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达国家过了建设高峰期,即便基础设施落后了,也不再大规模投入进行基础建设了?

旅行到宇宙边缘abc


这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少与多,跟城镇化率的高与低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比较巨大,跟发展新型城镇化有关。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53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为83137万人,也就是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8.3亿人,城镇化率为59.58%。而在早前的1978年,我国大陆的城镇常住人口为1.7亿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就当说有相当的速度,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

差距在哪里?看下数字,早在1980年,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的平均值也已经达到了70.9%,其中英国达到了惊人的90.8%,美国为77%,我们的邻国日本是78.3%。那一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19.39%,走到今天的59.58%,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为什么城镇化率成为国际上对一国实力的评价标准之一?原因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内需市场的扩容,二是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三是整体就业机会的提升。当然这些综合起来,就是带来宏观经济的提升。

所以,城镇化率已经达到高点的发达国家,不再进行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入也属正常,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已基本就绪,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此外,发达国家的人口不是那么的多,在基础设施资源的需求上也更少,目前一个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总量,已相当于美国加欧盟的城镇人口。更多的资金流向了产业推动、技术创新的推动,以及社会福利、就业机会的提升,这也是一国硬实力提升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了,一般也有更新流程、更新规划,也有专项基金使用。因为这些更新是依据专项基金的规模来决定的,是先收税费再决定更新或修复,自然规模是大不起来的。相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很大,首先是因为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其次大部分项目是先投入后收税费的,这个有所不同。

美国其实也曾经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依赖基础建设,不过在其后的上世纪的70年代,经济因此陷入滞胀而改变了这一盘面。通过减税发展实业,美国经济才迎来外界所称的稳健时代。应当注意到,经济的坚实基础在于实业,而不是房地产业,这也是当下我国的金融政策的指向。


波士财经


我感觉国家搞建设和个人打扫卫生类似,最需要的就是激情。

曾经年轻那会儿不论是住宿舍还是租房子住,每周都会定期搞大扫除,清理掉犄角旮旯的垃圾,并且用拖把好好拖干净。那时候做这些事情总是有一股成就感在里面,过上一段时间还想着把床和家具的位置调换着摆放,好像感觉房间摆设一直不变会审美疲劳一样。每次折腾完了,觉得自己干完件大事还要吃点好的犒赏一下,不亦乐乎。

然而后来走向社会工作了,变得很忙,渐渐的没了大刀阔斧搞建设的激情。哪怕后来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卫生懒得搞了,家具陈列更是住进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就连一个老旧的空调遥控器,总是不好用,可还是一直不愿换,直到完全坏了才在淘宝上买了个新的,不过十块钱。新的遥控给力多了,而且还有照明功能,当时很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买。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是纯粹的懒,安于现状不愿做出改变。类似的例子还有热水器的花洒,喷不出水了才想到换。常常都是非要被逼到无可奈何的境地,才勉强去做改变。这就是我个人对于生活的体会和领悟。

一个人一旦颓废了懒惰了尚且如此,而一个国家随着时间流逝也会失去激情。尤其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对于他们而言二十世纪初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那份激情早已荡然无存。美国当初也曾有大搞基建的时代,尤其在赶超英国的时候最是疯狂,可自己坐上头把交椅快一百年了,就像龟兔赛跑里的兔子那样眼看身后的乌龟一直没追上来有了懈怠的心理再正常不过。领先了一百年,再谦虚的兔子也会打盹。而警惕的神经一旦放松下来,习惯得过且过的日子,就变得一切都不想再改变了。看到纽约的地铁破破烂烂,也许是因为没钱,也许是因为那种心理,那种像我连十块钱的遥控都懒得换的心理。

历史上的中国曾经领先世界上千年,然后志得意满,以为天朝上国应有尽有,于是闭关锁国了。哪怕鸦片战争被攻破国门,后面的洋务运动也好,戊戌变法也好,依旧有那么大的阻力,就因为守旧的思想其实是根植在每个人的骨子里,只不过有的人深一点,有的人浅一点。

人一旦习惯了现有的环境,想要主动改变真的需要极大的毅力以及动力。感谢我们生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因为起步晚,所以还保持着那份激情和动力,才有了大城市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可终有一天,说不定我们的发展也会因为倦怠而停滞,只怕停下来后也不愿再改变了。就像一辆老迈的火车,停下来后可能再也无心前进。


荒野的寿飞行队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就是美国和欧洲,但很多人去了以后会发现这是什么发达国家,所谓的大城市也就中国二三线的水平,基础设施都是老的、旧的。

这些发达国家每年在社会福利上花大量的钱,为什么不愿意把基础设施搞的更漂亮一些,为什么发达国家过了基建高峰期后,就再也没出现过?看看国内,一线城市的地跌站、汽车站、铁路站、飞机场,差不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发达国家做不来,最主要的原因是没钱,有钱也不是想搞基建就能搞基建的。法国调个油价,大家就不开心,最后调价失败,关乎群体福祉的事,不能动,也动不了,所以政府没钱。

第二点就是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产业升级,都去搞金融之类的高附加行业,制造业规模不行,组织能力也不行,所以集中力量搞一次大规模基建也是力不从心。看看迪拜的基建从业人员,基本上都不是本国人。

最后一点就是不修还能用,发达国家不会像我们今天这样,有这么快,这么大的流动人口,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中国是跑步追赶,基础缺口一下子就凸现出来了。人口活动稳定,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率低,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基建压力。

其实中国刚刚经历过一次基础建设的高潮,以后会不会还有,不好说。拿公路来说,其变化历程是土路、柏油路、水泥路,形式上没有提升空间,目前最基本的行政单位,都实现了村村通,内容上也没有发展空间。存在一个突破点就是,修路带动买车,买车后发现路窄,未来农村汽车拥有家庭会越来越多,路的问题要解决,可能会再形成一个小高潮,也只是一个小高潮。





徐徐成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

只截取两个点来讲。

1,维护成本。

如果维护成本比较低,建设初期充分考虑了以后维护的需求(排线、布管道、维修槽、零件可替代等等),那么许多情况下,维修比新建更加经济实惠。

我们如果去到欧洲,会发现许多房子都是百年历史,而且还在住。

看起来不但很新,而且水电煤等设施也都维护得很好,不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而一些我国小区,仅仅十几年历史,就已经满目疮痍,看起来像是几十年的房子。

差别就在维护上!欧洲的社区会有专门的维护委员会,政府也会拨款,维护工作非常到位。

道路、公共基础设施也是一样,只要维护得好,设计得本来科学,设计使用年限可以达到百年以上,为何要重现建设?

2,人口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除了美国,基本上都陷入人口负增长!

人口越来越少,如何有能力去重新修?

又如何有必要重新修?

劳动力价格越来越贵,重新修建的成本巨大,财政无法负担,干脆荒废可能更经济。而且,许多小镇子因为人口流失,已经快要破产,没有能力做基建了。


零野商察


我个人觉得有两个原因吧

一,政治制度 欧美多是资本主义多党制 这导致他们做任何决策的时候不光是看对国家人民有没有益 还有党争的问题 经常会有A党提出的议案B党就无条件反对 再加上本来问议会要预算就不容易所以预算案经常会不通过 还有土地制度 欧美多是土地私有的 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础建设的更新 国家想修一条铁路或者高速 那这个地得从私人手里购买 但是人家有权拒绝卖给政府 政府也没啥好办法 还有你修条路 来来回回的车会扰民 附近居民反对 你这个路也修不了了

二,社会发展阶段 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经历了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时代 比如美国 英国 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比我们早太多了 虽然现在有点破旧了但是还没到完全不能用的地步 而且政府还有很多别的方面需要钱 比如国民医疗 养老 失业救助等等 所以基础建设没到非更新不可的地步就不会主动进行大规模翻修的

补充一下 一些国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方自治 比如美国这个问题就很突出 美国各州保留的自治权力是很大的 除了外交和国防等一些统一到联邦的权利以外其他方面各州都相当于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 所以美国中央政府没法给各州下命令 这就导致跨州的铁路公路之类的基础设施出现两州之间扯皮 比如想从加州修一条铁路到德州 那么两州政府之间就要谈很久 修路的钱怎么分 加州出多少 德州出多少 这个就够扯皮扯上很久 德州可能会说你加州提出修建的所以你加州出大头 加州说这条路有利于两个州的人民又不是只有我加州人民独享的 所以费用应该平摊 这样扯皮到最后可能这个议案就不了了之了


吃芥末心很慌的好男人


如果说再也不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了有些绝对,应该是放缓了才对。例如,2018年2月,美国就推出了2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以撬动地方和企业共1.5万美元资金,用于更新机场、港口、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

笔者认为,发达国家在扩大基建投资问题上普遍很谨慎,原因在于:

需求相对增长有限

正如提问者所说,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进程,过了建设的高峰期。加之人口老龄化,没有巨大的基建需求。再大规模搞传统基建,效用低、花钱多。而且,发达国家的基建已经很发达了,只是年代久远但建的很结实很耐用,进行适度的维修和更新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举个例子,笔者曾亲身乘坐纽约和华盛顿的地铁,它们的网络都很发达,只是地铁车厢和站台略显陈旧,但感觉都很厚重和结实。只要适度更新就可以了,不需要新建线路。所以也不用大规模基建投资。

预算也有限,钱要实现最大效用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陷入平庸增长,因为挽救危机,大量财政支出造成了长期债务问题。那么在有限的财政资源情况下,政府可能更关注医保、教育等涉国计民生的领域,剩余的资金再有限投入到基础设施的更新中。所以,相对有限。

投资更青睐PPP(公私合营)模式

以美国为例,开启基建计划,联邦仅投入有限资金。并以此为种子基金吸引私人和地方政府跟进,撬动5-6倍杠杆,投入具体基建计划。这样联邦不需要大规模投资,便能做成一些基建项目。

与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基建需要”大干快上”不同,发达国家更多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合理规划,逐步更新一些基建项目。虽然看似有些陈旧,功能还在,基本上属于“不要面子,守住里子”,更为实用节约。


经韬


不是不想搞,是没法搞。

理由如下:

一、没钱搞

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属于高福利国家,钱都用在福利上了,没钱了。基础设施可是很花钱的。

二、土地私有,不能强拆,难搞

基础设施建设必然涉及到征用私人土地,涉及到拆迁。有的钉子户就不给你征用,就不给你拆,你爱咋咋地,你又不能强行占有,不能强拆,难搞。

三、没油水,没人推动

发达国家搞基础设施很难捞到油水,没有好处的事推动起来自然就不那么积极了。

四、有人反对

有人想推动,必然会有人反对。发达国家就是这样难办。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即便基础设施落后了,也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不想,是没法弄,太难了。


手机用户中华人168


这个问题两方面看:

1. 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经过高峰建设期以后已经可以满足需要了,意愿和动力没那么大了。

2. 从国家体制上看,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大、周期长,资金来源不大好弄。政党忙于选举恶斗、一旦当选也要忙于对外争利、对内回报支持者、回报金主,基础设施这方面不大会去关注,弄不好反而会被在野党攻击。

一句话,选举政治会造成一个国家实际上被各种经济政治利益集团绑架、造成这个国家实际上没有凝聚力、没有一个核、没有当家人。

3. 现在的中华民族的优势就在于此: 共产党把整个中华民族扛在肩上,可以做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民族发展规划,这是其他国家没法比的,美国人的害怕和急眼就在于此!

如果我们效仿西方、我们占绝大多数的十几亿中国老百姓可就万劫不复了!


幸福美丽中国人


随便聊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国外的基础建设项目从规化思路上,更考虑全面性和前瞻性。比如英国伦敦的地下排水系统,在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里就可以看到,几乎是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了。用了两百多年,至今仍是那样好用,而且宏大。新城虽在拓展,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延引,基建工程量就小很多。此其一。

第二,发达国家人口保持一直都比较稳定,欧洲发达国家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样在工程设计规化时的余量,就可以延续更长的时间。比如欧美的高速公路建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己基本建设完成,几十年过去,上面跑的车是换了好几代了,可总量并没有什么增加,自然不需要加宽、新建,只要维护、保养就行了。

第三,进几十年世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互联网、资询、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与基础设施建设,关联度并不太大,对于路、桥等基本完善的发达国家,主要也就是铺一铺光缆,发一发卫星。所以,没有大规模基建发生。

第四,和政治体制有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大部份资源是私有的,国有资源少。要占用这些资源,必须私人所有者都同意,常有为修一条路,光投票就投了几十年还没结果,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义的。

也许会有人说,中国是基建狂魔,这几十年都在大搞建设,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原来基础太差了,现在是在追赶和补欠账,再加上中国地型复杂,地方经济发展差异大,领土面积又大,人口又多。这才造成了我们这几十年从城里到城外,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一直不停的都有大型基建项目。当然,后发也有优势,我们不仅在追赶,追赶过程中当然也有不断的超越!

此文写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之日,甚感欣慰。





净月暖阳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和看待。国家有关部门是有项目库和项目储备的,在经济低潮时,为了保民生保就业,搞一些基础设施和基建项目,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过去房地产建设中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现在怎么办?何处去?农民工怎么办?要找出路找岗位呀,现在提出要补基础设施和基建的短板,有计划的搞些项目是应该的、是及时的。如最近上马川藏铁路、海南跨海工程甚至有人提出红旗河工程早日开工这些都是反复研究论证、堪察设计、方案比较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体制问题也是很多的。如特朗普上台就把奥巴马辛辛苦苦搞了几年的Tpp项目否决了,上上下下论征了几年的医改方案抛弃了,照顾各方协调六国的伊朗核协议给撕了等等吧,这造成了多大人力物力的浪费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