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山河肇慶

—— 南粵山河多錦繡·肇慶

山要遮攔

江欲奔流

山與江之間的肇慶

有著看似不同的兩面

安土重遷的情懷與

開放的文化稟賦相融合

造就了獨特的肇慶氣質

沿著西江一路探索

在山和江之間

你會驚訝於這座城市的

新顏璀璨

舊夢輝煌

I

從地圖上看肇慶

西邊是兩廣邊界

東邊又直抵珠三角

其間,一條清晰的脈絡——西江

幾乎從最西邊延綿至最東邊

肇慶在哪?

這個問題很大部分等同於

廣東的西江在哪?

肇慶下轄三區四縣一市,這些區域多屬於西江流域。從地圖上看,肇慶的三區(端州、高要、鼎湖)和封開縣、德慶縣均地處西江干流線上,最東邊的四會市則處在西江和北江的交匯地帶。製圖@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西江是中國第四大河流

全長2214千米

水流量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

西江沿線城市眾多

而肇慶或是其中

與西江最為親密的城市

來到廣東之前

西江已經在滇黔桂接納無數支流

不同的河段名字也各不同

南盤江、紅水河、黔江、潯江

西江自雲南省霑益縣馬雄山發源,一路穿州過省、奔流至海。西江的廣東段大部分為肇慶段。西江在肇慶域內延綿200多公里,幾近全長的十分之一。製圖@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進入廣西梧州後

西江才真正名為“西江”

這是入海前的最後一段奔騰

也是最大氣磅礴的一段

西江自古繁忙,從日出到日落,西江上船舶往來不斷。攝影@這和那(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西江通山達海

被山封閉的肇慶

自古便擁有進出的大通道

也因為西江

兩岸的平地被潤澤成為沃土

西江是沿線城市的飲水之源、母親之河、進出之通道,而肇慶的大地則深受西江的恩澤。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羚羊峽是西江的最後一個峽谷

衝出羚羊峽

前路再無大山遮攔

也就來到了廣闊的珠江三角洲

羚羊峽是肇慶西江三峽之一,江面在此突然變得侷促,它橫切南北山脈,向東流去。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西江和大山的合力作用,使得肇慶裡有大量的山水秘境。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除了西江之外,肇慶的東邊和北邊地區屬於北江流域。圖為肇慶廣寧縣,綏江兩岸的竹海。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如果說,壯闊的大江大河代表了

肇慶的生猛和外放

那麼,七星巖鼎湖山則象徵著

肇慶的優雅和內斂

很多人的小學課文

都曾出現過七星巖

它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

與奇秀的喀斯特山峰

共同組成的巨型山水盆景

安然地擺放在城市的中間

夜幕下的七星巖,兼得山秀與水美,有道是“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城區的東北方向的鼎湖山

由10多座山組成

主峰是珠三角的最高峰

被稱為廣東四大名山之一

鼎湖山斷裂帶自北東向南西橫穿山地中部,與北嶺斷裂帶相接,為形成山地中的瀑布奇景和險峻山勢提供了良好條件。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II

肇慶是珠三角城市群九城之一

不過從地圖上看

肇慶並不臨海

山地多而平地少

處在珠三角的邊緣地帶

然而,正是這個地方

歷史上作為嶺南門戶的歷史

不輸於廣州

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征服嶺南

並設南海等三郡

肇慶四會是南海郡初轄四縣之一

如今,我們認定廣州是嶺南的中樞

但由漢至清的漫長曆史中

肇慶多次成為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尤其是在明清兩代

作為兩廣總督府駐地長達182年

時間在肇慶留下持久的痕跡,它們現在成了這座城市的寶貴遺產。圖為肇慶宋城牆。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不過,肇慶曆史上最光輝的時刻

或許是在北宋

那時中國迎來了經濟文化的高峰

端州(肇慶舊稱)是宋徽宗的封地

原本奪嫡無望的趙佶卻擁有皇位

於是,一個邊緣的王子

與一座遠在南方的城市

開啟了全新的征程

公元1118年

宋徽宗將端州升級為肇慶府

肇慶意為開始吉慶之意

並斥巨資在這個他從未踏足的城市興建城牆

肇慶的宋城牆有3公里長,始建於宋徽宗年間,歷史上經過20多次修葺,但城牆和城門位置均未改變。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但“肇慶”的更名無助於扭轉北宋的羸弱

金兵南下、徽宗成為靖康之恥的男主角

而“肇慶”二字像是來自北宋的意外遺產

被一直沿用下來

如今,端州成為肇慶市的一個區

端州區內還留著

現今嶺南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城牆

它還在繼續講述著這座城市的北宋往事

宋城牆上的披雲樓的明月夜,此情此景,不知與千年前又有多大區別。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III


除了寬廣的江面

西江兩岸的棧道、陸路

自古也是人們交通往來的重要通道

羚羊峽岸邊至今還有古時的棧道

西江代表了開放、溝通、流動、孕育

這條流域是廣府民系的重要分佈區

而做為西江入粵起頭的肇慶

也被認為是廣府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位於兩廣交界的封開縣,通用粵語,並且和200多公里外的珠三角有著一致的廣府村落。不少學者認為,封開是粵語的重要源頭。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從高要城區往東南十幾公里

就來到了黎槎村

這是一個典型的“八卦村”

讓人驚歎於廣府鄉村社會關係的規範有序

以及傳統建築風水的嚴謹和規整

八卦村是中國風水建築的一種形式,在沒有“靠山”的平地上,這種建築通過房屋佈局組建了自己的風水系統。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黎槎村不算大

在它附近

還有一個更大的八卦村

蜆崗八卦村

蜆崗八卦村面積巨大,看似規整,外人卻很容易迷路。在百米高空俯視下,八卦的格局一覽無餘。攝影@這和那(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如果說,“八卦村”是

廣府人追求生活安穩可靠的隱喻

那麼 ,端硯則連接著

學而優則仕的人生夢想

石質細膩、發墨快、不損筆毫

來自嶺南的端硯

如同特殊的使者

藉由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之手

將嶺南的文化帶至北方和全國

端硯,中國四大名硯之首。在古代,無數讀書人夢想著擁有一方端硯,陪伴自己堅定而寂寞的“十年寒窗”。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端硯始於唐、盛於宋、精於明清

北宋名臣包拯曾任端州知州三年

留下“不持一硯歸”的佳話

端硯的名貴

印證了包拯的清廉

肇慶西江邊有個白石村

村裡的匠人是做硯高手

端硯的雕刻技藝世代相傳

在村裡徜徉常可見埋頭雕刻的藝人

端硯製作技藝傳承人蔡三洪。今天,書寫越來越罕見,但文房四寶、書法繪畫依然是中國人骨子裡的優雅,而端硯則是廣東最驕傲的文化符號之一。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IV


世人皆知廣府人好(第四聲)吃

但“什麼都吃”這樣的標籤

實在是對廣府飲食的偏見

廣府美食的基本要義

對原汁原味的執著

具體到西江邊的肇慶人

則突出表現為對生猛河鮮的偏愛

像羚羊峽這樣的地方,江水流速快,長年打魚的漁民清楚,這種地方才有最生猛的河鮮。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城郊的西江,小漁村的疍家人,仍繼續著泛舟捕魚的方式。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入秋以後,原本潛在深處的魚兒上升至水淺處,漁民迎來豐收時節。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除去對新鮮食材的追求

肇慶美食的另一個要義是

濃濃的人情

在肇慶的一個古村落

我們趕上一場婚宴

那同時也是一場鄉間美食的盛宴

蒸得剛剛好的生猛河鮮

香脆而不膩的燒豬

肥美入味的滷鵝

……

燒豬是廣府菜系裡的“大菜”,各類慶典裡,缺了它都覺得禮數不夠大。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廣府人對雞、鴨、鵝的處理,都很有一手。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你很容易就會發現

廣府人對美食的熱愛

不僅在於味蕾的享受

更在這人間煙火裡的人情

本村大廚上陣,他們決定了一場婚宴的飯菜水平。幾個小時之內,他們就張羅出上百人的餐桌,一切看似忙亂,但又井井有條。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地道的美食

塑造著一個族群共同的口味

也成為情感溝通的日常紐帶

與之相比

傳統的節慶

古老的儀式

則是讓生活沸騰的催化劑

肇慶的傳統村落通常有一棵或數棵古榕,古榕繁茂,寓意村落人丁興旺,繁榮昌盛。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在肇慶的鄉間

傳統的習俗仍在代代相傳

構建著個人與族群的文化認同

肇慶的一個村子,村民們提前壘好磚塔,待到中秋之夜,燒起紅紅火火的番塔,逗大人孩子們開心,也寄望宗族興旺。攝影@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我們很難想象

在求新求變的時代

在以現代都市聞名的珠三角

肇慶還留存著豐富的故事

它們古老卻生動

你會發現,廣府的生猛

不只在美食的新鮮

更在文化的鮮活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出品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這和那文化

策劃丨許偉明

撰文丨李亞蟬

攝影丨這和那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肇慶:山要遮攔,江欲奔流

今日話題:你對肇慶最為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