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導致歐洲大陸的長期分裂

歷史上英國有兩個國際關係政策非常重要,那就是光榮孤立和大陸均勢政策。這兩個外交策略主要針對的是歐洲大陸,目的是保持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阻止歐洲大陸霸權的挑戰。

英國是最早實現工業革命的地方,19世紀中期以來處於世界工廠的壟斷地位。同時在全球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並擁有一支足以稱霸全球海洋的強大海軍。

當時能與英國海洋霸權相抗衡的,只有以法國、德國和沙俄為代表的歐洲大陸霸權。同時英國與歐洲各主要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歐洲大陸有著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導致歐洲大陸的長期分裂

19世紀英國就建立了世界霸權,當時他的利益遍佈全球。英國對歐洲的態度是俯視的,但是歐洲大陸又是他全球利益中最為重要的一塊,如果處理不好將動搖英國的霸主地位。

因此英國決定在歐洲大陸各國中搞平衡戰略,以實現大陸均勢。同時避免與歐洲其他國家結盟,以保持自己的行動自由,實現所謂的光榮孤立。

說白了就是英國置身歐洲大陸之外,操縱政治天平使歐洲大陸列強彼此牽制,誰都不能一家獨大歐洲大陸形成大陸霸權,對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形成挑戰。

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導致歐洲大陸的長期分裂

由於英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海上力量,他完全可以不依賴歐洲大陸做到獨立稱霸世界。因此英國在實現操縱歐洲大陸政治博弈之後,可以使放手向海外擴張。

而歐洲的大陸國家在內鬥之時,則非常需要藉助英國的力量來平衡強大的對手。這導致英國可以經常插手歐洲大陸事務,並驗證自己的光榮孤立政策的正確性。

當拿破崙稱霸歐洲大陸時,英國為了維護自己的海上霸權,與沙俄等國結成反法同盟,推翻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通過七次戰爭將拿破崙打敗。

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導致歐洲大陸的長期分裂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遏制德國統一歐洲,英國與法國、俄國(蘇聯)結盟,並拉上美國一起形成了對抗德國的聯盟,終於將德國一統歐洲的野心掐死。

同樣為了防止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主導歐洲大陸,英國聯合美國在歐洲製造鐵幕,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功瓦解了蘇聯,並一度導致俄羅斯的長期衰弱。

英國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當他感覺到履行歐盟的義務會對英國的權益造成傷害時,英國不惜以退出歐盟,來重現其外交上的光榮孤立,並拉攏新歐洲國家來平衡老歐洲國家的勢力。

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導致歐洲大陸的長期分裂

應該說英國是現代國家外交博弈的鼻祖,他的光榮孤立和大陸均勢政策,極大的維護了英國在歐洲的政治企圖和經濟利益,也成功的分裂了歐洲大陸國家之間的關係。

歐盟成立之後,很多人認為英國已經放棄了光榮孤立政策,然而最近英國的脫歐選擇,讓人們再一次看到一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不甘心淪為二流國家的掙扎。

或許英國永遠不希望看到歐洲大陸的統一,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歐洲大陸各個國家不要聯合,而是處於大分裂狀態,那樣就可以保持英國對歐洲大陸的支配。

應該說正是英國長期的光榮獨立政策,才導致歐洲長期的分裂。英國此次決定脫離歐盟,是再一次做出分裂歐洲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