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痛心得一則

胃痛,是指上腹部鄰近心窩處發生以疼痛為主的病證。病位在胃,與肝、脾關係密切。多由寒邪客胃、飲食所傷、情志不暢、體虛久病引起。臨證分型胃氣壅滯、肝胃氣滯、胃中蘊熱、肝胃鬱熱、瘀血阻滯、胃陰不足、脾胃虛寒等證型。現代醫學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神經官能症、胃癌以及肝膽疾病所引起的胃脘疼痛為主要表現者,均屬於本症的範疇。

治胃痛心得一則

在臨證上病種繁多,偶有心得,即記錄在案,整理歸類,或與朋友分享,企望提升臨床診治水平。憶醫書上記錄,多是典型案例,證型清楚,用藥亦是綱目並舉,容易記憶。然臨床上所見,體質各異,生活方式及工作壓力不同,性格迥異,症狀表現上各不相同。但有個共同點就是"胃痛"。列一例胃痛案例,以飧讀者。

治胃痛心得一則

楊某、男、56歲,就診於2018年11月3日。胃脘隱痛、嗝氣、口淡無味二月餘,於醫院診為"慢性胃炎",服"腸胃康"及"莫沙必利"等藥無效,近二週加重,其家人介紹特來就診。經常嗝氣,氣從口吐出,則倍感舒暢,二便調,眠可,飲食正常,脈緩軟,苔薄白,質淡。從現代醫學來考慮是胃腸產氣過多,但服用莫沙必利,卻無效。那麼應該是體質所致,如中焦溼濁蘊阻,肝胃氣滯,氣不能暢行,積滯於中焦則滯氣上逆而嗝氣。

初步診斷:1.胃痛 肝胃氣滯 溼濁蘊阻型 2. 慢性胃炎

治則:疏肝理氣 化溼和胃

處方:海螵蛸15克 茜草10克 厚朴15克 陳皮24克 桂枝12克 炒白芍12克 大棗18克 香櫞15克 龍骨牡蠣各30克 救必應10克 佩蘭10克 茯苓15克 蒼朮10克 五劑 飯後服用

11月8日複診:上症已除大半,頓感全身舒暢,嗝氣已除,飲食稍香,擬續方加味鞏固治療。上方加鳳凰衣10克 黃芪30克 淅貝10克。五劑

前段時間遇到,問及此胃痛諸事,已無感覺,體重已見增加,面色紅潤。方義淺釋,救必應為民間經驗用藥,專治胃痛良藥,腹滿脹氣,嗝氣,氣滯在中,平胃散(蒼朮、厚朴、甘草、陳皮),為加強理氣除脹加入香櫞、制酸和胃採用《內經》"鰂骨蘆茹丸"方意,又合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再加入佩蘭芳香醒脾化溼,讓溼濁有其出路加入茯苓,整方配合起到疏肝理氣,醒脾化溼調胃的功效。

治胃痛心得一則

凡是胃病的產生,多與肝、脾關係密切相關,調整生活方式,和其七情,注意飲食,適當配合食療,應可取得較好療效。在飲食上建議多素食療效更佳,一是肉食難以消化,食入後會使胃粘膜分泌大量胃酸,胃泌胃來消化肉食蛋白,加重了胃的負擔;二是分泌的胃酸對胃炎創面是一個刺激,在消化肉食的同時也消化了胃組織的自身,使胃炎加重,甚至會有穿孔的憂慮。

治胃痛心得一則

在預防方面,建議每天雙手疊加摸腹,從左到右,順氣的運行規律,從左側升,到右側降的順序進行,引導氣機順暢運行,少一些氣滯、氣亂、氣逆,從而保證了身體的健康,保健的手法很簡單,堅持很重要!每天堅持3分鐘,既可以調整腸道功能,還是康復胃病,何樂而不為呢?

治胃痛心得一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