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为什么还在用70多年前的装备?

哨兵ZH


下图是越南现役的几种苏联的老古董,分别是:T-34中型坦克、SU-100坦克歼击车、ZIS-3型76毫米加农炮,这3种武器都是二战时期定型并大规模装备苏军的装备,到现在仍然活跃在越南陆军。

其实这些装备自己不会坏,要是保养得当再来70年都没有问题,但是能用不代表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美国虽然也有M1911手枪、M2重机枪这类“老爷”辈的武器,但是他们是一直生产并且现在依旧能满足需求,这和越南那些70年前出厂的“老爷”坦克火炮有很大的区别。事实上越南尽量减少他们的使用频率,特别是ZIS-3火炮,因为火炮身管有寿命,打一发减一发寿命,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走走场子以保留寿命,否则会炸膛的。下图为M46式130毫米加农炮,这是1952年开始装备苏军的火炮,现在也是活跃在越南陆军。

说白了越南没钱也没有技术,换不起也造不起,想要维持现在东南亚“小霸王”的位置只能把这些苏制装备继续超期服役,否则连数量都没有那么真的就完了。到现在越南陆军唯一更新的坦克就是最近到货的T-90S,总订单数54辆,而之前装备的是50-60年代的T54/55坦克,这几十年来确实没有什么更新,只是在不断改装老坦克。下图就是改进后的T54/55,但是这些改装并不是越南独立完成的,而是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帮助。连坦克改造升级都完成不了,更不要说独立设计生产现代化的坦克了。

越南这个国家的军事工业实力基本为0,武器对国外的依赖程度超过95%,只能满足部分轻武器的自产和保障能力。就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ZIS-3型火炮,实际上越南根本没有生产身管火炮的能力,所以才一直这么省着用。下图为炮管内部的膛线,实际上生产炮管要涉及到冶金、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多个方面,首先一个优质合金钢就能把越南卡死,炉外精炼、电渣重熔,之后还要经历钢锭锻造、粗坯精锻、热处理、超深孔钻、拉膛线等多个工艺,如果炮管内膛有哪怕一个裂纹都会炸膛。说白了全世界有能力生产火炮的国家不超过20个,越南并不在这里面。

上面仅仅是火炮的炮管,生产坦克除了冶金、热处理、机械加工这些之外还要有化学、电子等方面的基础,就越南现有的教育水平都无法培养出相关的技术权威,更不要提独立设计和制造坦克了。毫不客气的说越南现在连印度的拼凑能力都没有。下图为越南的“科研成果”,他实际就是把70年代缴获的美制M109型105毫米榴弹炮安装在俄制乌拉尔卡车上,这就变成了越南自行研制的“车载自行榴弹炮”

既然没钱那就买呗,很遗憾,越南也没有这个经济能力。现代战争所使用的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是价格也是疯狂上涨,1架三代重型战斗机的价格配置在5000万美元以上,而越南没钱只能买“割阉”的。90年代购买的俄制Su-27战斗机连GPS导航都没有,都是越南飞行员自己掏腰包买民用版临时对付,而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几乎被完全割掉,只能用于对空。越南的GDP在2017年只有2175亿美元,还不够中国一个省多,最近这些年购买的“基洛”级潜艇、“猎豹”级护卫舰等新装备还是靠“军队经商”赚来的,他的国防预算只够维持自己50万军队的正常开支。所以其实越南连买的钱也没有多少,刚买的54辆T-90S可以说杯水车薪,因为越南有超过1000辆各型坦克,只能在与泰国面前保证不全面占下风而已(泰国有不少从中国引进的VT4主战坦克)。

当年所谓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一度认为自己真的很厉害,侵占柬埔寨老挝后妄图“北上”,结果被打回原形。而这个国家自二战以来一直到90年代全都是在打仗,打来打去耽误了自己的发展,到现在越南在军事工业方面仍是“白纸”,以后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才行。


雏菊西瓜Peterpan


想买,买不起;想造,不会造。所以,只有将就着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