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男人的衣柜”,遭遇中年危机,海澜之家该如何应对?

“男人的衣柜”,相信大家听到这句广告词就会想到海澜之家。当年海澜之家的广告之响,家喻户晓。不过近年来,海澜之家有点急功近利了。快速扩张,急于转型,都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海澜之家,依托于连锁零售的模式,主要销售男装,配饰等。2002年9月,董事长周建平在江阴成立了海澜之家服饰有限公司,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海澜之家慢慢发展成为具有数万名员工,总资产具有500亿元的海澜集团。

曾经“男人的衣柜”,遭遇中年危机,海澜之家该如何应对?

周建平先生曾获得多项荣誉称号,他是一位十分优秀的企业家,并且他还是一位劳动模范。2018年10月,周建平家族以43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2018年胡润百富榜第49位。2012年6月,海澜之家IPO审核失败,在此之后借壳上市。2014年4月11日,海澜之家正式上市。海澜之家在董事长周建平的带领下,公司从只有18名员工的小作坊成长为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服装企业。也是在2014年,周建平成为了江苏省的新任首富。

“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一句广告词深入人心,也道出了海澜之家的战略定位,主打男装的制作和销售。2002年初,周建平先生去日本进行服装市场的考察。环顾各大商场,唯有“优衣库”让周建平眼前一亮。无论是从优衣库的销售模式,所卖衣服的品种类别都令周建平为之心动。那时候周建平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个国内的“优衣库”。回国之后,海澜之家就此在江阴诞生。

曾经“男人的衣柜”,遭遇中年危机,海澜之家该如何应对?

新店一开业,人们就被这种有趣的,全新的购衣模式深深吸引住了。海澜之家的衣服颜色鲜明,多彩丰富,款式多样令人目不暇接,神人深深的沉醉于其中,无法自拔。商务正装,西装,休闲服装应有尽有。海澜之家的服装质量也是非常不错的。正应了海澜之家的那句广告语: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就够了。当年海澜之家可谓是非常火爆,盛极一时。仅仅一年的时间,海澜之家就在全国15个城市开了门店。截止2003年底,海澜之家已经拥有50家专卖店了,销售总额达到2亿元人民币。

海澜之家门店是由公司统一进行经营的,所有货品都是由公司总部统一配货。并且海澜之家有两怪:一是奉行“全国统一售价不打折”,二是自己不做设计。海澜之家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原始设计商(ODM)设计的,这种做法可以节约大量的设计成本。

曾经“男人的衣柜”,遭遇中年危机,海澜之家该如何应对?

海澜之家的“硬气”不仅仅只体现在“永不打折”上面。海澜之家大部分的货品都是赊账订来的,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给厂家货款。这样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有很大的一笔流动资金,可以用于投资或者资金周转。海澜之家除了赊账十分“硬气”之外,还会把卖不动的囤积货品再退还给供货商。海澜之家依托于这种模式发展到现在,无论是在销售模式和经营管理上都是领先于国内服装其他企业的。无论是门店布局,货品陈列,还有人员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在同行业内都是领先的。

曾经“男人的衣柜”,遭遇中年危机,海澜之家该如何应对?

不过海澜之家没有自己独立的设计,只依赖于ODM,会有很大的局限性。迅速扩张,但是没有独立自主的设计风格,没有好的产品,导致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不利于留住客户。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安于现状就等于慢慢倒退,终究是会被淘汰的,所以必然要寻求转型。海澜之家初期打造的是成熟男人偏商务风格的衣服,现在想转型开发年轻人的市场。找年轻的明星做代言,做符合年轻人的营销活动。其实,海澜之家做商务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急于转型,会损失掉原有的忠实客户,也并不一定会吸引到很多年轻人。所以急于转型,得不偿失。

曾经“男人的衣柜”,遭遇中年危机,海澜之家该如何应对?

其实还是海澜之家太过于依赖于ODM,很难再去做自主设计了。一个品牌没有自主的设计,仅仅依靠外部因素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毕竟利益面前没有永久的朋友。所以,海澜之家要慢慢摆脱对ODM的依赖,引进自主设计人才,拥有自己品牌的设计团队,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