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为何不嫁入四大家族?贾母这层用意你想到了吗

林黛玉的母亲贾母,虽未曾出场过,但很多人对她的关注一点不亚于众钗,黛玉如此仙姿不凡,贾敏这个母亲当如何?黛玉才思敏捷,贾敏又当如何?黛玉通真灵窍,贾敏是否也蕙质兰心?想来能让绛珠仙子托生腹中,这位贾家千金亦是不凡。

黛玉进府时,贾母刚见这个外孙子,便一把拉入怀中大哭“心肝儿肉”,当着众人便道:“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一点避嫌之意也无。王熙凤和王夫人提出裁减人员,王夫人便犹豫,姑娘们现在已经很委屈了“只说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是个千金小姐的体统”。言语中仍不忘贾敏当年的气派。

可这么为深受贾母宠爱的小女儿,为何却被贾母嫁与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州林家?而四大家族素来同气连枝,几十年来均以联姻求一荣俱荣,贾母为何选择无视?

贾敏为何不嫁入四大家族?贾母这层用意你想到了吗


很多人要问了,为何称是贾母做的主而不是贾代善?在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曾说过一句话“当日国公爷的模样,爷们一辈的不用说,自然没赶上,大约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贾赦贾政都印象模糊,说明贾代善早逝,更别说为贾敏的婚姻做主了。

那么,贾母未将黛玉嫁入四大家族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古人讲究高嫁女、低娶媳

莫说古人,便是后来民国小说《围城》里,方鸿渐的父亲谈起为儿子娶媳妇一事,仍要抓着胡子摇晃脑袋道:“正所谓嫁女须胜于吾家,娶媳必不如吾家”。先不说这种做法很符合现实,对于古代贵族阶层而言,婚姻也具备外交作用,所以未出嫁的女儿在家是娇客,兄长父母都得敬重几分,谁知道这位娇客将来会不会攀上更高阶层,为家族带来利益。

而在当时,四大家族中,贾家为尊。薛家一介皇商,可以直接淘汰;

王家呢?只不说这王家儿子的年龄是否与贾敏相仿,单单说贾政当时已娶了王夫人,贾敏再嫁入王家,终究有换婚之嫌,而且紧贾政一门婚姻就能让两家关系紧密,贾母不会作多余的牺牲。

贾敏为何不嫁入四大家族?贾母这层用意你想到了吗


至于史家,为史太君娘家,由史湘云父母早亡可看出史家长子先天不足,贾母对侄儿必然是了解的,让她将爱女嫁与史湘云父亲,断然不肯。余下为史湘云两个叔叔,而史湘云已经比黛玉小了,这两兄弟怕是比贾敏小不少,而且并非长子,身份上就要低得多。

如此,三大家族都都排除在外了。事实上,贾母可能根本没考虑过将女儿嫁入四大家族,而是直接跳出这个范围,寻求更好的选择。

四大家族除了薛家,其他三家说白了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暴发户,但人说一代创业,二代守成,三代式微,这几家不过靠军功起家,刚开始其尊贵荣耀几乎可以凌驾于士子及各世家之上,而这种荣耀但凡换了个主子,便很快烟消云散了,一般不过三代就要转型,由勋贵转为世家。贾家应该是最早有危机感的一家,所以才有贾敬考进士,贾政欲以科甲出身,贾珠十四岁进学。不过很可惜,贾家子孙好像在读书上不太有资质,好不易有个贾敬,前途原本一片光明,却莫名丢官弃爵一味求仙问道,真真令人捉摸不透。

贾敏为何不嫁入四大家族?贾母这层用意你想到了吗


单单荣府而言,贾赦成日放着官不好好做,一味跟小老婆喝酒,贾政虽说酷喜读书,但从其升官速度来看,也是资质平庸甚至可以说是废材,贾珠十四进学,但又早死,贾琏更不用说,根本没将心放在读书上,所以,荣国府这一门,可以说转型基本无望了。

贾母明显是有危机意识的,所以决定将贾敏嫁入一个靠读书显耀的清贵世家,一来为了女儿婚姻幸福,二来也是一个婚姻外交。

林家很适时的被贾家发现,虽是加袭的侯爵,但林如海已通过科举取得了贾家苦求不得的成绩,摆脱了贾赦等人的尴尬处境,进入真正的圈子。凭借读书摆脱“吃老本”的名声,在当时备受推崇。

贾敏为何不嫁入四大家族?贾母这层用意你想到了吗


​而林如海不仅智商过人,在做人上亦是行云流水般,在官场中一路高歌猛进,直做到了巡盐御史,一个肥差都几年内能依然坐得四平八稳,要说林如海没有点手段谁信?而这么有手段还能保全一个清廉的名声,越发寄货可居了。

如此家世、人才,贾家怕是掘地三尺也挖不出一个来,不上赶着将贾敏嫁进去,难不成还在四大家族里转圈好坐以待毙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