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嶺堯上村:何首烏迎來豐收季

四月,伴著陣陣春風,堯上村的何首烏基地裡一派熱火朝天,在兩臺挖掘機的輔助下,數十位村民齊上陣,乘著好天氣加緊採收進度。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經過三年的辛勤耕耘,堯上村終於迎來了豐收季。


關嶺堯上村:何首烏迎來豐收季


關嶺堯上村:何首烏迎來豐收季

堯上村位於關嶺自治縣坡貢鎮,全村共有452戶2155人,為深度貧困村,長期以來零產業的尷尬局面一直掣肘著村裡的發展,也影響著村民的收入。2016年,市衛生健康局作為該村幫扶單位,入駐之初就積極考察調研堯上村的土質與氣候,著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並與村支兩委溝通,最終決定發展中藥材產業,種植何首烏。


關嶺堯上村:何首烏迎來豐收季

村支兩委利用財政扶貧資金60萬元、幫扶單位幫扶資金20萬元及坡貢鎮提供的3萬元科技經費,共計83萬元種植了300餘畝何首烏。


關嶺堯上村:何首烏迎來豐收季

一根根藤莖捆紮,一個個何首烏裝袋。“照目前的採收結果來看,預計何首烏平均畝產能到達3000斤,何首烏的藤莖就更多了。其中何首烏批發價為每噸5200元,其藤莖價格為每噸2600元,預計產值能上百萬元。”提及產量產值,市衛生健康局駐堯上村第一書記陳宏笑呵呵地說著。他告訴記者,為了提升群眾的內生動力,加快採收進度,採收時是按照計量支付勞務費用,採收熟練的每天能夠收入百元以上。


關嶺堯上村:何首烏迎來豐收季

“目前,我們已經與商家簽訂了收購協議,對方已經支付了10萬元的收購保障金。加上何首烏在土地培育的時間越長,產量與藥性含量就越高,相對的其價值就越高,所以我們的採收與銷售相當靈活,市場風險極小。待收益後,村合作社將按照‘721’利益聯結機制進行分紅,貧困群眾不僅能夠有土地流轉費用和勞務收入,還能獲得70%的利益分紅,極大的保障了群眾收入。”在何首烏基地裡,陳宏臉上揚起了久久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