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国足,停办联赛,采用休克疗法,停个十年再从青少年开始建立新体系和新的选拔机制。你觉得如何?

张藜严


国家男足输球了,这次是没有进亚洲杯,网上又出现了“解散足”的讨论。其实这已经不新鲜事。

去年世界杯期间,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做主持的美籍华人就提出过:要解散国家队,取消中超联赛,然后国家在少年儿童中选苗子,集中训练,等到培养出11个人时再申请加入世界足球联合会,打世界杯。



现在提问题的人不知是那路神仙。还为自己的说词找到了“休克疗法”的理论根据。老朽不才,百度一下才明白是一种用电刺激给人治病的技术。和题主理解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休克疗法”是在病人休克的状态下治疗。题主的意思是让人通过“休克”就能吧病治好。

一个人休克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过了就会死亡。题主的真实想法很明显,是让足球在中国消失。

这种思想代表了许多根本不关心中国足球,甚至不知足球怎么踢,但是荣誉感还挺强的人的心理。国足一输球就像真打了他们的脸,骂球员,骂教练,骂足协。要解散国足。

其实这些人,不是关心中国足球的发展,他们是怕丢人。他们的真实想法是:没有国足,就不能参加国际比赛。不比赛就不会输球,脸上就有面子。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听听您的看法?


李冠朝


第一、国足的存在与青训工作并不矛盾。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解散国足、停办联赛,甚至停个10年8年,认真抓好青少年足球,中国足球就可以提高了、国家队水平跟着水涨船高了。这是错误的认识。说句难听点的话,没有了国家队、没有了联赛,球迷想骂都没得骂,想好出口闷气都没地儿。久而久之,就不再有人关注中国足球了,更谈不上去关注什么青训。都没人关注的项目,谁还能潜下心来默默无闻地搞上10年!这么搞,万一10年后还是不行,岂不成了灾难!

首先说,青训的主体不在足协,在俱乐部。足协只能是从宏观的高度提出规划,并采取相应措施推动、促进规划得到落实,但所有的具体工作都必采是俱乐部来做。解散国家队、停办联赛,俱乐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存在的意义都没有了,谁还会去抓青训?要求俱乐部不出成绩、不追求经济效益,一个个埋头苦干整上10年,让人家这10年里喝西北风?就像中学成绩不好,高考升学率不高,你不能让一个地方的所有教育部门全部停办高中,所有领导天天到幼儿园去抓教育不是?这不笑话吗!

其次,青训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检验青训的效果,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联赛。没有国家队、没有联赛,你以为是金庸的武打小说,让青少年藏在深入老林里顶风冒雪练上10年就成了铁砂掌、九阳真经?不经过一级一级的联赛检验、国家队的比赛,谁知道你培养出来的是人材还是饼材啊?一级一级的联赛、一茬一茬的青少年源源不断地进入联赛,甚至到海外留学,到欧洲足坛、到五大联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足球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第二、青训工作确实要重视。国家队的现状、中超的现状,根源确实在青训,这是目前的共识,关键是如何改变、提高。了解了现状、看到了问题还不够,还必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目前一个悖论是:中超还在继续,足球合格、优质的后备人才还是不足。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联赛中高薪低能的现状可能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这也是呼吁停办联赛得以有一定市场的一个支撑依据。但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不可能因为后备人才不足、联赛还存在这样那样问题就废除它。相反,更应该重视、规范青训工作,早出人才、多出人才,以满足联赛的需要。这就是中国足球的供求关系,供给侧改革。

目前足协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已经在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有的正在抓落实。比如中超四帽中,明确提出俱乐部的准入以及新赛季注意球员中,必须要有自已青训的梯队球员。

胖子不可能一口吃出来,过于冒进,同样是不科学、不可取也不现实的事情。我觉得,重视青训,足协或者说俱乐部确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实际操作。比如完善、规范各级青少年联赛体系,加强对基层教练员的培养,建立健全青训的奖惩制度,加大激励机制等。

第三、国家队青训体系。目前国家队有系列的梯队,但给人感觉比较庞杂,各种风格、水平的教练都有。我觉得应该足协应该到一些足球强国去考察取经,多看一看、学一学,了解人家是怎么做的。其次,从国少开始,基本上统一大国家队的风格。

但无论怎么做,重视青少年足球的技术基本功,这一点永远都应该排是在第一位的。我觉得足协应该在这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多、更细一点。比如搞一些技术比武,就像机械行业搞的技能大赛一样,足球也可以参考开展一些活动,以激发、促进青少年学技术、苦练本领的热情。又比如,哪个教练培养的技术能手多的,给予相应的奖励等等。


久古gg


中国足球真的是越来越差,不但不前进倒退的很明显,再也差不到哪去了因为已经是最差了,换了国内国外的教练换了一批批,可是并无成效给他们的时间也不短了,为什么现在老球迷还是总怀念郝海东 范志毅马明宇等一些老球星呢,10多年间后继无人啊,郑智40岁了还是国家队最好的主力为什么?想当年连徐亮那种被认为在球场上的弱鸡都是一身绝活,精准的弧线任意球破门传球的准确率及高,邵佳一强硬拼抢和对抗外围的重炮远射,现在的国家队连射门都不会也没有,满中国就一个武磊能进球,还好意思去满天吹但幸好满中国还有一个武磊能进球,其实伤害最大的还是中国球迷,无条件的支持和为他们呐喊助威,一次次的原谅没完没了的失败!足球圈 球员 教练 体育媒体都是利益所得者,随便一个8流球员就几千万几百万,都是虚胖谁都是脸上忧心忡忡,其实心里无动于衷都挣到钱了都去偷着乐呢!至于怎么办谁也不知道也许20 30年还是无解!


MK4代目


国足协已腐朽透顶,痼疾沉疴,就是扁鹊华佗在世已无能为力了。聂棋圣,您就别操心了。

这不由得使鄙人想起晚清闹“长毛”时,大清的绿营兵(现国足与之很是相似),它可是清廷的正规军哟,可毫无作战能力,一触即溃,一溃而散,连乌合之众都不及,若用这种兵去平定“长毛”之乱,是毫无胜算之机会的。

还是曾文正公髙瞻远瞩,回到湖南老家办团练,一切从头开始,不用绿营的一兵一卒,团练的上至官佐下至士卒精心遴选,结果训练出一支虎贲之師(湘军),最终剿灭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之暴乱。


广德春和景明


中国足坛的南郭先生太多,自以为是的人更多,不谦虚向世界名帅里皮先生学习,却天天惦记着别人的高收入?请了名帅却没有自己端正学习的态度,如此本末倒置,真是冤死了那些花出去的钱。

中国足协的做法更为荒唐,日本足球的成功经验不去踏踏实实地学习,却总是做出一些让人心寒的所谓新政。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谚语,用在中国足协最为恰当。

中国足球改革了几十年,水平却越来越差,其中原由足协应该做出彻底的反思与调整。不能总是天天喊口号,求政绩,足球发展有它的客观规律。足协官员们应该认认真真向日本足球学习成功经验,不要再去瞎折腾了,为了一己之私,而置中国足球的整体发展前景于不顾,这样的行为是对中国足球的犯罪。

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大破大立,因为日本足球的成功经验就是我们可以直接借鉴的他山之石。只要踏踏实实建设好青训体系,实实在在的发展足球人口,用最专业化的管理水平运作各级联赛。基础打好了,国家队的实力自然不会太差,关键是我们足协官员们有没有日本足协官员们的工匠精神?


笑脸包公1


木有用。关键是谁在掌控选拔标准。不在其位时,可以满口滴仁义道德,德才兼备之类滴。但一上位后,一阔脸就变,立马就变成个人现实标准,再说,也经不住方方面面滴诱惑和施压,几番轮流轰炸之下,张三李四都需要照顾,给面子,惹不起,最后还是捞点实惠最现实。就介个圈子中,排资论辈,位置次序,分量能力,是靠一两代人滴实力经多年滴打拼挣来滴,基本稳定下来后,短期内不可能有大滴变动,也无人能撼动。圈子中从业者大都出自同一个体系,成长过程经历大体相同,彼此颜色差不多,能力水平只是个体差异,但整体逃不出介个圈,故不论换谁上去,结果差不多。要想彻底打破重塑这个圈子,就需要大手笔,大智慧,压根就不是一两代人滴事儿了!


独来独往97205812


没有啊,悟空又出劣质的带点傻气的可笑伪命题,说它劣,在没搞明白中国足球走了二十多年的路,你说把中国足球包括青训整体打包回炉重造,这可是在二三十年前已经说过无数次的话而到现在都没有变过的,说没改变过这是句老话,如果现在真的从新回炉你说有这炉火可以真炼吗?可如果说中国足球二三十前多几个徐根宝,多几个鲁能大连这样的实干派,而不是把足球这块蛋糕当做工具,比如甲A时代的假球的价码可以放在鼻子底下做交易,不是硬生生把什么搞得乌烟瘴气?中国足球会那么惨案频繁爆发吗?同样现在中国足球也不能寄希望与浮躁,回顾这几年JIA升级中超,大环境不同了,对打假球的制裁不手软,但对已经做大了的足球商业运营模式却没有真正改变,市场化,合理利用资源细分到位吗?没有。足球青训需要足球苗子,而中国的父母有多少会送孩子踢足球的,青训无法保证生源,那回头就说带点傻气的问题了,这样的环境你停中超?有意义吗?时间不等人,中国足球更需要脱胎换骨,中国足球文化需要有它的成长土壤,中国足球需要有块真正意义上干净的土壤。


沈智美


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此,而是市场功利心太强

这个问题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中国足球人口之匮乏令人瞠目结舌,大家经常挂在嘴巴上的一句话:堂堂十三亿人口,居然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我们欧洲大陆的足球国家不去做对比,就对比一下两个邻国,日本人口二点几亿,注册职业足球运动员为100万之多,再看韩国,也有四五十万足球人口,反之我们国家足球注册人口为8000人、青少年只有7000人、女子足球只有寥寥400人,再回到题主所描述的休克疗法,我想只能是越疗越坏,再看看这两年崛起的越南足球,曾经的鱼腩为何突飞猛进,为了这道题,我特地去查了一下,越南的注册球员数字为5万人,差不多是中国足球人口的五倍之余,任何一个竞技体育都没有捷径可走,也不可能是大家在网上你喷一句我喷一句水平就能上去。

作为一名多年的球迷,曾经也是一名键盘侠对国足恨铁不成钢,但是回过头想想,这个结果的错误根源是他们吗?我想大家在键盘上敲下那些愤懑之语时是否想过,自己能为中国足球做些什么?答案就在大家心里,什么时候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心愿送自己的小孩去到足球场的时候,正是中国足球腾飞的时候,我想,这一天应该不会很遥远,与其王者峡谷捉对厮杀,不如足球场上林波微步!




一糖不二


解散国足还是解散足协管理层重新招聘岗位?

啊不过暂停联赛,联赛是俱乐部组成,好像与国足无关,国足是从俱乐部里选出来的,踢到了这个状态,~~~

是球员能力不行?

还是教练能力不够?

还是足协无能力培养人才政策?

还是俱乐部投资不足?

1:从中超表现来看数据上外援进球多,这说明,(中国球员能力不足铁定事实!)

2:教练里皮荣誉一身,俱乐部,国家队履历很高啊!应该是有能力的,成绩不好参照第一天球员能力不行!教练不可能把技术动作,踢球的技能一点一点的手把手教!球员才集合几次啊而且更换频率也大!

3:足协就不说了怕头条不让上!

4:俱乐部投资有大有小,我相信这项抢钱的运动(男足)俱乐部投资都很大的!养男足没有钱都没法玩了!

综上所述球员和3问题最大!

球员问题从早小培养好,需要好环境好政策,好老师,这个老师可不是国足教练,是启蒙老师,带领成长的老师!

中国土壤不好的话,换土壤!去国外让外教,教我们把吧!别在耽误一代年轻人了!先把上游环境理顺好了,把风气整好了!再让孩子们回来吧!有魄力才行,国家反腐倡廉做得就很好,社会风气在进步!学着点!

这三个层面可以中心在培养孩子年轻一代,让


石榴木说事


停止联赛有必要吗?停止联赛和搞青训有冲突吗?联赛是什么?是就业机会,就想学其他手艺如果社会没需要,你学来养不活自己没意思。本来职业联赛是一个给足球运动员有更高工资,更体面工作的一个平台。因为挖掘机有就业机会,蓝翔才能办得起来,才能拿挖掘机当广告。你没有联赛就是没有上升阶梯没有就业机会,光搞青训也不会有好的结果。都说足球运动员工资过高,那是因为职业联赛之后,脑残的中国足协只知道折腾联赛和国家队,从没有静心搞青训。人才不够,稍微好一点的自然工资高。隔壁日本足协职业化之后20几年来大部分精力在搞青训,不停为职业联赛输送人才,人才太多了再好的就去欧洲顶级联赛,所以人家不会盲目高工资来留住踢得较好的人才,因为后起之秀源源不绝。同一时期职业化的中国足协这20几年干了些什么事?体测,为奥运取消升降级,然后就是假球黑哨,好不容易恒大搞火中超有点起色,又搞什么U23和联赛还没结束就搞集训营军训。但青训呢?校园足球就会喊口号,举国时期的体校体工队青训体系一刀切了,青训责任几乎全部转嫁给俱乐部和民间足校,踢球成了贵族运动,现在武磊这些要不是根宝当年卖房卖车欠债累累扛着,武磊也踢不起球。职业化20年连一个全国有点影响力的青少年比赛都没办成过一个。根本就不是联赛钱的问题,有钱从来都不是坏事,职业联赛给足球运动员一份高收入体面的工作本身没有错,是给孩子们除了考试升学提供另一种人生道路,但中国足协没有心思搞青训,从孩子时期就把一大班人逼出球场,职业联赛也得不到新鲜好的人才补充,人才缺乏工资才会水涨船高。是青训没有和职业化很好结合起来才导致现在这局面。搞不懂这一点,中国足球军训100年也没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