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农民不愿意种地,而选择直接在地里栽树?

儒源农家


为什么有些农民不愿意种地,而选择直接在地里种树?

农民不愿意种地而选择种树是由各种原因促成的,但总的来说是农民因单个的家庭耕地小也导致的利益不高而引起来的,如此,农民就可能选择虽然利润小但却不太需要管理的树木来种植。在这就分享我小时候的一段栽树经过。



记得还是在90年时候的春天,有一次去山上玩耍,看到隔壁有一小片山坡全部被种上了松树,这片山坡虽然在我们村内,但产权却是分给了另外的一个村。当时,我和几个同伴就商量着在旁边自家的地上也去栽上几圈树苗。我选择的是从其它山上挑选出来的自己长出来的杉树苗,而有一个同伙却是将隔壁村上栽的松树苗直接拔了栽到了自家的土地上。

如今,当时栽种的上百棵杉树都已长大成材,去年哥哥家建房用的木材可全都是靠这些当时栽种的杉树。想不到小时候的无意中的一个举动,到现在却换成了建房所需的几万的材料开支。也不得不说是一个惊喜了,至于同伴栽的松树苗,却没那么值钱了,不知这是不是对他当时的偷梁换柱的行为的一种无声反抗哈!


当然,说到本题的农民不种地,而选择在地里种树,其实并不像所说的这样的轻松。我们都知道,要想在耕地之内种植高大的树木有多难,这基本是不被允许的。除非是一些要求退耕还林的土地才行,至于大部分耕地还是别想了。而我们当时种的树也都是选择属于自家的山坡上的自留地种的而已。不然人人都往耕地种树,那么粮食从哪而来?

而农民种树也得选择那些相对价值高的,或者是能产生大量收益而又允许在耕地内栽种的果树才是一条正确的选择途径!


湘村小之草


在可耕地里栽树在我们这里十年前很常见,但是现在却很少了。

前几年在地里主要种植的是杨树,因为那个时候杨树的价格比较贵一些,并且引进的还是“外国杨”吧!这种杨树生长比较快并且长的比较高大!当时我们村里因为干不锈钢装修挣钱比较多,大家都不愿意在农村老家种地了,当时的土地就是承包不出去了,无奈之下才在自家的土地上种了杨树。头几年杨树长的不是太高大,十年以后就真的不得了了啊!我在2016年承包土地的时候就种了人家的种杨树的3亩多地,每亩地100元每斤的土地承包费。唉😔真是提起那块土地都伤心了!那年在哪块地种了朝天椒,在整个夏季我浇水浇了10 遍,基本上每个星期都得浇一次水!杨树真是太能喝水了!秋收以后说啥我也不在种他家的土地了!


其次就是在可耕地上种植绿化树或者培育树苗。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村里现在还有,以前我爸就在我家的1亩自留地培育树苗既杨树和桐树。一年以后卖树苗。

对于在自家地里种树的情况一般都是没有办法了,既土地没有人种了,也不想让它荒芜了。所以就种上自己一家人出去打工挣钱了的情况比较多一些!

我是豫东小农你们那里有在地里种树的吗?🙏🙏


豫东小农


我这边南方广东的一个小山村,最近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农民田里不再种庄稼,大量的农田被掉荒,出现这些情况也是实属无奈,有一部分,甚至直接在田里面种上了树木。

今天我收到这个问题提问时,我走访了一下身边的农民朋友,问了一下他们的实际情况,据他们所说,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家里没有年轻的劳动力,有劳动力的年轻人,最近几年一直都外出打工,家里剩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小孩。其实他们看到田地荒废也怪可适的,想种些粮食,但又确实没有劳动力,所以只好在自家农田上种上一些树木,以至于不被荒废。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粮食价格确实太低,农民辛辛苦苦在家种粮,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有劳动力的年轻倒不如直接上城里打工去,一个月的工资就够买一年的粮食了。

这两年国家相关政策尽量多补贴农民兄弟,同样也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所以小农民相信,目前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不久的将来,国内的小农村同样会田园牧歌,美不胜收。





快乐小农民51507171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定要讲一下,因为我们这边就有这种情况。

说起这件事就要追溯到10年以前,那时候粮食的价格虽然不高,但也还算是比较稳定,但后来为什么不种粮食而载成树了,这要从两方面讲起;

1就是在那个年代有一个退耕还林的词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然后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那边有很多农耕地都种成了树木。



2就是对农村有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每个村的农耕地基本都在自己的村边上,而农耕地呢又有很多都是和小树林挨着的,然而这种情况就会对树林旁边的农耕地造成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产量降低,种啥都不长,因此和树林挨着的这家村民就会想着把自家的土地也种成树,不然等旁边的树长起来了,歇着他家地连种树也不会长了!就这样一家一家一家,然后慢慢都种成树了。


3就是现在种地不挣钱,很多农民不愿意种,都进城打工去了,可以把土地荒在哪儿又实在可惜,干脆就种成树吧!

以上这3点只是简单描述一下我们这里的一个情况,其它地区不太了解,但我想应该都差不多吧!

我是 喜欢更多三农作品的,请给我点个关注,我会定期更新关于农村的一些新鲜事物和风俗文化,感谢您的支持!


小妮子和老杨头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出门务工

粮食不赚钱,又没有太好的从土地里赚钱的门路,很多农民都出去务工了,想想出去干一个月赚的钱能顶的上好几亩地的收入。土地闲置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用,所以索性就种上点树吧,以前种点速生杨,还能卖给造纸厂。


占着地

有很多农村人还是不太自觉的,看着别人不种的地,就给人种上了,被占久了,就难要回来了,所以在地里种上树,别人就不好动了。

种点果树

我家搬出农村以前,把地送给我大爷家了,过了几年发现我家的地被种上了苹果树,因为家在山东烟台,可以生产苹果,虽然很累,但是也能卖点钱,比种粮食好很多很多,虽然有违反规定的嫌疑,但是没有人管,毕竟赚钱还是比较重要的。



这种把种地的土地更换成种果树的人还是很多的,因为比种粮食赚钱太多,农民的劳动力是不算成本的,而且也不吝惜体力,所以什么赚钱种什么。

种风景树

丈母娘家的旱地里种了几株朴树,闲置的地,长了五六年,然后有人看上了非要买走,开始开价2500,后来3000,最后3800,烦不过,卖掉了,几株比较小的没卖,反正地也不准备种,就让它慢慢长着吧。


所以农民在不种的地里种上一些价格比较高的树,等到可以卖的时候,也是一个收入。


农科小孙说


大家好我是农民小夏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随着科技发展,我感觉现在压力越来越大,赚来的钱远远不够开销!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种地我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这边种地都是靠天吃饭的,说句不中听的话,就是种四两打半斤,勉勉强强能顾住吃喝,一月在外5000元的收入,划不来,来来回回折腾,我老家都是种的花椒树,核桃树,爸爸妈妈就在家多少种点够吃就行了,这样可以安心在外工作了。


小夏农村生活


这件事你冤枉的农民

我们村三年前也是种粮食的,后来西安市出了个大户,跑到我们村来承包土地,可能上面有什么政策?大户门知道了,知道我,我们村要拆迁,一每年2000块钱,把我们村的土地全部城成包了,最后从国家套取资金,到时候我提前补助的时候,给这些大户不住大量的资金,一亩地的树,能值几万块钱?这些人也是赌博

我再次说一下,农民是喜欢种粮食的,农民都经过灾荒,你有吃的,自己只有饿死了,所以农民的本性是勤劳的,现在大户大互害的,所有的西安是有钱人,承包土地种的树

希望每个村的土地,最后分农民,有的人种菜种粮种果树,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勤劳的人多收成,懒惰的人,收回土地,有的人可以外出打工,这样农村才有活力

希望政策的执行者,做出正确判断



成东升议论文


作为农民,地是农民的根基,也是农民生活的根源,有了地,农民才可致富奔小康。有些农民不愿意种地,选择栽树,在我们当地,有一种栽树叫退耕还林,退耕还林主要以绿化为主,退耕还林由村干部动员栽,农民都不愿意给自家地里栽树,因为栽了树地里没有收成,政府给的退耕还林补贴实在太少了。

另一种栽树是农民都心甘情愿的,因为农民有可靠的收入,还可发家致富。比如我们当地有名的花牛苹果,无刺花椒等,说句实在话,栽了这种树,农民看到了希望,致富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小康慢慢的向农民靠近。

友友们,你们当地靠栽树致富吗?


山村乡音


为什么有些农民不愿种地,而选择直接在地里栽树?



对于一些地方的农民不愿意种地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一般当地没有特色的农业种植,而且种地又不赚钱。现在粮食价格低迷,农资产品的价格,每年都在上涨,种植成本增加,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的现象,又会亏得血本无归。

特别现在农村的地比较少,主要是我国的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目前人均土地也就一亩三分地,靠这一亩三分地了的收入来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一亩地满打满算一年也就1000元的收入。农村家里孩子上学花学费,赡养老人的费用,甚至一些医药费用,人情往来等等基本开支,一年也有两三万的花费。钱从何而来?必须外出打工。



目前外出打工赚钱一个月基本工资也在3000元左右,如果在工地打工,一个月能拿到4000~5000元的工资,比家里所有土地一年的收入还要高,只是比较辛苦点。这就是农民不愿意种地,而到城里打工的主要原因,因为付出的劳动是一样的,但得到的报酬却是天壤之别。所以农民宁可让土地撂荒,也要出去打工赚钱。

对于一些农民不愿意种地,却选择了直接在土地上栽树,这事也是一种种地的方式方法。至少没有把土地撂荒,几年以后土地上所栽的树就能成才了,可以换取一些经济效益,有时甚至比种地收入还高,而且栽树的成本低,管理的方式粗放。

对于这种选择在自己承包地里栽树的模式,既不让土地撂荒,又自己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到外地打工赚钱,而且若干年以后还能受到更高的效益。但是在我国土地管理法上是不允许的,如果是基本农田的话,在数值就改变了基本农田的用途,也就相应的减少了我国的粮食种植面积。



总之,不管怎么样,农民为了不安心的外出打工,而又不让土地撂荒,选择了在土地上直接栽树的模式,这样直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安心地外出打工,而且若干年以后还有一定的收益,有时比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还高,毕竟木材的价格高。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产品价格低的问题,种植成本增加,而且农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微利行业。

在自己承包地里栽树,至少投资效成本低,管理方式粗放,风险低。对于这种现象一般是民不告官不究,尽管是土地法所不允许的,所以不提倡这种种地的模式,如果不愿意种地,而且又想外出打工的话,可以把土地流转出去,照样能获得土地的流转费用,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而且还不是违法的做法。


宗元三农堂


为什么有些农民不愿意种地,而选择直接在地里栽树?在农村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以往在农村我们看到的地里,一般都种上玉米、花生、小麦、黄豆、木薯等农作物,而现在种的是越来越少了,有些变成了荒地,而有些却是种树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想土地荒废

种地成本太高,农民不愿意种地,但还是要维持生活平时的花销,只能是外出打工了;外出打工了,家里的土地老年人也种不完,本来年年种上农作物的土地土壤是相对好的,若是不种了,也没人愿意承包来种上农作物,地里满是杂草变荒,若是几年后想重新种地,就好比开荒,划不来,而种树也不麻烦,干脆就种树了,起码比荒地好。



二、种树也可以赚钱

地里种上树,等几年后树长大了,可以砍了卖赚一笔钱,卖给别人当木材建造房子、做家具用;有些农民比较有生意头脑的,则是栽树苗等树苗长大点卖薯苗赚钱。



当然了也有些树是种来做其他用的,比如桑树,种来养蚕;像现在我老家那边越来越多的人地里就种了桑树,因为见别人这几年都种桑树养蚕,除去成本一年可以赚一两万块钱,养多的话可以赚三五万块钱的都有呢,比外出打工轻松、自由多了。

三、种树有水果吃


在农村,有些农民的生活条件是挺不错的,不愁平时吃喝花销,地里不种庄家了,种树,而种的树不是打算卖的,而是种的果树,到果实成熟的季节了想吃就吃,要是果实多的话也可以拿去卖,赚点钱,挺不错的。

在农村生活的乡居小菜就发现,以前那些农户地里常种玉米、黄豆的地里,后面种上了芭蕉树、芒果树、龙眼树,而他们在家一般就是帮孩子带孙子孙女,平时养些鸡鸭种点菜,花销不多,他们的孩子外出打工赚钱了,每个月给他们生活费。

农民生活不容易,不愿意种地,而是栽树,那也是生活的另外一种选择,总的来说还是有益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