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慫成“小雞”時,父母最該做的就是成為“第二隻鎮定小雞”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一起科學輕鬆育兒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童年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永遠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每個孩子每天都會遇到很多事情,遊樂場被人推了,明天有個演出,剛學會平衡車摔了,今天去打了預防針,等等。

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很多很有可能我們當下也都干預保護,看似都該已經“過去”了的事情。

殊不知很多事情雖然過去了,但是那些事情發生當下孩子的情緒也許並沒有完全“過去”,於是這些沒被疏導的負面情緒就會慢慢被積累,然後變成了今後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

孩子開始把“害怕”掛在了嘴上了,而我們明明覺得其實沒什麼可害怕的啊;孩子出現了吃手尿床等行為倒退,我們明白那是潛在的焦慮,但並不覺得最近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等等。

有時候面對孩子這些情緒,我們父母也是無助的,也鼓勵了,也共情了,也保護了,也引導了,為什麼還是沒用呢?當孩子慫成“小雞”時,我們最該做的是成為“第二隻鎮定的小雞”。

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這是科恩博士在《遊戲力2》這本書裡分享的一個實驗,以下內容摘抄於書裡:

小雞們出生幾天後,我把它們一隻一隻地輕輕捧起,死死地盯著它的小眼睛,就像老鷹盯上獵物的樣子。等我把它放下時,小雞嚇得僵在地上不動了,開始裝死。大約1分鐘後,它蹦起來,重新四下走動。這就是從害怕到復甦的一次循環。

在第二步實驗中,我同時嚇唬兩隻小雞,結果它們一起裝死,大約持續了5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它倆一起裝死的時間,比第一步實驗中單獨裝死的時間要長很多。

接下來第三步,我在嚇唬一隻小雞的同時,讓另外一隻在旁邊閒逛,結果被嚇的這隻小雞僅僅在地上躺了幾秒鐘就蹦了起來。

這個實驗告訴了我們,受驚的小雞會通過身旁第二隻小雞來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安全。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孩子還沒打預防針就哭了,因為她聽到(看到)其他孩子哭了;為什麼孩子跌倒本來自己都爬起來了,看到父母著急關切的樣子又哭了。

這就是“第二隻小雞”在起作用,只不過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的關切、鼓勵、引導都不自覺地讓自己也成為了“驚嚇的第二隻小雞”。

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最近在遊戲力課程營裡,我看到了一位叫千卉的朋友分享的自己是如何實踐“第二隻鎮定小雞”,當時很多遊戲力老師們也都感嘆,堪稱是實踐的範本了。於是在徵得她同意後,想分享給大家。

以下分享來自於千卉的遊戲力課程打卡作業:

孩子在火車上小手指被夾到了,簡單包紮後一到目的地就直奔醫院,醫生判斷指甲需要拔掉,甲床需要縫合。天啊,1歲8個月的孩子需要經歷這些,我的心好痛,講實話我內心也是害怕的,但這時我更加需要給孩子陪伴和心理建設。

1、第一次火車上包紮時,爸爸抱著孩子但仍被周圍包圍著的醫護人員和乘務員的陣勢嚇哭了,明顯害怕的。於是我就說,“咱們給小手指穿個衣服”。

之後火車上的每一次換藥和包紮,我都說“給手指洗個澡、換個衣服“,慢慢孩子就比較配合了,自己也會看著手指說”換衣服“。

大J亂入:這就是典型的“第二隻小雞”的作用,圍觀成人的陣勢讓孩子加劇了恐懼,這也是我們日常經常會做錯的地方。孩子發生了一些事,我們非常關心,但沒想到這份關心變成了讓孩子更加害怕的引子。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經常提醒自己的一個詞叫做 “中和”,過度關心反而強化了孩子“虛弱、受害”的自我印象,而用好玩的方式描述孩子的情況就是“中和”,我們輕鬆的態度就是在扮演“第二隻鎮定的小雞”,嘿,這其實沒什麼。

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2、當晚進手術室之前得知家長不能陪伴,反覆求醫生都無果後,我和爸爸馬上轉變方法,告訴孩子可能會面對的情況:一會有個穿綠衣服的叔叔抱你進去剪指甲,穿綠衣服的叔叔阿姨剪指甲的技術比媽媽好,剪的漂亮。

再用花針縫好就更加平整了,然後手指穿上新衣服。在剪指甲之前可能會先這樣在手指上“叮”一下(打麻藥),這一下可能會有些疼,寶寶可能會害怕,你放心,爸爸媽媽就在這裡等你,你一出來就能看到爸爸媽媽了。

反反覆覆給孩子說了好多遍,至少後來醫生抱走時她沒有哭,走的比較順利。不過後來還是聽到了孩子的哭聲,應該是打麻藥了。當時我的心真實地揪了一下,永遠無法想象孩子一個人在裡面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懼。

大J亂入:這個我曾經也寫過一篇文章《孩子,我是那麼愛你,所以才選擇殘忍》,“不僅僅是對於孩子,對於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不知道才是最可怕的”。

但告知也需要技巧,首先就是父母情緒要穩定,我親眼見過一個媽媽提前告知孩子要出差,結果先把自己說的眼淚汪汪。

其次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語

,比如千卉就沒說“手術”,而是說“剪指甲、穿衣服“,還特地強調了”技術比媽媽好“。

再比如“週五回家”,孩子也許就不懂是哪天,這時就可以拿出一個週四一直會做的事情,”去完體操課回家睡一覺,第二天就能見到爸爸了“。

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3、萬幸手術醫生髮現甲床不需要縫合,因此孩子不久就被抱出來了。很意外,孩子沒有哭。我趕緊抱起來,仍然沒哭。我安慰說,寶貝沒事了,媽媽在,你安全了。

爸爸也說,剛剛是不是有些疼,有些害怕呢?想哭就哭吧。說了好幾遍以後,孩子這才大聲地哭出來了。剛才應該是被嚇到了,我很慶幸讓孩子及時把情感宣洩出來了,當時我也流淚了。

4、第二天包紮的紗布意外掉了,再次換藥後,我和爸爸都拿了塊膠布也把自己的小手指包上,和孩子說,“你看,爸爸媽媽的小手指也穿上衣服了,我們一家人的小手指都穿上衣服了”。

大J亂入:不是不哭就沒事,更加不是不哭就是勇敢。恰恰哭過,疼過,擦乾眼淚,然後繼續生活,這才說明了真正“沒事”了,所以鼓勵孩子“哭”這一點做的特別棒。

而之後“全家小手指都穿上衣服”也做的非常巧妙,這又是一次“中和”,再次讓孩子感受到力量,“沒什麼啊,每個人都會有手指穿衣服的經歷”。

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5、手術當晚一直在擔心孩子會不會有心理陰影,那晚孩子蔫了,誰知第二天一早起來就恢復了往日的活潑。後來的一兩天我會有意提起叔叔阿姨剪指甲、換衣服、並且強調她現在很安全,一直也很安全。

她也從一開始的沉默、皺眉、緊張、半舉著受傷的手不敢用,到後來的較為輕鬆的神情。那天后,她就已經願意隨意使用受傷的手。第4、5天換藥的時候,孩子非要拿紗布,好吧,讓她玩吧,還跟她說,你給娃娃也紮上,娃娃手指也穿衣服好不好。

大J亂入:心理學裡有個詞叫“創傷後遺症”,在養育小D過程中我挺注意這點的,雖然我們的孩子沒到那麼嚴重的程度,但是我非常清楚認識到,一定要處理情緒,不能認為逃避就是沒事。

千卉的有意提起,也是在幫助孩子消化之前所經歷,只有真正消化了,孩子才能有勇氣繼續前進。這也是我經常提到的“覆盤”的重要性。

很多父母也留言給我說,本來都好了,我一覆盤孩子就哭了,怎麼辦?這恰恰說明孩子並沒“好”,就是需要繼續覆盤。

過程中讓孩子壓抑的情緒宣洩,同時更加關鍵的就是記住“第二隻鎮定小雞”的理論,不斷反覆地用我們的態度和語氣告訴孩子,現在都過去了,你很安全,你一直很安全。

另外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點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嗎?第4、5天的時候,孩子要玩紗布了,這是說明孩子真正“好了”,那個曾經讓她害怕的東西她開始有力量去“控制”它了。

這個現象在孩子“找回力量感”的過程中非常常見,比如在遊樂場被人推倒了,幼兒園被“欺負”了,回家後發現孩子對父母也這麼做了。

其實這不一定是”學壞“了,而是說明孩子在意,當時失去了”力量感“,於是就在最親密人身上去找回。

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從孩子小時候的跌倒被欺負了,到大了以後的學校錄取與否,成績是否好,其實一以貫之的都是這個”第二隻鎮定小雞“的核心。

我見過太多父母“哎喲,孩子這個樣子,我心裡急死了”,於是孩子的內心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在全家整體崩潰狀態下內耗完了。

父母先把自己的位置坐穩,才能讓孩子的生命有依循,內心有安全感。

太多孩子的玻璃心,就是在於我們父母自己“輸不起”,太多孩子的焦慮緊張,就源於我們父母自己先成了那個很慫的小雞。

小雞總會慫,這時就需要我們用行動告訴他們,跌倒沒事爬起來就好,失敗沒事人生永遠都有plan b。

大J叨叨叨

昨天《自律的奧秘 | 我可以堅持一年寫作88萬字,為什麼卻戒不掉夜宵甜品?》開頭和大家分享了我今年年初立的flag,有一個朋友的留言讓我覺得“好有道理的”,這也解釋了雖然我愛鞋和包,但更愛吃甜品,哈哈。

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和你們分享個最近小D的語錄,想看之前的戳->4歲孩子教會我的道理,童言童語裡的大智慧

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一旦進入短髮模式真的就是條不歸路,因為每個月都要修,那麼去修了總想改變。短髮能改變的就是越來越短,衝動是魔鬼,我要控制寄幾。

知道你們會說“無圖無真相”的,給你們看我剛剪的照片,是有點“男生”了,哈哈。心裡默唸,“頭髮是可再生資源,會長出來的”~~

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