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何亡於精明能幹的崇禎手裡而非28年不上朝的萬曆?

Three-C


明朝為何亡於精明能幹的崇禎手裡而非28年不上朝的萬曆?

對於萬曆皇帝這個人,人們對他的看法是褒貶不一的。在他早些年間,萬曆帝也算是一位勤勤懇懇的皇帝,他將朝政治理得很好。可到了後期,他便性情大變,沉迷於酒色,甚至28年不上朝。一位帝王,28年沒有上過早朝,難道國家就沒發生動亂嗎?對於這樣一位已經可以說是形同虛設的帝王,就沒人想要推翻他嗎?事實上還真是如此,明朝經過萬曆時期也沒有破滅,反而是毀在了崇禎手中。說起來崇禎帝也算一位比較精明有才能的帝王,可為什麼他卻致使大明朝的破滅呢?


我們先看萬曆皇帝。萬曆朝的前幾年,朱翊鈞還非常年幼,故而朝中的大事基本都是由張居正在主持。這位大臣的能力也極強,為大明朝的經濟,政治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可以說在當時,這位大臣輔佐新帝治理好了天下,讓朝廷內部的煥然一新,國家經濟也極大改善。可到了萬曆10年,張居正就病逝了,朱翊鈞從這才算開始正式掌管朝政。對於這位帝王來說,失去了張居正是讓他喜憂參半的一件事。喜是因為他終於擺脫了這位大臣的陰影,可以自己親政了。憂是因為國家失去一大有能之臣,這對朝廷,對天下都是一種損失。



朱翊鈞掌政之後,開始在軍事上有了行動,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大家應該聽過。他這是針對了西北,西南,朝鮮展開的三次軍事行動。還好之前張居正輔佐帝王治理朝政之時,在經濟上有極大貢獻,國庫非常的充盈,所以這三次軍事行動,雖然耗費的軍費很大,可朝廷還是負擔得起。之後到了萬曆14年,朱翊鈞便沉迷於美色當中,荒廢了朝堂,從那以後長達28年都未上過早朝。但在當時,宮廷之中沒有宦官為禍,朝廷內部沒有外戚掌權,就連奸臣也特別的少。更何況,萬曆雖然沒有上早朝,可他卻通過其他的形式掌控著朝政,以發放諭旨的方式處理朝政。因此在那時候,即使他長期沒有上朝,國家也未發生動亂,他依然是實掌權的皇帝。



對於崇禎帝,他的確也挺優秀,勤於朝政,平日生活也極為節儉,不像其他帝王那般喜歡享受奢侈生活。可崇禎帝有個極為致命的缺點,他太過於多疑了,加上剛愎自用,又特別猶豫寡斷,這些等等情況就造成了他基本上是孤軍奮戰,因為他根本就不信任其他人。接著也有運氣成分,他掌政的時候天災不斷,從而引起了百姓起義,而他又防備別人,別人同樣也不信任他,導致後來起義軍攻打京城之時,他孤立無援,最終才使得大明朝破滅。


紫禁公子


明朝為何亡於崇禎而不是萬曆,這就好比問:清朝為何亡於宣統而不是慈禧。

一個樹大根深的王朝的衰亡,不是一觸即潰,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昏庸懶政的萬曆,無疑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傳統史學觀點,認為明實亡於萬曆而非崇禎,萬曆後期荒怠朝政,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導致國家運轉幾乎停擺,朝廷各部門缺員嚴重,甚至連六部長官也人數不足,萬曆根本視而不見,整個朝廷幾乎陷入癱瘓狀態。

這還僅僅只是萬曆懶政帶來的危害。更不必說,萬曆在位後期,窮奢極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派出的礦稅使無惡不作,像瘟疫一樣禍害百姓,以至於全國各地到處爆發反抗礦稅使壓迫的起義。

萬曆這種難看的吃相,連朝鮮使臣李恆福也看不下去:窮極侈靡,以龍腦沉檀屑雜以椒末塗屋壁,又督珠市,盡納其珠……又遣太監採珠於外,南方貢以珠,其重四兩,天下所貢無於此。此外大者不過三四錢,取之不遺餘力。

可以說,在萬曆末期,明朝就已經危機四伏。取代明朝的清朝,正是在萬曆末年崛起,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國號“大金”;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在薩爾滸大敗明軍,而萬曆面對後金的崛起,束手無策。

崇禎只不過比較倒黴,遇上了萬曆留下的危機四伏的爛攤子,正如宣統接下了慈禧留下的爛攤子一樣,兩者均雖有亡國之名,卻無亡國之實。

但現在有種很逆反的觀點,認為崇禎志大才疏,如果不是崇禎蠻幹,明朝根本不會亡。而萬曆,非但不是昏庸之主,反而是英明之君。萬曆雖然不上朝,但並不代表不工作(不知道這有什麼好驕傲的!這就好比學生不去學校上課,在家裡讀了幾本故事會,是不是就算刻苦學習了?),何況萬曆還有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呢!

所謂的萬曆三大徵——寧夏之役、朝鮮之役和播州之役,全部發生在萬曆中期,這與萬曆晚年怠政並不矛盾。而且,打戰就是打錢,如果沒有張居正改革,積累大量財富,以改革前朝廷年年財政赤字的情況來看,萬曆很難打贏這三戰。

然而即便如此,比如萬曆朝鮮之戰,也打得比較艱難,打打停停,時戰時談,遠不如唐代白江口之戰酣暢淋漓,直接將日軍殺得鬼哭狼嚎,一敗塗地。

萬曆的三大徵,並不足以讓萬曆摘掉昏庸之主的帽子,也無法使其擺脫亡明的責任。最後,我們比較一下萬曆和慈禧:

萬曆有抗日援朝之戰,慈禧也有鎮南關大捷。

萬曆平定內亂,慈禧也平定太平天國運動。

萬曆有張居正新政(張居正主導,萬曆打醬油),慈禧也有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

而且,慈禧還更善於駕馭群臣,也沒有放縱太監亂政。如果按照某些人評判萬曆的標準,慈禧豈非更是英明之主?


趙營平


中國古代的亡國之君多為昏聵荒淫之輩,唯有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最遭人同情。後世很多人認為明朝實亡於天啟,更有甚者認為明朝實亡於萬曆乃至嘉靖。在現在很多人眼裡,崇禎皇帝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悲之人必有無能之為,崇禎皇帝真的如此無辜嗎?其實崇禎皇帝犯了以下幾個錯誤,直接導致大明亡國。


一、與清廷議和失敗。

崇禎剛一登基,皇太極就與遼東督師袁崇煥接洽,希望與明廷議和。此時皇太極實際是想為解決女真內部權力鬥爭和朝鮮問題贏得時間。崇禎五年時,皇太極再次提出了議和建議。崇禎皇帝聽從兵部尚書楊嗣昌建議,派人與清朝秘密接觸,但最終議和還是失敗了。這與崇禎皇帝對局勢的錯誤估計有關,當時關內李自成、張獻忠相繼投降,剿匪局勢一派大好。崇禎過於樂觀地認為此時關內匪患已除,可以一門心思對付清朝。但是他不知道李自成、張獻忠是兩個多麼厚顏無恥的貨色,歸順不久之後再次扯起反旗。而此時關外也是連吃敗仗,明朝陷入兩線作戰。

二、重用宦官

崇禎皇帝上臺除掉了魏忠賢的閹黨,贏得了大明臣民的歡心,自己也把皇權緊緊抓在自己的手裡。但是黨爭在明廷存在日久,朝廷官員大多不過是隻知黨爭,而不知有國家的自私自利者。自詡為清流的東林黨開始拉幫結派,排斥異己。崇禎皇帝為了能夠抗衡這日益汙濁的外廷,請用了一批太監。這批太監就成了一群害群之馬,名將盧象升先是被太監高起潛誣陷,隨後高起潛見死不救,眼睜睜看著盧象升戰死。

三、濫殺大臣

崇禎皇帝很多疑,因為一個蹩腳的反間計,崇禎就能把遼東督師凌遲處死。在殺死袁崇煥之後,崇禎的疑心更重,對大臣徹底不相信,在他在位期間殺了多少封疆大吏,罷免了多少任首輔,整個明朝都沒有能超過他的。

四、頻繁加稅

在崇禎在位期間,明朝的稅收達到了頂點,三餉的徵收,逼反了無數的良民百姓。崇禎皇帝曾經寄望於皇親國戚能帶頭捐獻銀兩,幫助國家渡過難關。但是那些勳貴各個都是鐵公雞,他們寧可與自家的窖藏金銀同生共死,也不願為大明皇朝的生存貢獻財寶。除了這些為富不仁者該罵,還有一個人咱們不能忽略,那就是崇禎皇帝本人,他的內帑裡還存放著幾千萬兩白銀和大量黃金。當時也有大臣請求動用內帑儲積,但崇禎皇帝就是不予理睬。因此朝廷只能向百姓加稅,結果就是匪越剿越多。

此乃本人的一絲愚見,如有不妥之處,望各位大牛多多斧正!


遊在路上的魚1986


一個伐木工人,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去砍伐一棵粗壯的百年大樹,在大樹即將倒下的時候工人因為其他事情,不得不離開。之後,一個三歲孩童來到樹跟前,輕輕地碰了一下樹,結果這棵已經即將被砍倒下的樹因為這輕輕一推,轟然倒塌。就結果而論,的確是小孩子最後這一下推到了大樹,但實際上,這棵樹的坍倒,得益於工人幾個月的砍伐。



明朝的滅亡,也同樣是這個道理。萬曆皇帝多年的惡治,使得大明王朝這座大廈已經搖搖欲墜,他的孫子崇禎,只不過是剛好趕上了大廈的倒塌而已。

萬曆皇帝,在現代網上一些人的口中,成為了“明君”,至於究竟何出此言,就不得而知。

萬曆年間,萬曆雖然不是什麼事情都不管,但是他對於政務,的確非常懈怠。根據記載,由於萬曆皇帝本人長期不對官員的任命做出批示,導致了明朝當時很多職位的空缺,無論是中央官員還是地方官員。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帝國形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整套嚴密的官僚體制得以維持,一旦這個體制遭到破壞,那麼朝廷對於整個國家的統治便會出現問題,稅收無法得到有效的徵收,治安難以維持,朝廷的決議無法得到實行,這一系列的惡果,都是由於萬曆皇帝的“佛系”治理所造成的。



萬曆皇帝不僅僅是“佛系”,他的某些舉措,可以說是“惡政”,比如派遣宦官到處非法徵收礦稅,導致民怨四起,礦主和礦工極力反抗,甚至訴諸武力,這進一步加深了社會的矛盾。

萬曆的佛系,不僅僅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同時也使得明朝自建立之日起便出現的一些問題進一步加深,最終走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比如土地兼併。張居正時期曾經重新丈量過魚鱗圖冊,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併,但張居正死後,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沒有能夠延續下去,此後土地兼併愈演愈烈。而作為國家的統治者,朱翊鈞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而是坐視這種情況愈發嚴重;同時,明朝的軍戶制和衛所制度,導致了明朝軍隊戰鬥力的大幅度下降,到了嘉靖時期,明朝正規軍的戰鬥力已經非常差,邊境地區的軍隊,如戚繼光的戚家軍(戚繼光在薊州時將戚家軍調到薊州),以及李成梁的遼東鐵騎,都是將領私人招募的軍隊。而萬曆皇帝對於這一問題,也毫無解決辦法,於是加劇了明朝情況的惡化,

可以說,萬曆皇帝,已經將明朝推向了滅亡的邊緣。

至於崇禎皇帝,他自己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果崇禎真的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即使不能拯救明朝,但至少也能讓明朝多延續幾年。,可惜的是,崇禎是一個雖然努力但沒有天賦的皇帝。崇禎不信任任何大臣,這表現在他隨意殺害大臣,以及頻繁地更換內閣首輔之上。一旦皇帝與整個官僚集團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那麼一個王朝自然是難以延續下去,雖然皇帝掌握絕對的權力,但官僚可以選擇消極怠工,陽奉陰違來抵制皇帝權力的行使。所以,崇禎皇帝到了最後真正成為了孤家寡人,吊死在了煤山。

總體來說,明朝滅亡固然有崇禎本人的原因,但更多地是由於自嘉靖時期以來的積弊未能得到解決,各種社會矛盾越積越深,到了崇禎時期已經無法調和,加上天災人禍,大明王朝,已經是神仙難救。


庭州行者


江南在崇禎十三年遭大水,十四年有旱蝗並災,十五年持續發生旱災和流行大疫。地方社會處在了十分脆弱的狀態,盜匪與流民並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

為剿流寇,崇禎帝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複用洪承疇,再用盧象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圍闖軍的將領。這其中除熊文燦外,其他都表現出了出色的才幹。然皆功虧一簣。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後往河南聚眾發展。

此時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明廷苦於兩線作戰,每年的軍費“三餉”開支高達兩千萬兩以上,國家財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餉的情況普遍,常導致明軍內部騷亂譁變。加上崇禎帝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剷除專權宦官,後期又重用宦官,《春明夢餘錄》記述:“崇禎二年十一月,以司禮監太監沈良住提督九門及皇城門,以司禮監太監李鳳翔總督忠勇營”崇禎帝說:“朕御極之初,攝還內鎮,舉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營私圖,因協民艱,廉通者又遷疏無通。己已之冬,京城被攻,宗社震驚,此士大夫負國家也。清寫明史崇禎帝中後金反間計,自毀長城,冤殺袁崇煥;世傳皇太極施反間計,捕捉兩名明宮太監,然後故意讓兩人以為聽見滿清將軍之間的耳語,謂袁崇煥與滿人有密約,皇太極再放其中一名太監回京。崇禎帝中計,以為袁崇煥謀反。這種講法終明之世並無所本,僅流行於乾隆之後。一些學者傾向於相信崇禎帝殺袁崇煥,並非是皇太極的反間計得逞。由於袁崇煥是囚禁半年後才被處死的,不大可能是因一時激憤誤殺。事實上,崇禎帝生性多疑,所以僅擅殺毛文龍一事,便足以使崇禎帝心存忌憚。再者毛文龍舊部大都誤認為是皇帝要殺毛文龍,於是把怨恨轉移到皇帝身上,大舉譁變,造成日後一連串悲劇事件的發生,終於致使前線態勢一發不可收拾。袁崇煥不能不為此負責。

隨著局勢的日益嚴峻,崇禎帝的濫殺也日趨嚴重,總督中被誅者七人,巡撫被戮者十一人。崇禎帝亦知不能兩面作戰,私底下同意議和,但被明朝士大夫鑑於南宋的教訓,皆以為與滿人和談為恥。因此崇禎帝對於和議之事,始終左右為難,他暗中同意楊嗣昌的議和主張,但一旁的盧象昇立即告訴皇帝說:“陛下命臣督師,臣只知戰鬥而已!”,崇禎帝只能辯稱根本就沒有議和之事,盧象昇最後戰死沙場。明朝末年就在和戰兩難之間,走入滅亡之途。

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錦州失守,洪承疇降清,崇禎又想和滿清議和而和兵部尚書陳新甲暗中商議計劃,後來陳新甲因洩漏議和之事被崇禎處死,與清兵最後議和的機會也破滅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崇禎帝召見閣臣時悲嘆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在陳演、光時亨等反對和不情願負責之下未能下決心遷都南京。事後崇禎帝指責光時亨:“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後來,崇禎再次跟李明睿和左都御李邦華複議南遷的計劃,並要大學士陳演擔當責任,陳演不情願,於是在不久後被罷職。第二次南遷計劃失敗後,崇禎讓駙馬鞏永固代口要求重臣守京師,並以“聖駕南巡,徵兵親討”為由出京,諸臣唯恐自己因皇帝不在京城而變成農民軍發洩怒火的替死鬼,故依然不讓崇禎離京。

此時,農民軍起義已經十多年了,從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縱橫數千裡之間,白骨滿地,人煙斷絕,行人稀少。崇禎帝召保定巡撫徐標入京覲見,徐標說:“臣從江淮而來,數千裡地內蕩然一空,即使有城池的地方,也僅存四周圍牆,一眼望去都是雜草叢生,聽不見雞鳴狗叫。看不見一個耕田種地之人,像這樣陛下將怎麼治理天下呢?”崇禎帝聽後,潸然淚下,嘆息不止。於是,為了祭祀難民和陣亡將士和被殺的各位親王,崇禎帝便在宮中大作佛事來祈求天下太平,並下詔罪己詔,催促督師孫傳庭趕快圍剿農民軍。


SeaArm


明亡於萬曆,這基本是歷史共識,崇禎只不過是明朝末代皇帝而已。萬曆二十八年不上朝,造成朝綱混亂 。泰昌皇帝當了一個月不明不白死了,換了個天啟皇帝,只知道做木匠活,造成大權旁落。這時的大明這顆大樹已從心裡爛了。

崇禎繼位正好趕上小冰河期,災荒不斷,百姓過不下去了,紛紛起義,恰恰這時後金崛起,與大明為敵,雪上加霜,崇禎能力有限,無力扭轉乾坤,最後大明滅亡。



換作萬曆接手明末局面,以他的怠政懶政面對危局,除了滅亡也不會有其他結果。

崇禎面臨嚴峻形勢,沒有逃避,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儘自己最大努力挽救危局。挽救失敗,崇禎選擇了“君王死社稷”,他的行為讓人敬重。

我們可以把崇禎和萬曆調換,明朝沒有內憂也沒有外患,崇禎會幹得很好,不會這麼快滅亡。



萬曆二十八年不上朝,起因是他要立寵愛的鄭貴妃的生的孩子朱常洵為太子,大臣們反對,要求立長子朱常洛,雙方僵持不下。大臣們經常上書請求立朱常洛,萬曆以不上朝來對抗,從而開啟了幾十年不上朝的歷史。崇禎很早就立了太子,國本既定,不會出現立太子之爭。崇禎本來就是很敬業的皇帝,不可能出現幾十年不上朝情況。

崇禎不但敬業,還很簡樸,懂得稼穡艱難。他帶頭節衣縮食,穿補丁衣服。一個皇帝穿補丁衣服,難道是為了當守財奴嗎?不是,而是有愛民之心,能體會百姓疾苦。崇禎不會向萬曆那樣去徵礦稅滿足自己的享樂慾望,造成動亂。



崇禎最大的問題是疑心重、沒有擔當。可是大明朝自朱元璋開始有幾個疑心不重的,又有幾個有擔當的。有人說崇禎愛殺人,其實,不是面臨危局,著急,思想跑偏,思維扭曲,他不會那樣,國家平穩運行,崇禎有啥理由隨隨便便殺人。

把崇禎和萬曆調換,四十多年下來,兢兢業業工作,崇禎交出來的大明一定比實際上萬歷交出來的大明好很多。

萬曆二十八年不上朝,明朝不亡,那是因為明朝還沒亂透,外界沒有力量取代他,不是萬曆厲害,是氣數還在。崇禎亡國了,不是崇禎多麼不堪,是氣數已盡。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豫有得


從萬曆皇帝於1572年登基到崇禎皇帝於1644年自縊於煤山大明朝一共經歷了72年。短短的72年大明朝經歷了從中興到滅亡的過程。這72年一共經歷了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四位皇帝。其中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是大明朝在位最長的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29天,是大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7年。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位17年,也是大明朝的亡國之君。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大明朝的興亡是以萬曆15年這一年左右這為轉折點的,從這一年開始皇帝開始不上朝了,也正是因為皇帝不上朝才引發了大明朝的慢慢崩塌。萬曆皇帝為什麼不上朝呢?原因有兩點:第一、文官集團與皇帝爭權。第二、皇帝與大臣爭皇太子。

萬曆皇帝少時聰明好學,機智過人,10歲登基為帝。剛剛登基的時侯有嘉靖皇帝留下的大臣進行輔佐,那時的內閣首輔是大明朝最有能力的政治家張居正,同時張居正也是萬曆皇帝的老師。

明朝的內閣制度到張居正任首輔時已經達到了頂峰。按照慣例皇帝在批閱奏章時只需親自批幾份奏章就可以,其它的都是秉筆太監根據皇帝意思代寫。到後來皇帝在批閱奏章時內閣在拿給皇帝看的奏章上貼上附有批示的紙條,皇帝只需用紅筆照著寫一便就可以了。後來萬曆皇帝閒費功夫,把這項工作交給了司禮監秉筆太監來做,於是宦官就得到了“批紅權”,獲得了權利,這也是明朝太監干政的根源。那時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名叫馮保和張居正有一定的交情,因此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的權利實際上已經相當於現在首相的權利了。在加上張居正作為老師對萬曆皇帝的教育是很嚴格的,萬曆皇帝實際上是很懼怕張居正的。萬曆皇帝在張居正做首輔時已經被以張居正為首的文官集團架空了。也因此張居正的改革能夠順利地實施下去,在萬曆朝的頭十年時間裡國家發展不錯,內憂外患皆平。後世把這段時間和嘉靖朝時期合稱為大明朝的“中興之期”。張居正雖為制世能臣但也為權臣,他在做首輔的時候徹底限制了皇權,開了先河。後來申時行等首輔也依照他的辦法來做。在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徹底進行了清算,查抄了張居正和馮保的家。



萬曆皇帝在萬曆29年的時候才不情不願的立了大兒子朱常洛為皇太子,即後來的明光宗。萬曆皇帝在萬曆14年的時候寵幸了鄭貴妃,生下了福王朱常洵,因為萬曆皇帝寵信鄭貴妃因此便想封鄭貴妃之子福王朱常洵為太子。大臣們堅持立長不立幼堅決不同意(這裡面牽扯了“東林黨爭”)。萬曆皇帝在萬般無奈之下以不上朝為手段和大臣們進行對抗,最終在堅持了15年之後失敗了,在萬曆29年立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此後便一直不在上朝。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是他賦予了內廷(宦官)極大地權利,用來制衡文官集團的權利。這也為後來的黨爭買下了隱患。

朱元璋為了吸取元朝教訓保證言路暢通設立了督察院和六科給事中。這兩個部分負責檢查百官和皇帝,覺的什麼地方不對可以上奏章進行彈劾,但是有的言官為了能出名經常胡亂抨擊。萬曆33年被革職的官員顧憲成和好友在無錫東門外的“東林書院”諷刺朝政、品評人物、抨擊當權派。而一部分在職官員如趙男星等也與之遙相呼應,“東林黨”因此而的名。後來漸漸形成了“浙黨”、“魯黨”等黨派。這些黨派於地方豪紳互相勾結,互相之間為爭權利益相互攻訐。因“東林黨人”上書反對立朱常洵為太子一事,其它黨派群起攻之,於是“東林黨人”與他的反對派展開了長達22年的爭論。



明熹宗天啟年間,統治階層內部的爭鬥愈演愈烈。開始是“東林黨人”和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掌權的宦官)之間的爭鬥到後來“閹黨”和其它黨派之間互相合作對抗“東林黨人”,於是“東林黨人”也把和“閹黨”合作的其它黨派稱為“閹黨”。各掌握權利的黨派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爭鬥,致國家利益於不顧。此時,百姓民不聊生,各地流民四起。關外的滿洲人對大明江山虎視眈眈。

明思宗
崇禎皇帝繼位之後,大力抓捕“閹黨”,意圖消除黨爭,但是為時已晚,幾十年的內耗使大明朝的江山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崇禎三年,金兵攻克永平四城。北京震動,詔天下勤王。

崇禎八年正月,農民軍攻入鳳陽掘皇陵。

崇禎九年,張獻忠進入四川。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攻克洛陽,殺福王朱常洵。

崇禎十五年,洪承軸被俘,降清。

最終在崇禎十七年,崇禎皇帝於煤山自縊。

崇禎皇帝有力挽狂瀾的志向,可他本身能力一般,適合在太平盛世做箇中庸之君守成之君。

大明朝的滅亡是因為黨爭,而黨爭起於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造成的權利真空。嘉靖皇帝時期也出現過黨爭,但是在可控的範圍內,嘉靖皇帝及時壓制沒有造成影響。萬曆皇帝不上朝實際上是縱容了黨爭的持續發展。大明朝滅亡的罪歸禍首就是萬曆皇帝,崇禎皇帝只是個背鍋俠而已。


進擊的羅先森


首先說說萬曆皇帝這個人以及萬曆期間明朝的情勢。

明萬曆皇帝朱翊鈞,5歲立為太子,10歲當上皇帝,在位時間達48年。而在這48年間,除去年幼不懂事的那幾年,事實上這個本該日理萬機的紈絝皇帝不理朝政的時間長達35年之久。即使如此,明朝都沒有亡於他之手,這要歸功於他的先祖們的賢明瞭。自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這兩任皇帝的勵精圖治下,明朝已經逐漸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官僚體系和社會體系,而在之後的皇帝手裡更是把這套體系發揮運營到了極致。所以到了萬曆時代,即使皇帝天天不上早朝,國家看似照樣可以按部就班的運行。只是這運行也只是表面上的正常而已,內部早已矛盾重重,支離破碎了,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然後再說說崇禎皇帝以及明朝的滅亡。

萬曆皇帝是明朝16位皇帝中的第13位,而崇禎皇帝是第16位,看似這中間隔了兩個朝代,其實從萬曆1620年駕崩到崇禎1627年即位,這中間僅僅隔了七年。這樣來看是不是就更清晰明瞭,整個大明王朝的軀體,早在萬曆手上,就已經是風雨飄零了。在封建時代,一個王朝的滅亡大都是農名起義的結果,明朝也不例外。萬曆年間,可以說是風調雨順,而一旦出現天災人禍,農民們面臨的就是生存危機,在出現災難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有效的讓農民們得到救助,這樣的後果就是農民起義,恰恰這樣的天災人禍就被崇禎遇見了。所以說即使崇禎皇帝多麼的年少有為,精明強幹也不可能拯救大明王朝於水火之中了!


盛說紛紜


明朝有一套完善的內閣制度,即使皇帝不作為,國家也會按照最起初的設定機制進行運轉,所以對於國內所遇到的任何問題,它都可通過內部的機制,進行自行消化。從而讓國家繼續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正因如此,萬曆皇帝即使28年不上朝,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崇禎皇帝就有所不同了,其本身對國家的形勢,就沒有深切的體會,卻還要獨斷專行,所以才打破了以往固有的平衡模式,出現了政局混亂的局面。


明朝之所以會亡於崇禎,原因也正在於此。由於對國內形勢的不夠了解,以及對自己錯誤方針的執行,才導致了許多固好的局面,出現了逆轉,如殺死有能力的袁崇煥,卻重用沒能力的宦官高起潛,杜勳之輩等,也讓朝堂的政局,變得烏煙瘴氣。


有能力之人埋沒,無能力之人跳梁,獨斷專行,卻又剛愎自用,終於把偌大的王朝給折騰沒了。這是他為君者的不察,也是他為君者的無能,雖然他勵精圖治,精明能幹,但卻沒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在黑暗中找準方向,而是自斷臂膀,孤舟遠帆,終於在風浪的席捲下,消散於雲海之中,與世長眠。


森蟻聊史


量變引起質變。如果萬曆朝再延續五十年,明朝也會完蛋在萬曆手上。從萬曆朝開始,民生凋敝,官僚腐敗,下情不能上達天聽,皇帝也幾十年不上朝,萬曆帝給他的孫子已經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幾十年的胡鬧,是真的要付出代價的。

崇禎皇帝17歲登基時,明朝處於內亂、外患、龐大的文官集團把持朝政,整個明帝國可謂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崇禎登基伊始,大刀闊斧整頓宦官干政,處死魏忠賢等奸佞,不愧為有勵精圖治,闊清宇內之志。為政方面,崇禎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付出全部的精力與明末龐大的文官集團抗爭,17年來用盡心力意圖復興明室,最終城破身亡。崇禎皇帝最大的性格特徵是剛愎自用、獨斷多疑。明末天下大亂,但是於末世湧現出來的能臣干將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因為崇禎的猜忌和多疑,大多被棄用,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袁崇煥那段歷史。

所以說,明朝的滅亡,直接原因不在於崇禎,所謂積重難返,崇禎的悲劇是註定的。17歲登基,勤政17年,最終34歲的崇禎帝自縊於煤山。死時以發覆面,意思是無顏見大明王朝列祖列宗。於國家朝代的末代皇帝,是一個悲劇,個人對於命運的抗爭,算得上是一個英雄,只可惜時運不濟,英雄氣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