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究竟有什么差别?

AEIC学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教师招聘中提出了海外学术经历的要求,有的甚至明确要求在海外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很多人会奇怪,到底海归博士比本土博士好在哪里呢?


我个人在高校从事教师招聘工作近10年,遇到过几百个博士,有本土985、211的博士,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归博士。从面试和入职后表现来看,海归博士与从未出过国的本土博士相比,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还是国际化的问题。国际化并不是大家想的崇洋媚外,外国的东西就是好,国际化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无国界的开放交流。海归博士在学术视野上普遍更开阔一些,一个在美国上学的博士,也会常常和欧洲、亚洲等高校的学者交流,参加国际会议的频次也远高于本土博士。总的来看,国内高校在国际化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当然,因为一些限制,也不可能提升到欧美那种程度。这也是我们要不断把人才送出去交流的原因。

第二是学术沉淀的问题。前些年,国内高校有一阵论文热,论文数也达到了世界第一,很多本土博士的论文数,特别是sci论文数也是飙涨。但与之相反的是,海外博士的论文数普遍不多(博士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个位数,博后会多一些)。我同事的老公在美国念的博士,学术水平很不错,但就是论文太少,来学校应聘时比较吃亏。而实际上,他的导师是两个二区期刊的主编(机械学科,二区已经很高了,还是主编),但他的导师不让他们随便发论文,更不会随便让学生在他主编的期刊上发论文,因为导师更在乎名誉。所以,最后能发表的论文,都是经过长期沉淀的高水平论文。

第三是学术圈子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算是上面两个问题的综合。目前,除了一些关乎国家战略的核心领域,大部分科技领域仍然是以欧美为主导的,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在国际上都不太有发言权。而学术评价,有掌握在这些有发言权的专家手中,就像上面说的那位。作为他们的学生,自然是占据着学术的制高点,做着最前沿的研究,做出来的成果也更容易得到认可。

不过总的来说,这些年可以看到,国内博士的水平也在提高,一方面是国内的导师开始进入国际舞台,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导师在人才培养上有的一定改善,国内的科研条件也有明显提升,很多都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国内优秀博士的科研表现也完全不输海归博士,像清华的万蕊雪,纯本土博士,三年发了5篇science。只要土壤合适了,人才就会自然生长。

说到这里,其实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大家忽略的重要原因:欧美国家名校的数量是我们远远不能比的,世界前一百名里中国也就两三所,而美国能占到一半,假设一下,送一百个学生去美国,分别读美国前一百的学校。再送另一百个人在国内,分别读国内前一百的学校,那么,美国博士中至少有50个人拥有一流名校教育背景,而国内博士中只有2、3个能与之抗衡。而我们送出去深造的博士实际上比这个比例更高地集中于国际一流名校,而且他们原本就是国内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因此,拿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这两个群体来比较,本身就是不是很公平。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回答,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


高校人才真经


咱们在这不讨论文科博士,就是那种可以买个文凭的博士。咱们就说说货真价实的理科博士,不说个案,从统计分析来看,洋博士比土博士还是强些,尤其是一些专门引进,掌握了特殊技术的洋博士。且不说现在各个大学招聘学术带头人,条件之一是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就看当前中科院各研究所的课题组长,基本都是洋博士。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本土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落后的还很多,比如医药开发,仔细看看,中国原创开发的新药屈指可数,几乎所有的化学药物都是仿制品。前些时候发生的中兴事件也说明一些问题。在科技落后的现在,洋博士必然强于土博士。


用户5900370817388


985大学理工博士不比外国留学博士差,我和留学博士工作很长时间,能力不好在哪里。国内985理工博士动手能力蛮好。


手机用户50359137424


并不是能力上的差别,而是利益的差别,熟话说无利不起早,学校和单位招聘人才的目的都一样,就是给自己带来效益。

以高校为例,高校招聘博士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在各种评比中的综合实力,具体体现在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发表论文的数量等等,而国家政策对海龟的支持力度更大,基本带上海龟标签都有各种专门项目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也更容易中,海龟在国外的人脉更多,而高水平的论文都是老外办的,他们同等条件下,海龟发表论文挂个老外的名字更容易中,以及国外科研水平比国内高,发高水平论文也容易,就像海龟是站在姚明肩膀上投篮,本土博士站在潘长江肩膀上一个意思。这样带来后续的滚雪球效果,越做越好。

总结意思就是,海龟能给单位带来更多收益,领导就会得到更多政绩,而领导又管招人,就是这么个因果关系。

如果国家风向一变,国家项目重点支持本土博士,马上就反转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所有现象的根源都是利益问题,我是名侦探顺才。



李顺载


現在用人单位很现实,无论你是海归还是土博士,你都要拿科研成果说话,没有成果不受人待见。拿名头说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要有干货才能吃的开。


错对53104878


本土可能出现翟天临这样的,海龟名校的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野鸡大学除外!


西窗旧主


在外面混得好!回来做甚?!海归真不如土鱉!


文笔峰3


与海外名校的博士相比,国内博士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导师不如人家,试验条件不如人家,经费也差的多,学朮氛围更是比不过,几年下来,必然成为两个不同层次的群体。


明宇晨来了


去问问海龟博士的工资和经费一目了然


男主人52156934


分不分国内外没用,要看是什么学校的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