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階段寶寶的輔食特點盤點!該怎麼喂一目瞭然

潔媽常常看到媽媽們在網上問:“寶寶8個月,還沒長牙,是不是隻能吃泥狀、糊狀的輔食?”然後,問題下有人回答:“對,只能吃這些!寶寶現在還沒長牙,也吃不了其他的!”

對此,潔媽默了……想要幫助他人的心很好,但傳播不實信息就要不得了。不管寶寶長沒長牙,到了一定的月齡,家長都應該給寶寶添加固體輔食,這對寶寶十分有益。

不同階段寶寶的輔食特點盤點!該怎麼喂一目瞭然

一、為什麼讓寶寶吃輔食?

在寶寶出生5~6個月,TA開始對父母吃的食物產生興趣,看到大人吃飯自己也會饞嘴,表達自己想吃的情緒。從這個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從給寶寶喂第一口泥狀或者糊狀的輔食,到寶寶大約1歲半的時候自己吃飯——這個過程都是為了讓寶寶學會吃固體食物。

吃固體食物不像吮吸和吞嚥,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其所產生的一系列動作必須經過練習才能學會。所以家長要配合寶寶的成長與發展,吃的輔食也要隨著不同的階段而有所變化。

不同階段寶寶的輔食特點盤點!該怎麼喂一目瞭然

二、不同階段寶寶的輔食特點

1、5-6個月的寶寶

寶寶由於頸部逐漸變硬而能做起來,並對大人的食物產生興趣時,就可以開始喂輔食了。每天只添加一頓輔食,這個時候,寶寶的輔食要鍛鍊TA前後移動舌頭吞食的能力。

輔食特點:糊狀或者泥狀的輔食.

不同階段寶寶的輔食特點盤點!該怎麼喂一目瞭然

2、7-8個月的寶寶

寶寶習慣輔食後,一天可以吃2頓輔食。目前為止寶寶都是利用舌頭前後移動來吞下食物,新的階段必須要讓寶寶練習舌頭上下動,用舌頭和上顎壓碎塊狀食物的能力。

與此同時,寶寶已經可以開始自己吃一些東西,但媽媽需要確保你給他自己食用的食物是軟的,粒狀的,方便吞嚥的,不要給他需要咀嚼(即需要用牙咬)的食物,即使他已經有牙了。

輔食特點:柔軟的、易吞嚥的粒狀輔食。

不同階段寶寶的輔食特點盤點!該怎麼喂一目瞭然

3、9-11個月的寶寶

終於到了喂3餐的時候,這個時候要讓寶寶習慣吃進舌頭無法壓碎的食物,TA會自然而然將食物用舌頭推到兩邊用牙齦咬碎。

那什麼樣的輔食是寶寶無法用舌頭壓碎的呢?以香蕉的硬度為基準,慢慢增加用手指能碾碎的食物,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輔食特點:硬度以香蕉為基準的、容易吞嚥的小塊輔食。

不同階段寶寶的輔食特點盤點!該怎麼喂一目瞭然

三、寶寶出牙與咀嚼力

雖然人類出牙存在一定的大規律,但每個寶寶都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且出牙與遺傳也有關係,所以家長不必太糾結出牙比其他寶寶晚或是早,抑或是出牙順序不同。並且出牙的早晚並不影響寶寶鍛鍊自己的咀嚼能力,寶寶咀嚼固體輔食的動作,可以促進咀嚼肌和頜骨良好發育,促進面部發育,避免出現不對稱現象。

實際上,一味的小心謹慎,不給寶寶適時添加固體食物,反而不利於口腔發展。

所以,很多媽媽們問的“要是一直沒長牙,是不是輔食只能吃泥狀、糊狀的?”潔媽對此是否定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