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沙肉是怎样的一道菜呢

原文:[脱沙肉]:去皮切碎,每一觔,用鸡子三个,青黄俱用,调和拌肉;再斩碎,入秋油半酒杯,葱末拌匀,用网油一张裹之;外再用菜油四两,煎两面,起出去油;用好酒一茶杯,清酱半酒杯,闷透,提起切片;肉之面上,加韭菜、香蕈、笋丁。

淸 袁枚《随园食单》特牲单

脱沙肉是怎样的一道菜呢

袁枚在随园食单特牲单中有一道名字怪怪的菜叫脱沙肉。脱沙一词多用于翡翠赌石,翡翠行中有一个很经典的说法,“皮薄方为亮化使”,意思就是种好一点的料子,皮壳一般都是薄的。表皮沙粒很容易掉,表皮砂砾脱落,內部玉质逐渐显露的一种皮壳,有的翡翠原石,脱得就只有一层薄薄的白雾了,表皮砂砾脱落,内部玉质逐渐显露的一种皮壳,而诠释这种现象最为准确就是“脱沙”两个字。

脱沙肉是怎样的一道菜呢

细观脱沙肉实际上就是先煎后焖的肉卷,制作过程复杂而又讲究,把肉去皮斩碎,打人鸡蛋 调和,下葱和酱油,搅拌成糜,裹人网油。猪网油具有特殊的动物油的香味,为 了减少脂肪含量,也有人用大张豆腐皮代替的,效果也不错。用菜油煎两面后用酒、酱油焖透后切片,上覆韭菜、香蕈、笋丁。莫非袁枚先生见猪网油煎后酥脆,如冰种翡翠表皮似脱非脱,形成內部肉质逐渐显露的一种皮壳而命名,这种解释到也未尝不可。

脱沙肉是怎样的一道菜呢

在2006年张文彦组织京城名厨39人,成立了随园食单研究会,研究随园食单并出版了《在现随园食单》。我们将随园食单中的菜全部做了一遍,参与的人员除了名厨,还有专家学者,当试制脱沙肉时,有历史学者云:这款菜的食材组配,刀工处理和主辅料的运用方式,应该是从汉代“月臽炙”一脉相承而来,而其先煎后焖的加热方式则是对“月臽炙”的发展。“月臽炙”此菜见于古藉《释名•释饮食》:“将肉剁碎后与佐料和在一起用网油包裹放在火上烧烤,称为“月臽炙”。马王堆汉墓竹简遣策中就有脯炙、月臽炙、貊炙等方法。‘月臽’这字电脑打不来,是一个肉月边加臽组成。又解释道:‘月臽’,衔也,衔炙细密肉,和以姜、椒、盐、豉,已乃衔裹其表而炙之也。”炙,烤也,类似今天的烤肉丸子。“月臽炙”这字咱不认识,也没吃过,不好评价。

脱沙肉是怎样的一道菜呢

脱沙肉制做是先煎炸,后烧焖收汁,就炸而言有许多种,这是炸中裹炸法行内叫包皮炸,所用包裹在外面的材料,除网油亦有蛋皮、油节皮、面皮以及糯米纸、威化纸等。不过这制法到很象老北京菜炸肉扦,但是用不用网油而改成蛋皮。将肉剁馅加入姜米、盐、酱油、香油,将葱与黄酒泡过的花椒捣碎成葱掓放入一起搅拌成肉馅,鸡蛋磕入碗内,加盐、淀粉抽打均匀; 炒勺上火,抹一层油擦净,将鸡蛋倒入转匀,摊成薄鸡蛋皮2张将鸡蛋皮平铺,上抹匀蛋糊;. 将肉馅平摊在一张上抹平,再把另一张盖上按实,切成象眼块;放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外皮微焦,即可捞出装盘。

脱沙肉是怎样的一道菜呢

下面制做随园菜脱沙肉:脱沙肉用的是猪网油。将肥瘦五花猪肉去皮切碎,每一觔,觔为斤的古写,一斤肉馅用鸡子三个,青黄俱用,其实就是用全蛋液调和拌肉;再斩碎,注意刚才切的粒大,加上蛋液拌均后在剁碎,刚才用切,这又用的是斩,斩剁也,这样使蛋与肉充分溶合在一起,使蛋液在细斩的过程中渗入肉中,保证肉质细嫩。有人说了,直接用肉馅得了,这多费事呀,告诉你,没有受累的不是,想好吃你还怕费事,听袁枚的错不了。然后馅内在放入秋油半酒杯,葱末拌匀,用网油一张裹之,铺上肉馅卷成卷。什么是网油呢,位于肾脏膜、肠间膜脂肪的猪油称"板油",背腹部皮下脂肪层的猪油称为"肥膘油",大网膜脂肪的猪油称为"网油",民间亦称作"水油"。猪网油在市场上也已难觅踪影,买不到时可考虑用油豆皮代替。

脱沙肉是怎样的一道菜呢

锅中用菜油四两烧热,将网油肉卷煎两面金黄,捞起控掉油;在入锅中,加好黄酒一茶杯,清酱半酒杯,顺便和大家解释一下,清酱即酱油,秋油亦是酱油,不过是最好的酱油而己。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一起闷透,将网油卷取出切厚片,锅中余汁把香蕈、笋丁收浓,最后放韭菜略炒,浇在网油肉卷之面上即可。此菜古意盎然,外皮有些酥松,肉特别媺,食后绝对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享受。

脱沙肉是怎样的一道菜呢

文章原创,头条首发,部分照片,摘自网络,

特此鸣谢,若有侵权,敬请告之,马上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