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水之戰:楚國和宋國正面較量,結果怎麼樣?

宋國(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為公爵,國君子姓宋氏。共傳三十四君,享國八百二十九年。春秋時期,齊桓公去世後,齊國內亂時,宋襄公幫助齊公子復國,代替齊國作為盟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不過,在春秋時期,楚國不斷向中原地區擴張,這和宋國之間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其中,就泓水之戰來說,是中國東周春秋時期,公元前638年,宋國與楚國為爭奪中原霸主地位而發生的一次戰鬥。那麼,問題來了,在泓水之戰中,宋國和楚國巔峰對決,結果誰贏了呢?

泓水之戰:楚國和宋國正面較量,結果怎麼樣?

首先,就泓水之戰的起因來說,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約楚成王以及陳國、蔡國、鄭國、許國、曹國之君在盂(今河南省睢縣西北)會盟。不過,在這一次會盟上,宋襄公因為沒有帶領多少護衛,所以被楚成王挾持了。數個月後,在魯國等諸侯國的壓力下,楚國最終釋放了宋襄公。由此,對於宋襄公來說,自然不甘受楚之辱,於是選擇合衛國、許國、滕國三國進攻附楚的鄭國。面對宋國、衛國、許國、滕國等諸侯國的聯軍,鄭國自然難以抵抗,趕緊向楚國求救。楚成王在獲得這一消息後,選擇率軍攻打宋國,以此“圍宋救鄭”。

泓水之戰:楚國和宋國正面較量,結果怎麼樣?

在楚國大軍出動後,宋襄公立即從鄭國撤軍,並且在泓水(今河南柘城縣北30裡)迎戰楚軍,也即爆發了泓水之戰。在泓水之戰中,宋國的軍隊已先在泓水北岸布好陣勢,處於有利態勢,完全可以利用以逸待勞的機會來進攻楚國大軍。不過,對於宋襄公這位君主,依然遵守先秦時期“不排成打仗的陣列不能開始戰鬥”的觀點,所以在楚國大軍渡河之際及渡河後尚未列陣之時,宋襄公兩次拒絕了趁勢進攻對方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在戰國時期,面對楚國大軍渡河之際及渡河後尚未列陣之時,另外一方一定不會錯失這樣的良機。

泓水之戰:楚國和宋國正面較量,結果怎麼樣?

在錯失了進攻楚軍的良好時機後,宋襄公一直等到楚國大軍從容布好陣勢後才下令攻擊。值得注意的是,楚國在春秋時期是可以和齊國、晉國長期爭霸的大國。與此相對應的是,宋國在楚國面前,只是一箇中等的諸侯國。在軍隊數量和戰鬥力上,宋國軍隊都無法和楚國軍隊相提並論。所以,等到楚軍從容布好陣勢後,宋軍的進攻幾乎沒有什麼效果。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下,楚國大軍迅速反擊,從而擊潰了宋國大軍。在泓水之戰中,宋襄公還身負重傷,於次年去世,可謂損失慘重。

泓水之戰:楚國和宋國正面較量,結果怎麼樣?

最後,泓水之戰發生在齊桓公和晉文公之間的一個歷史階段。在泓水之戰中,楚國因為重創中原地區的宋國,加上晉國還沒有和楚國正面抗衡,所以楚國在中原的擴張已無阻力。在其後數年間,楚國勢力一度達到黃河以北。當然,等地晉文公重耳即位後,晉國實力得到增強,從而在城濮之戰中擊敗楚軍,這才遏制了楚國的擴張勢頭。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宋國來說,因為泓水之戰的失利,從而徹底成為春秋時期的二流諸侯國。也即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歷史階段內,宋國的存在感可謂越來越低了,並且因為夾在晉國和楚國之間,所以難以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