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谴责开国皇帝杀功臣,如果不杀会怎样?

道劍華


开国皇帝不杀功臣会怎么样?咱们先来看看中国历史上两位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的情况。

(赵匡胤)

第一位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

赵匡胤没有杀功臣,但他也没有对功臣放任不管。他是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功臣手里的权力。

“杯酒释兵权”的做法,说白了,就是用金钱买权力。而且赵匡胤之所以做这件事能成功,除了赵匡胤给这些功臣们的待遇不菲外,还在于赵匡胤其实和这些掌兵权的功臣们是结义兄弟。而且他采用开诚布公说话的方式。那些兄弟们虽然不舍,但却也无可奈何。

不过,赵匡胤夺了大将们的权力,采用文官掌兵同时限制武将的行动,其实也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此后,宋朝和其他国家打了好几场战争,都是因为文官掌兵及武官权力受限打了败仗。

比如赵光义发动的对辽战争,如果赵光义不是搞遥控指挥,让将军们必须按照他事前安排的路线来打,宋军也不会败给辽国败得那么惨,从而永远失去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南宋时期,宋孝宗和韩侂胄发动了两次北伐战争,如果不是因为对武将限制得太厉害,让武将那么弱,也不会败得那么窝囊。

由此可见,赵匡胤虽然解决了当时的问题,但因此所产生的后遗症是严重的。

(李世民)

第二位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

当然了,也不能说李世民一个功臣都不杀,他其实也杀了包括侯君集、张亮等功臣。但相对来说,他对功臣还是不错的。给他们建立了凌烟阁,颂扬他们的丰功伟绩,很多功臣还在朝廷中任重职,或者派到地方上去当官。

看起来,好像唐初功臣们的功臣们没有被杀,也没有出现什么麻烦。其实不对,唐初功臣们所产生的麻烦,被另一桩事情给掩盖了。是哪桩事情呢?就是唐初皇亲国戚之间的反复争斗厮杀。实际上,功臣们是加入到了皇亲国戚的争斗厮杀中了的。也就是说,功臣们其实并不是自己承头造反,而是参与皇室的造反。这其实也是变相的功臣们在造反。

唐初皇室之间的这种争斗厮杀,所产生的后遗症也是非常严重的。它使得整个唐朝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从武则天开始,这种挑战就在逐渐增加。先是后宫夺权,接着是宦官干政,接着是藩镇割据,接着是朋党之争。因为皇权的衰落,整个大唐辉煌盛世,就在这种不断争斗中,黯然收场。

由此可见,开国皇帝要是不杀功臣的话,其后果确实是比较严重的。

(武则天)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很多人觉得这主要是人性恶的原因。因为人性是自私的,贪婪的。

不过我认为,从人性的角度去讨论,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之所以会出现开国皇帝一定要杀功臣这样一种悲剧,根本的原因,就是古代的皇权政治。

皇权政治是一种极权政治,国家的权力,都高度集中在皇帝身上。整个江山,也只能在皇室中传递,这就是原罪。

皇帝正是因为害怕功臣们会抢夺他的江山,才一定要采取毒辣的手段。而功臣们呢,也是认识到,皇帝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只要自己的武力足够强大,把别人打下去了,就可以获得江山。

再说了,在建国之前,无论是皇帝还是功臣,其实大家在地位上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建国以后,皇帝就必须要高高在上,而功臣们只能跪在皇帝面前,向他三呼万岁呢?这是功臣们怎么也想不通的事情。

因此,要解决开国皇帝一定要杀功臣的难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消皇权政治,取消集权统治,建立一种国家大事由大家来讨论决定的模式。

但是,显然这在古代的社会里是做不到的,因此开国皇帝杀功臣的悲剧,也是无法避免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非常快,除了南北宋加起来勉强立国超过三百年外,就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立国超过三百年了(两汉之间存在一个新朝,属于两个朝代),就连最强大的唐朝也仅仅享国二百八十九年,这也导致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朝代,不算小王朝就连大一统的王朝也有好几个。而这些朝代的大好江山势必是开国皇帝带领他那一帮兄弟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但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记录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的一句话,可见自古以来皇帝或者诸侯王身边能患难的兄弟很多,但是能共享福的就很少了。历史上杀开国功臣的皇帝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刘邦和朱元璋了,由于这两人都是布衣出身,所以当上皇帝后与那些本就出身贵族的开国皇帝不同,心理变化会比较大,害怕有人威胁皇权,就杀死了许多开国功臣。

刘邦称帝后先后杀了臧荼,韩信,卢绾,彭越,英布等人,其中韩信、彭越、英布都是异姓诸侯王,刘邦为了守住刘家的天下,肯定是不会允许异姓诸侯王存在的。朱元璋称帝后杀的开国功臣就更多了,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冯胜、宋濂、傅友德等都被朱元璋诛杀,尤其是蓝玉案就连坐处死了一万五千人,实在是令人叹息。

不过虽然刘邦和朱元璋杀了这么多开国功臣,但也确实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刘邦杀的韩信、彭越、英布三个异姓诸侯王都是被人告发他们谋反的,不论真假,既然消息传出刘邦不可能坐视不理,况且异姓诸侯王的存在确实会对汉朝的统治造成威胁,且不说异姓了。就是同姓诸侯王在汉景帝时期都联合起来发动了“七国之乱”,可见刘邦杀他们是为了自己江山永固,虽然手段残忍,但作为帝王不能心慈手软。

再说说朱元璋,本来如果太子朱标不死,那么朱标是有能力镇住这些开国功臣的,因为朱标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被立为世子,朱元璋称帝后又立刻立朱标为太子,朱标有一定的威信,而且做了这么多年的储君有自己的政治基础,朱元璋给朱标留的班底也是冯胜、傅友德、蓝玉、王弼等人,但是朱标英年早逝了,朱元璋又立了年幼的朱允炆为储君。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肯定是镇不住这帮开国大佬的,朱元璋为了孙儿未来皇位能坐得稳当,自然要帮朱允炆把这些刺剔除,然后留给朱允炆的班底是方孝儒、黄子澄和齐泰,这三人跟开国功臣肯定没得比。朱元璋杀功臣的举动也是为了朱允炆能够坐稳皇位,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朱棣会造反,但开国功臣被朱元璋杀的差不多了,朝廷没有良将可用,朱允炆最终还是没把皇位坐稳,输给了朱棣。这是朱元璋失算了,但是朱元璋杀功臣的出发点与刘邦是相似的。不仅这两人是如此的,历史上所有杀开国功臣的皇帝都是为了自己的皇位能够坐稳,为了皇权不落入他人手中。

虽然杀开国功臣的皇帝有很多,但也有不杀的,比如秦始皇、汉光武帝和唐太宗就没有杀开国功臣,反而这三人的皇位都坐得很稳,也都有一番成就,得以名垂千史。秦始皇称帝后就觉得只靠自己一个人来管理领土面积激增的秦朝已经力不从心了,他就将手中的权力分了下去,把跟随自己的功臣封了官,协助自己治理国家。汉光武帝更是不杀功臣的典范,他在还没称帝时就许诺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大族以高官厚禄,而且刘秀用人不疑,对自己手下的兄弟非常仗义,深得军心,后来刘秀命人将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大将画下来,称为“云台二十八将”。李世民效仿刘秀也搞了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且李世明任用贤能,而且用人不拘小节。对于太子旧臣魏征,李世民非但不杀,反而还重用他,从这么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宽广的胸襟。况且李世民是唐朝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登基后自然不怕开国功臣会功高震主,没有杀他们的必要。

不论是杀开国功臣,还是不杀开国功臣,目的都是稳固皇权。可如果真的有人要造反了,皇帝才不会管你是不是开国功臣,毕竟谋反在古代是十恶之首,无法饶恕。


风尘讲历史


每次看到类似的这类问题,我心里都要长叹一声:人性啊!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不是每个开国皇帝都大杀功臣的,杀功臣的皇帝也不是对功臣都一网打尽的,也会有选择的留几个,这里面是有分别的。

我们盘点一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开国皇帝们,他们是秦嬴政,汉刘邦、刘秀,隋杨坚、唐李渊、宋赵匡胤、元忽必烈、明朱元璋和清皇太极一共九位。

其中七位不是说没杀过功臣,起码没有大规模杀过。比如隋文帝杀过元谐、虞庆则、梁士彦;忽必烈杀过阿合马;皇太极也杀过阿敏。最受人诟病的两位是刘邦和朱元璋,几乎到了“滥杀”的地步。

刘邦:

为什么有些开国皇帝取得政权后要杀功臣呢?不外以下原因:要么功臣中有些人的势力强大无法完全把握,可以危害到自己。要么有些人的手中掌握着权力核心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军权的一部分,这样就会威胁到自己的后代。

在封建社会家天下的环境里,臣子的功劳太大了,威望太高了,皇帝会有危机感,害怕他们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这些功臣们自然就成了皇帝们铲除的对象。

我们来看看刘邦。刘邦登上皇位后,杀了臧荼,韩信,卢绾,彭越,英布等人,恰巧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异性诸侯王。而没有封王的萧何、陈平、张良等人都保住了性命。这是巧合吗?

汉初的诸候王自为法令而“不用汉法”、“自拊循其民“。这几个被杀的异性王,都是以谋反的罪名杀死的。他们或有谋反的动机和可能,或有谋反的事实。

朱元璋:


既然他们威胁到了皇权,刘邦怎么可能让他们活下去。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之前,功臣杀得不是很多。因为他认为,朱标能够控得住局面。

但后来朱标死了,接班人是年轻没有资历的朱允炆。为了这个皇孙能坐得稳江山,朱元璋肯定要帮他把棍子上的刺都拨掉。

所以能打的功臣们都被以各种理由杀掉了,留下来的都是耿炳文这样不擅进攻擅防守的,因为这样的对朱允炆没有什么威胁,必要时还能帮朱允炆守江山啊。

也有没杀功臣的,比如赵匡胤,就被当作开国皇帝的楷模。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当时还有多个割据政权,手下的这帮将军还有用处。

加上赵匡胤的军人出身,他本人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就很强,在将士兵心中的威望也很高,而且他的皇位也是手下这帮将领拥带得来,再怎么说也有些心虚,加上他个人性格是重文抑武的,只要将军们交出兵权,大可放他们一马。

赵匡胤:


杀功臣也好,不杀功臣也好,都是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能坐稳江山。开国皇帝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生来就喜欢杀人,都是环境造成的,更是封建家天下的制度造成的。


刚日读史


自古开国之君必然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处理国家存续与开国功臣之间的矛盾?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性,往往是贪婪而自私的,共患难时的相亲相爱。在功成名就之后未必就能转换为共富贵的守望相扶。

一:联邦合作制的东汉王朝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身为汉室宗亲的南阳刘氏揭竿而起,依仗人心思汉的社会舆论在地方豪强和士族门阀的支持下,刘秀迅速崛起并一举铲除王莽,扫平各路盗匪豪强、割据势力。重建大汉江山,史称东汉。

宽仁大度的光武帝刘秀在重塑乾坤之后,一改先祖刘邦屠戮功臣的做法,以“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的理由,大肆封赏功臣。据史料记载,但就光武帝一朝,不算同姓诸侯王,异姓封侯着有近300人之众。而其中功勋素著的名臣大将更是连绵数县,阡陌弥望不见边际。其气量之恢宏,为历代帝王所少有。

今时今日,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光武帝所建立的东汉王朝,用时髦点词语形容就是“联邦合作制”的政体。

二:光武帝大封功臣的无可奈何

今人每每以此而称赞光武帝贤能仁德。却不知汉光武虽然封赏如此之巨,但其内蕴实有迫不得已之处。

首先,他的崛起倚靠的就是各地的士族门阀,豪门巨户。成功之后虽然贵为一国至尊,但手下兵马却大多掌握在地方豪强的手中,地方势力的膨胀和剽悍使光武帝不得不有所忌讳。毕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其次,就光武本人而言,未尝不想抑制门阀势力的做大。他废黜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压河西贵族势力。以此来和南阳勋贵集团取得平衡,稳定政局。至于罢免原太子刘强和册立刘庄。更非刘强主动退位让贤,光武帝不得不同意,如此简单而已。

再次,光武帝虽然厚赐功臣后裔,但却并不让他们在朝中任职为官,这一点既有“推恩令”的味道,又有后世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意思。以荣华富贵,崇隆恩宠来保其福禄,进而断绝其从政为官,祸乱朝纲的机会。可以说,这是在当时背景之下,光武帝所唯一能做的抑制功臣集团的手段了。

三:百密终有一疏,因为过于强大而灭亡的东汉

其实,早在光武帝年间,功臣勋贵群体就已经冒出了不好的苗头。只是震慑于光武的文韬武略尚且不敢过于张扬而已。

话说光武继位之后,曾展开过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活动,但在南阳和河西两地却遭遇了巨大的阻碍,甚至于有人借此生事揭竿造反,搞的刚刚安定的天下再度危机重重。而深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这两个地方是汉初功臣最为集中的地方。迫于现实的压力,光武帝不得不停止此次活动。

再之后,随着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等等帝王素质越来越差,皇帝年龄越来越小,刚刚兴盛不过数十年的东汉王朝很快大权旁落,窦氏、邓氏、梁氏等外戚集团像走马灯似的轮番上场。而为了打击外戚势力重回权力巅峰,汉和帝又充分借助宦官势力,以至于东汉王朝逐步沦落到王权、外戚、宦官三方势力角逐争衡的地步。此外,地方豪强虽然没有入朝执政的机会,但他们却凭借其天然的财富优势,在朝中大肆培养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整个国家就在这种动乱中逐步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国恒以弱亡,唯汉以强亡。东汉王朝的灭亡,追本溯源的来讲,在汉光武帝时期就已经注定了。弱本强枝。一旦帝王层面除了问题,那就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无底洞。只能坐视其覆亡而无能为力。

四:唐太宗的善待功臣和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

当然,在历史上不杀功臣的并不仅仅只有光武帝一人。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他的情况比较特殊,国家实权都掌握在李家宗室手中,所谓的战将诸如:李靖、尉迟恭、秦琼等都只是上阵的时候才有领兵的权限而已。再者,李家宗室又是典型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势力庞大,没有什么人愿意去触这个霉头

至于宋太祖赵匡胤由于得国不正的缘故,害怕手下的骄兵喊叫故技重施而不得不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手段,一举消弭权臣军阀为祸作乱的机会。但此举也给三百年大宋王朝埋下了积贫积弱、任人欺凌的种子。文化鼎盛的大宋朝成了思想上的巨人,军事上的矮子。最终在屈辱和凌虐中走向覆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狐笔春秋


读历史可以明辨是非,但前提条件是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

比方说很多人都扼腕叹息历史上很多功臣被开国皇帝所杀,一直在谴责开国皇帝没人性。

但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如果让你做了开国皇帝,或许你也会那么做的。



因此首先要清楚为什么开国皇帝要杀功臣很有必要,我认为大致有以下三点原因。

1、人性使然,立场决定态度。

皇帝坐上龙座之后心里想的是长治久安,想的是皇位能安全传给子孙,以求万世。功臣则不然,想的是列土封疆,想要分一杯羹。

在起义的时候,不论是后来的皇帝还是功臣,因为有相同的目标——推翻现任统治者,所以能够以大局为重,双方相安无事。

一旦功成名就之后,双方心思自然不同了。皇帝希望功臣能安分守己,所以制定法律约束异己,甚至杀鸡儆猴也在所不惜。功臣心里想的是好不容易起义成功,再也不用压抑地活着了,所以常常恣意妄为。



2、君臣之间越相互了解,越不放心。

皇帝和功臣在起义的过程中,为了成功可以说是互相交心,各尽所能,有多腹黑都能说给对方听。

尤其是以前听从了谋士的建议麻痹前任统治者,最后取得成功的皇帝,心里更是怀疑现在的功臣也是不是在麻痹自己。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当坐上龙座的皇帝不再需要有人出谋划策时,就会反过来担心别人在谋划自己。所以一了百了的最好方法就是杀光这些人。



3、为了能安全稳定地把皇位交给自己选定的下任。

有的当上皇帝时已经年老,就算不年老在古代也活不了多少岁。而皇子又年幼,这个时候就怕自己驾鹤西游之后,功臣会篡位或者是挟持幼子另立新君,所以也会大杀功臣。

因为功臣一方面有能力和经验,另一方面功臣也有威望。古代人们特别在意威望,说是常胜将军到了,往往会使人不战而降。



总之,纵观历史上杀功臣的原因就是以上三点。虽然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当时皇帝没杀功臣的话,那么很多朝代就算不会二世而亡,也会在皇位继承时产生内乱的。


剖析情感


皇帝与功臣的关系一般会经历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和同室操戈。

功臣在打天下的时候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他们追随皇帝南征北战,甚至以命相搏,为的可不是平息战乱、济世救民,而是加官进爵、扬名立万。这个时候,君臣目标一致,大家都是一条心的合伙人。也可以说是相互利用,君需要臣的支持,臣需要君的平台,比如刘邦与韩信的关系。

天下太平后,功臣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甚至成了皇帝的威胁,君臣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功臣在打江山的过程中,威望与能力迅速提升,许多还有自己的封地,俨然一个独立王国,比如吴三桂。

历朝历代,皇权在运行的过程中呈现的都是越来越集中的趋势,皇帝希望自己能够为所欲为,朝廷也希望能够树立起对地方的权威。在权力集中的过程中,皇帝就要收回功臣既有的权利,皇帝与功臣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

如果皇帝不杀功臣,那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形:

功臣反客为主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帝王梦,在离帝王很遥远的时候可能潜藏在内心深处。但当了功臣就不一样,功臣离帝王宝座仅仅一步之遥,唾手可得。

这时候功臣的心里就会微妙的变化,可能不再忠心耿耿,一旦找到机会,就会反戈一击。比如赵匡胤曾经就是后周的功臣,郭威在世的时候厚待他。等到郭威去世,赵匡胤马上黄袍加身,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也是朱元璋的功臣。老朱走后,朱棣有客气吗?

李世民也是大唐的功臣,最后尾大不掉,发动玄武门事件,直接将李渊捧成太上皇,自己当皇帝。

相信没有一个皇帝,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巢被端掉。

务虚不务实,可以给荣华富贵,但实权必须没收

君臣和谐相处的前提是,臣子对皇帝没有任何的威胁。刚刚开国,功臣都是独当一方的能人,这怎能让皇帝安心睡觉?有些人还是皇帝的拜把子兄弟,对皇帝的政令会形成阻碍。

皇帝不杀功臣,又要睡得安稳,那就只能与功臣达成交易,用荣华富贵换取实权,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没有爪牙的老虎如同宠物,没有实权的功臣就是几个退休老人。

朝廷军权旁落,地方割据一方

老皇帝在世的时候可以驾驭功臣,老皇帝不在了,新皇帝不一定能够掌控大局。尤其是从小养尊处优的小皇帝,没有经历父辈的创业之艰,也理解不了人性和帝王心术,很容易被功臣蒙蔽。

刘备留下诸葛亮,结果刘禅被架空;曹丕留下司马懿,结果三马食槽了。

秦始皇刚刚去世,赵高和李斯就串通一气,修改遗诏,改立胡亥。最后,君权落到赵高之手,地方各路起义军风起云涌。

皇太极去世后,顺治虽然继承皇位,可朝政被多尔衮把持。即使后来顺治亲政,皇权也受到满清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掣肘,地方还被几个藩王割据,直到康熙时期才彻底解决遗留问题。(本文由秋媚创作)

为了圣旨畅通无阻,为了防止“黄袍加身”,为了子孙不被欺负,古代的开国皇帝杀功臣有其必然性。


秋媚读史


我是双木星,我来回答


首先,杀功臣并不是个人爱好,而是维护政治的稳定,就算不杀功臣,也要解了他们的兵权,如果解了兵权影响力还是在,那没办法,只有杀了。(而且杀功臣的几乎全是贫民出身的皇帝,他们的身上带了很大的“贫民局限性”)



其实这是因为,贫民出身的皇帝,很喜欢拿“感情”和“洗脑”来说事,喜欢相互称呼兄弟,大家一起努力打江山,但下面的将领一样会学习这一套,与兵卒之间一样是这种兄弟默契,而且他们的意识是“我只知道我的上峰,不知道我上峰的上峰”,意思就是,有一天我的领导让我打他的领导,我一样会毫不留情。

所以在建国后,为了保证皇权稳定,这种贫民皇帝是绝对会杀功臣的。



比如光复新明国的朱太祖,就是一位典型的杀功臣的案例,他取天下所用的诸位将军,都是他的义子(蓝玉等),义侄(陆中哼等),甚至还有拜把子的兄弟(汤河徐达常遇春等),但这些人也学习了他的那一套统兵方法,就是大量的认义子和义侄,比如蓝玉手下的正将偏将游击校官和千户白户几百名大小统领,全部都姓蓝!以至于在漠北打垮蒙古后朱元璋去阅兵,发现圣旨根本无法操控这帮士兵,唯有蓝玉才可控制,顿时才起了杀心。

(这点和雍正皇帝杀年羹尧差不多,年羹尧一句:去手,底下的将军就毫不犹豫的将本人的手剁掉,如此令行禁止的军队,雍正怎能不害怕,通过这个也可以证明,并不是年羹尧的飞扬跋扈害了自己,而是自己的政治智慧太低,不能权高盖主啊)

朱元璋大肆杀功臣到底有多狠?看一下这个数据:


明朝开国元年受封大典:


封公爵17人,徐达为首


6人战死,3人被杀,2人革爵


只有徐达和汤河以及常遇春世袭罔替,他们的子孙世袭爵位一直到明朝灭亡(其中徐达是后来的皇帝朱棣的丈人,女儿成了皇后,传说徐达是被朱元璋以烧鹅赐死,常遇春大破蒙古归来时受到巨大惊吓后病逝,唯有汤河完全善终)

封侯爵72人,唐胜宗为首


除了部分被俘就义外(比如花云等,这是追授),其余绝大部分因蓝玉案,胡惟庸案,以及茶马贪污大案被杀,只有一个叫“沐英”的人被追授黔宁王,世代镇守云南,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这位沐英就是火枪三线射击的发明者,此人是军事奇才,擅长火器,他的军事技术比英国的三线遂发枪射击方阵早了100年,可惜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

封伯爵135人,刘基为首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古代顶级的大阴阳师,其烧饼歌被誉为预言奇书吗,可惜晚年被奸臣胡惟庸迫害致死,死后朱元璋痛下热泪,追赠其太师(皇帝老师的意思,文人最高的品衔),谥文成。(文正才是最高谥号,文成是第二)


其实早年朱元璋对刘伯温是不满意的,因为刘伯温瞧不起农民军,而已他是元朝的官员,曾经组织乡勇打击过农民军,朱元璋对他邀请多次都被拒绝,最后才加入了朱元璋,封他“诚意伯”,其实是为了讽刺刘伯温,但这个伯爵一直被刘伯温的子孙传到了明朝灭亡···

其余伯爵,子爵,男爵等大小文武官员都因为明初三大案被诛杀殆尽!尤其是马皇后和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的屠刀更加大肆放纵!


但是反观最开始以仁政取天下的皇帝,是不必杀功臣的。

(比如秦始皇,赵匡胤,李世民,清朝入关后的顺治皇帝,这些贵族出身的皇帝,都是没有杀功臣的)


那为什么贵族出身的皇帝就不会杀功臣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经过系统的古代教育以及整套的政治治国理论,明白按“规矩”做事,对兵权掌控的问题最开始就进行了各种防范和制度约束,导致想造反也反不了,这一点以清朝最为明显,清朝的军队是中央有指挥权,但地方官员只有领导权和训练权,地方将领无法直接指挥军队开拔和进攻命令等,再一个就是军需粮草,朝廷的制度是一个月四次,类似一周一次,绝不可以一次给十天以上的军粮,这是因为担心军粮囤积,威胁朝廷!

(平西王吴三桂除外,因为他名为臣子实为海外皇帝,在自己的云南封地内可以自由的任免官员和召集军备,所以吴三桂才必须死!)



我是双木星,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


用户107689832153


自古以来,诛杀功臣的帝王往往都离不开后人的口诛笔伐。


但是,这些被诛杀的功臣往往都有某方面的性格缺陷,这些颇有军功的功臣,他们或骄纵、或轻视、或无法无天。总而言之,他们的存在对于帝王来说,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无以复加的负担。


“封无可封,给无可给”,那最好的结果就是杀。


当然了被屠戮可能不是历代功臣们唯一的宿命,也有解甲归田的功臣。但是,这种情况实在是少之又少。而对于每一代帝王来说,诛杀他们有的时候真的是一种无奈之举。或许是处于帝王的私心,但是这些帝王的最终目的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自己家族万世一系的江山。


中国几千年的王朝史,其实说白了就是一部家族史。


历代的开国帝王,往往都会将刀刃不由自主的架在功臣的脖子上,然后宣告他的死期。诛杀功臣的帝王中,最为有名的也许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的出身都不高,但是朱元璋曾经一度将刘邦视为自己最值得钦佩的偶像,因为自己的出身像极了刘邦,他们都是底层的穷苦大众翻身农奴把歌唱。对于朱元璋来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开国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深深的影响着他。


屠戮忠臣的事情,刘邦没少干,朱元璋也没少干。


如果不杀这些人,刘邦所面临的的就将会是和秦国一样的命运。秦国虽然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是秦国的灭亡正是由于那些复起的六国势力,而汉朝的命运也大抵会是这样,因为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王朝统辖内的异姓诸侯可以说是以前秦国势力范围的异化,而且这些异化的异姓诸侯国几乎占据了汉王朝将近一半的领土。


在这种情况下,诛杀异姓诸侯王就成为了刘邦唯一的选择,如不杀异姓诸侯王坐大将会是和秦王朝一样的宿命。


朱元璋诛杀功臣的背后,则是因为朱元璋自身对于官僚阶级的仇恨和敌视。


在朱元璋的心中,中央官僚体系会影响大明朝统治的核心力量,能够扼制他们的势力将会是明王朝万年不灭的核心关键点。赤贫出生的朱元璋其实早早的和中央官僚体系划清了界限,甚至产生了极度厌恶贪官污吏的复杂心理。


这个和朱元璋小时候的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可是同时也离不开朱元璋为了维护自己王朝的统治。


而功臣幸免屠杀,最为经典的帝王恐怕莫过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但是,这种情况下是赵匡胤手下的那些大将们愿意将自己手中的兵权全部叫出来,并且可以得到宋太祖给与的一大笔丰厚的养老金。这种事情是基于双方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但是,对于猜忌心理极其严重的朱元璋来说是万万做不到的。


所以,不杀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王朝的寿命,毕竟每一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亲手打下来的江山能够万世一系、长存不灭。怀揣着这样的私心,牺牲一些功臣这也是最无可奈何和最两人痛恨的行为。


诛杀功臣这个行为,充满了皇帝的私心,也充满了皇帝的远景。


历史总探长


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一下。

不杀开国功臣就会出现第二、三……个赵匡胤、第二、三……个隋文帝杨坚,采取禅让制把旧王朝取而代之。正应了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不杀开国功臣会给皇权造成巨大的威胁,在老皇帝驾崩与小皇帝皇权过渡的时候,功臣的权力地位太大太高,就会穿空子,直接取而代之。(好的榜样力量无穷,有野心之人都会顺势而为,隋之开国、宋之开国就是很好的教材)

理由如下:开国功臣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说通俗点都是一头头把脑袋揣在裤腰带上的狼,他们久经沙场,身历大小无数战,都是剩下的精英中精英。打个比方就如八九年代的黑社会,带头大哥健在的情况下,他们明面上都不敢有所举动。因为大哥是他们这些功臣在无数场战役中集体有目共睹地,大哥的本事让他们心服口服,大哥的手段狠辣让他们心有余悸,大哥掌控全局的能力让他们只会臣服不敢生出叛逆之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大哥健在,且分赏土地爵位官职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

倘若大哥那天一命呜呼,而众功臣健在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很扯淡,而新皇帝的能力却不能在暗潮涌动的时候让大家集体认可,就会出现政局不稳的局面,而谁能快速地掌控这种时势,谁就会成为新的大哥,这一点对皇权就是极其致命地。

手握重权,且各自有或大或小分地的各个异姓诸侯王、公、侯、伯、子、男,都拥有自己人数不等的私人武装,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此众多的手握生杀大权,部下兵马过万的武将们,他们都有造反的可能,也都有造反的实力,新皇帝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矛盾擦枪走火,形成动乱。

为什么毛主席要在最基层的连部设立连指导员,为什么要党指挥枪,为什么营部会有教导员、团以上会有政委,这些文职干部去干什么,说直白点就是给部队做思想工作,让大多数人能够统一思想,只听中央的话,而不生动乱之心。而古代却还没有先进到如此地步,试想一下,思想工作做不好,功臣们都手里有家伙,肯定会生出太多不利于新皇帝统治的势力。

人本来就是吃肉的是动物,谁都会想自身如何利益最大化,新皇帝稳定全局,平衡各方大佬的能力显然不足,只能杀之。清康熙年间,鳌拜只是个权臣就可以飞扬跋扈,不把皇帝放眼里,差点酿成动乱。还有三藩之乱……明建文帝只是削藩处理不当,就导致了江山换新主。


静言读史


开国皇帝杀功臣背景非常复杂,总体来讲,还是皇帝自身疑心过重,缺乏自信,过度恋权所致。

之所以说背景复杂,那些被杀的功臣也不全都是冤死的。既然能够得到分封,算在功臣里,那么这些功臣在征伐天下时一定都立过大功。

立功容易守功难,人一立功不骄傲自满的很少,一旦骄傲就难免言辞狂妄,行为出格,就给自己被清理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些人是在打天下时跟皇帝是同生共死的难兄难弟,那个时候没有高低贵贱分寸,所作所为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早在皇帝的心里留下了不良印象,黑恶档案。天下平定之后,皇帝老子也不需要这些牛逼哄哄的人了,自然就来出口恶气,一个一个的清算。

当然,也有皇帝疑忌之心太重,老年昏聩,听信谗言被误杀的功臣。

那么皇帝不杀功臣是不是就一定保不住江山?当然不是的。号称”暴秦的秦始皇并没有杀过功臣,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杀过功臣。当然,秦朝二世而亡,跟杀不杀功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那是二世祖瞎折腾造成的。李世民没有杀功臣威胁大唐江山的也不是功臣,而是一个女人,是不是很荒谬?

还有宋太祖赵匡胤,也没有杀功臣,不过他很巧妙的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把那些功臣的权利全部收了,然后好吃好喝的供着,相对那些打开杀戒的皇帝,也算是菩萨心肠,行善积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