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西街

平江縣城西街,創建於唐元和四年(809),至今整整1200年曆史。

唐元和四年,昌江縣治由中縣坪下遷20裡建在鶴嶺。五代後唐,改昌江為平江,縣城仍舊。元代升縣為平江州城。明代洪武初,又改州為縣。西街仍屬平江縣城。縣城民國36年才定名為漢昌鎮。1950年改漢昌為城關,西街正式成為平江縣城關鎮西街。

縣城在唐代初建時有無城牆和城門?無考。有詳細記載的是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知縣劉廷重創建四門,曰康阜、時和、迎恩、惠濟。門各有樓,西為迎恩門。正德七年(元1512),分巡僉司陳良珊,嶽州府同知閭鎧築東西南三面城石基,周長1980餘米,工未竟而去。隆慶元年(1567),分巡副使施篤臣、知縣夏子諒勸諭紳士、富戶倡眾捐資建城牆。當年7月開始,第二年竣工。城牆高5米,周長5115米。並建有七個門樓:東門為寅賓;南門為文明門和小南門;西有澄清門和小西門;北曰迎秀門;東北曰便糧門。77年後,即崇禎末年被寇毀壞。清順治十三年(1656),山洪沖決城垣,門樓盡倒塌。康熙十三年,吳三桂遣黨踞城,挖壕築壘,城基又壞;十五年大水再衝,故址蕩然無存。以後歷屆知縣想修,因工費浩繁,只能望城興嘆。

當時的縣城比現在的老城區小。東頭的寅賓門在正吉藥號東側小巷處,現有“城門口”其名;南頭的文明門在景福坪北口處,小南門在婦幼保健院以南。迎秀門在鐵爐巷口,便糧門在金華菜市處。

清朝縣城有九條街:上西、中西、下西、東、南、北、十字、玉帶和三德。西街佔了四條。十字街至月池塘為上西街;月池塘至花溪巷為中西街;花溪巷以西為下西街。這三街名一直廷續至今。這三條街加起來,當時長度最長。另外,還有玉帶街,在月池塘,呈環形。後因天災戰亂全毀。民國出生的人大都不知其名。清雍正前,全城街面都為泥築。雍正二年(1724),才鋪石板。

西街不僅佔了全城街道的九分之四,下貫坪還有個地名叫老醬園。過去都是坊店合一,前面設店,後設作坊,自產自銷。醬園不可能單獨設在冷靜的地方。可見,下貫坪一帶曾經也是商業街。因此,明清時期,說西街商貿繁華,是縣城的經濟中心,一點也不為過。

西街的商業繁華是由其天成的地理位置決定的。縣城東南北三面環水。進東街靠木架橋和浮橋過往;進南街靠木船擺渡,遇大水則收橋停渡,無法通行;僅北面有畫錦橋。從西門進城卻是一坦通途。或挑擔,或推土車,十分方便。清朝全縣有27個市鎮。縣東的三陽市相隔縣城才一里;縣南的江村市距城20裡;縣北的團山市距城15裡;而縣西距縣城最近的甕江市,也有40裡。這些造就了西街市場繁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西街成為經濟貿易中心是理所當然的。

西街的市場繁榮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和解放後的五十年代。拿上西街為例,有譽名全縣的惠隆齋,還有大有齋、惠有齋;有縣城最大的中藥鋪永康,還有同福;經營油鹽的有允大、庚和祥、德和生等;有從事金銀加工業的李慶松、劉協和、劉同慶銀樓;還有從事飲食、鞭炮、豆製品、蔬菜經營的店鋪多家。過去的店鋪經營貨真價實,從無假貨,利潤很低,毛利一般在10%左右。貨物講究質量。拿惠隆齋生產的麻園砣為例,其主料糯米要浸7天7夜,這樣加工出來的產品才能香脆。老字號講究誠信經營,不短斤少兩。客戶買了庚和祥的鹽回去告秤,秤尾總是往上翹。老闆經常告誡店員:客戶買一斤,你可稱16兩半,但不能給人15兩九錢(16兩為一斤)。也有個別店子少稱的,但其生意肯定蕭條。

每逢端午節,惠隆齋從五月初一便開始做糖包子。城鄉居民蜂踴而至。店內店外,人山人海。人喊啞了嗓子,出了身大汗,才能買到包子。這種“擠包子”的場面,一直延續到端午節上午,成為當時縣城最壯觀的場面。

月池塘過去確實有塘,準確的說法是有池,呈半月形,在文廟的欞星門前,約一個籃球場大。周圍有石柱欄杆圍住。石柱和鑲嵌的石板上刻有花紋圖案,十分精緻。月池同欞星門同時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池深約3米,水深經常保持在1米多,從未乾涸見底。池中養有紅鯽魚。夏夜,是人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1968年文革初破“四舊”拆欞星門時被填埋。民國時期,玉帶街不復存在,月池塘成了偌大的地坪,東至上西街口,南至張家祠堂,西至現城關派出所,北至原糧食局招待所。

民國至文革前,這裡是繁華的農貿市場。清晨,城內的菜農及城郊的農民,挑著自產的新鮮蔬菜雲集這裡,還有從事捕撈及豆製品加工和屠宰行業的人,在這裡擺攤銷售。早市散後,柴炭及農副產品市場又興旺起來。民間藝人也在此擺開場子,有耍把戲的、拉洋片的。市場無任何固定設施,又是露天,不收稅費,來去自由,且貨真價實,很受人青睞。夏夜,來這裡休閒納涼的人多了起來。生意人抓住商機,開起了露天茶社和風味小吃攤,收入不菲。

民國中期,月池塘還是民眾進行大型集會的重要場所。1927年6月,縣城3000餘人,在月池塘集會,抗議國民黨右派發動反革命政變,聲討許克祥。1928年7月24日下午,平江起義部隊在這裡集會慶祝平江起義勝利並宣告成立紅五軍,同時宣告成立平江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胡筠任主席。

西街在明清時期有巷四條:君子巷、青石巷、花溪巷和拖石巷,現在還有臨西巷。君子巷、青石巷不僅有千年歷史,且巷道較寬,過往人多,巷內設有住宿和飲食商店。拖石巷旁設有監獄,縣人叫拖屍巷,說是獄中死了人,從此巷拖出,故得其名,其實不然。一是明清縣誌清楚地記載是拖石巷;二是“屍”字不吉利,縣人決不會取不吉利的巷名。再則,小西門內外,大都石山。當時城內建築所用的石材採集離這裡最近。採石後都由此巷進入西街,故此得名。平江方言中的“石”與“屍”不諧音,為何會把“石”說成“屍”呢?我認為,當時在平江做縣令的大都不是平江人。而外地人“石”“屍”諧音,縣人學做官的說話,這種現象是存在的。

青石巷與君子巷之間,有條縱向嶺,叫百步嶺,東西縣長約百步左右。嶺上有條小路將兩巷貫通。西口在現在的城關鎮後面宿舍處,東口在小白鴿幼兒園南。嶺雖不高,但樹木旺盛,幾十年樹齡的大樹不少。林中百鳥爭鳴,其中白老仙最多,從這裡飛往啟明的樹梢上,又從那裡飛回這裡,少則十幾,多則幾十,是當時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後來樹木被砍伐,嶺被推平,路被封死,白老仙再也見不著了。

縣城是全縣的政治中心,而西街自縣城建立起至清代,就是縣城的政治中心。平江縣署設在縣城西街小西門內鶴嶺之麓。宋、元、明、清各朝進行過多次補修和重修。從同治縣誌中的縣署圖看,當時的縣署座北朝南,宏大壯觀。門樓外有照牆。正門進去有儀門、戒石、大堂、二堂、三堂和後房。門樓進去左邊有監門二道,再過去是監房。右邊為捕衙。捕衙北房有清澆堂。戒石兩旁有房六間。二堂、三堂兩旁建有廂房。右廂房東建有寅賓館和書房,左廂房西側為花園。花園西邊為倉庫。官員辦公和吃住都在署中。同時,防汛、教諭等機構都設西街。咸豐五年設立的厘金局,亦設在縣署儀門西旁的文昌閣內。過去縣行政機構甚少,縣級機關基本設在西街。

據同治縣誌記載,在縣城官塘有二:上官塘在舊布政司分司行署前,下官塘在崇真觀左,即現在的建行以南附近。上官塘有個官塘寺,址在現西街社區辦公樓處。官塘寺是否是和尚寺,我查閱了明清志關於寺廟的記載,沒有其名。從官塘寺的建築風格看亦不象寺廟。有較大的前院,院前有石門,房屋中間為大廳,廳兩旁有房多間,房間較大,磚木結構,青磚面地。不象一般平民的居所。在古代,寺有兩種解釋,一是和尚寺院,一是官員住所。古代,三公住所叫府,九卿居所叫寺。這裡應是接待上級官員的住所或官員居住之官舍。從地理位置上看,官塘寺在縣署和大碼頭的中間。當時,平江沒有公路,沒有汽車和馬車。到平江巡視的京城、省、府、州官員,到平江任職的新官員,大都坐船來。從縣城大碼頭下船,經過新官坳,再走幾十步便到了官塘寺。由官塘寺到縣署僅有半里路。且此地不僅離學宮近,同時是上西、中西及玉帶街的交匯處。在這裡建官員接待處是順理成章的事。民國和解放後,為居民住房,最多住七八戶。一段時期,這裡的大廳還作為皮影戲院,一次可容納五六十名觀眾。

西街還是宋朝以後歷代的教育中心。平江縣學便設在月池塘北面的文聖廟。文廟亦叫學宮。建於南宋紹興四年(1134),後經元、明、清多次修葺,規模十分壯觀。學宮系大屋頂民族建築。在登科橋左,君子巷右,後枕百步嶺,前對小天嶽峰。中為大成殿,重簷五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和同治七位皇帝,先後御書“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與天地參”、“聖集大成”、“聖協時中”、“德齊幬載”、“聖神天縱”的牌匾,懸掛在大殿上方。殿之兩房為東西廡,兩廡上接正殿,左右各一亭,左額“聖域”,右額“賢關”,各有石階七級,中間有8尺見方的“雲海蛟龍”麻石浮雕。殿之前為月臺,為丹墀,前為大成門。門內左為祭庫,右為樂器庫。門外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最前是欞星門,為獨立三門,中門有“欞星中門”字樣,東額為“思配天地”,西額為“道貫古今”。最早的欞星門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為什麼要建欞星門呢?靈星為蒼龍七宿,角為天門。凡祭天,先祭靈星。漢高祖詔天下立靈星祠。明景定年間,又紹孔子廟立靈星門,蓋以尊天者,必須尊聖。後人改靈為欞。必須指出的是,解放後大家見到的石牌坊為六柱五門,中有“欞星門”三個大字,二、四門鑲有龍騰浮雕,一、五門僅為石板鑲嵌,這個欞星門是清同治以後重建。

大成殿後有三祠:中為崇聖祠,東為文昌閣,西為忠孝祠。古代,縣署官員都要到文廟祭祀孔子。清順治元年,規定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就是每年春季的農曆二月和秋季的農曆八月上旬的丁日,直省府、州、縣各行尊奠禮,以地方正印官主祭。祭祀時官員依次行跪拜禮,並焚香燃燭,奏樂鳴炮,表演舞蹈。四根小燭,前排點一對大燭,中間三根大香。祭品整整齊齊排列在案上,十分豐盛:有制帛(白色絲織品)一段,全牛、羊、豬各一,以及稷、稻、梁,還有白餅、黑餅、魚、鹿脯、紅棗、板栗、榛子、菱芡以及動物內臟、醬及韭、菁、芹、筍等。其祭祀儀式莊重而壯觀。

民國時期,文廟曾為縣立師範和第一高小校址。後遭雷擊和日機轟炸,僅剩大成殿、崇聖祠和欞星門。解放後為縣糧食局駐地。

1966年8月文革初期,欞星門作為“四舊”被拆除,大成殿被拆改建成辦公樓和宿舍,崇聖祠亦不復存在。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被破除殆盡。

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縣吳鐄倡眾捐資,在中西街北面創建考棚。考棚地處學宮右側,青石巷左側。四十一年,知縣範元琳重修大門及甬道、階基。四十五年,知縣成明重加修葺,後傾圮。嘉慶七年重建門廡三間,大門內設東、西文場,二面號舍各三棚,每棚三間。同治九年和十二年,又兩度增擴考棚,能容納考生2500人應試,其規模之大令人咋舌。民國初期作為機關辦公地點,原有建築蕩然無存。

西街還有天嶽書院的舊址。清乾隆四十年(1775),原建於小天嶽峰後面的天嶽書院,因廢而遷建在青石巷東側。前為校士之坊,後為講學之所。後來與考棚合併。嘉慶中期又別建他地。

在西街鶴嶺,凌容眾、李樵松於民國六年(1917),創立啟明女子師範學校。1923年,改名啟明女學校。1933年,複名啟明女子師範學校,以小學與職業班為附設。是年,師範擴至四個班,職業六個班,小學六個年級,教職員34人。1938年11月,為避日機轟炸,遷往鍾洞煙舟。1950年4月,併入縣立中學,啟明為十九完小校址。

在西街辦過的小學有三所。旅平小學,光緒三十四年(1908),由江西旅平同鄉會創辦,地址在上西街萬壽宮。明源小學,1937年由意大利人創辦,地址在宣統元年(1909)建立的天主堂。解放後設西街小學,直至21世紀初停辦。月池小學,創辦於40年代,地址設張氏宗祠,1950年停辦。

在月池塘的西南,建有武聖廟。元朝廷佑年間建於下西街縣署前。明萬曆年間遷建於現址,即現木工廠南側。1931年,在這裡建立縣國術館,20世紀80年代初武廟拆毀。

西街清朝建有祠堂三個。鍾氏家廟建於花溪巷口,嘉慶十二年春建,光緒三十一年續建前門。家廟是古代天子、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士庶不得建家廟。現存,為民居。張氏宗祠建於月池塘南面,光緒十五年八月建成。解放後為藥材公司土藥倉庫。90年代拆建宿舍。劉氏宗祠,在縣屠宰廠內,已拆毀。

歷史給西街演繹過昔日的繁華,歷史也給西街留下了疤痕和創傷。

自唐代開始,西街經歷了多次山洪侵襲。最為嚴重的有四次。明代崇禎十三年(1640)五月初八,山洪暴發,西街全被水淹,街市皆泛舟而行。

康熙十五年(1676),自正月連雨至五月,大水侵城,城中水深三丈,沖毀店鋪、民房無數。

1926年6月27、28兩日,大雨傾盆,河水猛漲。縣城除北街嶺上外,四面一片汪洋,造成了人員傷亡、房屋倒塌無數。是平江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水災。

解放後的1954年7月25日山洪暴發,上午11時許,拖石巷開始進水,下午5時左右,十字街被淹。地勢較高的上西街水深都在1米以上。縣城除武裝部以北的北街外,其他街道均被水淹,十字街可以行船。

日軍侵華時期,西街也受到了嚴重的摧殘。1938年、1939年日軍飛機兩次轟炸平江縣城。1939年10月24日,2000多日軍侵佔了縣城,淪陷10天;1944年5月8日,日軍從西門入城,第二年2月18日退去,縣城淪陷285天。日軍在縣城燒殺擄掠,強姦婦女,無惡不作。多次的天災人禍,西街的房屋倒塌無數,整個西街的店鋪稀稀拉拉,斷斷續續。國民黨統治38年,街還是清朝留下的那條石板街,只是多了些土車輾壓的轍痕;房子還是那些老房子,只是陳舊和破敗了許多。當時的街道有多寬?街這邊鋪內人打個噴嚏,唾沫星子可濺到對門鋪內人的臉上。這雖是誇張的笑談,但可見當時街道的狹窄。鋪子大都是青磚木板樓,一般為兩層,也有一層的,還有少部分木板棚。青石巷、花溪巷的排水溝有的地段還是明溝,臭味難聞。

1949年7月18日平江和平解放。第二年縣人民政府便進行道路拓寬改造。將高低不平的石板街,改成寬6.7米的砂石街。以後又逐漸改造成水泥路面。

1990年,街道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將上西街拓寬為20米,鋪設了高質量的水泥路面,人行道鋪設了彩面磚,兩旁栽上了風景樹,重新建設了4至6層的高樓。1991年將月池塘至西門橋的街道鋪設了混凝土,寬7米。1992年將西門橋拆除,建拱涵62米,底寬2米,高1.5米,路面抬高2米。2000年拓寬了月池塘至花溪巷街道。2003年又拓寬花溪巷至房產局的街道。2008年下半年,從花溪巷至西門的街道進行了拓寬和下水道的整修,改造成高質量的瀝青混凝土路面。使整個西街連成一條寬20米,長662米的康莊大道。同時,一道堅固的防洪堤已經屹立在汨羅江北岸,使西街再也不會受到山洪的肆虐。

歷史久遠,具有厚重文化底蘊的西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街道寬闊,平坦整潔;高樓林立,鱗次櫛比;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商鋪滿目,生意興隆,到處呈現出勃勃生機。

(作者系平江縣城關鎮人,原縣黨史辦副主任,地方誌副編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