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單兵突擊步槍,會以有託為主還是無託為主?為什麼?

冰雹藍天


人類喜歡折騰,其實,折騰也是一種探索,說明不再安於現狀,迫切想改變現狀,所以人類才會進步,表現在步兵槍械的研製和裝備上,也是折騰來折騰去。

關於究竟是無託步槍好,還是有託步槍出色,經阿富汗、伊拉克等實戰檢驗,事實上已經給出了答案,從率先裝備瑪斯無託步槍的法國軍隊,採購了有託的HK-416步槍,又率先淘汰了瑪斯無託步槍,特別能說明問題。

法國軍隊徹底淘汰無託步槍,英國軍隊也在逐步淘汰L-85A2無託步槍,讓跟風無託步槍,說無託步槍如何好的軍隊非常有壓力。

再爭論無託和有託孰優孰劣,已經毫無意義,看看研發了AK-47和M-16這兩把全球最經典傳統與有託步槍的蘇(俄)美兩國,保持了非常強的定力,絕對不跟風無託步槍,就知道無託步槍的最終命運了。

當然,步槍槍械發展是和彈丸發展是同步的,栓動步槍時代,發射大威力步槍彈,射程遠威力大,但威力過剩,導致後坐力大,射手不易掌控槍械,步槍長且笨重。

所以彈丸裝藥量降低的中間威力步槍彈就脫穎而出,以戰時德國MP-44步槍為代表,開了中間威力步槍彈之先河;戰後蘇聯的AK-47步槍,則將其發揚廣大,影響了步槍的研發和裝備。

美國人是從發射大威力步槍彈的步槍,直接跳過了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的步槍,開了小口徑步槍彈和步槍之風,發射5.56毫米小口徑彈的M-16步槍終成一代名槍。

面對小口徑彈的風潮,蘇聯都耐不住寂寞,研發了5.45毫米步槍彈,由發射7.62毫米彈丸的AK-47步槍升格成AK-74.步槍。

5.8毫米的95式步槍,輕巧適合東方人的體質,但受到成本的制約,無戰術導軌等都沒關係,但不設置空倉掛機機構,都什麼年代了,對士兵都不體恤,實在是說不過去。

三大國都有了各自的小口徑步槍,但實戰發現小口徑步槍不是萬能的,在阿富汗、伊拉克等規模有限但卻是常態的治安戰中,裝備小口徑步槍的正規軍,卻常被裝備老舊栓動步槍的抵抗組織吊打,而無還手之力,因為小口徑步槍根本射不到,手持小口徑步槍的,只能躲起來保命要緊。

於是,俄羅斯又重啟了7.62毫米步槍子彈的生產線,因為5.45毫米小口徑子彈殺傷力有限;美國已研發成功正在生產6.8毫米子彈和步槍,不久也將裝備其軍隊。

中國也在研發新型步槍,保有兩種口徑5.8和7.62毫米,兩把新槍都將是有託步槍,新槍將出現在建國70週年的國慶閱兵式上,將逐步取代95式無託步槍。

現在,網上關於無託和有託的爭論,基本上已經偃旗息鼓,得感謝法國人做出了表率,假如無託步槍非常優秀,為什麼還要淘汰瑪斯無託步槍。

日已落帝國,得順便提及,也在淘汰軍隊的L-85A2無託步槍,用M-4A1卡賓槍和HK-416有託步槍取而代之,成了有託步槍勝過無託步槍最好的註釋。

綜上,人類在步槍槍械和子彈上,不斷地探索著,也稱得上在來回折騰,目前,又即將回到中間威力步槍彈,6.5-7.62毫米口徑這個區間內,小口徑步槍和無託步槍的神話,事實上已經終結了。

當然,有託也不再是先前的木託和金屬摺疊式,而採用了新工藝和新材料,更實用和更先進的伸縮式槍托,這應該是步槍的發展趨勢。


國平軍史


最近這幾年,尤其是國內,無託步槍可謂是聲名狼藉,而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95。但我個人覺得無託步槍也有它自身的優點:短小靈活。無託步槍還是很適合東方人的體質的。

無託步槍,實際上是讓東方人可以與西方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威力和有託步槍相等,但又輕便精幹,作戰中反應迅速還節省體力。

這槍落後嗎?

談無託步槍,咱們要先冷靜的區分一個問題:到底是這種思路不對還是壓根就是你設計水平不行?你把皇馬的戰術拿來給國足用,國足就能踢出亞洲了?那可能嗎?踢的菜,是戰術問題嗎?不是路不平,還是你人不行。

但談到設計水平,估計大家又想把95拎出來批鬥了。這沒必要。95的所有缺陷,都因為它叫95,僅此而已,沒必要對它有過多的苛責。以當年的國力,一把步槍成本就給你限制死在3000塊錢、5000塊錢,拿出來的東西就是這水平,沒辦法的事。當然,把國足放在這裡,對軍工來講是不公平的。95的問題,人,只佔了2成,另外的8成是時代的限制。那時候國力啥樣啊,我們張將軍回憶那時候就容易掉眼淚......那時候殲8還飛不穩呢,空軍主力還殲6、殲7呢,能搞出95,不錯了。

最近有消息稱新步槍快露面了。以現在的國力,新步槍的價格最低最低得1萬起,正常來講得2萬。這些年技術水平的提高,再把成本放寬到2萬一支,開發的新槍即便是無託,是不是也得比95強一大截?

無託步槍有不少缺點,但是,歸根結底都是錢的事兒。錢到位,缺點就是不存在。

在新一代步槍的問題上,如果還停留在打人民戰爭的思維裡,把成本壓的過低,可以這麼說,有託無託都一個效果。

現在的單兵防護越來越好,防彈衣已經普及,頭盔的防護力也在不斷提高再加上作戰環境的複雜,導致各國的步槍都面臨著殺傷力不夠的窘境。這幾年逼的美軍不停的往出翻M14,俄羅斯甚至搞了個12.7mm口徑的短狙。小口徑步槍實際上已經走到了絕路,未來,步槍的口徑必然是要加大的,是必然要重回7.62的。

未來的步槍一定要變大。

因為它要保證可以在遠距離上有效擊穿防彈衣,而要達到這效果,必然要增加口徑,增加槍管長度和厚度。

如果未來彈藥口徑迴歸到7.62mm,那麼開發一款無託步槍,它的長度就應該介於81和95之間,使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當然,現在鍾情81這種長槍的人很多,但瞄準鏡、夜視儀、消音器、戰術手電、榴彈發射器你都掛上,再試試......

今時不同往日,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看81槓、AK47,那時候的槍拿著順手,現在不行了。因為戰術附件以前是不存在的,現在是必須有的。就像消音器,未來,肯定是人手一支。這些年美軍通過演習和實戰發現消音器的作用非常重要。它的主要用途不是說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現。而是槍口噪音小,方便己方的指揮和互相配合。現在它的部隊裡,消音器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就是趨勢。

你以前用81槓順手,未來再開發這種有託的長槍,再加上消音器,加上瞄準鏡尤其是帶夜視的,肯定非常難操作,得趕上38大蓋長了。

要是無託步槍,加上消音器,跟81槓一樣長。還是佔優勢。

就像問題裡提的,下一代步槍應該是有託還是無託。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法國人、美國人、俄國人用有託,不能成為中國是否用有託的依據。因為咱們的體質跟他們不一樣。在中國還要分南北方呢,是不是?身高1米85,體重190斤的美國兵端著順手的槍,讓中國身高1米70,體重140斤的兵直接拿過來用,能合適嗎?拿鼠標操作巴雷特覺得挺爽,真給你一支,扛出去走5公里你試試。對中國有參考價值的是以色列和新加坡,因為他們的體質跟我們差不多。他們用著舒適的步槍,我們用也一樣。而這兩家依舊很鍾情無託。越南人選用的也是以色列的無託步槍。

就我國而言,新一代步槍的採購價一定是要比95上一個臺階的。如果價格放到2萬,是95的4倍,那也完全可以開發出非常漂亮的無託步槍。什麼人機差、左撇子不能用,彈殼燙臉......錢到位,都能解決。

下一代步槍,瞄準鏡必須是標配。必須安瞄準鏡,95的那個提拔也就可以取消了,瞄準線高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都說95瞄準線高,它的問題出在哪呢?歸根結底是設計95的時候,壓根就沒考慮要裝瞄準鏡。95瞄準線高,準確的說是加上瞄準鏡高,用機械瞄準,不高。95作為80年代開始立項的武器,它的思路還是便宜、皮實,方便大批量生產。那個年代瞄準鏡只是個點綴。人家就沒準備讓你用瞄準鏡。

總的來說,我覺得無託步槍的理念沒問題。無託步槍短小的特徵還是適合中國人的。也適合未來增加口徑,增加各種附件升級。

用一句話說:錢碼多厚,槍就能有多好,有託無託不是問題。剩下的就看重視程度了。


銳視覺何老師


個人認為:下一代單兵突擊步槍,有託也好,無託也罷,適合本國國情才是最重要的!


先一起了解下兩款步槍的區別:“無託”步槍與有託步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少了傳統的槍托,而是將發射機和機匣整合一起,直接拿機匣當槍托,以機匣進行抵肩射擊。

無託步槍,是世界突擊步槍第二次重大變革的一款新型步槍,其代表作有南非CR21、奧地利 AUG、以色列 TAR-21、澳大利亞 F90、新加坡 SAR-21、克羅地亞 VHS1和中國 QBZ95等。

這種“標新立異”的突擊步槍給單兵戰術技術等帶來了非常大的改變,至今關於有託和無託的爭論仍然存在。

無託步槍相比有託步槍相比優點有:

1、結構緊湊、重量輕。無託在不改變槍管在長度的前提下,大大縮短了全槍長度,提高了使用靈活性,尤其適用於車輛、機艙等狹窄空間或複雜地形條件。

2、射擊精度高。無託步槍槍管軸線與槍托的主支撐點幾乎在一條直線上,有效避免了射擊時的槍管上跳,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

當然無託步槍的缺點也很明顯:

1、無託步槍瞄準基線高,瞄準射擊時容易將自身暴露給敵方。

2、受制於拋殼窗口的設計位置,“無託”步槍射擊時,拋殼容易影響隊友,溢出的火藥燃氣容易刺激射手眼睛。

作為世界軍事強國的美國和俄羅斯都沒有裝備無託步槍,暫時也沒有研製無託步槍的計劃,而中國目前卻列裝了大量QBZ95無託步槍(傳言中國的下一代突擊步槍將採用有託設計)。

難道是美國和俄羅斯沒有能力研製無託步槍,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還是開頭說的那樣,無論下一代突擊步槍採用有託還是無託,適應本國國情才是最重要的!


小武漫談


這個問題,遠遠不是短短的500、600字能說清的。


可以這麼說,有託是傳統勢力,而無託則是新興勢力。有託的最大優點,就是受眾廣,慣性強。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比如說重心靠前,容易前重後輕、全槍的佈局不夠緊湊等等。



當然,很多國家的軍隊自古以來,就裝備的是有託的步槍。所以他們的士兵與訓練內容,也早就已經適應了有託步槍。所以自然地,他們也就非常適應這種結構了。比如說像美軍那塊兒,就特別適應AR15系列自動步槍的操作,即便是遇上像XM8、SCAR等性能上優於傳統的AR系自動步槍的武器,他們也不願意更換新的武器(把窮說的如此清新脫俗)。


正在測試中的SCAR自動步槍


而也有很多國家,就偏好於無託式佈局,比如說英國和我國。英國最早出現了可以實戰化的無託步槍——EM1和EM2。但是由於美國的強加干預,這兩款武器最終也腹死胎中,最後不得不“吃屎”採用了更加落後的FN FAL自動步槍。


一直到八十年代之後,英軍也一直還在使用FAL自動步槍


但是咱們“龍蝦兵”可不甘於吃屎,從六十年代開始,就相繼開發新的無託步槍,從XL64到最終的L85,大嚶帝國終於如願以償的換上了無託步槍。


在海灣戰爭中英軍使用的L85系列自動步槍


其實嘛,無託是一種非常優秀的結構,而且早就被證明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全槍佈局了。國外的AUG、L85A3、FAMAS等等(別說什麼HK416替換FAMAS,別人替換的是老款的F1型而不是更新的G2型),都完全證明了無託是一種非常優秀的結構。


FAMAS F1與G2的區別


在無託式步槍上,最大的優點就是短小精悍,能在相對短的槍身上把子彈加速到一個更高的初速,從而彈道更為平直。即便是從2002年開始,美軍發展了SOST,專門給M4等卡賓槍用,但是仍然比不上從M16上發射的M855。


MK318步槍彈,這也是一種SOST


子彈在槍管內的運行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火藥氣體急速膨脹、火藥燃燒殆盡以及彈頭逐漸減速三個階段。即便像SOST這種彈藥,也只能讓發射藥在很短的時間燃燒殆盡,但是並不能在槍管中對彈頭進行充分加速(第二階段的問題)。換句話說,無託式佈局的優點無可替代。


我是戰甲裝研菌,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


戰甲裝研菌


有網友問:下一代單兵突擊步槍,會以有託為主還是無託為主?為什麼? 首先,我國最新型戰略步槍就是有託步槍。其次美國剛剛公佈的下一代自動步槍,在2022年配發的全新步槍也是有託步槍。

這種美國下一代步槍全重比較大,為5.4公斤,使用的彈藥卻比現在的5.56毫米子彈,還要輕20%。為6.5毫米或者6.8毫米增強穿甲型子彈,進攻特殊設計,可以在人體內劇烈翻滾破裂。

還可以在600米距離直接打穿重型單兵防彈衣,採用聚合物材料製造彈殼。但是,這種下一代步槍只會配發給10萬需要進行特種戰的美軍,暫時還不會全面配發。

我國新一代戰略步槍也採用了有託步槍設計,主要原因是這種步槍的主要武器是20毫米精確制導槍榴彈。槍托可以更好的提供射擊穩定性。11式戰略步槍上的熱像儀、光電系統、激光測距儀、定位系統和數據鏈通信系統,也需要一定的空間進行安裝。



未來步兵戰更多的是一種特種戰,一把11式戰略步槍的戰鬥效率是普通步槍的10倍以上。戰術不同了,需要的武器也會不同,在火繩槍和燧發槍時代,因為步槍射速和精確度的問題。

就只能採用排隊射擊方式,到了彈倉式單發步槍時代,就會特別強調遠距離射擊和拼刺刀的能力。機械化戰爭時期,在步兵戰車內作戰,就會突出短步槍,甚至是無託步槍。

而到了特種戰時代,需要的就是一款性能全面,擁有各種戰術配件的有託步槍。


深度軍事


步槍自從其發明伊始就成為了士兵手中的最基本的武器,更隨著士兵走過了幾個世紀,從滑膛時代到線膛時代,從栓動式到自動步槍。在發展過程中還掀起過一陣無託步槍的潮流,然而隨後沒有就有走向了有託,那麼下一代步槍到底會是怎麼樣的呢?

無託步槍實在一定的時代潮流下興起的,在那個機械化戰爭理論為主導是年代,士兵需要不斷的從步兵戰車或者裝甲車上下來投入戰鬥,然後在乘坐到達進行轉移。想想看在一個體積特別小的車內擠了一個班全副武裝的士兵是有多不方便。尤其是車門還特別小,傳統步槍的長度是寬於車門的寬度的,要是一不小心就會卡在車門處。總之傳統的步槍由於長度無法降下來特別不適合車內攜帶,因此無託步槍就這這種環境下受到了重視。

無託步槍的最大好處自然是長度短了,然而這個優點也是付出代價了。簡單的說無託步槍就是將槍機等零件集成在槍托內或者機匣直接當槍托使用。這樣就出現了彈匣在扳機後面,彈殼也是從扳機後面的地方拋出,這個位置離臉特別近,一個不小心彈殼就打到臉,人機功效特別差。

很顯然無託步槍的有點和缺點都很突出,而如今機械化已經過時了,因此無託步槍的優點也就沒喲那麼突出了,這時缺點卻很突出,因此可以見到連法國都不用自己的法瑪斯,改問德國購買HK416了。總結來看下一代步槍依舊會採用傳統的有託設計。


楠竹一


有託是正道,無託是邪路。

突擊步槍中的有託無託之爭是軍迷圈中一個爭議頗多的話題,尤其是我國目前的主力突擊步槍95式的是是非非。

95式步槍爭議非常大,但是以筆者的瞭解,部隊中的普通士兵對這款步槍評價還是很高的,反倒是槍都沒摸過的鍵盤俠對這支步槍指責更多。

筆者曾經把玩過這支步槍,上手之後最強烈的感覺是:輕!95式步槍不僅由於槍身短小、工程塑料比例高帶來的槍身質量低,而且更因為無託佈局帶來的槍擊、彈匣位於握把後方使得整槍的重心正好位於握把附近,使得握槍時的平衡感更好。

根據筆者一位目前已是部隊營級軍官的大學同學的意見,他認為95式步槍式一支特別適合中國士兵的步槍,因為95式槍管與抵肩位置在同一水平線上,射擊時後坐力感覺較小,在新兵手裡比81式步槍的精度更好。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無託步槍總體上是非主流,目前只在中國、法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為數不多的軍隊中作為制式步槍,而世界上軍力最強的兩個大國美國、蘇聯齊刷刷的使用有託常規佈局也說明有託步槍才是主流。

以產量來衡量,無託步槍在突擊步槍的總產量中佔的比例不到5%。

無託步槍的興起是因為步兵摩托化乃至機械化的浪潮,在狹窄的車廂或者步兵戰車內,步槍的長度越短越好。

在上圖這種現代步兵典型的作戰環境中,對步槍的長度有著苛刻的要求,而無託佈局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縮短槍身長度。即便是有託步槍,也普遍使用了摺疊槍托。

無託步槍在槍身長度方面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但是,無託步槍也有一些天生的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由於拋殼窗設計問題,不利於左右手互換,限制了戰術便利性。

95式步槍令人蛋疼的左手射擊動作,照片中這名士兵還是經驗豐富的特戰隊員。

2、無託步槍的拋殼窗一般都在彈匣上方,抵肩射擊時正好在射手眼睛下方,在長時間設計時燻眼睛。

SA80也一樣,辣眼睛。

3、由於彈匣在握把後方,換彈匣時需要偏轉槍身,破壞瞄準線,而且射手視線離開前方。

大家自己看圖體會一下。

有託步槍(尤其是AR系列)就不會這麼尷尬,換彈匣時不破壞瞄準線,而且射手視線始終可以直面前方。

近期央視《軍事報道》中武警部隊展示了一種無須偏轉槍身、不破壞瞄準線的換彈匣動作,但是需要極為數量的訓練,在一般部隊中的推廣意義不大。

正是因為無託佈局種種缺陷,目前幾個無託步槍使用國都掀起了迴歸有託步槍的潮流。法國已經選中HK416替換FAMAS作為下一代步槍,英國雖然沒有替換SA80的計劃,但是SAS等可以自由挑選步槍的特種作戰單位向來就使用AR步槍。

執行任務中的SAS,一水的AR系列。

而作為世界上無託步槍使用國,中國下一代突擊步槍也將回歸有託佈局。

在今年70週年國慶閱兵中,下一代步槍將亮相,大家拭目以待吧。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以無託步槍為主,還是槍榴結合的步槍。(戰略步槍)且不要看完我的結論就停止閱讀,我下面將科學的分析給各位。無託步槍傳統意義上講是在保證槍械尺寸短小的前提下實現常規突擊步槍(有託步槍)的威力。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95式被抱怨即便在同類無託步槍當中也不是上品,除了故障率二次傷害風險大外,就是加裝瞄準具時瞄準基線過高,不利於射手隱蔽,這是可以肯定的。不過我們不管是不是跟風而作的產品,很顯然這種設計是有極大可取之處的。

我們所認為的無託步槍其實僅有彈匣後置一個標準,其實也算是有槍托的,畢竟用來錘人不會壞槍。有託步槍就是彈匣前置。

無託步槍整體結構緊湊。造成斷裂的可能比有託步槍小很多,即便白刃戰爆發的可能已經很小了,(用不上不是不利於,結構強度高更適合白刃戰,不一定是長度)但是該優點對於武器的正常使用有很大的便利,比有託步槍更好攜帶。

結構緊湊整體強度高,即便“白刃戰”損毀率也不會很高


槍榴單兵武器的出現和外骨骼是新生的武器矛盾體系。為了提高士兵單兵武器的威力,通常會選擇增加榴彈發射器,而不是一味提高步槍彈的口徑。外骨骼目前都是非全包裹式外骨骼,但具備了一定的防護能力和提高了士兵的戰場滯留及機動能力。原本只有後者的功能是外骨骼的初衷,但是防護也即將變成建設重點之一。因此對於槍榴武器系統採用無託式佈局是最合理的。而有託步槍才是不合理的結構。在人們對我國95式是跟風製作,上了當的質疑聲中倒可以真正推理出,某國正想帶偏我國輕武器體系,包括口徑和佈局。我個人也認為口徑要改大一點,不是來自跟風,而是要應對對方可能的外骨骼裝備。當然使用類似鎢合金的彈頭是不可能的,只能看以後能不能在小口徑的前提下通過其他材料提高槍彈的威力,不行只能增加一定可承受的口徑彈藥。

很多國家都有戰略步槍設計,請不要以重量來衡量是不是好武器,畢竟處於人工持有和外骨骼持有還有一段時間。


雖然說外骨骼基本可以忽視輕武器體積,重量問題,但回到小型化便攜和非人體攜帶的運輸問題,結構緊湊依然有必要,再者威力更大的武器會對士兵的武器外破壞更大,那麼武器也必須堅固耐用才是,無託設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外骨骼加持下,面對必須增加了重量的“戰略步槍”不是大問題,更何況要求武器耐用皮實,威力大。賦予良好的人機工效,供彈設計也有更多的選擇,所以無託就是一個選擇。

對於反對無託步槍換裝彈藥的效率上有人認為,更換彈匣的速度不及有託步槍前置傳統彈匣佈局快,認為可能是無法看到裝彈過程,或者是因為低頭換彈匣造成的。此事我並不同意,但是採用無託式佈局的步槍,它的彈匣一定要要在下面嗎?不可以在側面嗎?此外為什麼不能是自定義方向供彈。這並不是有難度的設計。

槍榴結合不一定要將彈匣和彈鼓固定在下方,也可以設計為可自定義供彈方向,方便射手習慣提高人機工效。


即便要兼顧外骨骼持有,或者非外骨骼持有的過渡問題,那也是無託步槍更好。

有託步槍即便設計緊湊但是安裝了榴彈和瞄準具後,重心靠前實際上不利於射手使用,更突出的是有託步槍強調的“單手持握”就行不通了。

圖中的哥們兒手應該很軟了


新型的步槍瞄準系統也是很重要的標準,比方說很多國家的槍榴武器上都安裝有具備夜視紅外成像的自帶能源瞄準具。如此要能夠穩固的安裝或者拆卸及能夠簡單易用,其平臺不一定是要皮卡丁尼導軌,而是其他安裝結構不需要矯正。這類瞄準設備加上電源等,體積和重量都有一定的增加,這對於安裝的平臺要儘可能平直和一定的寬度,是想有槍托的步槍的重心如何配平。有外骨骼當我沒說,但是能夠優化人機功效是該放棄這種優勢嗎?


客觀評論的愛國者7


先說有託槍和無託槍的特點吧。

有託槍最大的優勢就是操作更加方便,由於槍身較長,所以後坐力傳到肩部時已經經過整個槍身的緩衝了,不會像無託步槍那樣後坐力那麼劇烈。同時很多新式有託步槍往往槍托是可以調節的,適應不同身高臂長的士兵的需要,更人性化。有託步槍對於左撇子而言更加合適,不存在無託步槍可能拋殼打臉的情況。

而無託步槍最大的優點就是整體槍身較短,在一些狹小空間內更加實用。但是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優點了。最明顯的就是人機功效差,無託步槍的槍機一般位於後部,這就導致調節時射手需要騰出手去操作,但是有託槍的調節鈕一般在握把附近,比如AR系列步槍,僅需動下握握把的指頭就能調解。至於換彈也是如此,有託槍整體而言換彈比無託槍更有優勢。

所以如此以來,無託槍除了尺寸短之外,沒有任何優勢。而如今的很多有託步槍其實也並不比無託步槍長多少,比如14.5寸槍管版的HK416步槍長度也不過90釐米,而95式步槍則是75釐米,差別並不是像M16和M4那麼大。近年來一些之前使用無託槍的國家也開始換裝有託槍了,比如法國就採購了大量德制HK416來換裝老舊的Famas步槍。


僱傭兵


你想無託的優勢是啥?同尺寸下無託的槍管子比有託長,比如95槍管子貌似18.2寸。但是總長745毫米。結構還是緊湊的,而M4槍管子就14.5寸,總長有838mm。

更長的槍管子帶來了更高的子彈初速,動能。但是隨著火藥技術的推進,其實長管子優勢已經不那麼明顯了,比如以前美軍用M16時候打M855蛋合適,但現代M4開始用適合短管子的Mk318和M855A1,精度和侵撤不比M16差,所以M16滾滾滾 全部滾。因此有託在未來還是爸爸。至少對於制式步槍來說如此,另外。現代戰爭用得著突擊步槍的地方大多就是近距離CQB。要那麼長管子幹嘛,不把DMR/狙/機槍/迫擊炮/筒子/各種炮當回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