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校很多老師都不願意參加省、市教學技能比賽?

美蛙英語


參加這樣的比賽首先得是有足夠經驗的應變能力強的老師,比賽時沒有學生還好點,萬一主辦方給安排了一群學生,一個老師在陌生的課堂面對一群不瞭解的學生,課堂不太好掌控,首先備學生就做不到。其次,免不了被很多人品頭論足,說你的課講的怎麼怎麼樣,平時習慣了只給自己學生講,是以一種放鬆的心情去上課,有時候領導或者其他老師來聽課都覺得不自在,更別說參加比賽了,聽課的老師肯定會更多,心裡壓力免不了會大。甚至有可能會講砸。所以不是學校規定誰去參加是沒有人會主動報名的。


好未來小梁老師


能不能獲獎是未知數,付出的精力和時間太多。這就是很多老師都不願意參加省市教學技能大賽的原因。

記得二十幾年前,當時教學輔助技術還不先進的時候,朋友學校一位30多歲的女教師,參加市教學能手評選。她屬於特別認真的那種,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她天天耗在實驗室裡,琢磨自己的實驗。然後,一遍遍的打磨自己的課。

每次試講的時候,全組的老師都來聽課,聽完課,然後一起討論存在的問題,糾正。如此重複,大概一節課講了十幾次。整個年級的這堂課,她都包了,而且有的班級還講了兩遍。只要她試講,全組的老師都停下課來聽她的課。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成為了學校第1個獲此殊榮的老師。這可把校長樂壞了,大會小會的表揚。

後來他們組就形成了這麼一個作風,只要是誰出去講優質課,或者評教學能手,那麼全組的人一起向上陣,一起備課,一起打磨。參與其中的那個主角,說實話,真的被扒層皮。

有這樣的機會,其實只要是有上進心的老師,想評職稱的老師,都想去參加的。但是,有的老師很有自知之明,因為這樣的名額不多,要全組進行打分,優中選優,那麼他掂量一下自己不夠格,也就退出了,其實他的真心是羨慕的。

說實話,每個組裡被推出來參加省試,教學能力大賽的老師都是學校水平比較高的。在組裡的老師聽完試講課進行點評的時候,可以說每個老師都毫不留情,只說缺點不說優點。有時候看到這個主角老師,臉一陣紅一陣白,被打擊的非常窘迫。但是也不得不重拾信心,根據自己的不足繼續講,繼續試,直到達到理想的水平。

前幾天朋友學校搞了一此創新實驗,朋友也參與其中。修改實驗,配藥品,反反覆覆好多次。每次見到他時,他總是急匆匆的說,不行,哪裡哪裡又得改,老教師又提出來了。真的,不真正打磨一節課,那都不叫成長。

所以,在打磨課的過程中,老師們都知道其中的艱辛,大多數老師都不想參加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從學校推出去以後,到市裡參加比賽,能拿一等獎有難度。如果能推到省裡去,那簡直是撞大運。說實話,裡面也有潛規則的,比如哪科的優質課在哪個中學舉行,那麼,這個中學的參與這門課講課的老師有福了,肯定過。有時候公佈了的成績還能改,無語。

你所在的學校有沒有類似的情況,作為老師,你願意參加這種比賽嗎?你有沒有被黑幕過呢?


繆老師妙筆生花


在下江蘇人,19歲中師畢業,工作22年,在蘇北某市的區直小學教語文。參加過一次教育廳組織的全省小學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僥倖得了二等獎。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還是有點真實感受的。

第一,比賽磨人不假,但更磨心。教師要教好學生,除了師德、情操、信念,但還必須有紮實的能力與素養。上師範時,班主任說過一句話,至今記憶猶新:"好老師,必須厚臉皮。”全校選拔,全區選拔,全市選拔,全省大賽;專業知識筆試,課文誦讀,現場故事,粉筆字,即興演講,才藝展示,教案設計,課堂教學……一路走下來,除了比拼精力與體力,更比拼全面的綜合能力、穩定的應對心理。賽前,確實經常焦躁;但賽後,你會有浴火重生、精神得以拔節的開闊。更重要的,你會從骨子深處生髮出從容面對學生、課堂和教材的自信。千萬別不屑、不敢、不想,既然自己可以教好學生,為什麼這樣小小的嘗試卻不敢作些突破呢?

第二,比賽名次重要,但亦無關。既然是比賽,總會分出個123,關鍵看你有什麼樣的參賽目的。有人,可能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教學資歷;有人,可能是為了評選職稱;也有人,可能就是單一的為了展示自己。功利也好,理想也罷,都是可以理解的。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有一點是共通的:你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必然會得利。教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就是學生麼?這一點,想來毋庸置疑。論文可以借鑑他人,上課可以華而不實,基本功比賽作不了假的。


蟲國英雄


大學每年其實也有這樣的教學技能大賽,但身邊的很多同事都沒多大興趣參加。感覺這種大賽舉辦得沒有多少價值。為何會這樣說?我以自己為例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介紹一下我的教學履歷:2000年入職,至今一線執教已經近20年。教學水平而言:每門本科生課程生評教成績年年優秀。我校教務處組織的即將離校的畢業生調查問卷中,本人曾連續多年入選我院“講課水平最高的老師”行列。

但即便比較受學生歡迎,生評教成績很高,我這樣的老師去參加教學技能大賽,可能初試環節就會被刷下來。原因何在呢?



因為教學技能大賽不光是教學內容的考核,還包括教學技能的考核,比如形象、板書、教學儀態、普通話水平、PPT設計,教學語言(不能有口頭禪不能有口音說話要有板有眼還要抑揚頓挫),教學時間的精準把握(精確到一分一秒)……正是在教學技環節,很多老師會敗下陣來。



臺上一刻鐘,臺下十年功,要拿到教學技能大獎,老師們比賽前反覆的練習不可或缺。練習環節,不僅要反覆潤色講課文字稿,把整個講稿背下來;還要對著鏡子練習各種表情、聲音、手勢,這些在比賽的時候都是考核的重點。把這些都練到滾瓜爛熟,參賽的時候參賽老師現場“表演”一下即可。表演發揮出色,則有希望拿個一等獎,表現發揮失常,就是安慰性質的三等獎,優秀獎等。

不知道中小學如何,現在大學為了降低這種教學技能大賽的“投機性”,在教學競賽環節提高了難度,比賽的時候讓參賽老師把一門課的課件全部帶過去,評委隨機抽取章節,參賽老師現場講授演示。此項改革意在減少形式主義的成分和降低投機性,提高對老師真實授課水準考察的精確性。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老師同樣可以犧牲週末包括寒暑假的功夫把整個課件的文字稿背下來。說實話,這樣考察出來的結果,真實性又有幾何呢?

這樣標準的考核,發生以下事就不奇怪了:有的老師,學生評價口碑不高,卻能拿到省部級層面的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二等獎。



作為一個執教多年的教師,我自己對教學的定位是:教學過程應該是開放的,在課程的整體知識框架下老師們根據學生反應,和學生的現場互動而即興發揮,收放自如的一個過程。尤其是大學課堂,教學的真義不在於外在的精緻典雅與循規蹈矩,更在於課堂的靈魂,能否啟迪學生的思想和智慧,鼓勵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源於與“重形式”的這種教學理念的深層齟齬,出於對繁瑣的備賽環節的反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心理,還有教師自身無法客服的侷限性(口音,板書、教態等),老師們不願意參加省、市教學技能大賽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孫衛華


我簡單一點回答,把老師分為事業穩定期的老教師和步入教師行業不久的新教師。

老教師:

1,我已經很好了,年年成績也不錯,培訓?比賽?有意思嗎,新人愛誰去誰去(無慾)

2,那東西跟上課實際都不是一回事,看著新穎,實際脫節,準備還麻煩,不適合我(不屑)

3,取得好成績沒啥,要是得個安慰獎多丟人(不值)

4,自己啥水平自己知道,還是不去丟那個人了(不敢)

新老師:

我行嗎,我再準備準備,這次先不去了(糾結)


知心的大叔


當然了能參加省市級教學技能大賽,說明教學水平確實高,這不可否認。但這種教學能作為常規教學麼?我們每堂課能去那樣對待麼?那一節技能展示課可是花費很大精力準備的,帶走表演和觀賞性質。什麼是常規教學?常規教學就是目的性非常直接的教學,一傳授知識二傳授道理。老師設計的一份教案,面對不同的班級他的授課語言組織都不一樣,因為老師只要吃透教材,那麼本節課的要點和大綱就在心理,他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堂情況,因勢利導,隨機應變,這如做散文一樣,形散而神不散,最終達到目的,這也是駕馭課堂能力。請問,任何展示課能這樣麼?教師敢隨意改變已經設計好的課程麼?


零下166778548


這確實是個現實情況,以我們學校為例,首先各學院組織,我們學院因為老師們都不想參加,所以專門出了個政策,新到校三年之內的老師必須參加。

我們這是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省裡組織的,如果獲得省一等獎或者二等獎,評副教授時二等獎可以頂一條腿(相當於專著),評教授時一等獎可以頂一條腿(相當於專著),這已經是很優惠的條件了,可是老師們還是不願意參加,反正我是從來沒參加過。

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下面來分析一下,

第一,名額有限。全校所有專業分文理選出兩個老師,這兩個老師從每個院第一名老師選出,競爭還是很激烈的,到了省裡就好了,只要差不多,一般也能評個三等獎。

第二,有可替代性。得不了這個比賽的一二等獎沒關係,自己寫本專著就可以了,一般博士畢業論文再加上近年發表的小論文,整理一本專著還是不太困難的,當然,出版一本專著要花一些錢(科學出版社要六七萬,西交大出版社差不多四萬,這都是國家級出版社),不過為了評職稱,這筆錢該花還是得花。

第三,比賽本身可能形式大於內容。真正的教學要有老師的即興發揮,有老師和學生的良好互動,是在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下達成的。而教學比賽呢,有各方面的限制,對時間有限制,對板書有限制(板書不好很影響得分),內容也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在下面不知道準備了多少遍。下面聽課的全是評委,老師是表演而不是上課,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從何而來?這樣選出來的老師真的是講的最好的,至少從我們系院的現實來看不是這樣。為了一個比賽老師得精心準備多長時間,在日常教學中老師能做到嗎?

第四,公正性也不一定能得到保證。

所以,我覺得各種教學技能比賽形式大於內容,起不到促進教學的作用,更好的做法是讓老師安安心心教學,畢竟,什麼也不做比起副作用要強。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我參加過市裡的比賽,真不是表演課,但磨課是有的。之前只和學生見過一次面,十來分鐘,告訴學生上哪個內容,做好預習就這樣。至於名次是不是內定我不知道,抽籤時是看到有別的老師與評委打招呼了。不過,一個個評委也不認識,最後得了一等獎。


素顏184032112


什麼是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身正為範”基層老師,教研,教研短時間能有什麼成果?不過是湊合!老師發論文,短時間能寫出什麼,有多少是東抄抄西抄抄,耗費時間,還得自己出錢發表!不羞嗎?老師示範課,一遍一遍一遍一遍又一遍的上同一節課,講相同的話,老師比演員都演得好!!!就是名利場而已,真正偉大的是默默無聞教書育人的老師!!!看一個老師的業績就應該看他的學生們


用戶58833811


哪裡是不願意參加,實在是沒機會參加,我們學校500多人,要想參加縣市省各級教學比賽,要過五關斬六將,層層篩選,那叫一個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