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富縣:李小鋒: 用心做油糕 拓出大市場

“我這油糕除了糜子是從農家收的,剩下的都是我們自己做的。從脫皮發酵到密封裝箱,這些工序看似簡單,但是要保證新鮮、保證口味可不容易,做油糕咱是認真的!”李小鋒拍著胸脯介紹。


延安富縣:李小鋒:  用心做油糕 拓出大市場


李小鋒是富縣交道人,最初在百貨公司上班,由於企業改制,他沒了固定工作,便開始自己創業。他開過零售門市,幹過餐飲,然而都沒有長久,最終還是和農產品結了緣。“農民的兒子還是要靠農業。”李小鋒說。

2004年,他開始從農戶家收購製作好的油糕,裝袋後進行銷售,成本低,但是保質期卻成了最大的難題。“入口的東西,如果保質期的問題解決不了,那我們的油糕也打不出市場。”於是,他先後到甘肅、楊凌等地學習多次,瞭解到可以通過高溫殺菌將油糕的保質期延長至10個月,這才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同時他也決定自己加工製作油糕。

辦生產許可證、找場地、註冊商標、找工人,李小鋒以為這些問題解決後“小油糕”馬上就要迎來它的大市場了,卻怎知發酵這一道坎怎麼也邁不過了。“面發不好,做出來的油糕口味就不好。發酵好了,油糕是自帶香甜軟糯的。我在市場上買回來的發酵箱不適用,然後我就自己設計了現在這個多功能實用型發酵箱,可以自動控溫,縣上科技局的同志還幫我申請了專利。”李小鋒指著面前一人高的發酵箱無比自豪。

油糕順利批量生產,市場反應很好,也有了自己的品牌“綠谷田園”。2004年,他還在交道塬上建了果庫,幫果農儲存和銷售蘋果。隨後他又申請註冊了直羅貢米的商標,讓富縣的自產大米也走上了正規化的道路。李小鋒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富縣、西安、淘寶也都有了線上線下的銷售店鋪。

從做油糕到建果庫,再到直羅貢米,李小鋒很慶幸自己既是銷售者也是製作者,始終和農民站在一起,這也讓他收穫了更多。2018年,李小鋒收購糜子60多噸,油糕銷售額達100多萬元。直羅貢米、蘋果銷售額也達到了160多萬元。

問到李小鋒在新年的打算,他希望繼續規範直羅貢米的加工流程,上一套標準化的流水線。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知道富縣農特產品,打開更加廣闊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