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年纪轻轻,为什么要给努尔哈赤殉葬?

颜焕原


政治斗争的背后,永远都是血淋淋的惨案——阿巴亥的殉葬,可以说是无可奈何

而这一惨案的幕后黑手,就是新任大汗皇太极,可以说是阿巴亥错误的估计了皇太极的能力,而自己和代善之间的绯闻也没能有效的处理

最终阿巴亥遗憾殉葬,其子多尔衮也没能如愿以偿成为新任大汗!


一个细节揭示——如若不是皇太极从中作梗,新任大汗势必是多尔衮

这要追溯到满族也就是后金的生产军事合二为一的社会组织——牛录制。所谓牛录类似于部队番号,一个牛录有多少人,整编为一队。而这些牛录则在八旗之下,标准意义上来说每旗各有牛录若干,所以拥有牛录的多少,直接代表了实力强大与否。因为牛录就是兵权!

由于努尔哈赤十分宠爱阿巴亥,所以其所生三子均有不少的牛录,所以幼年时期的多尔衮三兄弟就列席军事议会,这也反应了努尔哈赤爱屋及乌的心理,以及对这三子的宠爱。后来,努尔哈赤毒疮迸发而死,其手中所握的亲兵牛录则交由其幼子多铎也就是多尔衮的弟弟掌管,由于三兄弟尚且年幼,实际上这部分兵权的控制者就是阿巴亥

三人本就各自拥有15个牛录,加上努尔哈赤给的20个牛录,这三兄弟手中的兵权已经足以跟任何一个贝勒抗衡,而且代善和阿巴亥的绯闻无论是否真实,其当时的表现的确是有要倒向这三子的势头,所以加上代善手中的牛录数量,阿巴亥是有实力扶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多尔衮上位的,可是早已洞察一切的皇太极,并不甘心于此,在他的多方活动下终于战胜了看似强大的阿巴亥母子四人

核心关键人物的倒戈,直接促成了阿巴亥集团的失败

曾贵为太子的代善,原本是努尔哈赤最为欣赏的儿子,但由于他跟阿巴亥之间的绯闻,让努尔哈赤十分不满,并最终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虽然这二人之间真真假假,究竟是否真的有一腿实属难以断定,但太子之位没了倒是真的

从努尔哈赤生前的表现来看,他的确是有想要阿巴亥之子继承汗位的打算,故而才会在其三子尚年幼之时便给予大量牛录甚至掌旗。甚至说他自己也默认了代善和阿巴亥的关系,并理所当然的认为代善会帮助阿巴亥,这样一来大汗之位是唾手可得

皇太极深知其中利害,于是找代善谈判,他手中所握资源和阿巴亥旗鼓相当,唯有代善的倒向,才是最终的一锤定音所在。首先皇太极游说的便是代善的两个儿子。理由也很简单,你爹之所以当不了大汗,就是因为阿巴亥,你气不气?不用说,肯定很气,所以从儿子层面肯定是一万个不同意自己老爹跟阿巴亥联盟

再后来,皇太极又告诉代善,“你别看现在帮了阿巴亥,等到多尔衮这小子长大了,知道你和他老妈的关系,他能让你好过?自个琢磨琢磨吧!”

终于,儿子们的赞成票,加上自己家族利益的驱使,让代善做出了决定——支持皇太极

女人的心思,终究还是太天真,孩子们也终究斗不过老狐狸

自认手握一切的阿巴亥没想到,代善竟然选择倒戈皇太极,而他这一决定也获得了其他年长贝勒们的同意,于是皇太极就任后金大汗,并作出了那个残忍的决定——责令阿巴亥殉葬

此时的多尔衮三兄弟尚且年幼,主心骨就是这个年轻的母亲,失去靠山和支持的阿巴亥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结局会是这样,纵使她有一万个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再做反抗。毕竟儿子们尚且年幼,无论是发动政变还是造反,都不具备胜利的条件

就这样,年轻的多尔衮目睹了自己的母亲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或许是因为愧疚,或许是因为忌惮三兄弟手中的兵权,代善和皇太极都没有在阿巴亥死后为难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而是一手拉扯他们,给他们机会成长,最终也促成了一代摄政王多尔衮的功成名就

不得不说,这一场斗争中代善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的倒向直接决定了后金的新一任继承人,说句马后炮的话,他的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避免了幼主即位导致国家动荡,与此同时又促成了多尔衮的成长,好让他在后来的入关大业中大放异彩

随着皇太极的死去,多尔衮已经成为后金第一号人物,无论是其政治能力还是军事水平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逐步取得权力中枢并直接操控满清发展的多尔衮,也选择为自己的母亲做一点事情

先不说他后来囚禁豪格、跟大玉儿传绯闻。在他当上摄政王并权倾天下之后,他做的是将自己的母亲追封为皇后,并配享太庙,也算是了却了母亲的遗憾

当然,三次错过机会成为皇帝(大汗)的多尔衮,也和其母阿巴亥一样,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努尔哈赤去世,四大贝勒逼阿巴亥殉葬。

天命十一年(1626年),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打败的努尔哈赤含恨而终,终年68岁。由于努尔哈赤在生前并没有对继位人的人选做出安排,因而在努尔哈赤死后,后金大汗之位虚悬。

但就在汗位争夺的最关键时刻,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却以努尔哈赤临终留有遗命的为由,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在万般无奈之下之下,阿巴亥自尽殉葬,也有说法是,阿巴亥并非自尽而亡,而是被弓弦直接勒死了,而勒死阿巴亥的人有的说是皇太极,有的说是莽古尔泰。


作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最大的政治靠山,大妃阿巴亥必须要死。

乌拉那拉·阿巴亥,乌拉部满泰贝勒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年仅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比她大31岁的努尔哈赤,两年后被努尔哈赤封为大福晋,而她也是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阿巴亥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为努尔哈赤生下十二子阿济格,万历四十年(1612)生下十四子多尔衮,万历四十二年(1614)又生下了十五子多铎。从嫁给努尔哈赤到努尔哈赤去世,前后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受到了努尔哈赤特殊的宠爱。

正是因为努尔哈赤对于大妃阿巴亥的喜爱,对于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努尔哈赤也予以了特殊的照顾,甚至计划着由多尔衮继承自己的大汗位置。为此在努尔哈赤的晚年,将亲统的两黄旗中授予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牛录,其余自己统帅做亲军,同时努尔哈赤还明确的指示阿济格统领镶黄旗,多铎统领正黄旗,自己死后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后赐一旗给多尔衮,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经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下,有很大的意向就是要安排多尔衮继任镶白旗旗主,这样一来,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军事力量占有很大的优势,没有一个其他兄弟可以与他们相比。

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阿济格22岁,多尔衮和多铎都只是只有十几岁,阿巴亥成为了他们最大的保障和依靠,如果失去了阿巴亥,别说让多尔衮去与四大贝勒争夺大汗之位,三兄弟就连自保很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将多尔衮等人排除在汗位争夺之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除掉阿巴亥,让多尔衮兄弟失去靠山,而当时四大贝勒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成为了必然。


阿巴亥的死很大程度上也同她自己的失误有关,而也正是因为此,不仅自己失去了生命,也让多尔衮失去了汗位。

努尔哈赤去世后,汗位的争夺实际上就是在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之间展开的。

四大贝勒中,大贝勒代善,因为当年与阿巴亥的谣言,为努尔哈赤所厌恶,又因治家无方,失去了继位资格;二贝勒阿敏,本身就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天生就不具备资格;三贝勒莽古尔泰,赳赳武夫,曾为了讨好努尔哈赤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不仅是努尔哈赤,就连满洲贵族所有人都极力反对莽古尔泰;所以在四大贝勒中,剩下的只有皇太极,一方面皇太极战功卓著,声望很高,另一方面,不得不说皇太极的心计是四大贝勒最重的。

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在为争夺汗位积极筹划准备的时候,阿巴亥只顾着悲痛伤心,没有做任何的部署,这也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自己身死殉葬,自己的儿子多尔衮也从此失去了汗位,葬送了前程。

首先,让原本奉努尔哈赤命支持自己的代善,转而支持了皇太极。

努尔哈赤生前曾表示,自己死后将阿巴亥与多尔衮兄弟托付给了代善,代善也是欣然接受的,这就确定了如果是多尔衮继位,代善摄政王的辅政地位。

但是,代善的两个儿子岳托与萨哈廉极力反对代善支持阿巴亥的儿子登基,毕竟当年与阿巴亥的事件让代善家族失去汗位争夺资格本就令二人不满,加上二人战功卓著,自然不会服气从未有尺寸之功的多尔衮等人,所以强烈反对,并且表达了坚决支持皇太极继位的态度。

而此时的阿巴亥并没有向代善进行许诺和拉拢,而代善也在家人的劝阻和建议下,放弃了支持多尔衮,转而支持皇太极。

其次,没有拉拢阿敏和莽古尔泰。

努尔哈赤死后的汗位争夺,有两个人是自始至终没有资格的,这两个人就是阿敏和莽古尔泰,而他们两个则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时更多的也是在观望,毕竟两个人手中握着的是正蓝旗和镶蓝旗两大势力,是可以完全左右局势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利益与地位,谁能给予他们的更多,他们就支持谁。

而此时的阿巴亥,并没有对于阿敏和莽古尔泰进行拉拢,也没有向二人进行求助,更没有进行政治利益的许诺与交换,也使得阿敏和莽古尔泰也站在了皇太极一边。

再次,就是缺乏对于皇太极行动的掌握。

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阿巴亥也没有及时的关注皇太极的动向,没有了解到皇太极以及其他三位贝勒的情况,没有做到知己知彼,因而就在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当四大贝勒站在她面前的时候,等待着阿巴亥的也只有被逼殉葬的事实了。

而伴随着阿巴亥的殉葬,当时只有十四岁的多尔衮根本无力同四大贝勒相抗衡,即便真的是努尔哈赤留有遗命将汗位传给多尔衮,也是无济于事了。只是皇太极并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是让他们继续统领两黄旗,之后黄白对调,改为统领两白旗。

经过满洲贵族议会的推举,皇太极最终登上了汗位,改元天聪,起初朝政继续由四大贝勒共同治理,“南面同坐、共受朝拜”,在相继除掉莽古尔泰和阿敏,代善退出后,皇太极“南面独坐”,开始独掌大权,并于1636年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雍亲王府


关于这个问题,野史上最多的注解是,阿巴亥是被皇太极率领几大贝勒害死的,用弓箭勒死,强迫她为先皇殉葬。

《太祖武皇帝实录》较为详细地记述了阿巴亥被逼殉死的情景: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

从这段史料记载来看,殉葬是努尔哈赤的意思,皇太极及几大贝勒仅仅是努尔哈赤遗嘱的执行者。

阿巴亥是清朝殉葬的第一人,她死的时候才36岁,对于一个女性的掌权者,这无疑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惜她的三个儿子还太小,尤其是有能力掌控朝局的儿子——多尔衮,只有15岁。虽然阿济格22岁已经成年,但这个人对政治既没能力也没兴趣,帮不上阿巴亥什么忙,对皇太极及诸王贝勒也构不成威胁。

如果人并非皇太极所杀,那么皇太极是否有杀心呢?有。对于心机深沉的皇太极而言,虽然虚伪到再三推辞皇位,但对皇位的垂诞也并非一日两日。

但皇太极有心无力,当时的他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在他上台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先参拜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然后三个人一起坐下来听政。

皇太极是个谨慎而心机深沉的人,他绝不会自作主张杀阿巴亥,阿巴亥在后宫位份尊贵,她的地位决定了她是皇太极的母妃,“弑母”的罪名会给皇太极留下道德上的污点,他不会这么做的。而且多尔衮年纪尚小,对皇太极威胁没那么大。让他感到威胁的是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过分宠爱,现在努尔哈赤死了,阿巴亥的力量被大大削弱。

所有政治家都是心狠手辣并且深谋远虑的,多尔衮、多铎会长大,而且他们都是优秀的孩子,阿巴亥一人掌控三个儿子,对皇太极和几大贝勒的利益并无好处。而且阿巴亥如果是个单纯的女人也就算了。可她的心机很深,很会抱大腿,也知道男人的心意,正因为她懂得男人的心意,并且会用手段去迎合,她还有强烈的欲望和野心,所以她才是政敌眼中最危险的人物。由她教唆,即使多尔衮没这个心,也早晚有这个心。

这个念头并不仅仅是皇太极和几大贝勒的,也是努尔哈赤的,狐狸还是老的狡猾,皇太极他们想到的,努尔哈赤早就想到了。

导致阿巴亥殉葬最直接的原因,是努尔哈赤心头的一根刺,这是怎么回事呢?努尔哈赤为什么心心念念,希望阿巴亥死呢?

这要从清朝的一个古怪的婚姻制度说起,清朝的“收继婚”的习俗,让阿巴亥和代善走的很近,两人年纪相仿,而阿巴亥和努尔哈赤差31岁。

努尔哈赤考虑过他身后,对阿巴亥的安排,他的意思是嫁给代善。但努尔哈赤的心意是一回事,阿巴亥的行为又是另一回事。当时她跟代善走得太近,甚至深夜都有往来,被一直嫉妒她的妃子告发,努尔哈赤怒火攻心,一气之下找个借口将阿巴亥休弃了,理由是——“私藏金银”。这就是天命五年的“大妃事件”。

阿巴亥在外面凄苦地生活了一年,自己煮饭吃,而心中残存的对她的怀念让努尔哈赤又把她接了回来,重新立为大妃。这一举动说明阿巴亥对付男人的手腕,她能让男人对她念念不忘。

后来阿巴亥迅速执掌后宫全部权力,成为大清后宫第一人。阿巴亥不知道,男人始终是男人,他能重新爱她,却未必会真正原谅她。她跟代善的绯闻,始终是努尔哈赤心头的一根刺,而让她殉葬,既是考虑到阿巴亥的政治野心,也是不想给代善留下这个人。

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可谓四面楚歌,因为她生性善妒,讲话又比较犀利,皇太极和几大贝勒都不喜欢她,也都忌惮她。努尔哈赤的遗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除掉阿巴亥。虽然说他们并不着急这么做,但除掉阿巴亥从长远考虑,对他们是有利的。

可怜的阿巴亥就这样成为了大清殉葬的第一人。


<strong>


静说历史


照现在的法律,努尔哈赤就得枪毙,因为他娶阿巴亥的时候她只有十二岁,蒋方舟曾经有本书名字叫《正在发育》,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大约也是正在发育的年龄吧,现在十二岁的孩子大约也刚刚小学毕业,上初中的样子,但是阿巴亥却在那时候成了人妻,开始直面努尔哈赤后宫纷争了。

 万历二十一年,叶赫、乌喇等九部联合进攻建州,大败,乌喇部的首领布占泰被努尔哈赤请到建州做了三年客,三年后才放回来,布占泰心胆欲裂不敢再和努尔哈赤为敌,反而想方设法的讨好努尔哈赤。


古代对一个人交好的方式无非那么几种,给钱给物给人。


让布占泰给东西给钱太有点舍不得,于是他想的方法是最省钱,给人。把自己十二岁的大侄女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


阿巴亥是他大哥的孩子,他大哥早死了,剩下的大哥家的孤儿寡母还不是他这位弟弟说了算吗。

于是这一年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43岁的努尔哈赤,老夫少妻,努尔哈赤很是宠爱阿巴亥,在阿巴亥嫁给他的二年就被努尔哈赤封为大妃,类似于皇后的地位了。阿巴亥也很争气,15岁上就给努尔哈赤生了一位阿哥,这就是她的大儿子阿济格。


7年后阿巴亥又给努尔哈赤生了两个儿子多尔衮和多铎,对这三个儿子,努尔哈赤爱若珍宝,阿巴亥这三个儿子为日后清军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这却丝毫不能改变阿巴亥的命运,努尔哈赤68岁去世时,只有阿巴亥在他身边,他的那些儿子们都还在赶来的路上。


具体努尔哈赤是属意皇太极接任他的汗位还是别的皇子接任,都不重要了,因为皇太极已经被诸王承认了,接下来就是阿巴亥的命运,努尔哈赤死的第二天凌晨,皇太极就让人传旨说努尔哈赤让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不想死,她才37岁,正是盛年,而她的两个儿子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还未成年,她还想看着他们长大,娶妻生子。


但是,以皇太极为首的诸王不想让她活着,多了一个先皇大妃对他们来说今后有太多的变数了,况且这位大妃还有三个如狼似虎的儿子,掌握着八旗之三,种种变数决定了阿巴亥的命运,她必须死。


如果她对自己下不了手,那么就给她一个最高礼遇吧,用弓弦勒死。


一个弱女子在皇权斗争中恰如水中的浮萍,被大势裹挟,命运由不得自己。


============



薛白袍


后金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后金开国大汗努尔哈赤在沈阳附近病死。努尔哈赤尸骨未寒之际,后金内部便展开了权力争夺之战。

当时继承努尔哈赤汗位的主要竞争者是他的儿子代善、皇太极和大福晋阿巴亥所生的多尔衮。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宠妃,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生母,当时才37岁。当时以皇太极为首的几个掌权者为了争夺大汗之位,密谋要将阿巴亥逼死殉葬,这样年少的多尔衮失去母亲庇护,就无力争夺汗位。

努尔哈赤宠妃阿巴亥

皇太极等人找到阿巴亥,告诉她努尔哈赤留言要她殉葬,阿巴亥看透了他们的阴谋,支吾不从。皇太极等人说:“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阿巴亥无计可施,只好穿上最好的衣服,戴上最好的珍珠首饰,对诸王说:“我从12岁就跟随先帝,至今已26年了,不忍分离,故相从于地下。我的几个幼子,你们要照顾好。”众人迫不及待,连忙说:“放心好了,不抚养幼弟就是忘了父亲。”在众人逼迫下,阿巴亥只好自尽身亡(也有被勒死之说),与努尔哈赤同葬。

多尔衮画像

阿巴亥死后,多尔衮失去依靠,自动退出大汗之争。汗位的争夺者只剩下代善和皇太极,代善生性懦弱,势力也不及皇太极强大,无力与弟弟皇太极争夺。在这种情况下,代善只好顺水推舟,推举皇太极为大汗。

后金天启六年(1626年)九月初一,后金诸贝勒大臣为皇太极举行了登基大典,皇太极正式成为后金之主。


民国年间那些事


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也就是说,在清朝的官方史料中,明确提出让阿巴亥殉葬是努尔哈赤的意思,这样一来,阿巴亥随先帝而去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然而,有不少人对这段记载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按照大清殉葬制度,先帝遗孀不能膝下有子,阿巴亥生有三个儿子,此时多尔衮15岁,多铎才13岁,均未成年,显然不满足殉葬的条件。

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阿巴亥听到这份遗命的时候,犹豫不决,支支吾吾,史料记载,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说明阿巴亥对这份遗命也很怀疑,并不相信这是努尔哈赤的真实意愿。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皇太极为争夺汗位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阿巴亥不可避免的成为这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我个人比较支持这一说法。



天命五年,努尔哈赤的庶妃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密,大福晋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有私情,阿巴亥经常浓妆艳抹深夜出宫,与代善幽会。起初努尔哈赤半信半疑,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平息了这场轩然大波。

但这件事始终是努尔哈赤的心病,虽然后金素有收继婚的习俗,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继母,可问题是努尔哈赤还没死呢,他们就敢如此乱来。最后努尔哈赤一怒之下,离弃阿巴亥一年多,这件事也直接导致了代善在日后的汗位争夺中被淘汰出局。

不管阿巴亥和代善之间确有其事,还是有人栽赃陷害,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皇太极。因此许多人猜测,德因泽的告密正是皇太极指使的,他们的政治利益是一致的。



皇太极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一来直接把阿巴亥和代善打入了冷宫,二来由于阿巴亥的失宠,她的三个儿子也会跟着倒霉,皇太极在汗位争夺中觅得先机。

再回到阿巴亥殉葬一事来,努尔哈赤殡天,乘此机会除掉阿巴亥,皇太极无疑解除了最大的政治威胁,为他顺利登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令阿巴亥殉葬的遗命原本子虚乌有,是皇太极一手杜撰,用来除掉阿巴亥的借口。凑巧的是,当年告密的德因泽也被一并殉葬,这不得不令人更加疑窦丛生,皇太极有杀人灭口的重大嫌疑。

据史书记载,阿巴亥嫉妒,有机变,想必不是空穴来风,她长期独享老汗王所有的宠爱,很可能得罪了许多人,那么她的殉葬也是众望所归了。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阿巴亥,出身高贵,乌拉部落首领满泰的女儿,但她六岁就没了父亲,她便被叔叔布占泰收养。

努尔哈赤灭掉了哈达部,势力越来越强大,布占泰为了保住乌拉部,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嫁给女儿努尔哈赤的弟弟,有把年仅12岁的侄女阿巴亥嫁给皇太极,以换取乌拉部族人的平安,布占泰亲自送阿巴亥到建州女真的费阿拉城,举行婚礼。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努尔哈赤已经有多位妻妾了,而且努尔哈赤整整比阿巴亥大31岁,或许也是老夫少妻的原因,阿巴亥反而特别受宠,不到两年阿巴亥就成为努尔哈赤的大福晋。接下来,阿巴亥像开挂似得,为努尔哈赤连续生下黄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由此可见,阿巴亥是非常得宠的,眼看阿巴亥的地位越来越稳,可偏偏叔叔布占泰安奈不住,为了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和努尔哈赤翻脸,射死了自己的妻子爱新觉罗·穆库什(努尔哈赤女儿),努尔哈赤和布占泰从此交恶。但这并没有影响阿巴亥的地位,她所生的嫡子反而继承了八旗中的三旗。

努尔哈赤中意的继承人是老二代善,还为阿巴亥考虑做打算,金人有继婚的旧俗,努尔哈赤希望他百年之后代善继娶阿巴亥。但是,努尔哈赤没死之前,他的小福晋便告发代善和阿巴亥关系混乱,私藏金银,努尔哈赤知道后很生气,便暗中调查,发现蛛丝马迹后,便与阿巴亥离异。

告发的小福晋迅速的受宠了,阿巴亥聪慧,机智,不可能坐以待毙,努尔哈赤在攻破沈阳后,又找回重新了阿巴亥,还她大福晋之位。阿巴亥不仅会打理努尔哈赤的后院,在前线也是替努尔哈赤出了不少注意,这便是努尔哈赤留念她的原因。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68岁的努尔哈赤被明朝袁崇焕所伤,努尔哈赤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传来阿巴亥商讨了关于代善辅政、多尔衮继位等秘事。而后努尔哈赤因毒疮发作,医治无效,而亡。

此时阿巴亥还是一个刚刚痛失丈夫寡妇,丈夫还尸骨未寒,野心勃勃皇太极就迫不及待的传达所谓的遗命,逼迫阿巴亥殉葬。


或许殉葬只是一场政治阴谋,可以总结下面几种情况。

1.代善已经是努尔哈赤属意的继承人,而历史记载阿巴亥聪慧善妒,她不可能在努尔哈赤没死的情况下和未来的继承人代善关系暧昧不清,而且告发他们的小福晋在皇太极登基后就去世了,这中间皇太极做了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2.阿巴亥的领导能力和计谋不输男儿,为何要和代善不清不白,而让人抓到把柄。她身为大福晋,支持者肯定不少,大可以私下扶持自己三个儿子中的一个,接替努尔哈赤。

3.阿巴亥本可以嫁给代善,而阿巴亥殉葬后,代善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助手,而她的三个儿子也失去了长辈的庇护,皇太极逼死阿巴亥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可见,皇太极为夺权所采用的手段,阿巴亥一死,就让代善和多尔衮不再有联盟关系,为自己成为继承人破除了最大的障碍。


小枝谈历史


乌拉那拉·阿巴亥并非一般妾室,她不仅是深得宠爱的大妃,而且出身的那拉家族非常显贵,努尔哈赤的大妃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是皇太极的生母。与其说阿巴亥死于殉葬,倒不如说她是死在政权斗争之中,是皇储争斗的牺牲品,而真正让她殉葬的人正是她姐姐的儿子皇太极。

阿巴亥在8岁的时候失去至亲,没有了父亲和兄长的保护,她只能寄人篱下,被叔父收养。后来为了保全部落,叔父让她嫁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比阿巴亥大了31岁,他的大贝勒代善和阿巴亥年轻相仿。12岁的阿巴亥还是个小孩子,但是已经非常漂亮,仪态端庄,礼数周到。努尔哈赤对她十分喜欢,在她还没有生下孩子之前就已经封为大妃。

后来的十年间,阿巴亥连续生给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努尔哈赤对这位善解人意的妃子十分宝贝,子以母贵,爱妃之子自然也是爱如心肝了。

阿巴亥盛宠在身,一方面让她在后宫之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也让她身处危险之中。彼时皇储之争已是汹涌,阿巴亥聪明伶俐,又生下三个非常出色的儿子,必然会被盯上。阿巴亥平时非常注意言行,却还是被一个庶妃以蓄意勾引代善的罪名,告发到了努尔哈赤面前。

其实在后金的习俗之中,有儿子收娶父亲的妾室的习俗。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真的十分喜欢,早早就想安排好身后事,将她赐给自己的儿子代善,只是没有明说。代善和阿巴亥是知道努尔哈赤的想法的,阿巴亥知道必须抓牢代善才能保全家族,所以对此没有异议。

没想到阿巴亥和代善走得比较近却成为别人诋毁她的借口,代善是努尔哈赤非常重视的一个皇子,如果不是出了这档子事,说不定已经被立为太子。而阿巴亥也是深受宠爱,这一举一箭双雕,着实阴险高明。努尔哈赤革去了阿巴亥的大妃之位,带着儿子住在小木屋之中独自过活,凄惨到只能自己烧饭给自己吃。

虽然后来努尔哈赤良心发现终于意识到错怪了阿巴亥,恢复了她的大妃之位,但是依旧阻止不了她一步步迈进悲剧之中。在嫁给努尔哈赤之时,阿巴亥便是因为政治因素保全本部落,而在努尔哈赤死了之后她依旧成为了牺牲品。

在后金的殉葬制度之中,嫡妻是不可以殉葬的,即使是有儿子的妾室也不能殉葬,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阿巴亥都达不到殉葬的条件。因为代善一事后,努尔哈赤一直没有公布太子是谁,加上他死前身边只有阿巴亥,所以很多人猜测当时努尔哈赤是将皇位传给了只有十五岁的多尔衮。

而多尔衮年幼,四大贝勒十分不满,于是皇太极就以允诺他们共同执政为诱饵,联合三大贝勒一起逼迫阿巴亥殉葬。阿巴亥为了保全自己的三个儿子不得不自缢而亡,阿巴亥死后和努尔哈赤同棺而葬,清朝可能就这样少了一个本可以流传千古的太后。

皇太极遵守阿巴亥临死前的要求,没有伤害到她的三个儿子。只是没有想到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不仅霸占了他的女人孝庄,还成为了大清实际上的掌权者。只不过后来顺治帝积怨颇深,将他挖出来鞭尸,连同着阿巴亥的灵位一起扔出了宗庙。大约阿巴亥母子真的与大清命运相克吧。

以上


木剑温不胜


阿巴亥,乌拉部主满泰之女,父亲去世后由叔父布占泰收养。为了巴结努尔哈赤,年仅12岁的阿巴亥就被叔父送给了努尔哈赤。

阿巴亥年轻貌美,聪明善解人意,能够随机应变,深得努尔哈赤的欢心,在13岁那年被封为大福晋,当然其中有努尔哈赤想笼络乌拉部的因素,更是出于对阿巴亥的宠爱与信任。阿巴亥也很争气,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分别为: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

就在阿巴亥生活美满时候,乌拉部与努尔哈赤翻脸,努尔哈赤直接灭了乌拉部,所幸努尔哈赤没有迁怒于阿巴亥,还令三个儿子开始掌握军权,可见盛宠有加。

如此受宠的阿巴亥,为何努尔哈赤要逼她殉葬呢?

满人有父亲死了,儿子继承家产和庶母的惯例。当时的努尔哈赤年事已高,而阿巴亥小他31岁,三子年幼,他担心母子四人在自己死后没有依靠,打算让自己当时属意的继承人代善娶阿巴亥。代善与阿巴亥也明白这层用意,却等不及努尔哈赤去世就搞在了一起,被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告发。

努尔哈赤大动肝火,毕竟自己还没死呢,你们就如此迫不及待,反而打消了将阿巴亥许给代善的想法,找个由头将阿巴亥休了。

之后的一年,阿巴亥带着三个孩子在一个破木屋里生活,后来努尔哈赤又接他们回来,恢复她的大福晋地位。由此来看,努尔哈赤是真心喜爱阿巴亥的,思念强过愤怒,他才会接她回来。

后来,努尔哈赤与袁崇焕一战后卧病不起,因毒疮发作而死。临死前,他想到阿巴亥与代善的往事,又考虑到阿巴亥善妒,怕她扰乱后宫,下旨要阿巴亥为其殉葬。

阿巴亥三子尚幼不愿殉葬,奈何四大贝勒苦苦相逼,只能自缢身亡。

换个角度想皇太极也不能让阿巴亥活着,皇太极继位按理要娶阿巴亥,可是她已经和哥哥代善有染天下皆知了,娶她代善不高兴,不娶她皇家面子不好看。再者,阿巴亥是个厉害的女人,是大福晋还有三个儿子,日后她很可能会帮着自己儿子夺皇太极的汗位,所以阿巴亥必须得死。

可怜年少的多尔衮三兄弟,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被哥哥们逼死却无能为力。多尔衮当上摄政王后追封阿巴亥为皇后,葬入太庙,算是替母亲了却些许遗憾。


史论纵横


殉葬,是极其野蛮的丧葬制度。被殉的可以是近臣、侍卫、仆役,当然还有女人。在明英宗去世的时候,下旨废止。但清初还有,顺治带走一个嫔妃、皇太极带走侍卫,而努尔哈赤带走两个侧福晋、更带走了大妃阿巴亥。

纵观历史,以后宫殉葬有,但都是选地位低、未生育的,以生育过的大老婆殉的绝对凤毛麟角。努尔哈赤去世以生育过三个儿子、正值盛年的大妃阿巴亥殉葬,后世把这件事归咎于皇太极的夺权行为。夺权的因素肯定是有的,但大家是否注意过以下几个事实:

1、大妃是犯过错误的。她曾经被努尔哈赤休戚,后来实在放不下,不久就“官复原职”。努尔哈赤休妻原因是两个侧妃的告发,努尔哈赤对外公布的阿巴亥的罪状是“偷盗宫中财物”。一个大妃偷盗,你信吗?反正,我绝对不相信这是真实的原因。真实的原因是“偷情”还差不多。这是任何一个男人不能容忍的,何况是帝王。但努尔哈赤实在太喜欢她了,离不开,不得不以“偷盗”掩饰。但他内心真的放下了吗?没有,他一定在公开场合表达过“以大妃殉葬”的意思。这事,大臣知道,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也是知道的。所以,即便他们手握三个旗,也不敢咋地。这毕竟是他爸的真实意图。

大家都觉得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小,不敢。阿巴亥的大儿子已经二十几了;多尔衮也15,在那个时代他也已经带兵打仗了……。那时候孩子比现在成熟的早,不能用现在的年纪推想。

再则,如果是皇太极逼死阿巴亥,皇太极如何不对阿巴亥的这三个儿子心存防范?如何敢让他们都带兵、打硬仗。他心也太大了点吧!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母之仇就可以忽略不计?正是因为是努尔哈赤的意思,他们兄弟三个没法把这个仇记在皇太极身上。

再想想,阿巴亥十三岁做大妃,三十几岁殉葬。好歹也当了二十几年的女主人。一个大臣都没交下?!努尔哈赤有一群打天下的老哥们,武将+没有太多的文化+出生入死,这些老哥们的地位不低,也有话语权。如果阿巴亥真的冤枉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也不太可能吧。

综上,阿巴亥殉葬应该是努尔哈赤生前的意思。皇太极他们只是顺水推舟,极力促成。

想当初,12岁的阿巴亥嫁给三十几岁的努尔哈赤的时候,一定明媚可人,让人过目不忘。13岁,阿巴亥就被立为大妃,差不多承包了努尔哈赤最后的子女,可见是多么的专宠。她犯了大错,丈夫也原谅,只要她陪在身边。

他是多么喜欢她啊!喜欢到生生死死都要带在身边。

不得不说,努尔哈赤是自私与残忍的。他喜欢的,就一定要占有,不允许任何人染指。

努尔哈赤一定爱自己更多,对于女人,他是喜欢,是占有。

被努尔哈赤喜欢的阿巴亥就不得不跟着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