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麒麟纹,我国传统吉祥寓意装饰。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雄者为麟,雌者为麒,统称麒麟。《礼记》以“麟、凤、龟、龙”为“四灵”,麟为“四灵之首,百兽之先”。一般作马头,鹿角,麋身,龙鳞,牛尾。麒麟纹寓意着吉祥,事业成功。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元 青花飞凤麒麟纹盘

中国的麒麟崇拜比龙、凤崇拜要晚,大约开始于春秋时期。作为传说中的吉祥瑞兽,麒麟虽外表狰狞,但内在仁厚,由于它性情温和、不伤害人畜、且蹄不踏青草和昆虫,所以《宋书符瑞志》里称:“麒麟者,仁兽也”。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明宣德 麒麟纹蟋蟀罐

麒麟纹的历代演变和传统龙凤纹一样源远流长。凝聚种种美好,寄托着人们的诸般愿望。饱满宽阔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威武,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示威严,鹿身表示灵巧和长寿,马蹄表示快速,狮尾象征富贵,鱼鳞象征神奇,腿上火焰象征辟邪。龙凤一样,成为我国传统民族精神的象征。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明成化 青花麒麟纹盘

如果说龙凤是帝王的象征,那么麒麟则多与将相联系在一起,如汉武帝曾建麒麟阁,表彰功臣;宋有“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的诗句;清代武官的麒麟徽饰仅次于龙纹的皇族;在民间还有“麒麟送子”的流传,使家族兴旺,据说它也是从吐书生孔子演变过来的。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五彩瑞兽纹葵瓣式觚

麒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和气质。从早期的朦胧、简洁,逐渐过渡到明清时期的繁复美。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明正统 青花麒麟翼龙纹盘

汉代麒麟的造型简洁而明快,动物的自然味浓,人们一眼就能看出这麒麟其实就是鹿、羊和马的变化,而且都是则面形象,头上生有一角,图形的线条刚柔相齐,显示出一重古抽的美感。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明代青花麒麟纹

从宋代开始,麒麟的演变已逐往龙的特征靠拢,其外观和艺术特色与龙的演变紧密相联,以至最终成了龙的家族中的一员,其躯体上开始出现鳞片,颈部飘起鬃发,鼻翼出伸出触须,肩部出现火焰披毛,马的蹄,牛的尾,尾端肥大,呈扇形状散开。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明15世纪中期 青花「麒麟图」盖罐

麒麟纹作为瓷器上的装饰题材在元代景德镇窑兴起,常作为主题纹饰配以山石瑞果,也见有与飞凤相伴,组成麟凤纹。典型作品有元青花麒麟花果纹菱口大盘、元青花麟凤四系扁壶等。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明末清初 青花麒麟孔雀图小缸

麒麟纹饰在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瓷器上均能见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或立或卧,或奔或坐,图案构图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笔风格由工细过渡为简练,既有画工繁褥生动的大罐、大盘、也有寥寥数笔勾勒的小盘、小碟。

麒麟纹旁多带有火焰纹,周围饰有简单的花草纹。明代晚期,民窑青花瓷器仿袭明代前期纹饰,麒麟纹又大量出现,但是绘制潦草。清代吉祥观念更强盛,麒麟纹屡见不鲜,如麟吐王书纹、麒麟送子纹等,寓"望子成龙"、"早生贵子"、"福增贵子"之意。麒麟纹多在盘、瓶、罐类器物造型上运用。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明代中叶时,麒麟大多为卧姿,即前后两腿均跪在地,到明晚期至清早期,麒麟大多为坐姿,前腿不再跪而是伸直,后腿保持跪卧,进入清代康熙以后,麒麟前后腿都站起来了,虎视眈眈,十分有神。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明崇祯 青花麒麟引凤纹筒瓶

古瓷器上的麒麟纹历代都不一样,看看是如何解读的?


清康熙 五彩瑞兽纹瓜棱执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