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3歲前,寶寶的親子依戀很重要,別在這階段“缺損”了!

斯坦福:3歲前,寶寶的親子依戀很重要,別在這階段“缺損”了!

斯坦佛兒童心理研究院從嬰兒時期就對孩子的行為密切地關注,該小組發現:

嬰兒與母親(撫養者)間形成的最原始、最強烈的愛(依戀),是他今後所有愛的雛形。

-01-

親子依戀關係,是指在家庭中,父母與孩子所建立的親密關係

孩子幼年時期對父母依戀關係的產生,是其安全感、自尊心、自制力與社會技能的起源

親密而溫暖的依戀關係,能使孩子更好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與挫折!

斯坦福:3歲前,寶寶的親子依戀很重要,別在這階段“缺損”了!

-02-

琪琪家庭是典型的中國式養娃,琪琪出生4個月,礙於現實條件,也心急於重返工作舞臺,琪琪媽早早給孩子斷了奶,把孩子全權交給了故鄉的老人照顧。

夫妻兩人專注於投入事業,想著賺更多的錢,才能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未來孩子也能接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兩人回家看孩子的頻率,短則三個月一次,長則半年一次,有時夫妻倆想跟女兒視頻,孩子會哭鬧著不願意。

雖然當下心中黯然,但想著孩子還小,也不懂事,再辛苦幾年把孩子接來,好好教導,才是“王道”,也就按捺下心中的悵然。

琪琪5歲的時候,夫妻倆終於把孩子接到了身邊,實現了親自教養的“宏願”。

可琪琪根本就和父母不親,媽媽做的飯不願意吃,每到晚上就會撕心裂肺的哭鬧,吵著要奶奶陪,看著他們的眼神,也總是怯怯的,帶著疏離……

孩子最初的三年,沒有給予足夠的陪伴,沒有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

,父母自然成了親生娃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斯坦福:3歲前,寶寶的親子依戀很重要,別在這階段“缺損”了!

-03-

錯過孩子3歲前親子依戀期,再想親近不僅為時已晚,且修補起來要耗費更大心力,那麼培養親子依戀關係,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按照兒童心理學家鮑爾比的研究結果,孩子依戀形成會經歷三個階段,明確依戀關係是在0.5歲~2歲間。

【第一階段:0~2月】

孩子出生前2月,沒有基本判斷力和認物認人能力,因生存本能,會用啼哭來尋求幫助,這時候媽媽的回應(如哺乳、換尿布、微笑)會和孩子形成親密鏈接。

【第二階段:2~7月】

孩子開始習得跟人交往的基本規則,如注意力、反應力。

為了讓自己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滿足,會將自己的行為與媽媽的行為相配合,形成跟媽媽獨特的溝通交流方式,這是親子鏈接初期的體現。

【第三階段:7~24月】

通過半年的感情鏈接,孩子會明確媽媽是第一依戀對象。

孩子在7、8個月時會開始表現認生,粘媽媽;這是孩子在發展依戀關係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 依戀對象的確定。

斯坦福:3歲前,寶寶的親子依戀很重要,別在這階段“缺損”了!

因而,0到3歲是孩子與父母建立良好依戀關係的重要階段,有質量、夠時間的親子陪伴,是父母“崗位”上,也是孩子成長中頂重要的事

-04-

親子依戀關係,不止媽媽,爸爸也很重要

一項對幼兒父子依戀的研究顯示,父親在幫助孩子抵禦社交焦慮方面的作用,大大超過了母親

父親的支持、鼓勵、讚揚,會給孩子帶來信心,覺得自己是勝任的、優秀的,從而有效克服不良情緒的障礙。

斯坦福:3歲前,寶寶的親子依戀很重要,別在這階段“缺損”了!

孩子3歲前,如何建立良好親子依戀關係?

• 儘可能母乳餵養——哺乳過程中,寶寶躺在媽媽懷裡,可以感受到安全感,餵養時儘量不要做其他事情,專心陪伴寶寶,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

• 儘量自己帶孩子,不要隨意調換帶寶寶的人

• 儘可能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讀懂孩子的哭聲,及時給予回覆。——但孩子一哭就抱,這是對及時回應錯誤的理解,需要正確解讀孩子哭的原因,對於有需求的哭,予以回應。

斯坦福:3歲前,寶寶的親子依戀很重要,別在這階段“缺損”了!

• 不要在陌生人剛來時,突然離開孩子,或把 孩子交給他人抱

• 學會用孩子的語言,跟孩子溝通爸爸媽媽要離開或者發生的其他事情。——別以為孩子小不懂,其實他們的理解能力,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