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太阳真快要爆发氦闪,采用《撤离地球》方案可行还是采用《流浪地球》方案可行?

浪子老姚\n


若太阳真快要爆发氦闪,采用《撤离地球》方案可行还是采用《流浪地球》方案可行?

如果从现阶段来看明显是《撤离地球》的方案更靠谱一些,当然撤离地球时间定位在75年之后,而《流浪地球》的时间定为是在500年之后的2500年,两者的科技等级背景不一样!两者有多大的差异呢?

一、《撤离地球》的背景是一颗流浪的中子星将在75年后到达太阳系

中子星直径也就数十千米,但它的质量下限为一个太阳质量左右,如果这颗游荡的“微型太阳”进入太阳系,会将太阳系闹个天翻地覆,即使不与行星发生引力上的互动,单独考虑对太阳的扰动即可评估出未来太阳活动的规模!但《撤离地球》中的设定是会经过地球轨道附近,它巨大的引力将会将整个地球撕碎并成为中子星的一部分!

这就将人类的所有退路都堵死了,而且时间只有75年,因此人类必须利用现有的技术制造一艘生态宇宙飞船将部分人类和地球物种撤离地球!

撤离地球所用飞船规模和动力方式,使用的是最保守的裂变弹,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只实现了这种模式,当然还有可以氢弹,也许飞船尾部的防震系统无法抵御最低当量的氢弹导致的巨大冲击,因此改用原子弹......但无论如何,除了飞船的规模以外,其他都是非常实在的,不过人类垂死挣扎的那一刻,也许制造出如此规模的飞船还是没有问题的!

二、流浪地球的背景则是太阳红巨星早期阶段的氦闪

氦闪是0.8-2倍太阳质量的黄矮星所特有,恒星在聚变过程中生成的氦元素因辐射层的阻挡在恒星内核积累,但此时内核温度并不能让氦元素燃烧,因此不断累积直至氢元素耗尽,外壳坍缩的高温让氦元素剧烈燃烧,以出现超新星爆发的效果,当然这能量远远比不上超新星,可以用那种方式来辅助理解!

当然处在1.5亿千米外的地球无法幸免,甚至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也一样无法幸免,如果用飞船那么生态系统无法支撑到到达另一颗恒星的时刻,并且当时的技术可以制造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但仍然不够,需要强大的木星作为引力弹弓加速!而问题就处在木星的引力弹弓上以及因绝望叛变的部分叛军制造的行星发动机故障!

行星发动机特写

行星发动机看起来如何,有没有吊炸天?封面正中是艾菲尔铁塔!

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

行星发动机熄火!

但由于木星弹弓的入轨角度与精度要求极高,而大量损坏的行星发动机导致地球正失去加速,无法逃离木星,地球将在强大的木星引力作用下撞击木星.........后事如何就不剧透了,这么多GIF也许能让各位一饱眼福,当然更多的是对于国产科幻片崛起的支持!已经定好大年初一的电影票,全家都去欣赏下国产科幻大片!

当然与《撤离地球》比起来,《流浪地球》的场面更为宏大,两者似乎并没有多少可比性,尽管都存在一些硬伤,但对于科幻片我们又有多少要求呢?逻辑大致通畅,能做大大范围的科普,这就足够了,剩下的事情就尽情欣赏吧!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答: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中,描述太阳在未来即将发生氦闪,人类将地球改造成“诺亚方舟”逃离太阳系的故事,小说旨在描写人性和人类面对危机时的态度,所以故事背景存在科学漏洞也是可以忽略的。

利用上万座发动机把地球推离轨道,就算技术上行得通,地壳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力量,所以像《流浪地球》中那样撤离是行不通的。


氦闪是天文学的名词,我们太阳大约在50亿年后,会逐渐进入红巨星时期,核心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升至大约1亿度(目前1500万度)时,太阳内部的氦元素将被点燃。

氦元素聚变和氢元素聚变存在非常大的区别,氢元素聚变受氕核聚变速度的影响,导致氢元素向氦元素聚变的整体过程非常缓慢,我们太阳的氢元素聚变将持续110亿年的时间。

而氦元素聚变过程非常快,一旦氦元素累积到一定量,氦聚变将会释放超百万倍能量,然后氦元素被消耗,内部能量释放又减弱,等待氦元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次发生高能量释放,由于是氦元素聚变导致,所以恒星的这个现象又叫做氦闪。


恒星进入氦闪时期后,氦闪周期大约几万年,每次能量释放都会把恒星外层的气体(主要是氢)吹散出去,形成行星状星云或者星际尘埃,成为下一代恒星的原材料。

如果太阳发生氦闪,对太阳系内的生命都是毁灭性的,地球大气会被吹散,太阳风高能粒子直接撞击到地球表面,一切生命都将毁灭。

所以太阳发生氦闪,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按照人类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未来离开太阳系,实现星际移民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以目前的科技,应该只能等死。

撤离地球?那么哪个行星是我们的目标?能到达的地方大概只有木卫二和土卫六,但那里的环境和地球差别太大,去了也是生机渺茫。其他星系的行星离我们太远,最近也要6光年。我们不具备长距离宇航的生态系统。这条路废了。

流浪地球?更加不可能。首先加速地球的能源哪里来?小说中用石头核聚变,这个技术对我们来说太梦幻了吧。加速地球产生的地面压力能把大陆板块压的稀碎。就算像小说中的描写一样,流浪中的低温环境早就毁灭了地球的生态系统。没有了生态环境的地球,跟我们随便找个行星有啥区别?

有没有可能得方案?我到觉得,小说三体中的藏在木星后面的太空城还有些可能性。


科普军


如果按照现实来看,或者按照不远的将来的技术来看,部分人撤离地球可行。因为流浪地球的方案,是把整个地球都带走,如何建造如此庞大的发动机?这只是科幻中的想象,无法搬到现实中来。

首先发动机的喷口要足够高,不能像小说中那么高,要比小说中高得多,否则只是在大气层内部吹,只会把大气层给吹散,另外,如此庞大的推力,大陆板块不容易撑得住,很可能发生很严重的碎裂,导致全球性的地震、火山喷发频发,这是灭顶的灾难。

所以,流浪地球方案仅是科幻中的设想,现实并非可行。

撤离地球,寻找新家园,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合适的。建造一艘庞大的星舰,每艘可搭乘10万人,飞往遥远的太阳系外寻找新的星球。这样的科技现在还无法想象,但未来是肯定可以办得到的。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科幻船坞


先不说方案的可行性如何,依照美国人的尿性,这类灾难电影,地球出事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权贵带上一帮富豪率先跑路,根本不管地球上普通老百姓的死活。

咱们中国人就不同了,达则兼济天下,出事了给地球装个发动机,带上全世界人民一起跑路。一群中国人,不畏千难万险造发动机,把全球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解放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材料君


太阳如果真的要爆发氦闪,要到12亿年以后。如果那时人类还在地球上,是撤离地球还是“带上地球去流浪”呢?


什么是氦闪?

氦闪就是中级质量恒星的核心(或白矮星表面),堆积的氦突然开始了核聚变。当其核心的氢耗尽时,氦闪随之而来,它是短暂的失控热核聚变,是由氦经两次热核聚变后成为碳(预计主序星后12亿年发生)。

目前已知的有两个途径:一是撤离地球;二是“带着地球”去找寻另一个恒星。


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就是带上地球找恒星的方案。面临太阳氦闪,人类不得已在欧美大陆装了12000台发动机,与地球一起进行了2000多年的惊险逃亡之路。在逃亡途中,遇到了凶险万分的木星引力和重重难关,不过在百代人的努力下终于找到邻近的恒星,开启了新的星系运转。


其实我开始也认为两个途径都行,但后来查阅资料后,才知道如果在地球上装12000大型发动机,地球一定承受不起巨大的力量而发生地震。因此后来认为撤离地球应更容易,并更符合实际。

因为带上地球,需要先让地球停转,而且如果真的发生氦闪,地球也来不及逃走。但如撤离地球就会显得简单易行。因为这个技术,现在的水平都能做的到。只要打造一个巨型太空飞船便能成功。然后找到一个宜居星球就能成功实现星际移民了。

不过太阳氦闪是几十亿年后的事,那时的地球可能是荒凉的无人区,人类早已移民到了其它宜居星球。


弄潮科学


事实上即便人类掌握了“地球发动机”这种黑科技,也不可能把地球打包带走。原因不多说了,网上的多分析文章了。其实刘慈欣自己也说过,如果让他选,他也是飞船派。但需要指出的是,《流浪地球》其实揭示了一个现实,如果人类文明能够存续下去,那么终有一天,人类必须要逃离地球,无论是50年后,还是50亿年后。


老刘talkshow


我只是粗略估算了一下,我认为是可行的

1,有人可能会说,像书里那样,整个地球旅行,由于坐落发动机的那半个球面很热,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肯定得居住在没有发动机的那半个球面面,这导致人类必然得承受着巨大的重力。。。我告诉你们,这完全不用去考虑,因为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的加速度+地球重力,其实不需要太大,人类完全能够承受的住。

2,有人可能认为,地球在脱离太阳引力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太阳引力撕裂,这个想法很可笑,撕裂行星的不是引力,而是潮汐力,我不多解释,具体请参考百度百科洛希极限。

3,有人认为,流浪过程中,地球会因为远离太阳而逐渐冷却,我只能说,你连原著都没看过,你bibi个毛。

。。。

流浪地球是完全可行的,如果末日到来时,人类掌握了那个烧石头的发动机技术,流浪地球是个非常不错的预案,因为带着整个地球流浪要比造一艘拥有小型生态环境的飞船容易的多,也舒适得多。

至于大刘本人更偏向于飞船逃离,我认为和大刘偏向于星舰文明有关,但前提是人类拥有那样先进的恒星际飞船技术,否则,还是老老实实流浪地球吧。


空空酱SpaceHe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假设技术达到能带着地球飞走的程度。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个,飞地球真的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再去寻找一颗和地球类似的,能让人生存下去的行星真的很难,可以说完全就是碰运气的事情,但是如果带着地球再找一颗恒星的难度就要低得多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飞船的速度问题,如果造不出至少能达到光速百分之十的飞船的话,所谓的飞船派不过也就是个伪命题罢了,因为速度达不到的话,飞船根本就撑不到找到新地球的那一天。


飞之翼45


带着地球去流浪是浪漫主义科幻文学。中国人有乡土观念,春节赶着回家过年。死后要落叶归根。如是西方人,则会写出类似五月花号式的太空航母探寻新的星球,而在《圣经》中,大洪水退去后,诺亚也不是在原来的居住地上开始新的生活。亚当从天堂被赶到地面,也是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摩西出埃及,一样是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到陌生的地方。哪个方案更合适就不言而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