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山:此心安處是吾鄉|夜讀往事FM·我的故鄉

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主播 沐方婷 為您朗讀(第133期)

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沒有一個地方是我的故鄉,或許每一個地方都是我的故鄉,蘇軾的《定風波》詞裡說得好“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從小跟著父母后頭長大,他們在哪,我就在哪,和一般同齡孩子相比,我經歷著更為頻繁的地點遷移。我出生在婁底漣源,後又隨父母回到長沙,剛開始挎著個書包讀一年級。幼時的我還不知道什麼是“文化大革命”,我只知道我們剛剛安定下來的家又開始遷移,“文化大革命”中父母被下放到岳陽臨湘,而我和姐姐則被送到常德澧縣姑媽家。

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澧縣

澧縣是我童趣的故鄉,記載著我點點滴滴的童年趣事。縱使吃不飽,頑皮的我仍然偷偷和小夥伴們光著屁股在村邊的小河嬉戲玩鬧,撿大人們扔掉的菸頭屁股抽,早把父母禁止去村邊小河嬉水和小孩不能吸菸的教導拋到了九霄雲外;在澧縣讀書時條件艱苦,兩個年級只有一間教室,教室窗戶用塑料薄膜裱糊,只有一位女老師上課,教一下這個班,佈置十分鐘作業,然後又趕往另一個班,但我們學得是那麼專心那麼認真……可謂是童心未泯、童趣難忘!

澧縣也是我味蕾的故鄉。我時常會感嘆人的味蕾記憶之神奇,一個人童年時候吃到的味道可能會決定這個人一生的口味習慣,常德三年讓我對菜品的喜好總是莫名地、情不自禁偏向常德口味,後來無論走過多少地方、吃過多少美味,童年時常德歡辣的口味一直在記憶的舌尖揮之不去,那裡頭潛藏的是無盡的深情和記憶。此生有年,此味不變!

如果按照一個人成長時光的長短來衡量,那麼瀏陽算是我的知青故鄉。在澧縣待了三年後,因父母重新安排工作,來到十里礦山的瀏陽磷礦,我們一家團圓,住在二工區。記憶裡二工區是露天作業,翻鬥機車和電鏟、機器轟鳴,場面壯觀。

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瀏陽

在瀏陽的七年裡,我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業,然後被下放到五七農場當知青,育水稻、種蔬菜;即使晚上沒電,但我想學習、想高考,想去更大的世界看看。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我考了67分,當時平均65分就可以上武大,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卻落榜了。第二次高考我考上了湖南師大政教系,後又考上華中工學院政治經濟學研究生。雖然七年裡我們只能算是“客居”瀏陽,但難忘的知青歲月、艱苦磨礪的高考時光依舊在我的記憶深處叮咚作響。

當我隨著自己多年以來的腳蹤一路追尋,發現記憶還會不經意地停留在另一個地方——湘西永順,湘西是我情懷的故鄉,是讓我的理想變得接近現實的地方。

去湘西永順縣掛職的那一年我37歲。記憶中的永順滿是崇山峻嶺,公路永遠蜿蜒曲折,有人說那裡的每個縣領導都出過車禍受過傷。也是在那裡,我結識了一幫朋友,我們大塊吃肉、大杯喝酒、大聲猜拳,好一段年輕自由的時光。

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湘西

或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在湘西掛職的第一年,正值我國興建第一批國家糧庫,記得當時吉首、張家界等多地都在努力爭取這個機會,競爭非常激烈,但是最終在我們的據理力爭下,憑藉著永順縣位居中部的優勢地理位置爭取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誰也沒有想到投入將近2000萬的國家糧庫最終竟然建在了永順縣的永茂鎮上。

又或許是受到湖南人“敢為人先”精神的驅動,我還率先在湘西開展旅遊資源市場化運作,把猛洞河旅遊經營權出讓50年為當地帶來2.8億元的財政收入,初期,第一批出讓合同的3000萬元資金就已及時到位。

記得當時湘西那邊很想把我留下來,但我最終還是回到了長沙,回來後很多事情的發展也沒有原先預想的那樣順利,如果你問我後不後悔回來,我想或許人生就是由各式各樣的不確定組成的,一生傾情、一路前行、輕不言悔吧。

輾轉三湘四水,長沙最終成為我寄情的故鄉,或許也將是我最重要的故鄉。畢業後我被分配到省委講師團,工作一年後被調到省委政研室,在省委政研室工作了29年半。和中國從古至今典型儒家知識分子一樣,我想法宏長,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最大的赤子情懷,把“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經世致用”作為終身理想和抱負。

但湘西掛職的兩年讓我瞭解了大量的工作現實,也讓我真正體會到:看到自己的想法,能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更好地變成現實是實現“心憂天下,經世致用”理想抱負的最佳路徑。

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長沙

回到長沙後,在面對很多實實在在、亟需解決的問題時,我開始學會更多地站在實操角度而非單純的理論角度去看待和解決問題,我們需要以“心憂天下”更為長遠的眼光、以“天下為己任”更為理想的境界來看待問題,也要從“經世”的可行性與“致用”的有效性上解決問題。

如今我已在長沙工作生活近40年,見證了長沙的日新月異。嶽麓山、湘江水,從山中見“仁”,從水中見“智”;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的意境讓人流連忘返;一山一水、一洲一舟總寄情。

何地非吾土,故鄉情未忘。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從出生以來我就在湖南各個地方輾轉,婁底、常德、瀏陽、湘西、長沙。你問我故鄉在哪裡?可能真的是吾心安處、一路為鄉吧。

- END -

監製 | 楊天兵

統籌 | 黃琪晨

口述 | 劉山

文 | 《文史博覽·人物》記者 沐方婷

往期相關<strong>:

毛光輝:畫不完的鄉愁 | 夜讀往事FM·我的故鄉

王躍文:故鄉是我記憶裡最詩意的風景 | 夜讀往事·我的故鄉

李洪強:故鄉的年味兒 | 夜讀往事·我的故鄉

院士印遇龍:每次回到故鄉,總是去老地方看看 | 夜讀往事FM·我的故鄉

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刘山:此心安处是吾乡|夜读往事FM·我的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