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這些常見的錢文書體瞭解下

文\十年集郵

古錢幣的錢文書體風格多樣,展現著中國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不少錢文還出自名家之手,極為珍貴。

今天,給大家好好講一講常見的錢文書體,瞭解下我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

01 甲骨文、鐘鼎文

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一種古文字。商朝人迷信鬼神,不論祭祀,戰爭,還是漁獵,農事等,都要向鬼神問卜,所得結果寫在甲骨上,成為甲骨文。


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這些常見的錢文書體瞭解下

甲骨文郵票


而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又稱“鐘鼎文”。商朝的青銅器上文字很少,西周青銅器有長篇銘文出現,記錄周代貴族分封,祭祀,戰爭等重大政治活動。

先秦錢幣的錢文書體是甲骨文和鐘鼎文,體現出中國古文字堅挺、古樸、自然之美。先秦時期文字尚未統一,諸侯列國均鑄有鉛筆,蟻鼻錢、布幣、刀幣上的文字,有繁有簡,風采各具。

02 小篆

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這些常見的錢文書體瞭解下

秦半兩


小篆也被稱為秦篆,形體偏長,筆畫勻整。秦“半兩”錢的錢文是小篆“半兩”二字,由李斯書。自秦以後,錢幣文字多用小篆,直到魏晉南北朝。小篆根據筆畫形態,分為懸針篆、玉簪篆等。新莽,就是那位西漢外戚王莽建立的新朝,新朝用的錢幣的錢文書體正是用懸針篆,筆畫如懸針,纖細精美。北周錢幣的錢文書體為玉簪篆,筆畫若箸,鹹肉勻稱。

03 隸書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這些常見的錢文書體瞭解下


隸書體的錢文出現在東晉十六國時期。比如,十六國時期成漢李壽鑄的“漢興”錢,面文“漢興”兩字用隸書書寫。唐代錢文中的隸書始於“開元通寶”錢,錢文由書法歐陽詢書寫。五代十國至北宋的錢文書體,也多為隸書。

04 宋體

宋體字是印刷行業應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字體,根據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為書宋和報宋。宋體是起源於宋代雕版印刷時通行的一種印刷字體。宋體字的字形方正,筆畫橫平豎直,橫細豎粗,稜角分明,結構嚴謹,整齊均勻,有極強的筆畫規律性,從而使人在閱讀時有一種舒適醒目的感覺。


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這些常見的錢文書體瞭解下

從南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的淳熙元寶開始,錢文逐漸統一為宋體字,骨秀神清,蒼古厚重。

好了,看完這篇,大家是不是對中國的錢幣文化更加有興趣了呢?歡迎持續關注十年集郵哦……


十年集郵,專業解讀集藏知識,專注分享集藏文化,是您收藏路上的點燈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