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农村老人为节省开销,走十几里路不忍坐车,你怎么看?

老徐交友


看到题主的问题,作为一位在城里打工的农村老人,对这种城乡差别体会颇深。城里老人在享受城市交通的优越及农村老人交通不便所受的艰辛,这些场景不时的浮现在脑海之中,让我不得不出来说几句。



地域的限制,导致交通出行的差别。

城市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公共交通服务遍及大街小巷。生活在城市的老人,下了楼就能坐公交,出了家门就有多条的公交线路供你选择。几分钟的趟次,随到随乘,大型公交空调车让你夏天不受热、冬天冻不着,老人年的黄色帖心专座等优质的服务、舒适的乘车环境为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出行更加方便。

而生活在偏僻农村的老人们,他们的出行就相当的不便。有时要出趟远门,步行几里甚至十几的山路才能搭乘镇上唯一一条通往市区县城的小公交车。这段通往多镇的山路成为农村老人出行的最大障碍,夏天顶酷暑、冬天冒严寒,下雨下雪天更是寸步难行。半小时甚至一小时的趟次往往是人多车少拉不上,有时需要等几趟、几个小时才能搭上车。



社会的福利,分配不均形成的差距。

城市公交车对城市老人实行免费乘车,充分体现了社会福利的惠民政策。便捷的公交出行成为城市老人公园散步、早市买菜、超市购物等免费的代步工具。我所打工社区的几位老年朋友,他们没事就喜欢坐公交游玩,总是早上出去晚上回来,从这辆车转那辆车整整坐一天,还总结出在公共车上睡觉真舒服的经验。

农村的公交车不但线路少,趟次少,而且收费更贵。几公里的路程车费就是三元、五元的,作为农村老人没有收入,一辈子养成的节俭习惯,才舍不得去花那几元钱,十来里路程大多数都是选择步行。真要有出远门的必要,也是一趟出去办很多事的。



公共的资源,也应合理共享。

对于老年人乘车免费,这是社会福利对老年人的优待,理应不能有城乡之别。城里老年的享受次数要以万次来统计,而农村老人偶尔去趟城里还要投币掏钱坐车。

这老年人免费乘车也应向农村老人开放,在农村公交线路上也应实行这项政策,让农村老人分享这项社会福利。

我在城里这几年,对于公共交通的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点看法∶城市老人免费乘坐公交应错开上下班高峰,年轻人都是掐着点上班,时间观念比较强,咱们老人们行动缓慢,赶在这点上凑热闹给他们的工作造成影响,而公交运力增加负担。更有甚者上车后骂骂咧咧、依老卖老要求坐位、嫌人拥挤等为老不尊的行为,让年轻人很讨厌。希望这些和我一样生活在城里的老人们注重形象,给年轻人做个好的榜样,让社会风气多一些正能量。



对于这个问题也只是有感而发,真正要解决城乡老人在社会福利待遇上的差距是需要多方力量来协调完成。但为坚信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小,这种民生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个人观点,赞同点👍。不同观点,留言评论区,共同分享。

鹿塬农事,讲农村事,说农民话,欢迎关注,谢谢!


鹿塬农事


想起70年代了,那时是两站地四分钱,三站就是八分钱了,大多数人都是坐两站下车后再走一两站的路,因为人民太穷了,上街买一次肉只买两毛钱的,如果你看到有一人买了二斤肉,那么他一定不会坐公交车了,他就一直走回家好让大家都知道他太有钱了,买那么一大块肉。二来他也就再没有坐公交车的钱了。这是真实的事件,老北京都这样!天津人爱耍嘴皮子,二哥:吃饭了吗,没吃您提二斤点心到喃们喝茶水去。现在想想像讲故事一样,现在生活好了,也不就是猪肉一个菜了,而且天天像过年了,只怕吃的多血脂血压高呢。


手机用户4404408875


老农民说,我们的钱都是在脊梁骨上穿着呢,要想拿出来一个子儿花掉,可是疼的很啊。为什么他们舍不得花钱,是因为他们挣钱不容易,谁的腰包鼓鼓的,还会一个钱摔八瓣花呢。

我有一个女同学,在她五十多岁的时候,去离我村十二里地的一个村子里串亲戚。因为坐公交车要两块钱,所以选择骑自行车去。

走到半路,在拐弯的时候没注意,被后边的车撞了。虽然赔了她一些钱却落下了一个半身不遂的毛病。

现在,她连门都不能出,吃喝拉撒睡都在炕上。每天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来坐一会儿,打发着无聊的时间。

有的人会说,这样的人是不是太抠了?不是的,农民的日子就是这样过的,精打细算,不该花的,那怕是一分钱,他们也是舍不得浪费的。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我想说的是,城市有公交车,农村没有公交。实际情况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行成的。我的家就在县城附近,县城也有公交车。农村老村老人持老年卡也是免费的。我现在省城,户口在下面地市,仍然可以在城市里办免费公交卡。并不是因为农民、户口又不在城市,也没有区别对待。我所说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党和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让农村人和城里有一样的待遇。不要一看到农村与城市有差别,就满嘴的唠骚,报怨。假如让你来做政府领导,你也无法短期内彻底改变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对吗?现在国家正逐步改善和缩小城乡差别,这难道不也是事实吗?要相信党和政府,一切都会改变的。但需要时间,对吗?好了,我今天就说到这儿了。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关注我并积极讨论。


幸福一生237524873


城里老人坐公交不要钱,农民老人为节省几块钱,走几十里路,大家总么看?

不说走几十里,也不说老人,而是整个农村与城里要多出很多的开消却是实实在在的。



就像小草家离镇虽说才五六公里路,但每次赶场,很多农村的老人、妇女、孩子都是选择步行去赶集。难道是没车吗?当然也有,可这几公里的路,坐汽车至少得是三元起步、赶集五元。大家可能说为什么会这样贵,这就是差距了。在农村,客车上车不管远近,至少是三元才能上车,而看城市?公交车十几二十公路都是统一的一到两块钱。可见,难啊,农村人好不容易去赶一次集,如是坐车一家人来回就得二十来块钱车费了。



在农村,不仅是车费高,连农村的路又有几人不是自己出钱修的,几百几千的集资修路,又有几个农民能免得了?像小草家乡,在十几年前修的进村公路,就每个人出了五六百元,在当时可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了,而现在修路的,至少每人得出几千,还是得至少一个月工资,全家四五口人就得几个月的工资。虽说路修好了,车能进了,可这农村的客车还不是贵得不敢想象?十几二十公里的路要想在农村能二元坐到,这完全是天方夜谭!

农民除了多出这些开消,还有每年的回家,城里的下了车就到了家,而农村的,从这城转到那城,再从那城转到县或者镇,还得从镇转到家,这无数次的转来转去,每回一次家的车费就是半个月的工资,这还不能坐高铁,坐高铁稍微远的一次来回一个月的工资就会如“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真的,农民从出生直到老去,这几十年之中,这种相当多得多的成本开消,如全算起来,不说几十万,几万是肯定要的,可这又能如何?


湘村小之草


这种问答摆到头条上,不得不说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虽然暂时不能解决什么根本问题,但是,更能使人们清楚的看到一些社会现实,及探索如何纠正改变一些不公平现象。对于“人权”,权且理解为人人都有基本平等的权力,当然,永远没有绝对的平等。

工农大众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参与劳动创造财富是平等的,但是,利益分配共享却是很不平等,社会总体分为两种人群;非农(一小群人)、农民(一大群人),在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做为一个为国家贡献半生的农民,只能梦想这个社会现实能够逐渐得到改善,别再让农民自卑、寒心、受歧视。

都说社会发展会越来越好,也相信农民会越来越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有了很多很大很好的改善。但是,近些年来,农民的生存状态没有明显的持续向好,个别的出现停顿甚至返贫现象。尤其是年青农民受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使得农村老人养老受到极大干扰和挑战,这是必须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翻垃圾桶的农村老人时常可见,舍不得钱坐公交的农村老人也并不为怪,一些农村老人的晚年巳谈不上有何尊严。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向小脚女人一样亦步亦趋进展迟缓。别让对国家贡献最大的四0、五0后农村老人抱憾离去,希望过一个有尊严的晚年。


秋语冬韵57982110


我一看你这个题目就知道你是吹牛!不是什么因为省钱而走十几公里路 而是因为很多偏远农村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够做的上公交车!

农村的公交车起步3块 封顶十几块 一般有这种省钱的想法的人都是年龄很高的老人 这样的老人出门会走十几公里路?你当每个人都是神经病还是当每个人都是傻子?来回就是几十公里 不会找个交通工具?我不相信会有人会为了省几块钱愿意来回走几十公里路!

老人这样子走 身体吃得消吗?这种情况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实际一点的就是修好农村的路,能够让每个村子都能够通公交车 大家出门也方便一点!


小耿x


宋太祖赵匡胤吃西瓜的故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当他吃完西瓜,主人只要一分钱的时候,赵匡胤显得非常无奈,这便是一分钱憋到英雄汉的故事;

农村的老年人,大多都经历过艰苦的生活,他们品尝过生活的艰难,所以,当他们有了钱的时候,仍然会节省着花;在这一方面,相比之下,年轻人就不行了,他们大多只是口头上节俭,而实际上,不把小钱当回事,非常轻松的就把钱花掉了!

在我的身边,也有些我的同龄人,改革开放,有了钱,甚至发展到了企业家,但是他们的生活非常节俭,平时抽烟,只是普通的香烟,招待客人的时候,才用比较高挡的香烟,他们出门的时候,自己吃饭,总是在小摊上随意吃点,吃饱了就行,请客的时候,一桌几千,毫不吝惜!

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所以;我们该花的时候,不要吝啬,不该花的时候,哪怕是一分钱,也不要随意花掉!你什么时候感到;一分钱也是钱的时候,你的生活肯定会过好的!

我时常想起一位老板的话:

万丈高楼也是一分一分的钱垫起来的!


说句心里话632167635


有的农村老年人为节省开销,走几十里路不愿座车你怎么看?答,别说是农村老年人,就是我自己,有时如果回家走的路不太远,也是自己走回家中,而且这种习惯都是困难时期留下来的勤俭乡俗,记的小时候,如果我们有事进城,全是由父母领着步行而去,并且一个来回就是二三十里,同时还在城里舍𣎴得吃午饭,那真是空肚而回,要提到现在,农村的老年人,他们本来一年也挣不下多少金钱,但凡遇到各种亊情,那是能省就省,省𣎴下也的将就,自古到,钱难挣,粪难吃,对于这句话的寓意`,只有老一代人才能深刻体会,而对于年青一代,那真是随风而过,假如,农村老年人,吃穿不缺,手里还有富余的资金来源,那你的问答必须是否定的!


李德才21




老徐交友:看来老徐对什么是公交车什么是客运班车不理解。公交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而客运班车是公路上用于定线、定站、定时的营业性运输的客车。它行驶于城市之间、乡镇村屯之间,是汽车运输单位组织公路汽车旅客运输的主要形式。

城市公交车看似是人们的福利,但这个福利是地方财政给予所属辖区民众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是需要刷卡的,公交公司在会计核算时要凭这个刷卡记录向属地财政要这个费用的。公交公司也是要成本核算的,别说免费乘车,就是一至二元的廉价车费,公交公司也是赔本的,地方财政也得给予补贴。

试想,在开通公交车的地方,别说免费乘车,就是花一至二元的廉价车费乘车十几里,谁能步行?哪个农村老人不知免费乘车的政策?像你这样傻得不透气人有几个?

我从没听说过哪个地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的实施细则分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

不过你说的步行十几里的地方,如果不通公交车只通营运性质的客运班车,谁乘坐都得购票。

我们这里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是不分农村和城市的,只要是本市辖区(两区一县五旗一县级市)的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持有有效居民身份证和一吋白底彩照,到公交公司都可以办理“公交爱心卡”,凭卡免费在主城区乘坐公交车。

公交车的开通,廉价的公交车费和老年人免费乘车是当地政府给予辖区内居民的福利,不是本辖区内的居民是得不到的。

实际上你这提问,有误导之嫌。好象诸如“交税就应当算作社保缴费”、“辛苦一辈子就应与参加社保人一样得养老金”、“参加了某项工作被辞退就应与没被辞退的人一样享受社会待遇”一样。都自称“老徐”了,提问题时注意点法律法规和社会常识吧!

你半路修改了问题,很不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