是热销产品。在技术方面,吉利汽车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优势,各方面表现的也是比较的中规中矩。总体来说,吉利的成功离不开出色的营销能力,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证明自己的实力,特别擅长借力。


再来说一下奇瑞,如果说吉利是商人车,那么奇瑞可以用技术造车,个人觉得奇瑞与技术宅本田还是有些相似的,非常注重技术并坚持自主研发。奇瑞坚持正向研发,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变速箱,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发动机热效率也是仅次于丰田,1.6T发动机可以标榜奔驰发动机。但是,奇瑞的弱势在于营销能力,虽然有非常不错的技术,但是汽车的外观设计并不能够很好的讨好消费者,给不了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方面要比吉利逊色很多。如果奇瑞能够把营销做上去,并且挖一些设计大师努力提升产形象,奇瑞还是很有潜力的。


再来说一下比亚迪,说到比亚迪就不得不说新能源汽车。在燃油车领域,比亚迪的表现要比吉利和奇瑞逊色一些,甚至是太注重新能源汽车研发冷落了燃油车。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可以说是自主品牌汽车中的佼佼者,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并不会逊色于一些国际车企。如果我们自主品牌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中能够实现弯道超车,那么第一位应该是比亚迪,比亚迪的部分车型也是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如果是选择比亚迪汽车的话,个人还是比较推荐选择新能源汽车,相比较燃油车来说,比亚迪确实是非常注重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吉利,奇瑞和比亚迪各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相比较而言个人觉得吉利更有能力成为国际大企业,吉利在财力和营销能力上还是非常出众的,如果能过加深技术方面的潜入,未来的激励还是有很大成长空间。奇瑞更像是技术宅,在技术的研发上,可以说是投入很大并也能够取得非常不错的成果,但是在产品营销方面做得是非常逊色,如果能够把营销做好奇瑞也是非常有前途的。而比亚迪是新能源领域中的宠儿,如果国内新能源汽车得到大力发展,那么比亚迪也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三者之间确实是难分伯仲,各有所长。


小强说说车


本人新手,目前第一辆车吉利新远景,先说缺点,第一,变速箱问题严重(手动挡),倒档难入位,有时需要抬离合,方可挂入;第二,仪表台异响,冬天气温低缝隙变大,驶入稀碎路面时尤为严重;第三,新车出厂质量把控不好,提车后就出现车窗模块提示错误,4s店免费更换,天窗按键正常使用中断裂,至今未做处理(本人懒得换);第四,空调压缩机问题,5万公里时,空调压缩机异响,4s店免费更换;第五,维修换件太恶心,同帝豪,没有便宜东西;都是特殊件;

优点:第一,油耗低,经济,至今合理保养北京行驶,最高百公里油耗6.5,最低5.8,16年购买最高纪录240块钱油北京至赤峰后返回承德才加的油(当时油价);第二,内饰异味控制不错,一个月后异味消失;第三,安全性不错,今年6月份与一辆哈弗碰撞(撞哈弗右后轮,人家只是后轮轴变弯),前脸除发动机外全部报废,安全气囊弹出,安全带几乎没让我动(不懂是好是坏),后4s店维修(大垃圾,修的惨不忍睹,前面喷漆改为全车喷漆,玻璃水喷嘴根本不调是歪的,维修后所有缝隙距离不同,不如路边维修店);第四,耐用,2年6万2千公里,最远上海至北京,没有行驶故障;

奇瑞:自己没开过,本人大姐有一辆QQ开了四年,卖掉,问他说是开不了了,维修次数过多,卖价7000(本人第一辆车打算买艾瑞泽5,就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可能只是有部分QQ车型存在这样问题;本人哥们儿开一辆观致,性能,质量很棒,用他的话说,没有买错,优缺点不详细阐述。

比亚迪:哥们儿买了辆二手F6,上下班及回老家(内蒙包头),至今没有什么问题,优点缺点不是自己开,不阐述。

客观讲,国产车需要国人给予其支持,给予其发展空间,不能靠嘴去说要真做质量,做品牌,国外车企起步时,也都走的山寨外观,问题不断的路程,但是人家走过了坎坷,积累了经验,完成了沉淀,在此希望国产越做越好,而不是虚头巴脑,空有外表,没事过几天好日子就开始窝里斗,要把眼光放长远,最后的战斗目标应该是国外的车企,不是国内还犹如孩子的车企,战斗结果不光彩。



阅微草堂书童


怎么说呢,这三个牌子吧,周围朋友或多或少,有接触,有使用,就拿我最近的来说,我姑姑家,买了辆风云2两厢,保守估计有10多年了吧,质量一直杠杠的,后来又买了一辆A3,也有好多年了,从来没有在路上抛过锚。我呢,就是看中了奇瑞的质量,去年也入手一辆艾瑞泽5,操控没的说,网上说的什么小毛病,我是没看到,什么修车排队,异响,我也没看到(虽说,以前弄驾校的,驾校报废的教练车就是奇瑞风云)。再来说说比亚D,漏机油,我是看见了,车皮薄,生锈,档位顿挫,被我修摩托车的小老板遇上了,最后f3卖了7000(听说有7年了吧),置换的福特嘉年华。再来说说吉利,有幸去4s店试驾,也看了1.3.博越,博瑞,帝豪,外观是没得说,总觉得差点什么,总觉得有些型号对不上他们给出的价格,当然博瑞除外(颜值和价值都匹配),至于吉利全系列的质量到底怎么样,网上,线下,自有公论,不做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