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櫻桃的避雨栽培技術!

在大櫻桃的果實生長髮育期間,最讓果農朋友們覺得頭疼的事情,可能就是下雨了。

大櫻桃在接近成熟時,如果久旱遇雨,就很容易發生裂果現象,俗稱“雨裂”。雨裂後,大櫻桃的裂口處非常容易收到病菌的侵染,從而引起果實的腐爛。在全球各大櫻桃主產區,大櫻桃的雨裂現象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性難題。

目前,預防大櫻桃的雨裂辦法比較少。一般來說,很多果農習慣在雨前提前採收來避免大櫻桃受雨水。還有的果農習慣給大櫻桃噴鈣來防止大櫻桃的雨裂。

但是,效果僅僅是差強人意。

淺談大櫻桃的避雨栽培技術!

在這種情況下,又有了大櫻桃的避雨栽培這一栽培模式。

從表面字意來看,大櫻桃的避雨栽培就是讓大櫻桃躲起來,雨淋不著。一般,我們會給大櫻桃搭一個避雨棚,避雨棚有傘形的,還有大棚樣式的。

果農一般認為,只要把棚搭起來,擋住雨就可以了。

這就好比一個人在下雨天打一把傘或者躲到屋子裡一樣。

而實際上,對大櫻桃避雨栽培如此淺顯的理解是片面的。由於避雨棚的建棚材料一般都有遮光性,這導致了在實際生產中,避雨栽培會對大櫻桃的生長環境和生理特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避雨棚內的大櫻桃,其果實的著色期會受到到避雨棚的影響而推遲,大約會推遲1-5天。而成熟期也會相應的推遲2-5天。

淺談大櫻桃的避雨栽培技術!

當然了,從生產角度來看:避雨棚能有效的防止雨裂和鳥害,對比起這兩樣東西帶來的危害,成熟期推遲2-5天,並不算避雨栽培多大的缺點。

可若是從市場角度來看,避雨棚內的大櫻桃的成熟期比露天栽培的要是推遲2-5天的話,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畢竟,大櫻桃一般的市場價格都是早期比較好一些。上市越早的大櫻桃,賣價可能越高。晚熟2天還可以接受,若是晚熟上太長時間的話,對大櫻桃的銷售可能不利。

另外,避雨栽培很明顯的是增加了露天栽培大櫻桃的成本。相對於暖棚大櫻桃來說,避雨栽培解決得不是上市時間早晚的問題,解決得是雨裂和鳥害的問題。

雨裂和鳥害問題解決掉了,大櫻桃的產量可能有所上升,但是價格不會像暖棚大櫻桃那般,有那麼明顯的優勢。

所以,建造避雨棚的成本也是很多果農要考慮的。

淺談大櫻桃的避雨栽培技術!

避雨栽培說是一項技術,還不如說是一種理念或模式。它的技術無非就是建棚。但如果在建避雨棚的時候,僅僅考慮“防雨裂”一個點,那麼投入成本和回報未必會是正比。

避雨栽培的發展應該是一套系列的精準栽培模式,在建避雨棚的同時,也要多考慮透光、通風的問題,還要結合品種和市場,因地制宜的調控好大櫻桃的成熟期,儘量減少成熟期延長帶來的市場風險。

總之,種大櫻桃是一個精細活,栽培和市場銷售上,每走一步,都要更加的精細。這樣才能高產量、高品質、高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