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丙环唑打小麦纹枯病,麦苗发黄是何原因?

老沈194569192


小麦纹枯病,半知菌亚门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种子、幼苗、茎杆、穗部,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

防治小麦纹枯病应该在苗期、小麦返青期提前进行防治,可选择使用6%井冈嘧苷素水剂800-1000倍液效果非常明显,其他药剂像烯唑醇、吡唑代森联、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等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0%爱苗(苯甲丙环唑)对于小麦纹枯病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小麦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性,所以不建议在小麦返青拔节期使用。


人已醉梦难醒


苯甲丙环唑是治疗小麦纹枯病的一种有效药剂。如果使用得当,2~3天即可有效消灭小麦根茎部真菌,从而使小麦恢复生长。

苯甲丙环唑打小麦纹枯病,麦苗发黄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一,使用时间过早 小麦在幼苗期如果喷施苯甲丙环唑,该药成分中的苯醚甲环唑会导致麦苗发黄。正确的使用时间应该在小麦拔节前使用。

二,喷用药物后又立即喷除草剂类药。这样短时间内对小麦喷施两种不同类型的药会对小麦产生药害,从而麦苗发黄。喷药后应间隔7天以上时间再喷除草剂。


三,喷药时麦田地面干燥致药效蒸发了。喷约应在雨天过后或者地面有足墒,中午温度高时喷洒药物。苯甲丙环唑是一种依靠植物内吸收来杀菌的药物,而纹枯病症状则表现在小麦的根茎部。因此在喷洒药物时喷头尽量向下压低,应选择地面有水分且有阳光照射的时候喷洒更利于小麦吸收药物。从而充分发挥药物治疗效果。

三,用量用法要正确 小麦纹枯病发初期每亩应使用苯甲丙环唑25%乳油35ML兑水100斤喷洒,中期则用乳油40ML兑水60斤喷洒。幼苗期和拔节期应慎用或不用。


以上是小麦发生纹枯病喷洒苯甲丙环唑后发黄的原因。

总之,小麦纹枯病危害很大,轻则严重减产,重则颗粒无收。我们只有科学种地,合理使用农药才会增加产量,提高收入。


郧阳老五


苯甲丙环唑是由苯醚甲环唑或丙环唑混配合成的复配药剂,具有很好内吸性和持效性,尤其先正达生产的爱苗就是该配方药剂的代表。苯甲丙环唑不仅对纹枯病防效优异,而且对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也能很好兼治。苯甲丙环唑防治纹枯病一般亩用纯药量0.6-1克,通常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喷药防治最好。如果喷施后麦苗发黄应该从药剂质量,使用方法,田间病虫害,及天气等方面进行考虑

1 药剂质量问题。剂质量不好,不仅会直接影响防效,而且容易引起药害,导致叶片发黄,死苗等。尤其假冒伪劣产品或药剂中添加了其它隐形成分产品等多会发生。

2,药剂用量过大。据调查,目前苯甲丙环唑对纹枯病防效有所下降,生产上为保障效果,农户多会加大用量,如果用量过大时,就会造成小麦生长缓慢,叶片发黄问题。因此通常不建议用量使用过大。

3.喷药器残留除草剂影响。我们一般要求喷施除草剂喷雾器要进行专用,但生产上农户基本都是一机多用,喷施除草剂后,没有及时清洗或清洗不干净,就用来喷施其它作物或药剂时,就有可能造成药害导致小麦发黄。

4.冻害影响。小麦在返青拔节生长后,抗逆性下降,如果喷药后突然遭遇寒潮低温,叶片会先呈现失水下垂症状,继而出现发黄发白干枯症状。另外药剂也有可能低温影响加重小麦发黄。

5,其它病虫害或除草剂药害等影响。纹枯病防治关键时期也是田间化除或病虫害多发时期,当地下害虫,麦蜘蛛及蚜虫为害严重时也会造成小麦发黄,小麦病虫为害重,或长势较差,喷施除草剂时,也多会因为除草剂影响而发黄。小麦包囊线虫线虫为害,渍害,营养不良乃至干旱时,也会造成小麦发黄,于田间是否喷施苯甲丙环唑等没有明显关系。

总之,苯甲丙环唑打小麦纹枯病,麦苗发黄既有药剂本身问题,也有可能使用不当,或冻害,及田间其它病虫害及其除草剂药害影响等,但回答喷施过早苯醚甲环唑影响发黄绝对不可能,本身苯醚甲环唑小麦拌种就是预防纹枯病较好药剂。对发黄麦苗可以在防治其它病虫害时,及早喷施碧护或芸苔素加美州星改善,再结合补充追施氮肥浇水,利于快速恢复正常。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苯甲丙环唑是三唑类比较安全的一种杀菌剂。它不能与除草剂混用,如果混用会出现小麦发黄,但三天左右即可恢复。建议用吡唑醚菌酯复配苯甲丙环唑一起喷施,对纹枯病有一定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