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小故事】關嶺扶貧幹部盧文富的“三重身份”

一把雨傘、一個手提包、一隻手電筒,簡單的出行裝備,卻是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小寨村網格員盧文富走村串戶的“必備行裝”。

自2018年10月從縣民政局下派到沙營鎮小寨村任網格員以來,盧文富幫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好事,在小寨村,無時不刻、無處不見他的身影,小到為留守老人幹家務,跑到城裡自費給村裡老人洗照片,大到幫特困老人完成“夙願”,資助困難學生上學。盧文富用心用情幫扶,以實際行動溫暖著整個村莊的人。

雖沒有轟轟烈烈的扶貧舉措,但在村裡,一提起盧文富,眾所周知他與貧困戶早已結下深厚的“三段情誼”。

貧困戶的“貼心管家”

潘忠信,沙營鎮小寨村雞田組貧困戶,兩個兒子服刑,兩個兒媳不堪忍受貧苦的家庭環境,出走多年,杳無音訊,丟下5個年紀尚幼的孫子跟年過花甲的潘忠信一起生活,家徒四壁,常常是吃不飽,穿不暖,喝東家吃西家,生活十分窘困。盧文富在走訪中瞭解到潘忠信生活現狀後,主動申請當他家的幫扶人,從此盧文富成了潘忠信家的“貼心管家”。

“潘叔,家裡還有米沒?需要什麼我在鎮上買回來!”每次來鎮上辦事,盧文富都少不了要打一個電話“回家”,擔心家裡沒有柴米油鹽,孩子們吃不飽飯。


【脫貧攻堅小故事】關嶺扶貧幹部盧文富的“三重身份”


因為“家裡”人口多,又沒有勞動力,僅靠政府救濟,吃不飽穿不暖成了潘忠信一家最大的難題。盧文富工作之餘常常三天兩頭“回家看看”,自掏腰包給家裡“補貨”。去年冬天,為了讓一家人能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盧文富趕在冬雪嚴寒來臨之前,積極向派駐單位申請到了3000元困難救助金,給潘忠信和他孫子們添上了新衣物和一些過冬物資,讓這個窮困不堪的家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

“盧同志是我潘忠信一家老小的救命恩人,他把我們當親人一樣照管,我非常感謝他,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每當有領導幹部走訪到潘忠信家時,潘忠信總會情不自禁、熱淚盈眶地感激一番。

貧困學生的“助學使者”

16歲的輟學學生喻勳達,是沙營鎮小寨村康巖組貧困戶喻孟雄之子,考慮到自己家境貧寒,父母無錢供讀,於是輟學在家幫父母幹農活,責任包保教師多次上門勸學無果。花季少年,正是求學漲知識、長本領的大好時光,怎麼能就這樣放棄學習、重蹈父母務農的覆轍呢?盧文富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暗下決心不管花多大功夫都要把喻勳達勸回學校。


【脫貧攻堅小故事】關嶺扶貧幹部盧文富的“三重身份”


“這個娃娃,本來就讀不去,你再勸也沒有用,勸回去肯定也是會再跑回家的,別費力不討好了,還是按程序讓他寫《自願棄學說明書》吧!”好幾次有村幹部這樣勸說盧文富。

“將心比心,如果是你的兒子輟學,你該如何?將來進入社會豈不是要吃沒有文化的虧?我現在就是因為沒有文化,不懂電腦,變成了新時代的文盲!”盧文富堅定執著地說。

為勸喻勳達返校繼續接受教育,跟上課程,盧文富多次登門造訪,想方設法拉近和喻勳達的距離,聽他內心真實的想法。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盧文富長時間的努力,多次擺事實講道理,舉例子做分析,喻勳達終於答應返校就讀。

為讓喻勳達學習無後顧之憂,盧文富給喻勳達打了一針“強心劑”:資助他每月生活費100元直至畢業,並簽訂了書面資助協議。

“要不是盧主任,我家小達可能這輩子就這樣毀了!我作為父親,很慚愧。”送走孩子的那天,父親喻孟雄哽咽地說。

貧困老人的“愛心導遊”

喻孟勝,沙營鎮小寨村康巖組特困供養戶,無兒無女,一輩子老實本分,只與土地“打交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關嶺縣城。2017年底,在脫貧攻堅政策幫扶下,政府對其進行D級危房改造,喻孟勝的住房保障得到了徹底的解決。生活充滿希望之餘,老人家最想完成的心願就是要到黃果樹大瀑布去看看。盧文富得知喻孟勝這一想法後,決定給老人當“導遊”,自費帶老人遊玩,幫老人圓夢。


【脫貧攻堅小故事】關嶺扶貧幹部盧文富的“三重身份”


2019年3月24日,盧文富放棄難得回家與親人團聚的週末時光,安排好村裡工作後,便帶著老人踏上了規劃好的旅程,旅途中觀看了風景秀麗的木城河、遠近聞名的灞陵大橋以及雄偉壯觀的黃果樹大瀑布,讓喻孟勝老人夙願以償,領略到祖國的大好河山。

“有生之年還能見到這麼好的風景,遇到這麼好的領導幹部,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哩!”喻孟勝逢人便激動地說起自己到黃果樹的經歷。

扶貧工作有“溫度”,群眾幸福有“熱度”。盧文富時刻不忘“扶貧人”的第一身份,把群眾點點滴滴的需求落到實處,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在沙營鎮小寨村的扶貧大地上,播撒著致富的陽光,點燃了脫貧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