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怎么死的?真的死了吗?

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李自成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达,坚守不战。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取避战的作战方式,经邓州、襄阳,入湖北,“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四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五月在江西再败,后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带着少数人马的李自成与忠于明朝的农民程九伯肉搏,一度坐在后者身上,但李的刀被血渍和泥水黏在刀鞘里,程的伙伴就用铲子攻击李自成的头致死,尸首不知何处。《绥寇纪略》则记载李自成在通城县九宫山上的元帝庙内,被乡民用锄头打死。自成战死后,农民军悲怒交集,立即扫荡九宫山区,对当地民众予以报复性打击。李自成死后,其余部不下四、五十万人,分两支进入湖南。一支由郝永忠、刘体纯等率领抵达湘阴,共十余万人;一支由高桂英( 李自成夫人 )、高一功、李过率领抵达常德,约三十万人。”吴三桂为了斩杀高桂英,进入澧州境内后,见人就杀,见屋就烧,甚至跳入池塘,躲在荷叶下的人也都被其部下照荷叶一刀,不能幸免,尽遭涂戮;复兴场、谢家塔等集镇都被焚烧殆尽,谢家塔则烧了七天七夜,依然余火不灭。然而,《明史》却记载,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城(不同于通山)。大顺军余部称李自成为先帝,其妻高氏为太后,李锦推举李自成三弟李自敬为首领。

另说李自成兵败后脱逃,在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削发为僧,名奉天玉和尚,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圆寂于该寺。又说李自成隐居到甘肃兰州青城。何璘《书李自成传后》曾记载:“李自成实窜澧州。因旁询故老,闻自成由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奔澧(今湖南省澧县),其下多散亡,至清化驿(今澧县境),随十余骑走牯牛坝(今临澧县境),复弃骑去,独窜石门夹山寺为僧,今其坟尚在云。”《湖南通志》载,何璘号十樵,系宛平举人。在乾隆十一年(1746)调任澧州知州,因修澧志,得九溪卫教授孙某所告,谓石门夹山寺已故和尚奉天玉即李自成,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和考证,撰写《书李自成传后》一篇,以纠正《明史》李传所记。根据湖南常德人周新国、周波所著《武陵藏珍-沅澧流域历史文化图说》一书及书中收集到的流散在澧水流域的文物说明,何璘所记“李自成禅隐夹山寺”应是可信的。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石门夹山风景区夹山寺清理了奉天玉大和尚墓,经专家考证奉天玉大和尚即为李自成,并在墓葬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陵园。1993年10月28日全国李自成学术研讨会在石门召开,会上肯定李自成兵败禅隐夹山寺,化名奉天玉,并圆寂于此。

但后来也有文章指称,1979年后通山与石门两地相互争夺李自成安葬地,是经济利益所致,其论据也是以此为目的编造而成。另有一说是奉天玉和尚比较可能是李自成的弟弟李自敬。

湖北省东南的通城县和通山县各有一座九宫山。《明史》、《乾隆御批纲鉴》、《绥寇纪略》皆记载李自成死于通城县。1955年,通城县重修李自成墓,郭沫若题写墓碑。通山县一名教师引当地程氏族谱,得出李自成死于通山县九宫山的说法。此说,得到郭沫若在内的众多学者支持。郭沫若声明注销原题词,迁移墓碑。目前中国大陆主流观点认为李自成被杀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在通山县九宫山牛迹岭的一处清代无名墓葬,被认为是李自成墓或李自成部将墓地。1988年,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季北略》持此说法。丁玲自称李自成后人,也持此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