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土耳其战败,欧美让各古国复国,为何单单不让拜占庭复国?

倪翠坪


如果说,有一个帝国,在距今不远的时候,丧失了它全部的荣耀,跌落神坛,甚至国破人亡,那么它的名字,一定是奥斯曼土耳其。

公元1453年,来自西亚的土耳其人攻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最后的废墟之上(东罗马帝国军民从未自称拜占庭),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事实上,它是人类目前为止最后一个如此规模的帝国。

(↑图为奥斯曼帝国版图及领土变更示意)

但帝国的荣耀短促异常。自1683年维也纳城下一败之后,奥斯曼再也没能对基督教欧洲保持攻势,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竟渐渐难以招架。在一战之前,许多帝国曾经直辖的核心领土纷纷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的状态,在欧洲各国的干涉和影响下,伊斯坦布尔和哈里发只能听之任之。如阿里帕夏治下的埃及,以及哈希姆家族的汉志地区、英法觊觎已久的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等,更不用说早已丢失的黑海、克里米亚和早已独立的巴尔干半岛诸国。

而一战时期,因为伊斯坦布尔的短视和判断失误,以及一系列由来已久的历史原因,奥斯曼加入了德奥的同盟国阵营,随着1918年同盟国阵营兵败如山倒,国力孱弱且站错队的奥斯曼必然要接受战后协约国对其的惩罚。这就说到了本文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1.一战土耳其战败之后,协约国对其进行了怎样的惩罚?

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及其继承者土耳其共和国共签订了两份和约,分别是《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其中《洛桑条约》是最终的土耳其与协约国达成的和平协议。

《色佛尔条约》规定,奥斯曼丧失除安纳托利亚本土之外的几乎全部领土和附属国,安纳托利亚本土也有大片领土被割让给邻国希腊、亚美尼亚等国,保留了日后允许境内库尔德人独立建国的地区,规定土耳其海峡沿岸地区为非军事区并由协约国掌管等。

(↑图片为《色佛尔条约》中奥斯曼帝国将割让的领土)

奥斯曼帝国苏丹和政府认可了这份条约,在国内引起了公愤,并引发了国内起义,起义者在安卡拉另立中央,并最终迫使苏丹退位和奥斯曼帝国解体。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拒绝认可《色佛尔条约》,并与拒绝承认条约并入侵土耳其企图恢复历史版图的希腊军队交战。希腊入侵军失败后,西方各国承认土耳其共和国并与之重新谈判,签订了《洛桑条约》,成为了现代土耳其共和国领土的基础。

(↑《洛桑条约》规定的土耳其领土。可见涉及土耳其本土的割让都被废除,此划分正是现代土耳其国界线的基础)

2.哪些古国在对土耳其的惩罚中复国?

对土耳其的惩罚,我们以最后生效的《洛桑条约》为准。土耳其根据条约放弃了对已被英法等国瓜分的非洲原属奥斯曼诸国的主权要求。这类国家包括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国。这其中,仅埃及一国以英国保护国的身份成为独立国家,其余国家均沦为英法等国殖民地或类似地位属地。同时,土耳其承认了英国、意大利等国对塞浦路斯等地的吞并。

在既成事实方面,土耳其和协约国似乎都没有再更多关注。早已独立的巴尔干地区各国和在《色佛尔条约》里被割让给英法等国的叙利亚、伊拉克等地维持了之前的状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里没有文明古国被复国。

而亚美尼亚和库尔德人聚居区,在《色佛尔条约》里被认可独立,在《洛桑条约》中则被取消了独立。土耳其日后对这两个有“贰心”的国家地区(民族)多有防备,乃至发生大规模冲突,直接酿成了几年后土耳其境内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以及至今为止都存在的土耳其人与库尔德人的尖锐对立。

3.是否存在西方国家“不让拜占庭复国”?

如前所述,一战后对土耳其的惩罚中,并没有包括问题中提到的“为拜占庭复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总体而言很复杂。

首先需要明确,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国家自称“拜占庭”,1453年亡于奥斯曼的国家的官方称呼始终是“罗马帝国”,在对外交往时,有时会出现“东罗马帝国”的称呼。我们之所以有着这样对“罗马”称号的坚持,是因为这样的称呼,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这一关键问题的回答。

我们给出的答案是,在一战结束之后,正式生效的对土耳其惩罚的《洛桑条约》中,并没有规定任何关于恢复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文字。英法为主导的一战欧洲胜利国,并没有帮助我们俗称的拜占庭帝国复国。

4.“拜占庭”到哪里去了?什么是“罗马”?

事实上,英法没有恢复“拜占庭”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并不能找到代表那个最后的“罗马帝国”的主体。

作为强大的罗马帝国文化的传承,在欧洲,只有继承了罗马衣钵的国家才有资格被称为“罗马”,只有继承了罗马法统的君主,才有资格自称凯撒(皇帝)。关于罗马正统性的争执,也贯穿了整个欧洲史。

众所周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临终前将帝国分为了两部分,东西罗马这两个国家分别的命运和传承,构成了罗马这个概念的前后历史。

在西方,正统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于蛮族入侵的公元476年,稍后的6世纪成立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在宗教和法统上继承了西罗马。“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亡于拿破仑,“罗马”的皇冠落在了法兰西。历经坎坷之后,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把“罗马”和皇帝之位又拱手还给了德意志。正是在奥斯曼帝国死亡的这次第一次世界大战,戴着皇冠的德意志被挑落马下,君主制遭到废黜,且没有新的君主继承皇冠,西罗马的法统正式结束。

而在东方,建都“新罗马”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直到1453年才亡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也自称继承了罗马皇冠,但由于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成为国教,显然欧洲不可能接受一个穆斯林凯撒,奥斯曼也被后人嘲笑为“绿罗马”。但人们广泛相信,东罗马的法统没有断绝,在君士坦丁堡沦陷前后,东罗马末代君主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妹妹索菲娅下嫁遥远的莫斯科大公,多年后,统一俄罗斯的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拥有罗马血统,宣称自己是凯撒(沙皇),并宣称俄罗斯是“第三罗马”。俄国因自诩东罗马继承人,多次对奥斯曼动武,企图“光复”新罗马。讽刺的是,“第三罗马”俄国君主、“第二罗马”德国君主,以及“绿罗马”奥斯曼君主,均在这次大战后下台退位。事实上,无论是法统上、宗教上,还是牵强附会的,“罗马”这个概念已经彻底绝嗣。

5.“借尸还魂”的东罗马与“伊斯坦布尔问题”

如果说,已然死去的“罗马”和“拜占庭”在世间仍有影子和游荡的灵魂,那它一定是希腊。自15世纪沦陷于土耳其人之手,希腊地区就从未停止反抗。从宗教信仰,到文化认同,再到人口组成,希腊与奥斯曼核心区格格不入,而与曾经的拜占庭是那么相似,以至于东罗马国教东正教和复兴帝国的理想构成了希腊沦陷400年“黑暗时代”人民的精神支柱。事实上,在奥斯曼得势之前的百年,现代希腊的版图、信仰、人口属性和文化认同,都和东罗马所剩无几的领土高度重合。因此,对于希腊人和“罗马”遗老遗少来说,复兴希腊就意味着复兴罗马。

因此,希腊始终是肢解奥斯曼和进攻土耳其的主力军。和约签订后,希腊军队不顾国际调停,大举入侵土耳其,一度攻占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希腊和世界都更熟悉它另一个名字:以弗所),兵临伊斯坦布尔城下。而这次,上帝更垂青土耳其人的国父,凯末尔把旧日罗马的最后一点余晖彻底扼杀,拜占庭和罗马,终究成了历史名词。

而伊斯坦布尔,当然你可以叫它君士坦丁堡,对土耳其和西方,都有特殊的意义。对突厥人而言,它是奥斯曼的荣光。对俄国人而言,它是必须光复的“故土”。对希腊人而言,它是阔别400多年的“进城去”。而对所有心向光荣与伟大的精神罗马人而言,它是永不褪色的“新罗马”,是金角湾永不沦陷的要塞,是飘扬的鹰旗,是紫袍掩映下的军团和公民,它就是罗马。

时至今日,伊斯坦布尔仍然是欧洲最大的城市。这里是欧亚分界线,这里有穆斯林的蓝色清真寺,这里有东正教普世牧首,这里有1500万人,当然还有历经千年的圣索菲亚博物馆。你问我为什么罗马没有复兴?我不知道,也许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奥古斯都、图拉真、查士丁尼们孜孜不倦追求了一生的“罗马和平”里。谁是罗马呢?我们都是罗马。

(↑图为伊斯坦布尔及街拍。图源自水印)


(↑图为伊斯坦布尔轨道交通示意图 )


公民康明诚


一战后,拜占庭真的没复国吗?答案并非单一。如果从拜占庭早期浓浓的罗马风来看,拜占庭真的没有再现,但从拜占庭后期的希腊风来看,希腊的复国相当于拜占庭的复国。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2部分后,东罗马帝国也叫做“拜占庭帝国”。公元7世纪上半叶,拜占庭逐渐完成希腊化,希腊语成为帝国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居民信仰的东正教与西欧的天主教差异明显。

与此同时,随着拜占庭的衰弱,帝国的领土不断减少,后期基本就龟缩在希腊半岛一带,于是很多时候“希腊”就指代拜占庭、“希腊人”就指代拜占庭人。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末代皇帝跳下战马,持剑一头冲向穆斯林近卫军……历经千年的拜占庭亡国……

这一天具有重大历史象征意义,被视为欧洲中世纪和近代的交界点,也意味着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尽管名义上的罗马衣钵还在继续,比如沙皇俄国自认承继拜占庭,只因为沙皇娶了拜占庭的皇女;奥斯曼帝国也自认是接班人,被征服的拜占庭在新的名号下重生。

外人看来,作妖的继续作,反正拜占庭已经毁灭。而拜占庭的毁灭,让欧洲失去阻挡奥斯曼帝国的前哨堡垒,从而正式开启双方爱恨情仇……

进入19世纪初,希腊民族主义运动以一种文艺复兴的模糊面目出现,一些希腊人在民族情感的激烈下开始采取军事手段谋求独立。

1821年,希腊人在帕特拉斯城发动起义,当时奥斯曼军队正在对付阿尔巴尼亚的叛军。这样一来,希腊起义军便有机可乘,逐个击溃奥斯曼帝国在当地的军事要塞。

6年后,反扑来的奥斯曼军队于1827年6月攻下雅典,眼看希腊独立战争即告失败。关键时刻,欧洲国家终于决定援助希腊基督徒,俄国、英国、法国相继出手。

“西亚病夫”终究不是列强的对手,奥斯曼苏丹承认希腊独立,穆斯林军队完全撤走。1830年,希腊王国建立,版图包括希腊的大部分陆地地区,以及除克里特岛之外的诸多岛屿。

如果希腊独立可视为拜占庭复国的话,那么早在一战之前就已经复国。反之,不视为复国,那么拜占庭就再也没有复国。


子屠龙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拜占庭帝国早在十五世纪中叶就被奥斯曼帝国所取代,而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也是奥斯曼帝国并非拜占庭帝国。

1453年,刚刚二十出头的穆罕默德二世御驾亲征一举覆灭了拜占庭帝国,并将首都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自此以后,奥斯曼帝国不仅稳固了自己在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势力扩张……

进入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势力版图达到巅峰:红海、中亚、巴尔干半岛、东南亚以及欧洲等地都留下了奥斯曼铁蹄的印记;随后,奥斯曼帝国甚至与法国、荷兰以及英格兰组成军事同盟,一起对抗西班牙、意大利和奥地利。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对于伊斯兰国家的侵略也极为彻底:除阿曼和摩洛哥以外,其他的伊斯兰国家都曾被奥斯曼帝国所征服,而前两个国家的独立还是以藩属国的形式存在!在长达三四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些伊斯兰国家都承受着来自土耳其人的军事压迫……

十七世纪末,虽然因为统治者的管理不当导致奥斯曼帝国内部乱象丛生,但其仍是欧洲所要面对的主要威胁势力。不过,在1683年围攻维也纳失败后,奥斯曼帝国对欧洲扩张的步伐才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同时也保证了哈布斯堡王朝对中欧的统治地位。

此时,随着欧洲科技的不断发展,奥斯曼帝国在海上的统治力已不复存在,但土耳其人依然控制着大量的陆上贸易通道,而这也是欧洲彼时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也是自奥斯曼帝国围困维也纳失败的这一年开始,土耳其人遭遇了接踵而至的内外交困:奥地利人、威尼斯人、波兰人纷纷趁热打铁进攻土耳其人,而奥斯曼帝国内部也因为政局动荡、经济混乱引发了起义、哗变等;1697年,奥斯曼在桑塔战役中被奥地利彻底击败,基本失去了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

在十七世纪的最后一年里(1699年),日暮西山的奥斯曼帝国与俄、奥、荷、波等国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卡洛维茨条约》,该条约割走了土耳其人大部分的土地,而这也拉开了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序幕!

进入十九世纪后,在英法俄等国的强势干预下,奥斯曼帝国的势力和领土被进一步压缩,希腊、塞尔维亚、黑山、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纷纷跳出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阵营,但最终战败。

协约国随后与奥斯曼帝国签署了《塞夫勒条约》,该条约的目的就是极尽所能的削弱土耳其人的势力,同时也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从历史发展不难看出:曾经盛极一时且长期直接威胁欧洲的奥斯曼帝国俨然让西方国家心有余悸,唯有将其瓜分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土耳其参与一战时是同盟国成员,战败领土惨遭瓜分,但是再怎么说也是有西方血统的国家。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的政权中心,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但是早在公元1453就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其次“拜占庭”这个地名被“伊斯坦布尔”取代,并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国都。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土耳其虽是落后的专制主义国家,封建性质很高,但却不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像印度,埃及等这样的国家才是帝国主义国家主要扶持封建势力的对象。殖民统治在一战后不同程度的削弱,而民族独立运动,和共产主义是首要敌人,而不是同类的资本主义兴起国家。

从凯末尔革命开始西方大国是干涉过土耳其进现代化资本主义改革事业的。但是其程度不及干涉苏联那样强烈。西方虽有想扶植土耳其封建势力但是并不是“拜占庭”。有必要指出土耳其实际上是阿拉伯人和西方人各占一半的国家,拜占庭也就是伊斯坦布尔是当时唯一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在1923年才迁都安卡拉,直到现在伊斯坦布尔仍然是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而不是首都安卡拉。

法国曾支持希腊干涉土耳其,但最终被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国民军队挫败,此后法国不得不停止对土耳其过分的压迫掠夺。并在希腊军被打败后土耳其与协约国在1922年签订了停战协定,1923年签订了史称《洛桑公约》的协定,其确定了当今土耳其的领土范围。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本主义革命是在废黜封建素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前提的,早在一战开战前,英国人许诺受奥斯曼土耳其压迫的阿拉伯人参战可以在战后获得独立。这使得土耳其与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差距大到不可想象。倘若说西方国家没有支持“拜占庭”那么也间接支持了欧洲部分人移民的后裔。即便99%的国民信仰伊斯兰教。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土耳其又居欧亚之间难免会被西方国家觊觎,所以西方国家不一定非要支持土耳其多方势力,拉拢土耳其共和国政府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西方国家都有各自的打算,而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也没有报复性的开展掠夺战争,所以直到今天土耳其还成为了北约集团的成员国之一。

土耳其是少数几个非发达国家拥有完整工业的国家,土耳其国产坦克“阿勒泰”

多方的对外干涉和一战的影响使得这种行动不得不减少起来,毕竟支持某方需要提供一定的物资援助,但是一战刚结束国内都还没解决怎么可能既要对付苏联,又要在其他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施加更强的影响力呢!


客观评论的爱国者7


首先没有拜占庭帝国,也没有东罗马帝国。这些都是后世对罗马帝国东部皇帝治下部分的称呼。如同并没有自称西汉和东汉的中原王朝,只有汉朝,东西都是后人对前朝的不同时期的称呼。在当时人来说还是称呼为罗马帝国或汉朝。严格的讲,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应该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其次拜占庭帝国所谓希腊人的国家从不为帝国自己承认,实际也不是当时其他国家的共识。拜占庭是多民族国家,后期只能控制君士坦丁堡周边和希腊的部分地区,君士坦丁堡就不在希腊地区。而一战后肢解奥斯曼帝国是用的所谓民族自决原则,恢复历史上被奥斯曼帝国吞并的民族国家。没有拜占庭民族,也没有罗马民族,同理也没有拜占庭民族国家和罗马民族国家,所以让谁去复国。


用户5658917586617


宗教一关就过不去。历史上互相开除教籍,敌视了多少年。第四次十字军直接就把君士坦丁堡洗劫了,一下元气大伤,负责还能多撑一段。 面对土耳其人的巨大压力,拜占庭上层想指望西方的帮助,下层照样不尿。 俄国人号称传承了拜占庭,一直被欧洲排除在外的重要原因就是东正教,一说就是历史上从来没参加过十字军,不是咱的人


DingdingCat


拜占庭其实是个矛盾的存在。举个栗子,当年的十字军,说是要抵御异教徒,但到了拜占庭,坏事儿没少干。说白了,只是要个战略缓冲而已,只是说出来好听罢了


小小金融民工


因为凯末尔在紧随一战的土希战争中把希腊打败了


舜92502327


拜占庭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