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縣職業中學2018年度質量報告

鎮巴縣職業中學始建於1988年, 2002年整合全縣職業教育資源成立了鎮巴縣職教中心,是鎮巴縣唯一的全日制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學校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砥礪出“勵志·競技”的校訓,孕育了“立志進取,勤學苦練”的校風,形成了“文明、守紀、勤學、進取”的學風和“敬業、奉獻、求精、愛生”的教風。學校充分發揮縣級職教中心的綜合功能,堅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為本縣及周邊縣市培養了近萬名畢業生,有效解決了本縣“兩後生”升學和就業問題。近年來,學校發揚“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辦學傳統,弘揚“民主和諧、求真務實、開放創新”的精神,不斷拓寬辦學渠道,提升辦學效益。確立了“高考技能兩手抓,升學就業兩不誤”的基本思路,在保障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的基礎上,加強文化基礎教育,基本實現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基礎、創業有保障。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中等職業學歷教育、中職學生升學教育、社會勞動力技能培訓三大職能為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指導思想,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形成了“能吃苦、樂奉獻、不服輸、勤鑽研”的人才培養特色,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辦學效益顯著提升,為鎮巴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自身的力量。先後被授予陝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陝西省“六五”普法先進單位、陝西省“最美校園”、漢中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漢中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漢中市文明校園、漢中市綠色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優秀學校等80多項榮譽稱號。

為了打破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進一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縣委縣政府決定將鎮巴縣職業中學整體搬遷,新校址位於涇洋街道辦鹿子壩村,規劃總投資1.14億元,佔地104.8畝。該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後,學校將能容納3000名全日制學生在校學習,培訓能力將達到10000人次/年,實現高中階段普職大體相當、各類培訓不出縣的目標,確保每名初中畢業生都能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為鎮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人才基礎。

1. 基本情況。

1.1規模和結構。鎮巴縣全境總面積3437平方公里,總人口28.9萬,轄19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160個行政村、23個居民委員會。鎮巴縣職業中學是全縣唯一的公辦中等職業學校,校園佔地面積2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890平方米,綠化面積5100平方米。學校建有教學樓、綜合樓、實訓樓、學生宿舍樓和餐廳樓各一棟,整個校園佈局合理,建築符合規範,功能基本齊全。學校現有學歷教育在校學生1348人,其中高一年級582人,高二年級421人,高三年級345人,開設計算機應用、計算機平面設計、焊接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學前教育、旅遊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等8箇中職學歷教育專業,設30個教學班。鎮巴縣境內有一所普通高中,近年來,普職招生比例大體在2.1:1左右,職教招生人數逐年增加。

1.2設施設備。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1.31萬元,與上年持平;生均實訓實習工位數0.48個;圖書室圖書總冊數67000冊,比上年增加2000冊,增長率為0.3%,生均紙質圖書50冊。

1.3教師隊伍。學校有教師84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比上年增加5人,生師比為16:1,專業課教師40人,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32人,佔專業教師的80%。本科以上學歷73人,佔專任教師人數的90.1%,碩士學位6人,佔7.4%。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18人,佔教師總人數的22.2%。

表一:學校基本信息表

2. 學生髮展。

2.1學生素質。學校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素質教育戰略主。一是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為育人理念,教育學生樹立為國家強盛和人民富裕做貢獻的理想,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二是加強德育活動課程建設。按照國家規定的德育課程,不斷完善德育內容和要求,改進德育方式方法,定期開放德育活動基地,舉行體育比賽、運動會、藝術節、讀書節、道德講堂、傳統節日紀念活動,寓德育於實踐教育、體驗教育、課堂教學之中,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完善德育督導評價標準,建立全員育人制度,形成人人育德、課課育德、處處育德的新機制,對畢業學生進行德育考核,德育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能畢業;四是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學校按照《鎮巴縣職業中學學生畢業條例》和《學生操行考核與評定辦法》等規章制度,將學生素質發展情況納入日常管理的各個方面。為給學生的特長髮展搭建平臺,學校積極開展各類學生社團活動,每個學生社團都有專門的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開展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學校嚴格按照上級部門有關課程設置的規定,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科任教師遵循教學規律、堅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核心,紮實認真做好常規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2018年學生文化課、專業技能、體質檢測合格率分別達到80.6%、97.5%、95%。

2.2就業質量。學校與多家企業簽訂了安置就業協議,基本實現訂單式培養模式,2018年畢業學生356人,其中安置就業352人(含230人參加高考上大學的學生),就業企業工作環境好,管理規範,薪資待遇好,崗位對口率達到85.8%,比2017年高出0.8個百分點,初次就業月收入達到3500元,比2017年高出150元左右。

表二:學生髮展情況分析表

3. 質量保障措施。

3.1專業佈局。為切實提高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該校按照“圍繞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而‘轉’、跟著產業調整升級而‘走’、結合企業人才需求變化而‘變’”的工作方針,主動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研究地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打造以計算機應用、計算機平面設計、電子技術應用為主的信息技術專業群,建立焊接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為主的中職技能專業群,多方協調,尋求幫助,打造以學前教育、旅遊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為核心的現代服務專業群,目前建成了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為省級精品專業,計算機應用、學前教育為地方優勢特色專業,電子商務專業與江蘇省通州中專合作辦學專業。在專業設置上該校注重靈活,長短結合,除竭力辦好學歷教育專業外,還開辦了烹飪技能、農村實用技術、電商服務、電子裝配等短期培訓專業。學校鼓勵中職畢業生繼續升學,幫助一大批學生圓了大學夢。

3.2質量保證。加強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學校大力開展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建立完善了專業建設領導小組和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計算機應用、學前教育完善了“雙平臺,階梯式”人才培養模式,計算機平面設計進一步加強建設“實訓室+工作室+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汽車運用與維修、焊接技術應用逐步完善“崗位一體,工作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電子技術應用、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形成了“工作導向,崗位培養”人才培養模式,電子商務直接引進東部成熟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深入行業企業學習調研,制定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化課程體系改革,構建了8個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優質核心課程5門,建成校級精品課程7門;推進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實施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學做一體等教學模式和教師、學生、企業、社會“四方參與”的多元評價模式。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3.3 落實教師編制,教師培養培訓情況。

學校認真實施師資隊伍建設規劃、骨幹教師培養計劃和專業教師體系建設方案,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各類教育培訓。2018年,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了全員崗位遠程培訓和校本研修遠程培訓,培訓參加率達100%,培訓合格率達100%,選派了5名教師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全國中職師資培訓基地參加培訓,通過蘇陝協作項目選派2名校級領導和3名中層領導到東部發達地區培訓,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通過培訓大大提高了教師業務素質。2018年,學校共有教職工84人,其中中高級教師53人。學校注重師德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是狠抓教職工的師德師風建設,認真落實師德師風承諾制度,制定了《師德師風建設基本要求和考評辦法》,嚴格考評、獎罰兌現。二是通過平時學習、以會代訓、集中學習培訓等形式,轉變教職工觀念,增強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危機意識;三是廣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從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教師的培養工作,教師培訓工作有計劃、有目標、有措施、有經費保障。學校採取了在職進修、業餘自學、網絡培訓、傳幫帶等形式培養教師,提高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2018,學校共有8名教師獲得各類表彰獎勵。

4.合作辦學。

4.1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學校健全了校企合作管理機制,成立了校企合作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辦法》等校企合作專項制度,加強與本地及發達地區企業進行合作,與企業簽訂安置就業協議。2018年,學校共與6家本地及外地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辦學機制,定期選派學生到企業實習,選派教師到企業實踐,企業給學校留下固定實習崗位,有專業的實習指導教師。校企合作的大力實施,有效提升了教師實踐能力與專業教學水平,學生專業知識與崗位能力,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滲透融合,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贏”。

4.2 學生實習情況。學校嚴格按照《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有關要求組織學生參加實習實訓。2018年該校共有421人到企業參加實習。

4.3 集團化辦學情況。學校是漢中市職業教育集團理事單位,與洋縣、西鄉教職中心組成了漢中職教集團東部聯盟,2018年參加集團內交流活動共3次,集團化辦學機制可行,運行狀態良好。

4.4 校校合作。2018年,學校認真履行與陝西省電子信息學校、陝西省商業學校等優秀中職學校簽訂的合作辦學協議。加強與江蘇省通州中專的合作行動,與通州中專互派領導學習交流,通州中專選派專業教師到學校指導教學,學校選派專業教師到通州中專跟崗學習。

4.5農民培訓基地建設情況。2018年,經省教育廳批准,學校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漢中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建立合作關係,共建高校農民培訓基地。根據共建計劃,每年將有近1600人次農民接受學歷教育和免費非學歷培訓,免費技能培訓能夠有效提高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幫助其提高就業本領和創業能力,促進就業和自主創業,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5. 社會貢獻。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辦學質量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高,服務社會、貢獻社會的能力明顯提升。

5.1技術人才培養。

學校現有學歷教育在校生1348人,年均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輸送中級技能人才400人以上,已成為地方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2018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8.8%,畢業生雙證率達93%,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達96%,畢業生平均月薪3500元以上,技術人才的培養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5.2社會服務。

學校充分發揮職教中心綜合功能,依託技能鑑定培訓基地、技能鑑定考試考點,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供職業技能鑑定考試服務,依託高校農民培訓基地、全民學習中心,積極開展農民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免費培訓工作,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2018年,舉行各類培訓班50多期,共有4000餘人次參加了培訓,面向社會開展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280多人次,為區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5.3對口支援。

學校全日制學歷生中,農村學生超過99%,學校為使他們學好技術,掌握脫貧致富本領,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2018年,學校有126名農村戶籍畢業生順利走上了工作崗位,230名農村戶籍學生考入大專院校。此外,學校協調相關部門,統籌推進各類技能培訓工作,開展了各類培訓共期人次。全日制農村戶籍畢業生和農村勞動力培訓學員順利實現就業,對於服務“三農”、脫貧攻堅、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都起到了很大作用,為實現脫貧致富做出了貢獻。2018年是鎮巴縣脫貧攻堅的衝刺之年,鎮巴縣職業中學認真履行社會職責,對口包扶平安鎮兩河村,選派1名黨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1名教師擔任駐村工作隊長,2名教師常駐包扶村,21名教職員工分別包扶10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包扶該村貧困戶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有望按期脫貧。學校嚴格落實教育精準脫貧政策,2018年秋季,該校教師分別與228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建立了一對一幫扶關係,通過幫扶,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在校學習狀況良好。

6. 政府履責。

6.1經費保障。2018年,學校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財制度,嚴格執行預算、厲行節約。實行收費公示制度,財務人員認真搞好財務核算,工作中能嚴把財務關,克服困難,嚴控資金支出,資金力求用在刀刃上。經費落實到位,2018年上級共撥付各類經費487萬元,生均3612元,撥付校園整體搬遷建設項目資金2000萬元。

6.2政策措施。縣委、縣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將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作為今後一段時間的重要工作,教育體育局將協調普職發展納入年度計劃,嚴格限制普高招生人數,落實職高學生優惠政策,落實教師編制,保障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鎮巴縣職業中學整體搬遷項目推進順利。

7. 特色創新。

學校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結合學校特色和本地實際情況,在保障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的基礎上,加強文化基礎教育,走“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人才成長之路,引導學生參加高職單招考試,使學生畢業後繼續接受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2018年,學校共有230名學生參加高職單招考試,上線率100%,其中68人上本科錄取線。

8. 學校黨建工作情況。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圍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重點內容開展黨建工作。2018年學校黨支部主要圍繞“思想奠基·黨性塑造”工程和深化“激情、乾淨、超越”作風建設,狠抓“七個過硬”,按時召開主題黨日+活動,深入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經常組織教職員工學習政治理論和法律法規,開展黨員承諾書、硬筆書法比賽和“創佳評差”、網上各類測評等活動。2018年,培養優秀青年教師二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學校黨支部1人被省教育廳表彰為優秀黨員,全年無安全事故、集體上訪和聚眾鬧事等現象發生。

9. 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9.1存在問題

9.1.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夠,企業深度參與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積極性有待提高,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長效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9.1.2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改革還需要繼續深入推進,還需下大力氣進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9.1.3師資隊伍的數量、結構、質量與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師資隊伍素質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教師需全面到企業參加實踐。

9.1.4 與東部發達地區中職學校交流合作機制已經建立,交流合作深度還需加強,利用蘇陝協作平臺,加強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優化辦學條件。

9.2對策建議

9.2.1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長效機制。

9.2.2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9.2.3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長效機制,繼續強化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加大企業兼職教師的招聘力度,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9.2.4加大對實訓基地建設的投入,不斷添置、更新實訓設備,對實訓場地進行模擬生產線改造,滿足學生實習實訓需要。

9.2.5 充分利用蘇陝協作平臺,加強與江蘇省通州中等專業學校的協作,引進東部先進的職教理念和管理模式,選派管理人員和專業教師到通州中專掛職學習,與通州中專合作建設現代服務專業群,引進東部成熟的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