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建行給推薦了一個,說是低風險理財年化收益5.8%,是不是風險很大?

理財迦


這個不好說,我不認為風險很大。

首先,一般正常盈利的收益和風險比,比較能接受的風險內,最高盈利是7%,所以接近6%確實可以算是比較高的盈利了。

第二,要和推薦你的銀行經理仔細瞭解這個項目,確認風險,如果他告訴你能保本,那基本沒問題。

第三,看看是長期還是短期,年化收益的化,如果是短期產品確實收益會高一點,但是短期風險相對可控。

第四,建行的產品基本不會有太大的風險,至少建行是肯定跑不了的,他們說是低風險,那風險肯定不會太大,所以我覺得做還是可以的。

第五,選擇自己喜好的風險偏好吧,如果覺得風險太高,果斷放棄,但是要知道,風險較低的產品收益會相對低一點,可能4-5%的收益更穩妥。


諮詢師天生


不知道給您推薦的是哪一款產品,具體真不好說,但從“低風險”、“年化收益5.8%”這兩點來看,產品風險應該不是很大!

首先,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5.8%,並不是很高

通常來說,銀定期存款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都在5%以上了,結構性存款甚至能達到7%左右。因此,年化收益5.8%,並不是很高,只能算中等偏上吧,從收益的角度來說,產品風險不會很大!

其次,銀行評定屬於“低風險”(R1、R2級)理財,產品本身的風險就很低

銀行理財產品,無論是自營的、還是代銷的,對於產品的風險等級都會有一個基本的分類,風險從低到高依次為:R1級(低風險)、R2級(中低風險)、R3級(中風險)、R4級(中高風險)、R5級(高風險)。如果此產品是屬於低風險的,那麼安全係數就很高,資金出現虧損的可能性極低!

第三,建行的口碑,還是不錯的,一般不會有“忽悠”投資者事件發生的

相比於一些中小銀行而言,建設銀行畢竟屬於國有四大行序列,攬儲的壓力並不大、也無需刻意“忽悠”儲戶購買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因此,建行客戶經理所說的話,還是比較謹慎的,可以信賴;再加上,現如今購買理財產品,都需要進行雙錄(錄音、錄像)的,還是具有一定保障的!

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

除了上面的幾點,我們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也要保持一定的理性!

  1. 看產品說明書,瞭解理財產品的主要投資方向,確定風險到底有多大。

  2. 看合同印章,判斷是否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一般來說,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安全係數會更高!

  3. 切勿片面去追求高收益,一般來說,遇到預期收益超過6%以上的理財產品,就得要謹慎一點咯!

總之,我們老百姓攢點錢並不容易,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慎重,待摸清產品基本情況後,再買也不遲!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建行低風險理財年化收益率5.8%,風險大不大?

先說這個5.8%的收益率,其實你買的時候說是5.8%,買完之後就不是了,常在銀行APP上買理財都應該有這個經歷,當一個產品開始宣傳的時候,都會拿一個收益率來說事,其實這是個預期收益率,不代表最終收益率,當你買完之後,在你的產品說明書裡面根本查不到5.8%這個字樣。

到期兌付的時候,收益率應該在5.8%左右,相差不會很大,大銀行一般還會多一些。至於建行的這款產品,不知道期限多久,短期不太可能有這麼高的收益率,一年內低風險大概4%左右,以建行的用戶數量,給到4%就會被一搶而空,根本不用給5.8%,除非期限比較長。

總體來說長期理財,如果起投點再高一些,收益率5.8%真不算高了,當然理財產品已經去剛兌了,低風險不代表沒風險,還是要謹慎一些哦!


財來不會晚


建行推薦的低風險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5.8%,若該理財產品發行方是建行,那麼風險可以說很低。若該理財產品是建行代銷理財產品,那麼本金風險仍然低,但可能拿不到那麼高收益率。

一、為什麼說建行推薦的理財產品風險相對低?

建行是我國最大的國有銀行之一,其資產規模23萬億,世界500強排名第31位,2018年淨利潤超過2500億元,實力強大。

對於建行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其本金和收益的安全性非常高,暫未從公開資料發現建行的理財產品存在到期本金收益出現損失。

對於建行代銷的其他理財產品,例如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其預期收益率是否達不到主要由發行方保證,建行僅僅收取代銷佣金,不對本金收益承諾保障。但是,建行在選擇產品時,會嚴格進行風控,故本金安全性沒有問題,風險低。

二、購買建行這款理財產品需要仔細閱讀相關資料。

為了確認建行這款產品到底是建行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還是代銷的其他理財產品,需要樓主仔細核對產品說明書和相關協議。在這裡,會清晰的寫明理財產品的發行人是誰?如果是建行,那麼就是標準的銀行理財產品,如果不是建行,則表明是建行的代銷理財產品,最可能就是某保險公司的保險理財產品。

相比而言,建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給相對更有保障。

三、智能存款是最近興起的創新銀行產品,可以關注。

最近一段時間,億聯銀行6%的五年定期存款產品火了,顛覆了大多數人對銀行存款的認知。事實上,近幾年銀行也在做很多有利於用戶的金融產品創新,智能存款就是其中之一。對於想要高收益,但是用錢計劃不明確的朋友,可以考慮智能存款。

建設銀行是我國四大行之一,實力雄厚,管理規範,對於樓主說的這款產品,無論是建行自己發行還是代銷產品,本金風險可以忽略掉,但如果是代銷產品,要考慮是否可以接受到期收益率低於預期收益率。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從目前的市場利率來看,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達到5.8%是不可能的,起碼是中低風險以上風險類型理財產品。

  題主應該是沒有理解風險類型,認為銀行業務員說的風險低就是低風險產品,然而這是兩個概念。風險低是指相對於高風險理財產品風險較低,而低風險是具體的風險類型。

  任何理財產品都將風險分為5個等級,而在銀行理財產品中分別用R1-R5表示,分別代表著低風險、中低風險、中風險、中高風險和高風險。

  而我們所熟知的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它就屬於低風險理財產品,目前收益率徘徊在3%上下。也就是說,目前的市場利率下,低風險理財預期收益率是不可能高達5.8%的。

  能高達5.8%的預期收益率,其投資對象肯定不是單純的債券,存在較大比例的風險投資(投資股票或衍生工具等),風險類型高於中低風險的債券基金,應當是中風險及以上風險類型理財產品。

  當然,如果期限是一年期的定期理財產品,起投門檻較高,比如100萬200萬,中低風險達到5.8%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是1萬或5萬起投,那麼是不可能達到5.8%的預期收益率的,要不銀行工作人員存在誤導行為。

  而如果是10萬起投,那麼該產品應當為中風險或中高風險理財產品,因為《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第38條有相關規定:風險評級為三級和四級的理財產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10萬元人民幣。

  那麼中風險大嗎?風險的大小怎麼形容呢?它只是居中的風險類型,存在本金虧損的可能,比如混合基金一般就為中風險產品。

  然而,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不同,對風險的大小看法不同,比如主要資產投資於股票的投資者就覺得中風險的風險性不大,而對只把錢存在銀行或購買國債保守型投資者,那麼中風險就大到天上去了,畢竟隨時可能造成本金損失。

  投資者類型與產品風險類型保持一致,將投資者類型分為5個等級,一般用C1到C5表示,分別代表保守型投資者、謹慎型投資者、穩健型投資者、積極型投資者和激進型投資者。

  中風險理財產品的風險性大不大?主要要看自身的風險評測結果,然後如上圖一一對應,對比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投資。

  注:產品說明書、投資組合說明書和風險提示函有相應的資產配置和風險提示,投資者可以對照入座。


三人聚眾


我這麼跟你說吧,銀行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都是不會保證本金和收益的,況且你現在這個收益這麼高,肯定是不保本的理財產品,這個產品建議你好好看一下產品的說明書,看看期限是多長時間的,是一個月三個月半年,還是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產品?個人建議你購買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不要超過一年,超過一年的理財產品還是有很大的回收風險和收益風險的,現在某些優質企業可以從銀行拿到基準,利率也就是說4.35的利率,那麼銀行貸款放出去的利率是4.35,他的理財收益卻是五點8,你不覺得這個事情很奇怪嗎?真有這麼高收益的產品,對於銀行來說,究竟是收益大於成本還是成本大於收益?這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建議你多讀讀產品說明書,看看產品的說明究竟是不是保本或者保證收益的?


如果有一天729


到建行給推薦了一個,說是低風險理財年化收益5.8%,是不是風險很大?

根據低風險。收益高。已經大概能夠判斷出來是什麼產品,應該是5年期的投資險。

那麼這種產品究竟是什麼。

其實就是一個理財型的保險,主要就是通過時間換取收益。

所以一旦是存夠一定的時間,是可以保本的,這個是寫進合同裡面的,所以說是風險很低,R1保本型的產品。

收益率是如何計算的呢,相信這個產品是萬能險,有一個最低保障的利率,一般在3%。剩下的利率靠公司盈利,當然,一邊不會低過預期的年化收益,所以才會受到很多的追捧。

這種資金需要的是不用去凍,提前支取的影響有機會是會損失本金的。


立馬財經


今天剛買了億聯銀行五年期存款,(實際四年,可分段計息),年化6個點兒,五十萬以下百分百保本息,太合算了!


賣炭翁367


目前比較穩健且收益相對不低的銀行理財利率在4%到4.7%之間,5.8%著實太高,私行產品或者信託可以達到,但實質兌付風險就有了。


CopperPi


大於國債收益的理財產品,都有風險。不要被花言巧語所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金融就是逐利,理財多屬於過橋貸款,中間人是兩頭吃,融資方看重的是信譽(當然也許壓根就沒有了)。投資方看重的是運氣,也許有利息收入,也許就雞飛蛋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