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為永泰撰文:固農永泰,莊寨引領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現代農業要尋求未來發展方向,永泰註定是一盞燈塔,因為這裡是鄉村漸漸步入現代農業前沿,也吸引著現代化的中國,展示未來中國的一個活的東方標本。

永泰與我很遠,又與我很近。遠是因為那裡莊寨、宗族、家譜、宗祠保護基本完整,這些是今天中國現代文明與未來現代農業中多麼稀缺的文化與精神資源。近是福建有一批學生,張明珍、李明初、石浩男、劉熹、王茂光。永泰縣還有好朋友張培奮,還有溫鐵軍與邱建生關注,更重要的是孫曉陽、羅德胤與李永良盛情相邀。

因為遠與近的關係,我這些年一直很關注這個區域。大約在五、六年前與時任廣電部國際司司長馬黎考察過這裡。那時正趕上美麗鄉村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拆古村,建兵營,農進城,拆祠廟等風起雲湧。相反永泰、閩清等地相對平靜,這裡保存著許多活著的宗祠與莊寨,讓我非常吃驚。那時在想,有一天永泰會成為中國真正的華夏永陽之地,一個傳遞農耕文明的領航者,一個繼農耕文明之後的又一個文明高地。

《孫君,你能來永泰嗎?》這是永泰政協副主席張培奮的一篇文章,文章一出閱讀量就達到9100多人,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一碰到我就會問您到永泰去了嗎?從此心中就埋下了一顆種子去永泰的期待。上月31日,張培奮先生又發一篇《聽君一席言,覺得白讀書》,這是我與他們一起調研與感想之文,同樣閱讀量高達5400多人。一場“鄉村復興論壇·永泰莊寨峰會”。永泰,己成為人們難以忘卻的地方。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一、從永泰到永泰

2018年12月29到31日,我來永泰,一是參加“鄉村復興論壇·永泰莊寨峰會”;二是考察永泰;三是看看我在這片土地上的弟子。我是從甘肅白銀市永泰古城到福州市永泰莊寨,從零下16°到零上16°,一下車就凍著,多虧李永良與李明初一路照顧,身體才能秒殺恢復。

來永泰峰會講什麼?這是我去之前一直在思考的事,永泰峰會是具有全國水準與影響峰會,對今天中國鄉村振興有一定影響力,而更多的是永泰峰會會給永泰帶來什麼?這些是我來之前一直告誡自己。

《鄉村振興,讓農民做主》,這是我演講的主題。農民主體是不是就回到刀耕火種時代?肯定不是。5000年農耕文明一直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一直引導著東方文明以至到今天。今天,我依然覺悟生態、產業、道德、禮儀、生活,孝道、建築等文明超越今天,也是一直延續著可持續發展理論,也是對永泰鄉村振興的重要提示。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二、鄉村振興路漫漫

中國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與鄉村振興簡單的說是城市人的鄉建,是理論上的鄉建,是遠離農民的鄉建,還是資本市場下的鄉建,做得是脫褲子放屁多事之事。按這樣的思路走下去,十年之內都找不到北,也不可能解決“三農問題”。從新農村建設到鄉村振興一路在走彎路上徘徊,村莊越來越空心化,年輕人越來越少,傳統村落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以至於走到需要保護傳統村落與生態修復的地步。這一切在告訴我們什麼?永泰其實正是答案。

永泰的價值不是在今天, 因為今天的政府、學者、教授還沒有這個高度,也沒有這個水平,也不理解傳統文化才是中國鄉建中軸之道。

近十幾年中國鄉建錯在哪裡呢?錯在不懂農業。農業是相對於城市而定義,傳統農業中本身就含概著一、二、三產,今天把農業列入一產,這本身就是一個不科學的提法,這是工業化下的城市產業邏輯。正是因為一、二、三產分類,人為把自然生態與生活生產分裂,把養豬與生活分開,把住宅與農田分開,這是多麼可笑的事情。今天的鄉村建設把東方哲學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天地人也分離,有違天道。農業的價值是什麼?讓年輕人回來,讓一產成為農民的希望,一產成為城市文明之源。今天恰恰相反,這十幾年的努力是錯上加錯,嚴格的說改革開放四十年,農業是失敗的,歷史會給出評判。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三、傳承文化,農民才是主體

文化是平民,藝術是精英,傳統是生活,時尚是歷史。按照這樣的邏輯思維去看待永泰,永泰的鄉村振興就清楚。

1. 永泰的特點是莊寨,有152座保護較好的古莊寨,其中面積在1000平米以上,100年以上竟有98座,在中國可謂絕無僅有,是一批國家級的奢侈品的資源,更是一批尚未被市場認知的稀缺資源。

2.永泰與祠堂與宗族文化保護較好,這些文化不僅僅是留存,關鍵還處在使用狀態,太難得,是一個活著的非遺在福建。

3.永泰是一個很小的縣級城市,卻聚集了一批中國鄉建人才,也是一件奇事。並引起中國眾多頂級專家關注,可謂招商引智、人傑地靈,關鍵本地兩位鄉賢張培奮與張明珍力助永泰,成為永泰文化與傳承的守護神。

4.永泰因豐富的年降雨量,海拔、山林、溫泉、大樟溪、畲族形成全國獨一無二的安居樂業狀態,半封閉的永泰也造就了一個地域文化特別的永泰,不過這些不具有唯一性。

5.2016年福建84個縣(市)經濟實力排行榜中,永泰排名67名,倒數17名,這是表面的現象。中國近40年的發展,很多現象是一種誤導。發展破壞生態,落後保護文化。崛起丟失了精神,落後擁有了溫度。回頭我們今天重新審視一個地區的綜合發展指數,我們一定要以一個全新的視角面對永泰,我們才會正視撲面而來的機遇。

以上五條特色中,排名第一的不是莊寨古村,而是活著的祠堂與宗族文化,是一種中國最稀缺的東方文明,道德與信仰,簡稱是農耕文明的生存方式。因為這種原始而又無奈的慢生活,而再次吸引了北上廣的眼球,吸引了我的關注。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四、永泰現象的背後

2019年12月30日到31日,我去了三個地方,一是嵩口鎮,二是丹雲鄉洋中寨和和城寨,三是會議地點月洲村。之前之後閱讀了一些資料,看了專家的文章與調研,更重要的是我們站在全國的角度,歷經40年的中國改革開放,又同時重視西方發達國家300年的發展,最後回到9000年的農業文明與5000年的農耕文明。我們真的坐下來想一想,似乎我們就明白我們如何面對。

從2005年新農村建設到2018年之間,作為一名鄉村建設參與者,我們又如何面對永泰呢?今天的永泰缺什麼,尤其是鄉村缺什麼?永泰有什麼?能做什麼?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永泰要做的事非常之多,尤其是五大振興。五大振興還沒有村落保護,沒有激活沉睡的農耕文明生活方式,沒有農民最想要的也最會做的有機原種農業,還沒有農民自治與宗族的事宜,更重要的鄉賢返鄉力助振興的力量,還有金融與城市資本如何參與。最後的是如何讓莊寨成為今天農民重新返鄉動力,這似乎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生活中如果把這些問題去問農民與問村幹部,他們一定覺得可笑,覺得是腦殘了。其實一號文件就是犯了這樣的問題。還田於民,還權於村,鄉村振興,自然釋然。

對“三農問題與農耕文明”的研究,溫鐵軍、朱啟臻、張孝德、李昌平、鄭振滿等老師有過較深的見解。這些研究很多來自他們的實踐與深入調研,有機會都請教。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五、農民主體,化繁為簡

鄉村的事如果是城市人做主體,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種田的事如果是工人來種,這注定是笑話;如果農村住的是城市人,城市住的是農民,這叫逆天之道。嚴重違背自然規律,是違背簡單常識。這些事工人與農民都知道是笑話,可是學者與教授們卻作為重大課題,如同一號文件認真思考與研究。同樣有機農業在城市是最高標準,在農民是最低標準,甚至弱智農民都會種有機農業。就像永泰的莊寨,幾千年之中都是農民創造的是一種簡單的鑄造方式,卻被今天人視為國寶。這個過程,總讓我想到另一個問題,我們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今天的鄉村振興也是如此,永泰也是面對當下慎重選擇。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六、揚長避短,激活莊寨

在福建,永泰莊寨的知名度超過了永泰縣,並且會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名片。激活了莊寨,以莊寨為主體的鄉村振興方法就擺在我們面前。

所謂的傳統文化,傳統村落,我以為還是生活生產是根本,活著的才是最有價值。古莊寨沒人了,再保護那只是研究與情懷,而不能再稱傳統,只能稱為歷史,因為不能延續,不能為生產生活所用,所有莊寨也同樣成為歷史。永泰莊寨是特殊時代的產物,內聖外王,安居樂業,防禦護民,鄉國天下。

莊寨的價值就是祠堂與家譜,還有一部分人在使用,還有眾多的鄉賢與鄉親在關注,這種現象在國內越來越少,關鍵傳承規模與品質在全國罕見。這是永泰的優勢,也是永泰未來生產力。

要想保護好莊寨,就必須讓莊寨既能延續傳統,又能適應於今天返鄉青年。民宿在這方做了一些有效探索,這方面李建軍、張培奮、孫曉陽、孔貴珍、陳長春、葉發青、小熊、張明珍等有較多研究。

激活莊寨要分三個層面:一是保護性改造,其中級別越高莊寨可以做博物館、文化活動中心,祭祀與民俗活動,一定要用起來,不能用註定就會消失;二是中等級別的,可做鄉宿與民俗,這種類型最好與村集體、村民發生關係,要激發村民保護意識;三是低級別的,可以改造成現代農民最喜歡與時尚的莊寨,尤其是我們要設計出這個時代莊寨,又與傳統血脈相融。第三項工作比前二項更為重要。古為今用,傳承有續。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七、莊寨與宗祠的危機

2016年,永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83億元,其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3.7:36.5:29.9調整為33.3:37.1:29.6,而三次產業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是15.1%、54.7%和30.2%,從這組數據來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再次有了巨大的差異,莊寨與祠堂傳統文化漸漸被城市化所吞併,索性永泰在全省經濟排名在67名,倒數17名,我們今天才能看到一個讓人吃驚,也讓人萬幸,幸運的是67名。

社會越是奔向現代文明,我們的傳統文化返程的速度就有多快。現代農業發展越快,傳統農業的價值就越顯價值。城市化率越高,農民、農村、農業的價值更為重要。故莊寨與宗祠一定是永泰傳統文化靈魂寄託之處,如何保護這片土地,如何激活土地與原居民,如何尊重常識,降低慾望,遠離城市工業化與石化農業思維,就是今天鄉村振興核心工作。

如老子在《道德經》。第18章說:智慧出,有大偽。老子強調人要棄智,老子看到知識本身就是慾望的一個對象,他又引起人的更多欲望,成為人滿足欲,達到目的幫手。知識是慾望的主人,又是慾望的僕人。人的知識越多,就越不知足,不知止。(摘自中國哲學106頁)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永泰時下的工作:

一是建立黨建、村建、家建“三建合一”鄉村現代管理模式。黨建管政務、思想、目標。村建管生產與經濟。家建管自治、村規民約、宗族治理、村祠並治的永泰鄉村建設模式。

二是由城市投資平臺延伸到村投農宅置業的城鄉之間的村級運營平臺,由村委會做市場主體,打通資產與金融下鄉的風險與主體作用。

三是系統思維,全域聯動,一個地區對遊客來說不會區分鄉鎮村邊界,只有旅遊與喜歡。而品質與特色,舒適與服務是今天鄉村與農旅的重要元素。尤其是鄉愁、莊寨、家譜、宗祠、美食、溫度、道德是未來永泰最具有實力的資源。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八、永泰鄉村振興

“111計劃”(硬件,軟件與運營計劃)。“300萬計劃”,以點帶面,大規劃小切入,鄉賢返鄉計劃推動系統性。“千百十計劃”以農民運營與產業為主體的返鄉計劃。

文化不是引進的,傳統不是教育出來的,生態不是設計出來的,倫理與溫度更不是錢能買來的。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長期以來農民以家譜、祠堂、道德在農耕文明的生活與生產中順勢而為,在尊天敬地中讓莊寨文化得以傳承,讓永泰優勢更為優勢。

鄉村振興,永泰不易大建大改,而是微建微改,讓農民建設農村,還權於村“兩委”,傳統與文化一定要與城鄉之間同步前行。市場與經濟一定要適宜永泰的水土,揚長避短,永泰才能永駐。

(2019年1月5日於馬鞍山工人文化宮)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永泰莊寨,老家的愛。

家鄉在等我,我們一起回家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孙君为永泰撰文:固农永泰,庄寨引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