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选妃,一般有没有说到几岁就不选的?例如乾隆80岁了,还选妃吗?

陶君齐行


清朝从顺治到光绪九朝期间,选秀女仪式共计进行了八十多次,按后来入葬各帝王陵寝之中的后妃统计,共二百一十四人,这些后妃都是通过选秀进宫成为皇帝们的妃子的,这其中也不乏一些最终被晋位皇后的。根据清朝祖制,皇帝每三年就要进行一次选秀,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要求,比如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在位期间也仅进行过一次选秀活动。而向康熙、乾隆这种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多年之久的皇帝则举行过很多次选秀活动。

乾隆皇帝二十五岁继位,在位六十年,这期间他也并不例外的进行了多次选秀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乾隆八十岁的时候,他却是举行了一次选秀仪式,并且,这次选秀之中,一位十六岁秀女还因此被选中,这位比乾隆皇帝孙子还要年轻的秀女出身于高贵的富察氏,乾隆晚年入宫的她,不仅熬死了乾隆,还挺过了嘉庆一朝,最终在道光朝时才寿终正寝。她就是历史上的晋妃富察氏。

富察氏刚入宫时,乾隆皇帝只给其封为了贵人的位份,晋贵人出身富察氏,富察氏这个姓氏在清朝是很尊贵的姓氏,有清一代出身富察氏的后妃非常多,乾隆皇帝的元后就是出身富察氏,非常巧合的是,这位在富察皇后去世四十多年后入宫的晋贵人和富察皇后竟是远亲。康熙朝的大学士马齐是晋贵人的曾祖父,而马齐是孝贤纯皇后的亲伯父,也就是说,孝贤纯皇后实际上是晋贵人的亲姑奶奶。但是晋妃入宫时,富察氏早已去世多年,两人虽然有些很近的亲缘关系,但是由于年龄相差悬殊,所以其实二人是没有见过面的。

晋贵人入宫之后并没有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在入宫后的不久,晋贵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触怒了乾隆,被连降两级,成为了答应。就这样,富察氏在乾隆一朝最后的几年始终是答应的位份。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驾崩,老皇帝所遗的嫔妃们被嘉庆帝加恩下旨晋升一级,答应富察氏因为之前就是乾隆帝的贵人,所以被破例晋为贵人,就这样,富察氏在嘉庆朝做了二十五年“皇考贵人”。年轻的富察氏在寿康宫中过起了漫长的寡居生活,这期间她目睹了乾隆的遗妃们的一个个离去,直到自己成为了寿康宫中唯一的一位乾隆遗孀。嘉庆二十五年,六十一岁的嘉庆帝驾崩,皇长子旻宁即位,改元道光,道光帝即位后,准备大封六宫,在晋封父皇嘉庆帝的遗妃时,道光帝惊奇的发现寿康宫中自己皇祖的一位遗妃仍然健在,触景生情,这不禁让道光帝想起自己年幼时在祖父膝下承欢的幸福时光,当道光帝了解到这位遗妃的位分仍旧是贵人的时候,便下了一旨意,将皇祖晋贵人晋封为皇祖晋妃,同时尊为晋太妃。

晋太妃在道光二年去世,被葬入乾隆帝的裕陵妃园寝,此时乾隆帝已经去世二十七年之久,他的所有嫔妃也已经全部去世,这位乾隆帝生前最后一次选秀中选出的妃子最终成为了乾隆最后去世的妃子。也是乾隆帝裕陵妃园寝最后入葬的嫔妃。


历史课课代表


清朝皇帝选择后妃,是一项非常重的政治活动,说白了皇帝选妃就是政治联姻。清朝的后妃制度规定3年一次选秀,雷打不动,除非出现非常特殊的情况才会停止(比如皇帝驾崩了)。只要皇帝活着就按照制度来,没有岁数的限制,假如皇帝病了,大臣建议不选择妃子了,这样说被认为是诅咒皇帝死的,不想活了才这样说。(乾隆皇帝剧照)

清朝的选秀是不是只给皇帝选择妃子?

清朝选择秀女以嘉庆皇帝为一个分水岭,前期是一个制度,后期更改了。根据清朝旧制度,选秀女时皇后和后宫的一些主要人员的亲戚直接入围,免于层层筛选。八旗官兵和无官职的人员的女儿备选。到了嘉庆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嘉庆十一年(1806),命汉军自笔帖式,骁骑校以上女子备选。十八年(1813年),命满洲蒙古自护军、领催以上备选。其拜唐阿、马甲以下女子不备选。

这里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汉军的中层以上官员(笔帖式和骁骑校属于中层文武官员)的女儿可以参加选秀了,蒙古的低级官员以上的女儿备选,满族无官职人员女儿也不用参加选秀了,被排除在外。这项制度的改变,是嘉庆皇帝整合清朝的上层建筑的结果,无官职的满族人被排除了。其实嘉庆皇帝还将清朝公主的女儿也加入的选秀过程中,而且是强制性的,他也控制清朝皇室近亲的婚姻,主要也是政治联姻,稳定压倒一切。(富察皇后剧照)

清朝皇帝选秀不仅仅是皇帝的后妃要从这些女子中挑选,有不少秀女还有可能要指配给皇帝的近支宗室人员,那些处于适婚年龄的亲王、郡王、皇子等,这是为皇帝一家子选择媳妇,不单单是看美貌,更要看出身,性格等。(清朝皇帝选秀剧照)

乾隆80岁了还选妃吗?

按照清朝惯例,清朝户部主持的3年一选秀的的制度不会变,至于皇帝选不选妃子就要看皇帝本人了,如果自己不选妃子,就要给宗亲们指派,做红娘了。

乾隆皇帝的皇后是富察氏,乾隆在做亲王时她就是嫡福晋。说起来,乾隆皇帝的这个富察皇后还是他老爹雍正皇帝选秀时一眼看中了她,并将她许配给弘历做福晋,两个人琴瑟和鸣,婚姻生活非常美满。可惜富察皇后的儿子都没有活到成年,能长大成人的话也就没嘉庆皇帝的事了!乾隆皇帝选择妃子都是亲自上阵,自己挑选,一般不会假手他人的。(嘉庆皇帝剧照)

乾隆皇帝在80岁时照例进行了选秀工作,在这次选秀中,乾隆皇帝选择了一个16岁的富察氏女子做妃子。这个女子的关系相当硬,她是康熙、雍正时期大臣(雍正时军机大臣)富察.马奇的曾孙女,富察.马奇是富察皇后的伯父,她不用层层筛选就进入候选秀女之列,这是特例。这次乾隆选择这个小富察氏为妃子,事前可能已经内定了,大概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乾隆皇帝在这个小富察氏身上看到了自己富察皇后的影子,出于怀念而选择了她,辈分到时在其次了;第二,选择富察皇后有关系的人,也是对富察氏一家的政治照顾,也是出于怀念。(乾隆皇帝的富察贵人图)

有人说乾隆这个老爷爷娶了一个小鲜肉,其实在当时看来,“牺牲”一个女子换来家族的富贵,很多人权贵都这样做。乾隆选择她也是照顾了富察家族,进宫后小富察氏一直是贵人,1820年道光皇帝即位,册封她为皇祖晋妃。

附注:清朝的选妃制度。

主持部门:户部。

选秀女时间:三年一次。

秀女年龄:13-16岁,一说14-16岁,17岁的也有,是因为特殊原因漏掉了前次选秀等原因。

人员筛选:主要是满族,其次蒙古族,后来加入汉军中层官员的女儿,满族无官职的人员的女儿被排除。

具体程序还是比较复杂的,要求非常多(不赘述),被选中的秀女才有资格成为后宫人员之一,也有可能被配婚皇室其他人员。贵人以上级别的妃子,一定是得出自世代显贵人家,不然没机会做到更高位置的,清朝皇帝选择妃子最看重的是出身,非常典型的政治联姻。

根据《清皇室四谱》编制的《清宫后妃表》,列出12帝后妃187名,除8名未标族名外,12名是女真族,136名是满族,蒙古族21名,汉族9名,维吾尔族1名。

148个是属于满族人,占比79%,蒙古21名,占比11%,汉族9人,占比4.8%,主要以满族人为主的。


穿越再现彼岸


选妃一般是皇帝或者有专门的人来选定妃子,然后结婚。也就是说皇帝的选妃相当于我们普通人的相亲,而这个过程有的一般情况下是由皇帝自己选或者由专门的进行选举,选举的时间一般在成年后,古代的说法男性成年在18岁。因此在18岁左右就选好妃子,然后结婚。

虽然18岁很早就选好了妃子,然后结婚。但中国古代讲究三妻四妾,因此虽然乾隆年事已高了,如果他想娶妃子,还是可以的。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皇帝的妃子大多都是由太上皇后,或者专门选妃的人帮忙选的,比如慈溪为了达到控制光绪皇帝就把光绪的表姐隆裕皇后钦点许配给光绪皇帝。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以下就是慈禧为光绪选的妃子,因此对于皇帝来说选妃也不一定是件高兴的事情。。。


任真说史


清朝的选妃制度,指的是妃嫔的选择、册封、晋封等制度。第一步是选秀女,每三年一次,有户部主持,按照制度皇后和内廷主位的亲姐妹可以不选,而且选妃的年龄是十四道十六岁,超过的也不选。而且基本上被选的也是以满族、女真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比较多,从清朝12帝后妃187名,汉族一共选了九名。所以说不管乾隆多大了,还是会选妃的,因为就是这个规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师哥讲史


古代皇帝后宫的女人数不清,即使是在年迈时,也会选妃子,这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责任。 乾隆最后一个妃子,当时乾隆都已经80岁了,但是他还在继续选秀女,而他的最后一个妃子入宫的时候却只有16岁罢了。这位妃子叫做晋妃,而晋妃一进宫直接就是贵人,这个时候的乾隆已经老了,就算乾隆再怎么长寿,这个时候他也无法和晋妃生出来孩子了。不过乾隆对待这个妃子的感情就十分特殊了,乾隆的年纪完全可以当她的爷爷。而晋妃对于乾隆来说,身份也是十分特殊的,因为她就是孝贤纯皇后的一家人,孝贤纯皇后是她的姨奶奶。由此来看,其实这个关系够乱的,因为两个人算得上是祖孙关系,但都是乾隆的老婆。


阿邦听音乐看电影


乾隆80岁还要选妃


鸿运易学


一般是14-16吧?大概是这样,80还选什么啊,都老的不能动了


无欲金刚


这个问题没听说过,皇上只要想选谁拦得住?那些大臣们巴不得的献殷勤。你没读过苏轼“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诗句吗?“十八新娘八十郎”,平民况且如此,皇帝就更不用说了。


luohongchengni


皇帝年龄大了就没必要选了,选了也没用。


沧海一声笑85616657


这个问题,学识短浅的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望题主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