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退休後的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高很多,有的人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低很多?

龍的傳人1513765


這個是當然的呀,社會上本來就有貧富差距,在職的時候也不是所有人工資都一樣,有些人會比社平工資更高,有些人會更低。

目前我國退休後的養老金計算方式也是非常明確的,遵循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也就是在職的時候的繳費工資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退休後的養老金自然也就越高。所以對於一個繳費35年,每個月都按較高基數繳費的職員來說,退休後養老金自然是不低的。

因為大多數企業的穩定性不高,企業人員的繳費年限較短,並且很多企業都沒有按照實際收入,而是按最低標準為職工繳納社保,導致企業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偏低。而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計算方式不同,養老金替代率較高,因此養老金水平普遍高於企業退休人員。

當然,大多數人的養老金是比社平工資更低的。因為各地統計的平均工資正常是指單位實際支付給個人的工資總額,是扣除個人所得稅和五險一金之前的工資,而大多數人養老金連在職時到手的工資都不如。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首先聲明不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只談企業退休。

養老金的構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養老金

養老金的多少和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個人繳費基數,繳費年限掛鉤。

為什麼有的人退休工資高,有的人低。主要和他們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相關。國企,外企一般按實繳納,很多私企也則是按照最低基數繳納,有的甚至都不繳納社保。所以一般國營企業退休的員工養老金較私企來說要高,當然也不是絕對的。

所以有個好單位是挺重要的。有人說養老金是年輕貢獻的體現,我是不能完全認同的。我家附近有個國營鋼廠一些正式工上班工作幹不了幾個小時,下午就去打麻將。同崗位的勞務派遣工乾的累死累活養老金照樣差的一大截。兩個人文化程度相當,一個老子有門路進了廠,一個只能老老實實打工。這我覺得用年輕貢獻的回報可解釋不了。


飯後鐘


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間還比較短,將逐漸完善。

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1986年國務院發佈《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明確國有企業除了要建立勞動合同制度以外,還要建立勞動保險手冊制度,勞動合同制職工繳納退休養老基金。不過只適用新工人。

1991年,國家在全國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要求建立養老保險基金,所有企業實施養老保險制度。包括1986年沒有納入進去的國有企業的固定工人。

2005年,國家實施了養老保險計發辦法改革,建立了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一致的養老金調整制度。提高了養老金的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影響水平。這樣大家繳納養老保險的積極性高出了很多。

2014年,國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機關事業單位也納入到了養老保險制度中,不過單獨設立基金,單獨管理。

繳納養老保險之後的年限,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人員,計算公式都是統一的,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現在問題是,很多中小型民營企業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60%社平工資)繳納的社保,目的是節省用工成本。但機關事業單位繳納的社保都是按照法定要求繳納的,繳費基數一般是最低繳費基數的一倍以上。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越高也是這麼一個道理。

其實我們比較退休金的時候,都指的是拿到手的待遇。殊不知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拿到手的待遇都是分為好幾部分。

實際上很多人並不瞭解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有職業年金這一補充養老保險機制。企業也有企業年金,不過覆蓋範圍很小,目前只有8萬多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覆蓋職工2300多萬,累積職業年金餘額1.3萬億左右。國家未來也會通過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是秉承了我們建國初期的勞動保險制度(1951年),是按照退休前待遇的一定比例發放,所以退休待遇會高一些。很多退休前的補貼補助還是有用人單位發放。

職工退休待遇是由養老保險基金承擔了,能夠保障的補貼補助很少,一般只有統一的地方性補貼、冬季取暖費等待遇。



所以,才會出現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後待遇比社會平均工資還高,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後待遇比社會工資低的情況。自己購買保險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待遇只有800~1000元,只比低保線高一些。

這就是我們養老保險制度需要完善的地方。未來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大家實施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都會站在統一的起跑線上,繳費越多,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待遇就越高了。


暖心人社


發表我的一點看法,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與討論。

先說外國的養老金情況,由於瞭解的很有限,只能說部分國家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包括三部分:一是政府養老金,達到規定年齡和居住年限(無論有無國籍)就可領取;二是在職時所在工作單位為員工積累的職業年金;三是個人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

以上三項只有政府養老金是每人一份,差別不大,它是由政府財政開支的;職業年金由於工作時的崗位不同、級別不同、年限不同而有所不同;商業養老保險是個人行為,買與不買、買多買少全憑自己,買了就有、不買就沒有。三項內容只有政府養老金是每人一份、大致相同的部分。

而目前我國實行的養老保險制度,沒有政府養老金這一塊(但政府會劃撥資金對養老基金進行補貼),只有企業繳存養老保險(統籌賬戶20%)和個人繳存養老保險(個人賬戶8%)兩部分。國內目前很少有人自己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

在養老保險繳存當中,對於單位統籌部分除正常按“社平工資”100%作為基數收繳養老保險外,為了減輕困難企業負擔,允許其按“社平工資”60%作為基數繳納。同時為增加養老保險基金來源,允許職工收入水平較高的企業按“社平工資”的300%作為基數繳存養老保險。

在計算養老金統籌部分的發放時,繳納60%的按“上年社平工資”的0.8發放;繳納100%的按1發放;繳納300%的按2發放。由此可以看出:按300%繳納的是按60%繳納的5倍,而他們領取的養老金只是後者2.5倍,繳納保險的回報率只是後者的50%。政策已經在“壓高補低”、“劫富濟貧”啦!

那些不瞭解國外情況的人,對我們的國內養老金政策多有誤解;那些不清楚我國養老金政策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差別,只看到有人養老金水平較高,卻不知道人家繳費水平也高,更不知道低繳費人群在沾著高繳費人群的光!那些希望拉平養老金水平的人可能沒有想過:如果發放水平一樣了,誰還會多繳養老保險,沒有人多繳了誰來給你貼補,你的養老金會不會更少?!

正因為我們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才會以企業繳存的養老基金作為“統籌”,從而在確定養老金和每次調整養老金的時候對收入水平低的、工齡長的、年齡大的等群體進行傾斜照顧。

我國養老金制度還屬於初創階段,還需要不斷地完善,但就目前階段講,“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是最公平的,它鼓勵了多繳的,幫助了少繳的,是最合理的。

(以上內容不涉及之前的“雙軌制”問題)


我是方文


樓主您好,為什麼有些人退休以後的退休金比當地的這個社會平均工資還要高很多,那麼有的人退休金比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低很多,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退休金的高低是取決於你曾經參保社保的一個繳費年限,包括你的這個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包括你的這個退休年齡這幾大條件來決定的。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事業單位人員退休下來的這個退休金待遇,普遍要高於企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的待遇。所以說退休金有一定的差距是很正常的。當然2018年我們國家公佈的企業單位退休人員注意,這裡指的是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工資標準大概在2650元左右。

那麼實際上這個2650元,遠遠低於企業在職職工的社會平均工資的標準,企業在職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實際上就是我們繳納社保的基數,那麼幾乎每一個地區都會在5000元以上,所以說退休金的待遇低於這個社會平均工資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高於社會平均工資,作為企業單位退休人員來講,實際上是比較少的,一般是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相對是比較多的。


社保小達人


為什麼有些人退休後的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高很多,有的人退休金比當地平均工資低很多?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907292316297813856, "vid": "5f942cb36df9407cbbe926dbbc7efa6b\

社保分析師


那些上了30多年40來年班的人。一般也繳了20多年社保。比有的年輕人掙的多很正常。全世界正常國家都這樣。而且企業退休也就4000多6000的樣子。就這收入算多嗎?現在年輕人一個月6000天天喊錢不夠花。怎麼上年紀的人掙這點錢就有人眼紅覺得多呢。


項飛20


我們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投資了有政府部門下發的營業執照、有稅務登記的國璽六盤水分公司、至2017年6月被六盤水公安經偵部門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罪名被查封、資金被凍結至現在、兩年過去了不予宣判不予結案不返還我們血汗錢、讓我們怎麼辦?國家公安部對這類案件應採取什麼辦法解決?是把這些股民投資款沒收上繳國庫、為國家建設做貢獻了嗎?還是……?


樂天派109370807


“有的人"這樣的情況太正常了,一個熟人的老婆,只在單位上了幾年班,然後請人代班,就混養老保險,一直混到四十五歲就退休,這樣的人退休金就很低。反之,一個同學很小就下鄉(開始算工齡),後來進入電廠,退休時工齡43年,養老保險係數是2,那養老金一般人不可比。說“有的人"沒意義。


雪山鷹31


科級,處級,廳級,部級(高職稱者及科研人員)當然,而且高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