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在青州,一提到胡林谷,几乎无人不晓。不就是王坟镇的胡林谷吗?胡林谷我去过!似乎都能说出个一二三。

也常听有人说,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到底是为什么这么说?多数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一说道胡林谷是石河的源头,就更少有人知晓了。

之于我,先前虽三次造访胡林谷,但也只是走马观花,未曾深入了解这条神奇的山谷。

昨天,我有幸随一故乡胡林谷的老同学回访故里,才多少了解了一些典故,因而越发感觉这寻常山谷,其实很不寻常。

大凡这个季节,青州西南山区所有川谷沟壑,都会溪流淙淙。胡林谷自不例外。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我所知道的王坟有三个溜:仰天溜、西股溜、还有孙旺溜。孙旺溜就是胡林谷溜。

从孙旺桥向南到胡林谷有18个村,25华里。这是最南端的胡林谷村。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胡林谷里的村名也有趣。从孙旺村沿大石河而上,依次为:天井峪、田家庄、前河、卜家庄、杨家窝、河北崖、石岗头、王家场、陈家溜、赵家峪、小西崖、侯家古道、大处口、芹泉、孙家庄、梧桐湾、石头沟、黄连、最里面的村就是胡林谷。

在石头沟村,有两株参天古树,一曰流苏,一曰平柳,流苏俗称白蒯子,平柳也叫苍蝇柳。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看来平柳喜水,河边多有平柳林,王坟庙子杨集等山里溪流边很多见,记得在仰天溜里见过的两颗,也没有这棵大。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在这棵平柳的 旁边立有一碑,青龙泉,碑旁确有一井,估计是该泉。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平柳不远,十几步,就有一棵流苏,同样枝繁叶茂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老流苏的根部,看来需要保护了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两株老树相距很近,如两位耄耋老人在对话聊天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据说老树旁还有一棵古柏,文革时期被砍伐。想来真是可惜。

在石头沟的河边上游,公里边有个不小的瀑布,水流湍急,飞流直下。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路边野花盛开,但是,我多数不知道名字,不知道能否食用。老同学从小在这里长大,自然如数家珍,可惜我记不住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名字。对这个玩意儿印象挺深,红色的,颜色极鲜艳,拍照片特好看,当然更好吃,蜜甜里带点儿酸,比紫桑葚还好吃。这就是学名叫蛇莓的野草莓,深山里遍地都是,俯身可采。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不一会,就采摘到一捧。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汽车开到了胡林谷,久违的山村呈现在眼前。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村里的书记是我同学的五叔,自然我也五叔相称。从他这里,我才真正知道了胡林谷的大体情况。全村100多户,300来人。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这里人稀地广,资源丰富,盛产林果,品种繁多,山泉不竭,冬暖夏凉。村民过着安静和谐的幸福生活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我对五叔说,入伏以来,天气特别热,市区的燥热闷热使我前几天感冒中暑刚好,身体还有点虚弱。五叔骄傲地说,在这里凉快,晚上睡觉还得盖被子呢!真是山外山里两重天啊!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胡林谷的街道上都流淌着山泉水,到处是滴水的崖石,潺潺的小河,轰鸣的瀑布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村里的岩壁,因常年滴水,被雕刻得如奇石盆景,引人入胜。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我惊奇这大自然的造化,千姿百态,风情万种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老乡们垒的石堰墙也别有风味儿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村里的街道房屋全是石头的造型,让人感觉这里才是原生态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我去过王府街道(原来五里镇)井塘村,井塘的石屋多数已经废弃,而这里却家家都住这样的石屋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古朴简单的山村生活,悠闲舒适的人居环境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依山而建的房子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蜿蜒的村路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固有的墙根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墙内平房墙外楼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山村少不了石碾、石磨。有的废弃有的用。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这个堰墙下是个园子,园子里有块残碑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碑文虽残缺不全,但字也能清晰可辨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原来胡林谷曾叫“楜林崮”

胡林古的东边叫东长岭,这里可是不一般。三四人不能合围的大栗子树有十六七棵。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每一棵都枝繁叶茂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虽然半树枯竭,仍郁郁葱葱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据说,在山东地儿上,很难见到这成群的大栗子林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这位好心的马大姐,刚从25里路外的孙旺赶集回来,就领路同我拍这些栗子树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她说,这些树原来都是集体的,现在被各家各户购买了。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到阴历八月的时候,邀请我们去吃鲜栗子。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到时这里的栗子肯定好吃,现在的栗子树更迷人。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路过一片杏树林时她还说,这个季节正是摘杏吃杏的时候,可是今年倒春寒,把杏花都冻坏了,没结杏子。不然,可以大饱口福了。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胡林谷比别地方晚至少一个季节。这样,就能推算山外什么果实罢市了,胡林谷的果实刚采摘。

透过栗子树林,可见到胡林谷一角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千姿百态的栗子树

枝干苍劲,树冠庞大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栗子树下是曲折蜿蜒的山路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从长势看,预计今年栗子大丰收,祝福胡林谷的乡亲们有个好收成。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忽见村里有人买了棵香椿树,砍伐后,香椿树的截面渗出了红色粘稠的血丝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这年轮象眼睛一样,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关于胡林古的谚语:先有胡林古,后有青州府,到底怎么解释。当地有两种说法。

一曰,大明朝代,朱洪武灭杀山东人,官兵无孔不入,到处搜杀。行至胡林古,再也无村落,见一庵屋,以为能藏人,忽见跑出几只野兔子,随而放弃搜索,打道回府。其实,那庵屋里藏了胡林古的人,别地方的人都被斩尽杀绝,唯有胡林古人幸免于难。

当然,这是一个不可信的传说。但可见胡林古历史悠久。

另一说法是临解放那阵,益都县的前身益寿县,县WEI曾在胡林古办公。可能来这个说法是真实的。因为至今,当年的县WEI办公住所尚在。这就是当年县WEI大院的门口。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快到中午,主人忙碌着烧水做饭,烧水自然用碎木柴,炉子也是粗制的红泥小火炉----抱窝鸡炉子。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墙上当年的工分榜,是比较完整地历史记录,是很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灰土泥墙,虽然有点斑驳陆离,但还算清晰,这才是珍贵的原始档案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一个时代的符号

风门子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这不是蒸年糕时铺的蒲叶吗,没有想到这里就有这种树。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谷子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我的朋友“俺是胡杨”有个帖子中说,石河发源于仰天山周围,它的正源应该在胡林古,当地方言中,称山谷为“溜”,同一个溜里的村子,从方言口音到风土人情几乎相同,山里人多不远嫁,同一个溜里自然亲戚也多,因此出门在外,碰见同一个溜里的老乡,感觉格外亲切。山里的山谷如叶子上的叶脉,初看似乎杂乱,细看却有章法,有主干有分支,要想分清它们的关系,其实看山谷里的流水就行了,细细的水流流出山沟,跟别的溪流汇合,然后流到更远的地方,跟更大的溪流汇合,如此反复,直到形成汤汤大河。山里的村子,就像藤上的瓜一样,星星点点散落在河边。石河另两条较大的支流也发源于仰天山周围,一是西股溜的那条,另外是涝洼南溜那条,这三股河水大致呈“川”字形排列,在王坟村周围合为一股。石河流经整个王坟,出黑虎山水库后,这条河流成为青州临朐的自然分界线,顺流而下,左边是青州,右边是临朐。河水最后在弥河镇东南岭村前汇入弥河。

胡林古在王坟最西南,毗邻杨集,它跟杨集的岸青只有一山之隔,可以说鸡犬之声相闻。胡林古村民到杨集去赶集,只需翻过一座山,不过十华里,要去本乡镇最近的孙王集,少说也得二十里。这些村子,地理环境、植物分布、方言土语、风土人情都完全一样,但却分属于不同的乡镇,这么分也是有道理的,流经杨集的仁河也发源于仰天山周围,但它最终汇入淄河,属于另外一个水系。

为了探究石河的正源,午饭后,我们一行登山探源走进胡林古南面的山谷……

山坡的小路上都留着水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山谷里随处可见瀑布飞流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登此山,一路伴你矿泉水

路很远很深,没有五叔导引,还真找不到路。五叔说。山上很多中药材,这是沙参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山谷里有个老泉,常年流水,整个崖壁黑乎乎,湿乎乎的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想必这里冬天肯定是漂亮的高峰冰挂

继续登山,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陡崖峭壁,直入云端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历时3个多小时艰难跋涉,一路披荆斩棘,终于登上了山顶下部的泉眼,这里竟然就是石河主源头。回望登山路,一览众山小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这就是石河之源!!!!!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等高远望,群山巍峨,层峦叠嶂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雾里,远处隐约可见仰天山的摩云崮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看天色已晚,我们一行顺马散坡打道回府,身后就是笔架山,满坡金针花,黄得耀眼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黄芩开花了,不是黄花,反而是紫色的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黄芩花开了,黄芩花不开黄花,反而盛开着紫色藕荷色的花蕾,煞是好看。

太阳早已落山,已近傍晚时分,我们一行由山谷而上,沿山脊绕了一大圈,决定择路下山。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终于看到了中午出发时的胡林古村舍,此时看看手表,已经是下午7点,光线灰暗起来,我调高感光度,拍下了这张《俯瞰胡林古》,留个纪念。

算来,这次探源之旅整整用了5个小时。

f9e0fc7e41f155100dd7dae9.jpeg (151.97 KB, 下载次数: 0)

先有胡林谷,后有青州府——石河探源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