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为何被称为神笔?对书法有什么贡献?

书法影响力


自古书家除了自身的“字号”之外,还有独特的称谓,这称谓通常是形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造诣境界或者风格,比如,类似于“书圣”、“草圣”、“神笔”,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张旭被称之为“草圣”,那么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为何被称为神笔?对书法又有什么贡献呢?



之所以王铎被称为神笔,那是因为其“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又流转自如,力道千钧。

书法三大要素“用笔、结体、章法”,其中“用笔”是如何正确执笔、运笔,也包含了“笔法精髓”,可以这么理解笔法是书法的一切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完全依靠笔法来掌握,笔法同样决定了书法的结体与章法,一个书法家将笔法运用的出神入化,自然被称之为“神笔”,


当然了,王铎用笔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天生就会的,其书取法钟繇、“二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值得注意了,王铎所学习的可都是中国书法界的一等一的高手啊,所谓“名师出高徒”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啊,而且王铎学米芾书法可以达到乱真的境界啊,就是形神将近十分相似,



王铎的书风以较为渊深的内涵和新奇的形式美在近当代书法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只能这么说每个时代的书法大家对书法的贡献或者影响力或多或少而已,即使有再多的好作品,也要后人愿意谦虚学习才有用,近代书法家受王铎书风影响会比较多,比如,沈曾植的书法也是像王铎那样行笔峻爽遒劲,结字奇倔险茂,布白参差错落,纵逸中含有稳健;然而当代书法界就不值得一提了啊,因为那些所谓的“书法家”要自求创新,对古人的名作欣赏不懂。


诗夜城主


王铎,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书风雄狂浩荡、矫健流畅、连绵缠绕,吴昌硕赞其为“明代书法推第一”。“神笔”是对王铎书法的充分肯定和溢美之词,尤其是草书,神乎其技、神采飞扬,下笔如有神助,多有神来之笔。

图:王铎《鲁斋歌卷》局部


逆境之中的华丽转身。

王铎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他是明朝的官,清朝的臣,这种由明仕清的“贰臣”身份,致使他既不被清廷所重用,又为世人所不齿。于是,王铎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都集中在书法探索和实践上,从而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高峰,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其书法贡献大致有以下:

图:王铎草书诗帖


明末狂草佼佼者。

唐代以前,除张芝外,草书多以单字出现,不作纵向连属。唐代张旭和怀素将中国狂草书法推向高潮,宋、元狂草成就一般。明末王铎可谓集大成者,将狂草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在中国草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王铎《唐诗十首》局部


清初书风影响者。

清初书坛,“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凡学书者,皆以王铎为宗主。”其范围之广,可见王铎对清初书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图:王铎《念弟风雷》局部


域外书法传播者。

清代,王铎书风已传至朝鲜,备受推崇,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不但轰动一时,后来还衍生出 一个流行于日本的书法派系“明清调”,该派系以宗法王铎而得名。可见,王铎不仅对中国书坛影响巨大,对中国书法的域外传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图:王铎《拟山园帖》局部


巨幅立轴极致者。

明代,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巨幅立轴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而明代书家始终难以摆脱书写册页长卷的习惯,对这种大幅立轴的章法形式难以驾驭,就连书法成就斐然的董其昌也显得力不从心,而王铎不但善于把握巨幅立轴,并将这种书法形式推向了极致。

图:王铎草书欣赏


静水笑沧笙


王铎之所以被称为“神笔”,主要是对他神乎其技的技法和变幻无穷的章法的肯定。

客观来说,王觉斯是完全有资格被称为“神笔”的。

书法是由临摹和创作这两个过程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先说临摹。王觉斯一生浸淫在“二王”法帖之中,三十岁左右临摹的《集王圣教》已经形神兼备,透着一种骨鲠之气,笔力之强健令人叹为观止。有人用“如灯如影”来形容王铎临帖的水平,就像复印机一样。直至晚年,王铎仍然没有停止对古人经典的临摹。因此,他的基本功扎实,能“入古”,这是今天很多人做不到的。

再说创作,由临转创是学习书法的一道难题。可是王觉斯把二王法帖“拓而为大”,用自己高人一等的天赋和创造力,书写三米左右的大条幅,三四行字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倾泻而下,用“涨墨”法拓展了书法的表现力。章法跌宕起伏,气势连贯,酣畅淋漓。草书长卷也是他最喜欢的章法,对于今天的书法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因为王铎的书法还产生了一种流派“明清调”。

王铎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都有超出常人的地方,因此也有“后王胜前王”的美誉。

王铎书法传世甚多,但是也并非都是精品,也有应酬之作,甚至拍卖会上也会有很多赝品亮相。因此在学习的时候要有所鉴别有所选择。









一吨书画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研习王铎的书法。

王铎基本资料在这里无需赘述,“神笔”之说,除传说成分外,主要还是其在书法笔法上的灵活多变,涉笔成趣。在书法造诣上真是天纵其才,堪称下笔如有神助,非凡人可及!在当朝就有神笔之称,纵观书法史上,确也当之无愧,到现代我等更是望尘莫及。

我专门买了一套王铎的原作大小的书法条幅,悬于书房朝夕揣摩,真是越学越觉难,越难还想学。逾不可及,欲罢不能,虽受煎熬,却也乐在其中,就是太爱了!

说到王铎的书法影响及贡献,主要体现在行草书方面,简言之那就是继承了二王、米芾等圣贤的书法精髓,千年一脉,正本清源,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在用墨、结体、章法等方面又有所创新,形成了“醇而后肆,纵而能敛,不极势而势若未尽,不激励而风规自远”的书法风格,远观得其势,近观得其质,让人咀嚼再三,流连忘返,有“文安健笔蟠蛟螭,有明书法堆第一”之誉。

现存王铎书法作品繁多,给我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便利,近年王铎书法热度有增无减,充分证明了其书法受当代欢迎的事实,其书也足以为后世法,虽有“后王胜先王”等吹捧成分,确也实至名归。👍👍👍





大汉风流谢立勇


王铎为什么会被称为神笔?因为王铎是个高产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他一辈子存诗两万首,书法一万张,画上千张,推测以三十年创作期计算,他每日可做二首诗,一张字,十天画一张画。如此高产的艺术家实为罕见。所以被称作神笔。

王铎对书法贡献,就是在大草中运笔的颤动,结体的扭曲以及用墨的“脏”,更可贵的是王铎把晋人的风韵与唐人的健劲融汇于他的行楷书,仅此一点,就是对书法的贡献。

林散之评价王铎书法:觉斯书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怀素后第一人,然尽变右将军之书法,而独辟门户,纵横挥霍,不主故常。


墨缘怡情


王铎,与董其昌齐名,一俊秀,一粗狂。而王铎却被当代誉为"神笔"。主要有以下几点;也是其对书法的贡献。一是用笔率性而出,不计得失,重尚自然,与董书的秀美,技法形成鲜明对比,力挽狂澜,一改书坛娇弄技巧面貌。再者,由于书写率意张狂粗扩,形态奇异得趣,不按套路出牌,只求其神韵,这与其所处的地位,时政,环境所致,难免出新。还有就是对比夸大,强烈,张显神气,干,湿,浓,淡自然流畅,如同画作,浓处涨,干处裂。如同交响乐,宕荡起伏尽情舒畅,融书法与性情,与生命。


边红举书画艺术


明朝书法人物的代表,每个朝代都有一个对书法的结论,在后人看来,明朝只有王铎是数一数二的人,称之为神笔。我认为,从元代以后,书法作品大不如从前,王铎的书法线条流畅虽然流畅,但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很多。


文学艺术收藏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书法其独具特色。出规入矩张弛有度,王铎的行草劲健洒脱大气,邻里痛快。

王铎的书法主要在日、韩、比较推崇。

王铎书法在我国最大的贡献也就是行草。不管他的政治生涯如何不堪,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却是无法抹杀的


牛歌536


明代书法家之一,和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齐名,主要还是日本推崇


用户5824139387880


王铎有法而又无法。他最大的特点是随心所欲,信手而来。这或许是人们推崇他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