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點及線打造義烏“微谷”樣本 稠江街道實現全域土地綜合提升

2019-04-03 07:3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由点及线打造义乌“微谷”样本 稠江街道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提升

“年底就要投入使用,施工要抓緊點。”日前,剛確認完園區企業情況的順時針印刷包裝產業園負責人龔獻偉,又拿起電話催促工程隊抓緊施工。在他辦公室的不遠處,裝修聲、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兩者交織在一起,在外人看來有些嘈雜,但在龔獻偉眼裡,卻是生機。

去年,在這塊60畝左右的工業用地上,10多家“低散亂”企業穿插其中。龔獻偉不僅要為這些企業的環保問題頭疼,也要時刻為安全繃緊弦。

“自從市裡鼓勵建設小微園,我們就下定決心要把這裡改造提升。目前已經完成了兩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建設,今年還將建設五萬平方米。”龔獻偉說,稠江遍佈著大大小小1000多家印刷企業,從最前道的原材料銷售到後道加工企業,產業鏈相對完整,對廠房的需求也很大,這給建設印刷包裝產業園帶來了基礎條件。“通過小微園的建設,不僅企業自身得到了發展,宗地得以有效利用,我們的幹勁也更足了,找到了二次創業的動力。”

順時針印刷包裝產業園對稠江而言,是其打造“微谷”這條“珍珠項鍊”上的一顆亮眼“珍珠”。

稠江街道現有工業用地283宗,集聚各類生產企業3670家。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近年來,轄區內工業用地改變用途情況較為突出。“企業出租現象普遍,‘低散亂’問題也比較嚴峻,消防、環保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但對於這些出租型企業,如果只是一味‘堵’,不是長久之計。就地進行規範提升更有利於他們的發展,也有利於稠江整體產業的提升。”稠江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進行調研分析後,街道決定將印刷包裝、電商、裝備製造作為小微園建設主攻方向,並從“物理空間”和“產業鏈條”兩個維度著手打造“稠江微谷”。

“所謂物理空間就是發揮高新路、戚繼光路沿線小微園的集聚優勢,通過基礎設施提升、外觀形象和諧、標誌標識統一、黨建元素植入等,以兩條幹道為主線打造出‘微谷’的空間形態。”該負責人介紹,以高新路為例,在這條1.2公里的道路上,分佈著5個小微園。通過統一改造,從而實現外在形式上的“微谷”形態,打破以往單個小微園點狀建設模式,探索出一條由點及線、由線成“谷”的創新發展模式。

而在打造物理空間的基礎上,稠江又圍繞印刷包裝、電商等產業,綜合分析產業、平臺、人才等基礎條件和發展優勢,以完善產業鏈條、構建成長體系為主要方式,打造“微谷”的產業鏈條形態。

“我們將依託已建成的華萊印刷包裝產業園、在建及規劃的凱創和順時針等6個印刷包裝產業園,黎明等社區集聚的印刷包裝配套加工區,以及稠州西路沿線印刷包裝原材料銷售基地等產業基礎,統籌運用小微企業園建設、農村加工業整治提升、精品街改造等舉措,在稠江轄區內形成‘印刷包裝產業園- 後道工序集聚園- 農村配套加工區- 原材料銷售基地’的印刷包裝產業鏈條,打造出‘稠江印刷微谷’。”稠江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電商微谷”打造上,則是依託五星級龍回國際電商村、建成及在建和規劃10個電商園區、總部經濟園區、雲驛小鎮等平臺基礎,在街道轄區內構建“孵化-成長-壯大”的電商企業全生命週期發展體系。

從物理空間外在的表現形式,到產業鏈條內在的“微谷”形態,內外兼修,實現全域土地綜合提升,打造出稠江特有的“微谷”樣本。據悉,稠江將以打造“微谷”為主線,統籌推進老工業區有機更新、退二進三、小微企業園等工作。“我們希望通過‘微谷’的打造,有效盤活存量用地,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集聚,實現稠江經濟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深化大調研 推進“三服務”】由點及線打造義烏“微谷”樣本 稠江街道實現全域土地綜合提升》,原作者王婷。編輯樓菲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